星期四, 28 8 月

国际

不完美但务实?传乌克兰拟建「两韩式缓冲区」采混合模式
国际

不完美但务实?传乌克兰拟建「两韩式缓冲区」采混合模式

美国18日在白宫举行与乌克兰及多位欧洲领袖的多边会议,讨论结束俄乌战争的途径。(路透) 欧盟消息人士透露,美乌欧18日讨论在乌克兰边境设立「两韩式缓冲区」,并采取「欧洲部队、美国技术」的混合模式:由欧盟军队驻守,美国提供其他军事、后勤与技术支援,但排除美军驻扎。分析指出,此举有助缓和俄罗斯对北约扩张的反弹,且能减少地面实际所需兵力。 法国网媒Worldcrunch引述义大利日报(La Stampa)19日报导,根据欧盟消息人士,该方案研拟在乌克兰境内设置长约数百公里的安全走廊,由多国与欧盟军队驻守,美国则提供一定程度的军事、后勤与技术支援。 在军事与后勤方面,美方可能支援战略运输,提供驻乌境外待命的战机,以及可供欧洲盟友操作的防空系统。美国总统川普虽表态不会派兵协防,但不排除提供空中支援。 在技术上,美方考虑扩大使用美国军工AI公司Palantir的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已投入支援乌克兰,能结合卫星影像、无人机监测与情报报告,预测敌方动向并即时协调兵力部署。 义大利日报评论指出,若方案落实,缓冲区不仅能获得军事保护,还会成为透过数位技术持续监控的地区,让人联想到两韩超过70年维持「不完美但务实的现状」。...
国际

曝普京提这要求 泽连斯基秒拒

俄罗斯总统普京十八日与川普通话时,据传提议让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到莫斯科举行“普泽会”。英国广播公司(BBC)廿日报导,乌克兰不可能接受此事,这可能是俄国手段,即提出一种基辅不可能同意的离谱选项拖延谈判。普京在前述通话向川普说,对俄乌直接会谈态度开放。但俄国官员其后接连淡化普京对普泽会的模糊承诺。俄国外长拉夫洛夫说,一切会谈都须渐进准备,从专家层级开始历经所有必要步骤。俄国驻联合国副大使纪柏梁向BBC说,没人拒绝直接会谈的机会,但不应为了谈而谈。法新社十九日引述两名消息人士报导,对普京建议在莫斯科举办普泽会,泽伦斯基得知后表明“不要”,当时在白宫与会的欧洲领袖也告诉川普,这似乎不是好主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廿日分析直指,普京还没准备好、也可能永远不会准备好举行普泽会。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克里姆林宫经常质疑泽伦斯基作为总统的合法性,在先前提交的和平备忘录中,还要求乌克兰先举行总统选举才能签最终和平协议。普京和俄国官员很少直称泽伦斯基姓名,泽伦斯基五月亲赴土耳其准备出席俄乌直接会谈时,俄国仅派前文化部长梅丁思基率团。卡内基俄国欧亚中心高级研究员史塔诺瓦亚说,若普京认为普泽会将取得成功,仍可能接受,但泽伦斯基必须愿意讨论目前乌方坚拒的俄方关键要求,包括割让乌克兰仍控制的领土,普京也视川普为改变基辅立场的关键。史塔诺瓦亚说,俄国可能提高与乌克兰谈判代表的层级,让美国继续站在俄国一边,并提议在伊斯坦堡举行新一轮会谈,但普京在确定对方同意他的条件前,不会冒险赴会,让泽伦斯基在普泽会拒绝普京一切要求。CNN说,普京现在没理由默默同意普泽会。普京没做任何让步,就获邀出席十五日盛大的美俄峰会,川普也放弃要求在谈判前先达成停火,过去的最后通牒...
国际

