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8 8 月

國際

不完美但務實?傳烏克蘭擬建「兩韓式緩衝區」采混合模式
國際

不完美但務實?傳烏克蘭擬建「兩韓式緩衝區」采混合模式

美國18日在白宮舉行與烏克蘭及多位歐洲領袖的多邊會議,討論結束俄烏戰爭的途徑。(路透) 歐盟消息人士透露,美烏歐18日討論在烏克蘭邊境設立「兩韓式緩衝區」,並採取「歐洲部隊、美國技術」的混合模式:由歐盟軍隊駐守,美國提供其他軍事、後勤與技術支援,但排除美軍駐紮。分析指出,此舉有助緩和俄羅斯對北約擴張的反彈,且能減少地面實際所需兵力。 法國網媒Worldcrunch引述義大利日報(La Stampa)19日報導,根據歐盟消息人士,該方案研擬在烏克蘭境內設置長約數百公里的安全走廊,由多國與歐盟軍隊駐守,美國則提供一定程度的軍事、後勤與技術支援。 在軍事與後勤方面,美方可能支援戰略運輸,提供駐烏境外待命的戰機,以及可供歐洲盟友操作的防空系統。美國總統川普雖表態不會派兵協防,但不排除提供空中支援。 在技術上,美方考慮擴大使用美國軍工AI公司Palantir的數據分析系統。該系統已投入支援烏克蘭,能結合衛星影像、無人機監測與情報報告,預測敵方動向並即時協調兵力部署。 義大利日報評論指出,若方案落實,緩衝區不僅能獲得軍事保護,還會成為透過數位技術持續監控的地區,讓人聯想到兩韓超過70年維持「不完美但務實的現狀」。...
國際

曝普京提這要求 澤連斯基秒拒

俄羅斯總統普京十八日與川普通話時,據傳提議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到莫斯科舉行「普澤會」。英國廣播公司(BBC)廿日報導,烏克蘭不可能接受此事,這可能是俄國手段,即提出一種基輔不可能同意的離譜選項拖延談判。普京在前述通話向川普說,對俄烏直接會談態度開放。但俄國官員其後接連淡化普京對普澤會的模糊承諾。俄國外長拉夫洛夫說,一切會談都須漸進準備,從專家層級開始歷經所有必要步驟。俄國駐聯合國副大使紀柏梁向BBC說,沒人拒絕直接會談的機會,但不應為了談而談。法新社十九日引述兩名消息人士報導,對普京建議在莫斯科舉辦普澤會,澤倫斯基得知後表明「不要」,當時在白宮與會的歐洲領袖也告訴川普,這似乎不是好主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廿日分析直指,普京還沒準備好、也可能永遠不會準備好舉行普澤會。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克里姆林宮經常質疑澤倫斯基作為總統的合法性,在先前提交的和平備忘錄中,還要求烏克蘭先舉行總統選舉才能簽最終和平協議。普京和俄國官員很少直稱澤倫斯基姓名,澤倫斯基五月親赴土耳其準備出席俄烏直接會談時,俄國僅派前文化部長梅丁思基率團。卡內基俄國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史塔諾瓦亞說,若普京認為普澤會將取得成功,仍可能接受,但澤倫斯基必須願意討論目前烏方堅拒的俄方關鍵要求,包括割讓烏克蘭仍控制的領土,普京也視川普為改變基輔立場的關鍵。史塔諾瓦亞說,俄國可能提高與烏克蘭談判代表的層級,讓美國繼續站在俄國一邊,並提議在伊斯坦堡舉行新一輪會談,但普京在確定對方同意他的條件前,不會冒險赴會,讓澤倫斯基在普澤會拒絕普京一切要求。CNN說,普京現在沒理由默默同意普澤會。普京沒做任何讓步,就獲邀出席十五日盛大的美俄峰會,川普也放棄要求在談判前先達成停火,過去的最後通牒...
國際

