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3 9 月

國際

國際

美前國安顧問看美俄峰會:川普沒輸 但普丁贏了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今天在阿拉斯加結束關於俄國與烏克蘭戰爭的會談後,曾在川普第一次執政期間擔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的波頓說,這場會談的贏家顯然是普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波頓(JohnBolton)說:「川普沒有輸,但普丁(Vladimir Putin)顯然贏了…除了更多會談,川普什麼也沒得到。」 波頓還說,普丁「在重建(雙邊)關係方面取得很大進展,我一向認為這就是他的關鍵目標」。 波頓指出:「他逃過了制裁,沒有面臨停火,下一場會談也未敲定。(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這場記者會之前什麼也不知道。事情要結束還早,但我會說普丁達到了大部分目的。川普取得的成果很少。」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華府檢察長告川普政府接管警局 兩造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以打擊暴力犯罪為由讓聯邦政府接管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警察局,華府檢察長對此提告,司法部今天與對方達成協議。 法新社報導,哥倫比亞特區檢察長施瓦布(BrianSchwalb)控告川普政府「惡意接管」華府警力後,聯邦法院開庭審理時,兩造達成協議。 川普本月11日宣布聯邦政府接管哥倫比亞特區都會警察局,下令800名國民兵(National Guard)進駐華府上街巡邏。 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昨天發布命令,任命美國緝毒局(DEA)局長柯爾(Terry Cole)擔任「緊急」警察局長。 施瓦布提起訴訟,主張治理華府的聯邦法律「並未授權這種公然篡奪哥倫比亞特區權力的行為」。 聯邦地區法院法官雷耶斯(Ana Reyes)今天開庭時敦促兩造協商解決方案,之後兩造同意柯爾透過市長辦公室下達指令,而不是直接控制都會警察局。 雷耶斯說:「柯爾先生將無法指揮警察局人員做任何事情。他將必須透過市長。」 施瓦布在庭後記者會上表示樂見這項協議。 他說:「我期望有關我方都會警察局控制與指揮權的關鍵問題已在今天獲得解決,而且法律明定都會警察局是由市長任命的警察局長管轄。」 他還說:「我們不需要聯邦政府惡意接管來做我們每天本來就在做的事。」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路透:美考慮以俄破冰船支持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

3位熟悉內情的人士告訴路透社,美國內部曾討論採用俄羅斯的核動力破冰船,來支援阿拉斯加州的天然氣與液化天然氣(LNG)的開發,這是川普今天會見普丁時爭取的潛在協議之一。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已抵達阿拉斯加州第一大城安克拉治(Anchorage),雙方預計將討論烏克蘭停火協議,盼結束這場二戰以來歐洲最致命的戰爭。 兩人也都尋求在這場川普重返白宮後的首場面對面會談中取得斬獲。 其中1名消息人士透露,白宮官員曾討論破冰船合作案,並將此案作為在阿拉斯加峰會上與俄羅斯達成的潛在協議之一。 美俄雙方近期針對烏克蘭議題展開的協商,也包括商業合作討論。這名消息人士表示,白宮有意在今天的峰會延續作法。由於事關敏感議題,3位消息來源皆要求匿名。 白宮未立即回應置評要求;俄方則是無法取得評論。 俄羅斯是全球唯一擁有核動力破冰船船隊的國家,這些船艦在全年維持北極「北方海路」(Northern SeaRoute)的航運暢通上,至關重要。北方海路是國際能源與貿易物流的戰略要道。 川普政府正在推動將阿拉斯加偏遠北部的天然氣運往亞洲客戶。 川普主打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AlaskaLNG)計劃,預估投資規模達440億美元,規劃鋪設一條長達800英里的管線,把液化天然氣輸送到亞洲買家,以減少他們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的依賴。 另一個同樣以亞洲市場為目標的計劃是「Qilak液化天然氣」(Qilak LNG),目標是年產4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 Qilak液化天然氣創辦人特雷德威爾(MeadTreadwell)表示,只要美國政府批准,美國的液化天然氣計劃仰賴任何國家的破冰船都不足為奇。他補充說:「但我們沒有特別提出這項要求。」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人類祖先化石「露西」護送至捷克 首度歐洲展出