美国拟入股三星 韩媒痛批:川普比中国还荒唐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透露,川普政府考虑取得英特尔股权,且正研究以“补贴换股权”模式,针对台积电与三星等受惠《芯片法案》(CHIPS Act)获得资助的企业,换取对方股权。对此,韩媒《中央日报》直呼川普这算盘打得比中国还荒唐。《中央日报》报道整理外媒消息,称美国欲入股英特尔以及其他在《芯片法案》中获得补助的芯片制造商,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认为这就像是美国政府给予芯片制造商补助后所获得的回报。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白宫发言人莱维特也证实了美国政府欲入股英特尔,并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富有创意的想法”,强调川普是把国家安全与美国经济发展放在最优先考量后的决定。韩国总统顾问金永范(Kim Yong-beom)被问到此事时表示,无论是政府还是可能受影响的企业,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计划,“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件事,相关公司对此完全不知情”。报道还提到台湾也为此陷入混乱,并引述经济部长郭智辉的说辞,称台湾也是刚收到消息,需要再研议。形同推翻芯片法补助 带来巨大不确定性《中央日报》另一篇报道则是进一步分析此事的影响,认为将带来“戏剧性转变”,且入股三星需要韩国政府的批准,比较可行的方案或许是华府收购三星在美国子公司或工厂的股权。但即使如此,分析师认为这相当于川普政府违背了拜登政府芯片法给予补贴的承诺,三星几乎没有动力接受美国政府的入股。现代汽车证券执行董事卢根昌 (Noh Geun-chang) 表示,“如果美国政府入股,可能会在短期内给三星股价带来心理上的提振。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三星晶圆代工业务表现良好,美国政府持有部分股权这一事实,可能会被视为负面因素,以股权取代无偿补助,根本性地改变...
国际

美国孤立主义 2.0:双普会背后的隐忧

“双普会”在美国阿拉斯加安克拉治落幕,美国前总统川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握手寒暄,场面隆重,却没有带来停火协议。川普声称“谈判有进展”,普京则强调“达成理解”,但双方都没有公布细节。这场会议更像是一场外交秀,却传递了一个清楚的讯号:美国正在走向“孤立主义 2.0”。这种孤立主义并非单纯的“不管世界”,而是以“单边交易”取代“多边协商”,把安全承诺当成可谈判的筹码。对欧洲盟友、印太地区,甚至台湾,这都可能带来长远冲击。 锺川普的做法展现五个特征: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绕过多边机制:双边会晤排除乌克兰与欧洲,挑战战后多边合作传统。承诺可逆:安全保证变成“要付钱才有”,不再是稳定制度。经济民族主义:推“互惠关税”,连盟友也要被课征。外交表演化:强调场面与镜头,但缺乏具体成果。敌手去孤立化:普京获得“平等谈判”舞台,对内宣传“美国必须跟我谈”。这些迹象代表,美国正在从“秩序建构者”退为“选择性介入者”,长期削弱自身的国际领导力。欧洲:盟友的焦虑对欧洲而言,这场会议是一记警钟。欧盟与北约领袖强调“没有乌克兰,就没有和平协议”,批评川普绕过盟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明言,绝不以领土换取停火。 这种“美国绕过盟友”的做法,将迫使欧洲加快“战略自主”脚步,不再完全依赖美国。未来,欧洲可能推动更紧密的军事整合,这将是跨大西洋合作的新裂痕。印太:小多边合作的崛起孤立主义不只冲击欧洲,也牵动印太。日菲 RAA 即将生效,让双边部队更快展开联训。 菲律宾 EDCA 扩充基地,提供美军台海南部与南海的支点。AUKUS 虽然面临分摊压力,仍是印太安全的重要框架。这些合作显示:印太国家已经在发展“小多边网络”,降低对美国单边...
范斯揭俄乌谈判2大「简单又复杂问题」自曝多次与普亭通话
国际

范斯揭俄乌谈判2大「简单又复杂问题」自曝多次与普亭通话

副总统范斯20日在华府联合车站会见国民兵部队成员。(路透) 副总统范斯20日接受福斯新闻节目专访时表示,结束俄乌战争的谈判重点在于乌克兰的安全保证,以及俄罗斯希望控制的领土,包括俄军尚未占领的区域。 彭博资讯报导,范斯告诉主持人英格拉汉(Laura Ingraham):「确实有两个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某些方面非常简单,但某些方面又非常复杂。」 他说:「第一个是,乌克兰想确认自己不会再遭俄罗斯入侵,希望确认领土完整能长久获得保证。俄罗斯希望控制某些领土,其中大部分已经占领,但有些尚未占领。」 范斯表示,他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亭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会面,可能有助于推动双方就各自目标的谈判取得进展。他说:「谈判的关键就在这里:乌克兰想要安全保证,俄罗斯想要特定领土。」 范斯还透露,他已「多次」与普亭通电话,并形容对方「说话比想像中更温和」。他说:「美国媒体对普亭有特别的印象,但他行事非常谨慎,也格外小心。」...
国际