美國擬入股三星 韓媒痛批:川普比中國還荒唐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透露,川普政府考慮取得英特爾股權,且正研究以「補貼換股權」模式,針對台積電與三星等受惠《晶元法案》(CHIPS Act)獲得資助的企業,換取對方股權。對此,韓媒《中央日報》直呼川普這算盤打得比中國還荒唐。《中央日報》報道整理外媒消息,稱美國欲入股英特爾以及其他在《晶元法案》中獲得補助的晶元製造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認為這就像是美國政府給予晶元製造商補助後所獲得的回報。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白宮發言人萊維特也證實了美國政府欲入股英特爾,並稱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富有創意的想法」,強調川普是把國家安全與美國經濟發展放在最優先考量後的決定。韓國總統顧問金永范(Kim Yong-beom)被問到此事時表示,無論是政府還是可能受影響的企業,都沒有聽說過這樣的計劃,「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這件事,相關公司對此完全不知情」。報道還提到台灣也為此陷入混亂,並引述經濟部長郭智輝的說辭,稱台灣也是剛收到消息,需要再研議。形同推翻晶元法補助 帶來巨大不確定性《中央日報》另一篇報道則是進一步分析此事的影響,認為將帶來「戲劇性轉變」,且入股三星需要韓國政府的批准,比較可行的方案或許是華府收購三星在美國子公司或工廠的股權。但即使如此,分析師認為這相當於川普政府違背了拜登政府晶元法給予補貼的承諾,三星幾乎沒有動力接受美國政府的入股。現代汽車證券執行董事盧根昌 (Noh Geun-chang) 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入股,可能會在短期內給三星股價帶來心理上的提振。但從長遠來看,如果三星晶圓代工業務表現良好,美國政府持有部分股權這一事實,可能會被視為負面因素,以股權取代無償補助,根本性地改變...
國際

美國孤立主義 2.0:雙普會背後的隱憂

「雙普會」在美國阿拉斯加安克拉治落幕,美國前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握手寒暄,場面隆重,卻沒有帶來停火協議。川普聲稱「談判有進展」,普京則強調「達成理解」,但雙方都沒有公布細節。這場會議更像是一場外交秀,卻傳遞了一個清楚的訊號:美國正在走向「孤立主義 2.0」。這種孤立主義並非單純的「不管世界」,而是以「單邊交易」取代「多邊協商」,把安全承諾當成可談判的籌碼。對歐洲盟友、印太地區,甚至台灣,這都可能帶來長遠衝擊。 鍾川普的做法展現五個特徵: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繞過多邊機制:雙邊會晤排除烏克蘭與歐洲,挑戰戰後多邊合作傳統。承諾可逆:安全保證變成「要付錢才有」,不再是穩定製度。經濟民族主義:推「互惠關稅」,連盟友也要被課徵。外交表演化:強調場面與鏡頭,但缺乏具體成果。敵手去孤立化:普京獲得「平等談判」舞台,對內宣傳「美國必須跟我談」。這些跡象代表,美國正在從「秩序建構者」退為「選擇性介入者」,長期削弱自身的國際領導力。歐洲:盟友的焦慮對歐洲而言,這場會議是一記警鐘。歐盟與北約領袖強調「沒有烏克蘭,就沒有和平協議」,批評川普繞過盟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更明言,絕不以領土換取停火。 這種「美國繞過盟友」的做法,將迫使歐洲加快「戰略自主」腳步,不再完全依賴美國。未來,歐洲可能推動更緊密的軍事整合,這將是跨大西洋合作的新裂痕。印太:小多邊合作的崛起孤立主義不只衝擊歐洲,也牽動印太。日菲 RAA 即將生效,讓雙邊部隊更快展開聯訓。 菲律賓 EDCA 擴充基地,提供美軍台海南部與南海的支點。AUKUS 雖然面臨分攤壓力,仍是印太安全的重要框架。這些合作顯示:印太國家已經在發展「小多邊網路」,降低對美國單邊...
范斯揭俄烏談判2大「簡單又複雜問題」自曝多次與普亭通話
國際

范斯揭俄烏談判2大「簡單又複雜問題」自曝多次與普亭通話

副總統范斯20日在華府聯合車站會見國民兵部隊成員。(路透) 副總統范斯20日接受福斯新聞節目專訪時表示,結束俄烏戰爭的談判重點在於烏克蘭的安全保證,以及俄羅斯希望控制的領土,包括俄軍尚未佔領的區域。 彭博資訊報導,范斯告訴主持人英格拉漢(Laura Ingraham):「確實有兩個懸而未決的重要問題,某些方面非常簡單,但某些方面又非常複雜。」 他說:「第一個是,烏克蘭想確認自己不會再遭俄羅斯入侵,希望確認領土完整能長久獲得保證。俄羅斯希望控制某些領土,其中大部分已經佔領,但有些尚未佔領。」 范斯表示,他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亭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可能有助於推動雙方就各自目標的談判取得進展。他說:「談判的關鍵就在這裡:烏克蘭想要安全保證,俄羅斯想要特定領土。」 范斯還透露,他已「多次」與普亭通電話,並形容對方「說話比想像中更溫和」。他說:「美國媒體對普亭有特別的印象,但他行事非常謹慎,也格外小心。」...
國際