人類祖先化石「露西」與「賽蘭」今天在捷克警方特種行動部隊的護衛下運抵捷克,未來2個月將在捷克國家博物館展出。這兩個稀有化石將是首次一起離開衣索比亞,在歐洲展出。 根據捷克國家博物館新聞稿,在捷克警方特種行動部隊的嚴密保護與監督下,一架由衣索比亞航空執飛的專機,載運人類祖先化石「露西」(Lucy)與「賽蘭」(Selam),於15日下午降落在布拉格哈維爾國際機場。 這兩個稀有原始人化石几乎從不離開衣索比亞,這將是首次在歐洲公開展出,也是首次一起展出。迄今為止,露西僅有一次離開衣索比亞,是2007年至2013年在美國進行為期6年的巡迴展覽;賽蘭則是在2006年於衣索比亞國家博物館首次正式公開。 捷克國家博物館館長盧卡其(Michal Lukeš)表示,露西與賽蘭抵達布拉格,對捷克國家博物館及他個人皆是夢想成真,這無疑是館方歷史上最重要的時刻之一,「能在布拉格迎來這些見證人類起源的化石,並讓公眾首次在歐洲親眼見到,是我們莫大的榮幸」。 鑒於這兩件化石的獨特性,從衣索比亞國家博物館運往布拉格的過程中,採取極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並使用衣索比亞航空專機,同行人員包括盧卡其,以及衣索比亞文化遺產局局長、兩館策展人,與捷克警方特種行動部隊。 距今約320萬年的南方阿法南猿種(Australopithecusafarensis)化石「露西」在1974年被發現,比露西更早約15萬年的「賽蘭」是一名孩童的化石骨骼,在2000年被發掘。它們為研究早期人類演化與認識衣索比亞作為「人類起源之地」提供關鍵證據。 這兩件化石將在8月25日至10月23日於捷克國家博物館歷史館大樓展出,館方將延長開放時間,以及采預約時段入場制度。除了欣賞化石,民眾也將有機會和露西與賽蘭的發現者會面。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第一夫人變階下囚 睡地板 首頓早餐曝光

  8月12日,韓國首度出現前總統夫婦同時被關押的情況。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昨(12日)晚針對前總統尹錫悅夫人金建希發布逮捕令。現年52歲的金建希被關進首爾南部看守所。  根據韓聯社、《中央日報》等韓媒報道,看守所收押金建希的步驟與普通犯罪嫌犯相同。所方首先確認她的個人資訊並分發服刑人員編號。金建希在接受體檢後,換上囚服拍攝嫌犯大頭照。完成收押程序後,她被關押在一間約2-3坪的單人牢房。據悉,牢房配備了儲物櫃、摺疊飯桌、電視機、馬桶等,但沒有床,她只能睡在鋪在地板的毯子上。  金建希的伙食與一般犯人相同,她今天第一頓早餐是烤麵包、草莓醬、牛奶、烤法蘭克福香腸、蔬菜沙拉。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隨著法院簽發逮捕令,韓國總統警衛處停止為金建希提供的警衛服務。根據韓國《前任總統禮遇法》,可在必要時間內向前總統和其夫人提供安保措施。但因金建希被逮捕,其相關待遇不再適用。  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昨晚以有毀滅證據之虞為由,對金建希簽發逮捕令。負責調查金建希弊案的獨立檢察組(獨檢組)本月7日以涉嫌違反《資本市場法》和《政治資金法》,以及《特定犯罪加重處罰法》為由,提請法院批捕金建希。這3項指控分別與德意志汽車股價操縱案、政治掮客介選案、宗教人士請託案有關。距離金建希的丈夫前總統尹錫悅因涉嫌妨礙公務執行等,於上月10日再次被捕僅過了33天。  日本電視台(NNN)報道,據悉一名支持者承認,他曾以贈送價值約4萬美元高級項鏈為交換條件,要求金建希任用他的親屬為政府高官。韓國媒體報道稱,這一點成為逮捕金建希的關鍵因素。她過去曾在國際會議場合佩戴這條高級品牌項鏈。而且該支持者的親屬確實被任命為政府高官,特別檢察官預計將對詳細經過展開調查。(金建希8月12日被關押...
國際