台积电真要变美积电?卢特尼克批晶片补助白送台积电 不如「这么做」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接受CNBC访问时说,在国安考量下,美国必须能在本土制造晶片,不能过度依赖台湾。他还认为,晶片法的补助只是白送给那些很有钱的公司,质疑美国为何要把钱给市值1兆美元的台积电(2330)。因此,他证实美国政府寻求入股英特尔,因为既然希望英特尔在美国取得成功,不如换取该公司的股份。 彭博资讯指出,若敲定这项安排,可能为其他晶片制造商达成类似协议奠定基础。 卢特尼克说:「台湾距离美国9,500英里,离中国只有80英里,这样99%的先进晶片都集中在台湾,显然不可行。我们要能在美国自己生产。」他说,这也是美国和日韩协议的一环,要建立足够的基础设施与产能,让美国有能力制造这些晶片,「如果英特尔能够在美国生产晶片或电晶体,当然是好事,虽然不是绝对必要,但那会是非常有利的局面」。 随后,主持人追问关于晶片与科学法尚未完全到位的资金,以及外界盛传这些补助可能被转换成股权时,卢特尼克说:「是的,在川普看来,美国应该获得对等的利益,为什么我们要把大笔资金给一家市值1,000亿美元的公司?美国纳税人能得到什么?川普的答案是:我们应该拿到股权。拜登政府已经承诺的资金会发放,但我们会要求换取股权,让纳税人获得回报,而不是单纯把钱送出去。」 至于主持人问及政府是否会因持有10%股份而介入公司治理,卢特尼克则否认:「不,别想太多。我们只是把拜登时期的补助,转换成川普政府下的股权。这不是治理问题。」他举例,美国钢铁并购案中设置的「黄金股」,是为了确保日铁遵守12项承诺,政府只是确保承诺会兑现,而不是参与经营。...
国际

盼美晶片成全球标准 美财长:不愿看到华为版一带一路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9日为美国开放出售H20晶片到中国大陆的政策做辩护,指这是不希望看到华为版的一带一路,让中国晶片建立全球标准。 辉达(Nvidia)和超微(AMD)同意缴交H20晶片在中国大陆15%的营收给美国政府,以换取美国的出口许可,贝森特19日受访时表示,H20晶片是比较落后的晶片,不会造成国家安全的风险。 贝森特指出,美国和美国产业希望全世界,包括中国和「全球南方」(Global South)能够以美国标准作为全球标准;贝森特以日本手机为例,指日本一度领导全球的手机产业,但没有演变成全球标准,后来日本科技产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变得非常孤立。 贝森特说,美国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华为版的一带一路,把中国晶片销售到全世界,把美国科技排除在外。 至于有报导指出,辉达正在为中国大陆研发一款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新型AI晶片,名为B30A,其性能将比目前获准销往中国的特供版高端晶片H20更强大,力拼下个月交付样品。 对此,贝森特说,川普政府接下来会做讨论,指辉达必须取得执照才能把晶片销往中国。 美国总统川普日前就已经透露相关讯息,川普表示,Blackwell架构的晶片是最先进的晶片,他有可能与辉达达成协议让该晶片出售到中国,但晶片必须降级30%或50%;川普也说,辉达执行长黄仁勋可能为了Blackwell晶片的许可与他见面。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则表示,他对于辉达希望出售新的晶片到中国,一点也不感到意外,指H20晶片太落后,辉达当然希望出售中国更新的晶片;卢特尼克说,川普会听取科技大厂的想法,他会做最后的决定。 延伸阅读 美财长贝森特:美国的任何投资 都是为了让英特尔更稳定 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不能依赖台湾晶片 批评资金流向台积电 特谈晶片销陆协议 美财长:抽成辉达 将成「模板」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
国际

川普保证不派美军驻乌提供安全保障 重申乌不能入北约

美国总统川普19日接受福斯新闻「福斯与朋友」节目访问,说明18日在白宫的美欧乌会谈。被问到是否将派美军赴乌作为安全保障一环时,川普说保证不派美军驻乌,欧洲愿意派地面部队,美国可能透过空中支援这类方式协助。 川普也说,乌克兰将获某种安全保障,但重申乌国不可能加入北约或拿回克里米亚。川普并说,他已告诉俄罗斯总统普丁,将安排「普泽会」,若顺利可再举行美俄乌会议,但「两个人才能跳探戈」。 川普声称对协议达成乐观看待,但也坦言普丁有可能不想,若如此,普丁将面临艰难处境,预料未来几周将可得知普丁立场。川普也说希望泽伦斯基做他必须做的事,展现若干弹性。 川普18日在白宫会晤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和7名欧洲领袖,期间一度单独与普丁通话。川普先前已说,将安排普丁与泽伦斯基会面,其后举行美俄乌领袖会议,也说已讨论未来由欧洲在与美国协调下,对乌提供安全保障。美国总统川普(右)18日在白宫会晤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左)。路透...
国际

