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對以亞洲國家為主的14國發布關稅通知函,通知針對其銷美產品的新稅率將於8月1日生效,除非各國能在這之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以下為法新社彙整的各國反應。
●韓國:對達成協議保持樂觀
韓國的鋼鐵與汽車已遇美國關稅衝擊,現在其餘銷美商品也面臨25%關稅,但首爾當局對達成協議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韓國國家安保室室長魏聖洛(Wi Sung-lac)昨天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會面後表示,華府「希望雙方能在那天(8月1日)之前達成協議」。
魏聖洛指出,韓國同意與美方「密切協調」以達成「具體且互惠的成果」。
●日本:稻米與汽車成焦點
日本除了關鍵的汽車產業,其他商品如今也面臨25%關稅,高於川普4月宣布的24%稅率,但又比川普上周揚言祭出的關稅來得低。川普當時稱將致函日本要求「支付30%或35%,或者任何由我們決定的數字」。
日本媒體報導,首相石破茂今天在內閣會議表示,川普信函中提出的關稅「確實令人遺憾」。
石破茂談到,之所以仍未與美國達成協議,是因「日本政府避免輕易妥協,堅持應該提出的要求,捍衛應該保護的領域,嚴謹進行談判」。
川普曾批評日本對美國稻米與汽車不夠開放市場;日本政府則指當局捍衛地方農民利益,對談判採取強硬態度。
代表日本政府與美方協商關稅的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今天說道:「我們無意以犧牲農業為代價進行談判。」
●印尼:非常樂觀
印尼面臨32%關稅,但雅加達當局今天表示對達成協議有信心,同時其經濟統籌部長艾朗嘉(AirlanggaHartarto)已赴美重啟談判。
印尼總統發言人哈桑(Hasan Nasbi)提到,有數周緩衝時間下,雅加達當局「對談判非常樂觀」。
艾朗嘉近日告訴法新社,為與華府敲定協議,印尼計劃從美國進口更多農業及能源產品。
印尼昨天已宣布,同意接下來5年內每年進口至少100萬公噸的美國小麥,總價值達12億5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