爽搭美總統專車「野獸」 CNN曝美俄峰會普丁取得的兩大收穫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峰會以未達成協議落幕,CNN記者華許(Nick Paton Walsh)分析,對烏克蘭而言,今晚的情況或許還不算最壞,畢竟沒有任何協議在他們未參與的情況下擬定,一覺醒來不必面對突如其來的美俄和解,也不會被迫接受任何協議。但普丁贏得兩大收穫,烏克蘭人仍須承受一個更加險惡的世界。 華許指出,川普看起來既不開心又疲憊,或許是因為普丁顯得不屈不撓,持續強調俄烏戰爭的「根本原因」,聽起來態度絲毫未變,甚至向烏克蘭與歐洲盟友發出隱晦警告。 川普致電基輔及北約盟邦時,可能提出了某種普丁視為「協議」的框架,但最終從川普的臉色和言語來看,顯然並未達成他認為可行的重要協議。兩人甚至沒有共進午餐,普丁就匆忙搭機離美。 談判中最棘手的部分仍是最終仍需達成共識的事項,而川普提到尚有若干「重大」問題沒解決,顯示在烏克蘭領土歸屬與停火等議題上幾乎沒有進展。 儘管如此,普丁在阿拉斯加峰會仍取得兩大勝利。 首先是令人矚目的紅毯歡迎儀式,以及共乘美國總統專車「野獸」。對於被控戰爭罪犯的普丁而言,這兩個舉動都高調地替他修復了國際形象,但對許多烏克蘭人來說,這是一幅令人不寒而慄的畫面。更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儘管過去三年半屠殺烏克蘭平民,普丁仍將烏克蘭稱為「兄弟」國。 其次,普丁為俄軍沿前線的推進爭取到更多時間。川普會後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已表示,暫時不考慮對俄羅斯祭出更多制裁或其他「嚴厲後果」。不過,普丁看起來也不急於行動,意味著後續仍會有更多會議與談判。時間對俄方至關重要,因為夏季攻勢正逐步將取得的戰果轉化為戰略性勝利。CNN分析普丁在美俄峰會的兩大收穫,首先是令人矚目的紅毯歡迎儀式,以及與川普共乘美國總統專車「野獸」。對於被控戰爭罪犯的普丁而言,這兩個舉動都高調地替他修復了國際形象。路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
國際

星馬綠電與碳權交易協議 打造區域凈零新路徑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近期在綠色經濟領域展開深度合作,試圖打造東協地區邁向凈零碳排的典範。今年初兩國領袖舉行高峰會,宣布設立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目標吸引更多外來投資、創造就業,並加強包括電力交易、碳權、碳捕捉等綠色經濟合作。 馬來西亞外交部今年初表示,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訪大馬除回顧雙邊關係,討論共同關心的區域及國際議題,也見證「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聯合協定簽署,交換6份備忘錄和一份意向書,內容涉及教育、婦女與社會福利、氣候變遷、碳捕捉與封存、城市發展及跨境犯罪防治等領域。同時聚焦碳權交易與減碳成果的共享。透過國際轉讓減緩成果(ITMO),兩國將可在遵守巴黎協定的前提下共同達成各自的國家自定貢獻(NDC)目標。 為推動碳捕捉合作,馬來西亞經濟部與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共同成立聯合委員會,啟動技術研究與實務分享,為未來跨境商業應用奠定基礎。在再生能源方面,兩國也正合作建立跨境再生能源憑證(RECs)認證框架,推進區域電力交易與可再生能源部署。 新加坡成立於2021年的「氣候影響力交易所」(Climate Impact X,CIX)是東協區域重要的碳市場平台。CIX執行長朱愛儀(Oi-Yee Choo)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CIX 支援本地與區域企業碳交易,包括碳權與再生能源憑證等業務內容。 她強調,隨著東協國家合作深化,CIX將扮演更重要的支援平台角色,特別是對跨足多國市場、碳交易需求複雜的企業而言。CIX也參與東協碳市場政策對話,協助區域制定未來共同框架,推動制度整合與標準一致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羅啟鋒告訴中央社,新加坡在人才與金融基礎上具備優勢,足以吸引外資使用其碳交易平台。而馬來西亞則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潛力碳專案,兩者互補性明確。隨著雙邊協議落實,星馬將共同引領區域走向綠色發展新篇章。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
國際

新加坡馬來西亞綠電交易拚上路 企業減碳解方浮現

隨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就綠電與碳交易展開合作,跨境再生能源交易逐漸成為企業尋求減碳解方的新路徑,學者指出,讓在地與跨國企業透過相對有「信用」的平台至關重要,可強化企業供應鏈取得再生能源並減少碳足跡。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今年初簽署「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聯合協定,交換6份備忘錄和1份意向書,內容涉及教育、婦女與社會福利、氣候變遷、碳捕捉與封存、城市發展及跨境犯罪防治等領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羅啟鋒告訴中央社,碳交易最關鍵的是「信用」,平台是否具有國際信賴、數據是否可追蹤、核算是否透明,都是企業選擇合作對象的重要考量。新加坡因金融制度完善與資訊透明性,已具備吸引國際企業進入的優勢。 羅啟鋒說,隨著企業ESG壓力日增,能否透過區域平台取得具有信賴度的再生能源與碳權,成為重要議題。對在地台商或跨國企業而言,星馬的合作機制將帶來嶄新選擇,也有助於區域企業接軌全球永續市場。 他指出,企業需要一個平台,而且是有信用、良好聲譽的管道,藉此知道從何購買並有效運用相關能源,藉此強化供應鏈結構。 新加坡氣候影響力交易所(CIX)執行長朱愛儀(Oi-Yee Choo)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CIX提供碳權與再生能源憑證等服務,協助企業取得可靠的綠電來源,平台完整且透明,有助於企業達成永續報告與凈零承諾。 朱愛儀指出,新加坡已發展出成熟的碳市場生態系,包括顧問公司、專案開發商、第三方驗證機構等。此外,新加坡的碳稅與碳定價制度,也提供企業實際的經濟參考,使其能更有系統地評估碳排成本與採購決策。 面對全球對碳市場的重視,朱愛儀錶示,東協國家正展現積極態度。泰國與印尼等國正建立本地碳交易機制,也與新加坡展開對話,希望共同制定區域標準。東協碳市場小組已簽署合作備忘錄,目標推動區域制度整合,擴大集體影響力。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
國際

