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公開的談話紀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今年2月與企業家會晤期間,曾經明確表示公部門拖欠民間企業款項,除了可能對企業營運造成影響,更將「嚴重損害政府威信」,因此要求政府部門努力解決相關問題,似乎凸顯出北京當局正意識到各級政府財政困境,正在拖累民間企業營運,進而影響整體經濟成長的問題。
彭博報道指出,中國官媒新華社,近日宣傳摘錄整理習近平談話紀錄的專書《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與第二卷正式刊行的消息,其中,在今年2月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與包括馬雲在內等重量級企業家會晤時,習近平曾經呼籲政府機構應該努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款項的情形。
根據經常向北京當局提供建言、北京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李道奎估算,目前中國各地方政府積欠承包商以及公務人員的款項,達到10兆元人民幣之譜,約當中國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問題嚴重程度可見一班,因此,習近平在2月的談話中,曾經表示「若這樣的問題無法妥善解決, 可能會使受影響的私營企業經營能力遭到削弱,且嚴重損害政府以及整個社會的威信「。
報道指出,相關談話被收錄在《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一書之中,中共官方雜誌「求是」也在日前刊登了部分內容的摘錄,但並未將習近平的警告納入。
彭博指出,近年來中國各地政府債台高築,使應付款項的拖欠逐漸成為嚴重危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後經濟成長力道不足、房市持續低迷,使中國出現通貨緊縮的情形,連帶讓稅收出現短少,原本就已萎縮的償債能力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北京當局在2024年11月祭出了高達10兆元人民幣的「化債」方案,協助各地政府大幅減少隱性債務,另外也准許各級政府動用約4000億人民幣的發債額度,期望能夠儘快解決相關問題,習近平在談話之中,也曾強調要「解開這個疙瘩,要從政府、從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帶頭做起」,凸顯出公部門財政問題,正在對民間經濟成長動力造成嚴重影響。
最新出版的談話輯錄內容顯示,習近平在今年2月時,就曾警告公部門拖欠款項,將會嚴重影響政府威信。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