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市值觸4兆美元破全球紀錄 分析師:成長未結束
輝達市值今天一度衝破4兆美元門檻,多位分析師指出,輝達的成長故事尚未結束;經歷晶片需求下滑疑慮、美國AI晶片出口管制等考驗,輝達克服挑戰且更釐清前景,在為期多年的AI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中,位居核心地位。
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今天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觸及4兆美元的公司,寫下歷史。儘管收盤股價回落,市值掉至3.97兆美元,仍以「史上市值最大公司」之姿結束這一天,超越了蘋果(Apple)創下的紀錄。蘋果市值在年初時曾接近3.9兆美元。
輝達在2023年6月市值首破1兆美元,隨後在2024年2月達到2兆美元,緊接著在同年6月加入3兆美元俱樂部,今年經歷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事件、AI晶片出口禁令等衝擊,於今天再寫下新里程碑,為這家AI晶片製造商再添一筆傳奇色彩。
根據道瓊市場數據(Dow Jones Market Data),輝達目前市值相當於標準普爾500指數中市值最小的216家公司加總。道瓊旗下的「巴隆周刊」(Barron\'s)以人工智慧王者(AI King)領先群雄形容輝達,並認為輝達將持續成長、市值往5兆美元邁進。
「巴隆周刊」分析指出,輝達過去2年儘管成長迅速,但過程也曾出現股票拋售動蕩,光今年就曾下跌逾40%,不過輝達成功克服挑戰,這些經歷都有助於釐清前景。
例如,2024年,華爾街曾懷疑輝達在產品線過度期間,銷售可能會出現停滯。市場當時推斷,客戶會先消化之前購買的Hopper晶片,然後等待效能更強的Blackwell系列,但這樣的銷售空窗期並未發生,兩代晶片銷售順利銜接,沒有出現需求斷層。
外界也曾擔心微軟(Microsoft)雲端運算部門Azure會縮減AI基礎設施投資,但事實證明情況恰好相反。此外,還有來自博通(Broadcom)等其他競爭對手的追趕,但輝達仍拿下了大多數AI晶片市場訂單,這歸功於它在硬體與軟體上的獨特整合能力。
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