捷克生產大量罌粟種子 烘焙外涉制毒引關注

捷克長期居於全球罌粟種子生產領先地位,並將罌粟廣泛用於烘焙、食用油與多種食品。然而,這些罌粟為餐桌增添風味的同時,也因被用於製造毒品而引起關注。 據捷克媒體Expat.cz報導,捷克以遍布鄉村的廣闊罌粟田而聞名,生產與出口大量的罌粟種子和罌粟桿,主要出口至波蘭、德國、匈牙利和荷蘭。從捷克傳統甜點到鹹味麵食,都能見到罌粟的身影。 然而,每年夏天,捷克警方都會發現有人紮營在布拉格和中波希米亞的罌粟田裡,將罌粟製成一種名為「小眼睛」(očko)的粗糙毒品。根據捷克法律,製作「小眼睛」將面臨1至5年監禁或巨額罰款,若大規模製作,罰則將更嚴厲。 儘管「小眼睛」的效力遠不及海洛因,對於吸毒者來說,這往往是為了「緩解戒斷癥狀」。有人甚至因使用過量而致命,突顯罌粟毒品潛在的危險性。 捷克刑事警察及偵查部門發言人斯莫爾達索娃(Lucie Šmoldasová)表示,他們每年都會處理人們在田地里紮營並收割罌粟的案件。犯罪者往往是重犯,通常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生存」,他們的動機是迫切地想要緩解戒斷癥狀,並向毒癮者社群提供毒品。 捷克執法部門正努力消滅這種廉價毒品。自2018年以來,警方已經摧毀20個非法毒品實驗室,大多是以罌粟種子來製作毒品。 目前在歐洲約有50種罌粟品種,在捷克最常見的藍籽罌粟與白罌粟。藍籽罌粟富含油脂,常用於中歐菜肴中,如製作罌粟奶、麵包與蛋糕的餡料。白罌粟在烘焙中較少使用,但油和蛋白質含量高。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迎印度獨立紀念日 民眾冒雨爬牆爭睹紅堡盛況

(中央社記者李晉緯、實習記者陳徹新德里15日專電)印度今天迎來第79個獨立紀念日,儘管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發表演說的紅堡(Red Fort)因安全管制,需到晚間才開放,仍有大批民眾聚集在場外,甚至冒雨爬上圍牆,嘗試一睹盛會。 位於新德里舊城區的紅堡建於17世紀,是蒙兀兒帝國時期的重要宮殿與軍事建築。印度自1947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以來,每年獨立紀念日都會在此升起國旗,象徵印度主權與民族團結,因此吸引民眾將其視為節慶核心場地。 聚集在紅堡外的其中一個民眾說:「我感覺非常開心。」他表示自己每年的獨立紀念日,都會看升旗典禮的直播和總理致詞。他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如果沒有下雨,他會回家到屋頂放風箏,延續傳統印度慶祝方式。 另一位在附近逛街的民眾則向中央社記者表達對國家現況的關切,他說:「我為我的國家感到驕傲,作為同一個國家的人民,我們應該團結一致,解決我們今天面臨的局面。」他提到,印度環境污染與官員貪腐的問題需要被重視。 新德里今晨開始降下陣雨,但並未澆熄民眾的熱情。街頭可見各式車輛懸掛國旗,路上小朋友手舉與國旗同樣橘、白、綠色的氣球,民眾也和彼此合影留念,洋溢節慶氣氛。紅堡周邊部署大量警力與安檢站,確保典禮順利進行。 莫迪今天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紅堡發表的全國性演說中表示,他將推出商品與服務稅(GST)稅制改革,減少民眾日常用品的稅收,讓商品變得更便宜。 印度財政部也提到,稅率合理化將提高民眾負擔得起商品的能力,並促進消費,尤其能惠及婦女、學生、中產階級與農民。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