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 11 月

國際

俄外長:先解決合法性問題 普亭願與澤倫斯基會談
國際

俄外長:先解決合法性問題 普亭願與澤倫斯基會談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路透)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今天表示,總統普亭準備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但是必須先解決所有相關問題,而且澤倫斯基是否具備簽署和平協議的權力也是個問題。 路透報導,普亭(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川普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舉行逾4年來首場美俄高峰會,兩位領袖商討歐洲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喪生人數最多的俄烏戰爭該如何終結。 川普會後於18日表示,他已開始安排俄烏領袖先會面,然後舉行包括美國在內的三方峰會。 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被記者問到普亭是否願意與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見面時說:「我們總統已一再表示他準備見面,包括與澤倫斯基先生。」 但是拉夫羅夫提出一項前提說:「在理解最高層次需要考慮的所有問題都獲妥善解決後,專家和部會首長將會備妥適當建議。」 拉夫羅夫還說:「但願,當未來進行到簽署階段時,烏克蘭方相關協議簽署人的合法性問題將會得到解決。」 澤倫斯基的任期去年5月結束後,烏克蘭因戰爭而未舉行總統選舉。普亭針對澤倫斯基擔任總統的合法性一再提出質疑。基輔表示,澤倫斯基仍然是合法總統。 普亭表示,澤倫斯基任期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結束,他們擔心由他簽署的協議可能遭到未來的烏克蘭領導人質疑。 澤倫斯基本周表示,若普亭不願意與他坐下來舉行雙邊會談,基輔希望華府作出「強有力回應」。...
烏克蘭安全保障 路透:選項包括歐洲派部隊美國指揮
國際

烏克蘭安全保障 路透:選項包括歐洲派部隊美國指揮

川普總統(右)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8日在白宮會面。(歐新社) 美國軍方今天表示,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的軍事首長已完成對烏克蘭軍事選項研擬,將提交各自國家安全顧問審酌。消息人士透露,選項包括派歐洲部隊,由美國負責指揮和管制。 美國總統川普矢言根據終結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任何協議,幫助保護烏克蘭。路透先前曾報導,美國和歐洲軍事規劃人員已經開始就衝突後烏克蘭安全保障進行探索。 美國軍方在聲明中指出:「這些選項將會分別提交各國國家安全顧問,於持續進行的外交工作中妥予斟酌。」 美國、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烏克蘭國防首長會議於19日至21日在華府召開。 路透率先報導將會提交各國國安顧問的計劃已經完竣。 川普18日在高峰會中針對向基輔提供安全保障一事作出承諾,烏克蘭和歐洲盟友為之振奮,但諸多疑慮仍然沒有答案。 官員曾表示,美國和歐洲規畫人員需要時間確認軍事上可行而且能夠被克里姆林宮接受的方案為何。 消息人士告訴路透,其中一個選項是派遣歐洲部隊前往烏克蘭,但是由美國負責指揮和管制。 為了有助於達成和平協議,西方要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能部署軍隊,俄羅斯外交部已經排除這個選項。 川普曾經公開排除對烏克蘭部署美軍,不過19日似乎又為美國以其他方式進行軍事參與敞開大門。 美國可能以各種方式進行空中支援,包括對烏克蘭提供更多防空系統,以及一個由美國戰鬥噴射機執行的禁航區。...
極地戰略升溫! 加拿大「極地極限號」於芬蘭開工
國際

極地戰略升溫! 加拿大「極地極限號」於芬蘭開工

加拿大和芬蘭代表在芬蘭赫爾辛基造船廠舉行的極地極限號開工儀式上合照。(美聯社)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在芬蘭20日舉行的開工儀式上,加拿大和芬蘭代表出席加拿大「極地極限號」(Polar Max)新型破冰船開工儀式,該船旨在加強北極防禦。這項儀式標誌著美國、加拿大和芬蘭三方夥伴關係的具體啟動。美國2024年7月宣布這一夥伴關係,旨在加強對俄羅斯日益活躍的北極地區防禦。根據美聯社報導,在氣候變遷使偏遠但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北極更容易進入背景下,俄羅斯擁有的破冰船數量遠遠超過美國和加拿大。美加芬的「破冰船合作計劃」(ICE Pact),旨在利用芬蘭先進造船專業知識和技術,幫助滿足美國和加拿大對新型破冰船需求。請繼續往下閱讀... 「極地極限號」將在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造船廠建造,然後運往加拿大,預計2030年在魁北克省萊維斯(Levis)完工。加拿大魁北克省經濟部長斯基特(Helsinki Shipyard)強調合作建造新破冰船益處。他說「這是一種夥伴關係,我們對北極地區負有共同責任。這種獨特且極具機遇的夥伴關係,使我們能夠在北極海域保護方面發揮優勢。」另外美國總統川普6月在北約峰會上,稱芬蘭為破冰船之王,並暗示美國可能願購買多達15艘破冰船,其中包括川普所說的可能立即用的二手破冰船。根據美國政府問責局報告,美國近50年來沒有建造過重型極地破冰船。目前仍在服役的最後1艘破冰船,是1976年服役的121.6公尺長的海岸警衛隊的「極地星號」(Polar Star)。 來源:自由時報...
緬甸外海規模5.4地震「曼谷也有感」 泰國民眾緊急撤逃到戶外
國際