新加坡拟启用通讯系统示警 灾害应变结合新科技

(中央社记者吴升鸿、实习记者吴秉励新加坡20日专电)新加坡将逐步采用「通讯广播系统」,一旦发生灾害,受影响的民众可以即时在手机上收到警示讯息,并获得明确的应变指引。 联合早报等媒体报导,新加坡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今天在第10届东协(ASEAN)灾难管理战略政策研讨会上致词指出,为了更快速、更精准地发布灾害预警,新加坡民防部队正与电信业者合作,规划自明年起启用「区域广播系统」,在紧急状况下直接向受影响地区的民众推送手机警报。 目前若发生火灾、天灾等紧急事件,新加坡当局会以MHAalert为发送者名称,向特定区域的民众单向发送简讯。新的「细胞通讯广播系统」(Cell BroadcastSystem)类似于纽西兰、日本等国已使用的紧急手机警报,不需依赖简讯系统,而是透过基地台发送专用讯号,直接在受影响的手机萤幕上跳出警示。 唐振辉重申科技与创新对灾害应变的重要性,并举例新加坡今年在缅甸地震救援中,部署了俗称「机械蟑螂」装置协助深入废墟搜救。 报导指出,人工智慧技术能提升灾害预警系统的速度与精准度。例如菲律宾的人工智慧气象预测系统,能将预测精细到社区层级,让居民有更多时间做好准备。东协持续面对自然灾害风险,已逐步扩大灾害管理的能力。 唐振辉表示,自然灾害一直是东协面临的风险,而气候变迁更让灾害规模、影响与发生频率不断加剧。先前热带气旋在寮国与菲律宾登陆造成基础建设与农地毁损,许多人被迫流离失所,生计严重受创。 他指出,东协在灾害管理方面能力提升部分,包括「紧急应对与评估小组」(ASEAN-ERAT)成员人数,从2021年的322人增加到今年的457人;一体适用的方式不足以应对东协各国的多元情况,因此,紧急应对与评估小组已针对各国状况来调整,做到因地制宜。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国际

路透:中国增强核武库 美司令示警

根据美国军事和武器管制专家说法,中国除了大规模增强常规军事火力,还已开始快速且持续增强核武库规模和能力。 路透社报导,美军战略司令部(STRATCOM)司令柯顿(Anthony Cotton)今年3月告诉国会,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指示军方在2027年前做好犯台准备,从而推动中国增进可从陆、海、空发射核武的能力。 中国在2023年国防政策中重申「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的长期承诺。所谓的「不首先使用」政策也包括中国承诺不对无核武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 中国国防部回应相关问题时说「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并称「中国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以及「不首先使用核武政策」。 美国国防部在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说,尽管中国公开声称不首先使用核武,中方战略或许包括在面临麾下核武部队、指挥及控制系统存续威胁或接近核打击效果的常规攻击时,可能首先动用核武。 美国国防部在去年底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如果对台湾的常规军事行动失败并「严重威胁」共产党政权的生存时,北京当局也很可能会考虑先使用核武。 中国国防部则表示,反对任何企图炒作所谓「中国核威胁」以抹黑中国并故意误导国际社会的行为。 根据总部设于芝加哥的非营利组织「原子科学家公报」(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估计,中国正以比其他拥核国家更快的速度扩增核武库并现代化,且已累积约600枚核弹头。 原子科学家公报表示,中国正建造约350个新的飞弹发射井和数个道路机动发射器基地。据估计,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有712个陆基飞弹发射器,但并非所有都用于核武,且当中有462个能挂载「射程可达美国本土」的飞弹。 原子科学家公报评估说,共军许多发射器用于挂载短程飞弹,针对区域目标攻击,但其中大多数并非用于核打击。 美国国防部在报告中估计,共军到了2030年将拥有超过1000枚可用于作战的核弹头,中国寻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