台積電真要變美積電?盧特尼克批晶片補助白送台積電 不如「這麼做」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CNBC訪問時說,在國安考量下,美國必須能在本土製造晶片,不能過度依賴台灣。他還認為,晶片法的補助只是白送給那些很有錢的公司,質疑美國為何要把錢給市值1兆美元的台積電(2330)。因此,他證實美國政府尋求入股英特爾,因為既然希望英特爾在美國取得成功,不如換取該公司的股份。 彭博資訊指出,若敲定這項安排,可能為其他晶片製造商達成類似協議奠定基礎。 盧特尼克說:「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離中國只有80英里,這樣99%的先進晶片都集中在台灣,顯然不可行。我們要能在美國自己生產。」他說,這也是美國和日韓協議的一環,要建立足夠的基礎設施與產能,讓美國有能力製造這些晶片,「如果英特爾能夠在美國生產晶片或電晶體,當然是好事,雖然不是絕對必要,但那會是非常有利的局面」。 隨後,主持人追問關於晶片與科學法尚未完全到位的資金,以及外界盛傳這些補助可能被轉換成股權時,盧特尼克說:「是的,在川普看來,美國應該獲得對等的利益,為什麼我們要把大筆資金給一家市值1,000億美元的公司?美國納稅人能得到什麼?川普的答案是:我們應該拿到股權。拜登政府已經承諾的資金會發放,但我們會要求換取股權,讓納稅人獲得回報,而不是單純把錢送出去。」 至於主持人問及政府是否會因持有10%股份而介入公司治理,盧特尼克則否認:「不,別想太多。我們只是把拜登時期的補助,轉換成川普政府下的股權。這不是治理問題。」他舉例,美國鋼鐵併購案中設置的「黃金股」,是為了確保日鐵遵守12項承諾,政府只是確保承諾會兌現,而不是參與經營。...
國際

盼美晶片成全球標準 美財長:不願看到華為版一帶一路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9日為美國開放出售H20晶片到中國大陸的政策做辯護,指這是不希望看到華為版的一帶一路,讓中國晶片建立全球標準。 輝達(Nvidia)和超微(AMD)同意繳交H20晶片在中國大陸15%的營收給美國政府,以換取美國的出口許可,貝森特19日受訪時表示,H20晶片是比較落後的晶片,不會造成國家安全的風險。 貝森特指出,美國和美國產業希望全世界,包括中國和「全球南方」(Global South)能夠以美國標準作為全球標準;貝森特以日本手機為例,指日本一度領導全球的手機產業,但沒有演變成全球標準,後來日本科技產業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變得非常孤立。 貝森特說,美國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華為版的一帶一路,把中國晶片銷售到全世界,把美國科技排除在外。 至於有報導指出,輝達正在為中國大陸研發一款基於Blackwell架構的新型AI晶片,名為B30A,其性能將比目前獲准銷往中國的特供版高端晶片H20更強大,力拚下個月交付樣品。 對此,貝森特說,川普政府接下來會做討論,指輝達必須取得執照才能把晶片銷往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就已經透露相關訊息,川普表示,Blackwell架構的晶片是最先進的晶片,他有可能與輝達達成協議讓該晶片出售到中國,但晶片必須降級30%或50%;川普也說,輝達執行長黃仁勛可能為了Blackwell晶片的許可與他見面。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表示,他對於輝達希望出售新的晶片到中國,一點也不感到意外,指H20晶片太落後,輝達當然希望出售中國更新的晶片;盧特尼克說,川普會聽取科技大廠的想法,他會做最後的決定。 延伸閱讀 美財長貝森特:美國的任何投資 都是為了讓英特爾更穩定 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稱不能依賴台灣晶片 批評資金流向台積電 特談晶片銷陸協議 美財長:抽成輝達 將成「模板」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
國際

川普保證不派美軍駐烏提供安全保障 重申烏不能入北約

美國總統川普19日接受福斯新聞「福斯與朋友」節目訪問,說明18日在白宮的美歐烏會談。被問到是否將派美軍赴烏作為安全保障一環時,川普說保證不派美軍駐烏,歐洲願意派地面部隊,美國可能透過空中支援這類方式協助。 川普也說,烏克蘭將獲某種安全保障,但重申烏國不可能加入北約或拿回克里米亞。川普並說,他已告訴俄羅斯總統普丁,將安排「普澤會」,若順利可再舉行美俄烏會議,但「兩個人才能跳探戈」。 川普聲稱對協議達成樂觀看待,但也坦言普丁有可能不想,若如此,普丁將面臨艱難處境,預料未來幾周將可得知普丁立場。川普也說希望澤倫斯基做他必須做的事,展現若干彈性。 川普18日在白宮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7名歐洲領袖,期間一度單獨與普丁通話。川普先前已說,將安排普丁與澤倫斯基會面,其後舉行美俄烏領袖會議,也說已討論未來由歐洲在與美國協調下,對烏提供安全保障。美國總統川普(右)18日在白宮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路透...
國際