緬甸外海規模5.4地震「曼谷也有感」 泰國民眾緊急撤逃到戶外

緬甸南部外海在今(21)日上午發生規模5.4地震。(圖擷取自@ThaiEnquirer 社群平台「X」) 庄文仁/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緬甸南部外海在今(21)日上午發生規模5.4地震,震央位於緬甸通瓦(Thongwa)約65公里處,震源深度約10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另據鄰近的泰國地震觀測部門表示,這起地震讓首都曼谷部分地區,也感受到明顯搖晃,引起當地居民緊急逃離大樓或其他建築物,目前尚未傳出任何災情。綜合泰媒報導,緬甸今上午發生地震後,泰國曼谷部分地區也有感搖晃,過程持續大約10秒鐘,讓當地民眾緊急離開所在建築物。另據住在帕亞泰地區(Phayathai)一座11層樓建築物高的民眾透露,地震發生當下,除了有感受到輕微的頭暈目眩感,還看到天花板上燈具在搖晃;另一棟12樓建築物的水箱水面泛起漣漪。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指出,泰國目前並未傳出地震相關災情或是影響,不過當局仍在緊盯狀況,以及評估潛在的影響。Some residents in Bangkok have exited their buildings after feeling the tremors.#Thailand #Bangkok #แผ่นดินไหว pic.twitter.com/xRpiBvBUyz— Thai Enquirer (@ThaiEnquirer) August 21, 2025 Some locations in Bangkok felt the earthquake\'s tremors from Myanmar, officials and workers rushed to flee​August 21, 2025 - 11:40 a.m.​Acc...
川普又被耍? 范斯:普廷想要烏克蘭還沒被佔領的土地
國際

川普又被耍? 范斯:普廷想要烏克蘭還沒被佔領的土地

美國副總統范斯透露,普廷不只要已經奪取的土地,還想要部分仍未佔領的地區。(路透) 郭顏慧/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廷近日就烏克蘭問題在阿拉斯加舉行峰會,普廷稱若烏軍完全撤出頓內茨克與盧干斯克,可以換取南部戰線的「凍結」,不過美國副總統范斯透露,普廷不只要已經奪取的土地,還想要部分仍未佔領的地區。據《彭博》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接受《福斯新聞》專訪,針對烏俄戰爭的結束確實有兩個大問題懸而未決,范斯稱:「烏克蘭想保證它不會再次遭到俄羅斯的入侵,想知道在未來都能保持領土完整。而俄羅斯想要某些領土,其中大部分已經被他們佔領,但也有一些還沒有。」請繼續往下閱讀... 范斯坦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很簡單,但從另外的意義上來說卻非常複雜。」烏克蘭人想要安全保障、俄羅斯人想要一定面積的領土,他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直接會談,有助於朝著他們的目標邁進。至於對普廷的印象,范斯透露他與普廷通過多次電話,形容普廷說話比你想像的要溫和得多,「他非常深思熟慮,非常小心謹慎」。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投資人觀望全球央行年會 日股連3黑

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預計本周稍晚在美國懷俄明州舉行,投資人持續抱持觀望態度,日股主要指數今天連續第3天收低。 日股基準日經225指數下跌278.38點或0.65%,收報42610.17點。 東證股價指數小幅下挫15.96點或0.51%,收在3082.95點。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日經:外國官員預測台灣823罷免案 罷方「踉蹌抵達終點線」

日經亞洲日前專訪台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的內容於21日刊出,報導提到8月23日除了核三重啟公投,同場也將舉行7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投票。文中引述外國資深官員預測:「反罷方將凱旋慶功,罷免方恐踉蹌收場。」 日經報導描述,外界普遍預期,國民黨立委仍將全數過關。 文中引述一名未具名外國資深官員表示:「反罷方準備凱旋慶功,罷免方則將踉蹌抵達終點線,好讓這件事告一段落。大多數人認為剩下的罷免案結果已毫無懸念,真正重要的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以及對台灣意味著什麼後果。」 日經指出,在核電問題方面則未有定論。台灣國民黨7月25日舉行集會,聲援7月26日藍委罷免投票。路透...
國際

