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 11 月

身份敏感!易綱被免去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職務

中共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近日作出一系列高層人事調整。原中國央行行長易綱不再擔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11月1日下午,政協第14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14次會議閉幕。會議決定,張軍擴不再擔任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易綱不再擔任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桃林不再擔任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張傑、曹衛星不再擔任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陳國慶不再擔任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王榮、陳元豐不再擔任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隋軍不再擔任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此外,會議追認了免去易會滿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駐會副主任職務並撤銷其委員資格的決定。易會滿曾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而被查。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67歲的易綱長期任職於中國人民銀行,曾出任央行行長,並擔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金融學會理事會會長等職。2023年7月,他被免去央行行長及黨委副書記職務,由外匯局局長潘功勝接任。

易綱是中共二十大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十二、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等。但在十九大選舉中,儘管具候補委員身份,仍未能成功晉陞為中央委員。

時事評論人士高新曾於2023年12月撰文稱,多位與易綱相熟或熟悉十九大選舉內情的知情人士透露,易綱因一篇文章錯失進入中央委員之機。這篇發表於2015年3月新浪財經的文章題為《誰是下一任央行行長 郭樹清肖鋼等成為猜測人選》,其中提到,時年57歲的易綱雖有近20年央行經驗,但劣勢在於其官階僅為副部級,且其「海歸博士」身份在高層任命中較為敏感。

文章暗示,正是這篇報道影響了代表們的判斷,使易綱未能當選中央委員。另外,知情人還稱,易綱在美國大學擁有「終身教職」的經歷,也引發部分黨代表反感。

根據公開資料,易綱於1980年至1986年間在美國哈姆林大學及伊利諾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和經濟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86年至1994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任助理教授、副教授,1992年獲終身教職。

今年9月6日,易綱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罕見表示,中國正面臨通貨緊縮壓力。財經評論人士指出,這番表態實質承認了當前中國物價持續下跌、內需疲弱的問題,並稱其正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障礙。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