新加坡擬啟用通訊系統示警 災害應變結合新科技

(中央社記者吳升鴻、實習記者吳秉勵新加坡20日專電)新加坡將逐步採用「通訊廣播系統」,一旦發生災害,受影響的民眾可以即時在手機上收到警示訊息,並獲得明確的應變指引。 聯合早報等媒體報導,新加坡律政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今天在第10屆東協(ASEAN)災難管理戰略政策研討會上致詞指出,為了更快速、更精準地發布災害預警,新加坡民防部隊正與電信業者合作,規劃自明年起啟用「區域廣播系統」,在緊急狀況下直接向受影響地區的民眾推送手機警報。 目前若發生火災、天災等緊急事件,新加坡當局會以MHAalert為發送者名稱,向特定區域的民眾單向發送簡訊。新的「細胞通訊廣播系統」(Cell BroadcastSystem)類似於紐西蘭、日本等國已使用的緊急手機警報,不需依賴簡訊系統,而是透過基地台發送專用訊號,直接在受影響的手機螢幕上跳出警示。 唐振輝重申科技與創新對災害應變的重要性,並舉例新加坡今年在緬甸地震救援中,部署了俗稱「機械蟑螂」裝置協助深入廢墟搜救。 報導指出,人工智慧技術能提升災害預警系統的速度與精準度。例如菲律賓的人工智慧氣象預測系統,能將預測精細到社區層級,讓居民有更多時間做好準備。東協持續面對自然災害風險,已逐步擴大災害管理的能力。 唐振輝表示,自然災害一直是東協面臨的風險,而氣候變遷更讓災害規模、影響與發生頻率不斷加劇。先前熱帶氣旋在寮國與菲律賓登陸造成基礎建設與農地毀損,許多人被迫流離失所,生計嚴重受創。 他指出,東協在災害管理方面能力提升部分,包括「緊急應對與評估小組」(ASEAN-ERAT)成員人數,從2021年的322人增加到今年的457人;一體適用的方式不足以應對東協各國的多元情況,因此,緊急應對與評估小組已針對各國狀況來調整,做到因地制宜。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路透:中國增強核武庫 美司令示警

根據美國軍事和武器管制專家說法,中國除了大規模增強常規軍事火力,還已開始快速且持續增強核武庫規模和能力。 路透社報導,美軍戰略司令部(STRATCOM)司令柯頓(Anthony Cotton)今年3月告訴國會,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指示軍方在2027年前做好犯台準備,從而推動中國增進可從陸、海、空發射核武的能力。 中國在2023年國防政策中重申「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的長期承諾。所謂的「不首先使用」政策也包括中國承諾不對無核武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 中國國防部回應相關問題時說「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並稱「中國堅定奉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以及「不首先使用核武政策」。 美國國防部在年度中國軍力報告中說,儘管中國公開聲稱不首先使用核武,中方戰略或許包括在面臨麾下核武部隊、指揮及控制系統存續威脅或接近核打擊效果的常規攻擊時,可能首先動用核武。 美國國防部在去年底發布的報告中表示,如果對台灣的常規軍事行動失敗並「嚴重威脅」共產黨政權的生存時,北京當局也很可能會考慮先使用核武。 中國國防部則表示,反對任何企圖炒作所謂「中國核威脅」以抹黑中國並故意誤導國際社會的行為。 根據總部設於芝加哥的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估計,中國正以比其他擁核國家更快的速度擴增核武庫並現代化,且已累積約600枚核彈頭。 原子科學家公報表示,中國正建造約350個新的飛彈發射井和數個道路機動發射器基地。據估計,中國人民解放軍約有712個陸基飛彈發射器,但並非所有都用於核武,且當中有462個能掛載「射程可達美國本土」的飛彈。 原子科學家公報評估說,共軍許多發射器用於掛載短程飛彈,針對區域目標攻擊,但其中大多數並非用於核打擊。 美國國防部在報告中估計,共軍到了2030年將擁有超過1000枚可用於作戰的核彈頭,中國尋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