彭博:勞動基金委外已要求排除由香港註冊實體管理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台灣勞動基金已指示委外的投資機構避免使用在香港註冊的實體來管理資金,凸顯香港和中國大陸關係日益緊密之下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 據報導,管理規模約2,352億美元的勞動基金運用局,去年起便口頭要求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在合約中排除香港實體。 勞動基金運用局經常委託全球性的資產管理公司來操作股票和債券。勞動基金過去已因經濟和金融風險,提醒慎防投資中國大陸,但並未公開對跨國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轄下香港子公司的立場。 知情人士透露,勞動基金去年9月就16億美元投資永續不動產證券遴選委外機構時,便將香港列為「敏感司法管轄區」。 據報導,資產管理公司在承接委外業務時做法各異,有的以總公司所在地為準,有的則看投資組合經理人駐派在哪裡。勞動基金則依據營運品質、費用等多項因素來決定授予合約。 彭博報導,勞動基金運用局兩年前仍將委外資金交由一家國際資產管理公司的香港子公司(The Northern Trust Company of Hong Kong Ltd.)操作。2023年9月,北方信託香港有限公司獲得一筆全球被動式股票投資的委外案。 隨著香港和中國大陸關係日益緊密,即使仍名義上維持「一國兩制」,勞動基金的態度也開始出現轉變。自香港五年前實施國安法後,美國已取消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 勞動基金運用局去年8月曾表示,自行操作的投資組合併未直接投資中國大陸或俄羅斯,但委外操作的海外投資,仍因資產管理公司採用的指數作為基準而持有部分相關部位。 截至2023年底,勞動基金對中國大陸的投資約15.8億美元,佔整體部位的0.8%。 延伸閱讀 勞動基金委外排除港企 勞金局說明:地緣政治風險升高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黃國昌接受外媒專訪曝光!吁重啟核三 防陸切斷台灣天然氣供應

台灣8月23日將舉行屏東核三電廠重啟公投,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接受日經亞洲(Nikkei Asia)專訪在21日刊出,他表示台灣應重返核能,以利降低中國大陸切斷台灣天然氣供應的能源威脅。 根據報導,黃國昌在訪問中指出,目前台灣發電主要依賴天然氣與燃煤,其中天然氣比重達47%至近50%,但僅有7至11天的存量。他說:「簡單來說,中國根本不需要對台灣發動(軍事)攻擊,只要宣布在台灣的天然氣接收站附近軍演,並要求其他國家船隻避開,台灣的天然氣供應立刻就會中斷,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打擊。」根據台電在2024年統計,台灣約1/5電力來自再生能源,近一半依賴天然氣,約1/3來自燃煤。 黃國昌主張重啟核三是合理選項,他說:「核能發電成本約每度1.5元,遠低於再生能源,甚至比燃煤與天然氣更便宜,為何要放棄如此穩定又經濟的電力來源?」他提到:「這場公投至少應該能讓台灣保留一座戰略上必要的核電廠。同時促使民進黨政府重新思考台灣是否應該繼續走非核路線。」 日經描述,在野陣營將重啟核電包裝為國安必要,理由是中國可能對台灣實施封鎖。然而批評者指出,烏克蘭戰爭與俄羅斯鎖定核電廠的攻擊,是另一個不該過度依賴核電的警訊。 對此,黃國昌駁斥:「台灣的情況和烏克蘭不同。如果中共真想癱瘓台灣能源供應,他們根本不必費心去摧毀我們堅固的核電廠,只要封鎖我們的天然氣接收站,甚至不必炸毀,就能癱瘓台灣多達50%的能源供應。」 日經還引述持反對意見的前環境部部長薛富盛,批評此次公投是假議題,結果不會改變政府現在的路線,並指出台灣已經對新型核能選項持開放討論態度,例如核融合技術。他補充,過去黃國昌反核,如今立場轉變,是因為黃明年要參選新北市長,「他很清楚新北市民關心核能安全與核廢料處置問題」。 日經描述,黃國昌曾經是反核代表人物,在2018年公投電視辯論曾站在廢核一方。不過,他如今態度轉變,認為「民進黨失敗的能源政...
國際

美財長釋放訊號 穩定幣將成美債大買家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財長貝森特頻頻向華爾街釋放訊號,他預期穩定幣能成為美國公債的重要買家。貝森特近期已與Tether、Circle等主要穩定幣發行商接觸,並將相關討論納入財政部的發債決策,未來幾季將擴大短期票據發行。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隨著美國債務飆升、投資人憂心公共財政惡化,貝森特寄望穩定幣支撐美債買盤,這也凸顯出白宮想將加密貨幣納入美國金融體系核心。 摩根大通全球利率策略主管貝瑞認為,貝森特和財政部「絕對認為穩定幣將成為美債新買盤來源」,因此傾向增發短債。 穩定幣被視為連結傳統金融與數位資產的重要橋樑,與比特幣、乙太幣等價格波動劇烈的加密貨幣不同,通常力求維持1美元交易價,發行商會透過高品質短債組合來維持掛鉤機制。 在此同時,聯準會(Fed)理事兼金融監理副主席鮑曼(Michelle Bowman)表示,銀行和監管機關必須擁抱加密幣等新科技所帶來的好處,著重興利甚於防弊,否則可能弱化自身的經濟角色。國際金融協會(IIF)等全球主要金融遊說團體也呼籲監管當局,暫停實施預定明年生效、規範銀行業加密貨幣交易的嚴格新標準,並且予以改革。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