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縣是全國六大油田之一的中原油田之腹地,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546億立方米,中原油田70%的原油、90%的天然氣產於濮陽縣。濮陽縣有發展石油化工深加工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天然氣高儲量的縣城,每年都會上演老百姓用不起氣、燃氣經營企業供不起氣的戲碼,老百姓指責燃氣經營企業價格收的高,燃氣經營企業卻有苦難言,特別是2021-2022年度採暖季這種衝突更明顯。是什麼讓這個不足100萬人口的小縣城成為全國燃氣價格矛盾突出的焦點?
中原油田雖然近幾年燃氣產量不如以前,但每天還是會有30萬立方(資料來源於媒體的公開報道)的自產氣供應給濮陽縣,這每天30萬方本該供應給濮陽縣居民使用的油田自產氣卻被濮陽縣政府指定的一家有背景的民營企業—-濮陽縣運營天然氣有限公司(該公司共有4位股東,包含中原油田天然氣產銷廠和濮陽縣油區辦各一位領導)壟斷,濮陽縣政府的本意是由這家民營企業掌握自產氣分配權,合理分配給濮陽縣境內的燃氣經營企業,然而這家公司卻將其據為己有,不但不合理分配自產氣,反而在濮陽縣政府的支持下將工業用氣壟斷,濮陽縣域內經營的其他燃氣經營企業均被要求不得供應工業用戶,如此以來,濮陽縣就形成了工業燃氣被濮陽縣運營天然氣有限公司獨家供應的局面。濮陽縣運營天然氣有限公司後又成立全資子公司–天潤公司獨掌自產氣資源,這些本該惠及濮陽縣老百姓的自產氣就這樣被高價賣給了工業企業。
2021-2022年度供暖季到來時,濮陽縣制定了壓非保供措施,旨在保障濮陽縣轄區內百姓冬季採暖,壓非保供意思為壓縮非居民用氣,保障居民用氣充足,然而整個濮陽縣境內除了天潤公司外均無非居民用戶,無非可壓,如何保供?
濮陽縣域內除天潤公司外的其它燃氣經營企業均向濮陽縣政府提出該問題,但該問題卻未被重視,燃氣經營企業不得不冒著被處罰的風險提高燃氣價格,2021-2022年度採暖季濮陽縣除天潤公司以外的燃氣經營企業只有兩種結局,提高價格將面臨高額罰款被罰死,不提高價格賠死。
濮陽縣委在不同地方給反映燃氣價格高的網民回復時稱,居民用氣第一階梯價2.5元,第二階梯價3.25元,上游給予燃氣經營企業的價格是1.98元。
濮陽縣一位燃氣經營企業負責人表示,政府說上游氣價1.98元就是睜眼說瞎話,1.98的價格被他們給天潤公司,其他企業從來沒有拿到過1.98元的氣價,上游給我們的氣價是存量氣(泛指第一階梯價基礎用氣量)2.85-2.95元之間,超出存量氣以外的增量氣進價是7.047元,而且上游利用壟斷地位,強買強賣,強迫我們必須先結增量氣,例如,預計每天15萬方,假如其中有10萬方是存量氣,5萬方增量氣,但實際使用時或許用不了15萬方,只用了10萬方,上游會要求我們按照5萬方增量氣,5萬方存量氣的價格結算,而且不結5萬增量氣的話會被停止供氣脅迫燃氣經營企業購買高價的增量氣。
濮陽縣的燃氣供應企業結構複雜,既有央企、國企,也有上市公司和私營企業,目前除天潤公司外都頻臨賠死的邊緣,進價2.85-2.95元之間的存量氣(均不包含輸配等其他配氣成本)濮陽縣政府要求我們只能賣2.5元,進價7.047元的增量氣濮陽縣政府要求我們只能賣3.25元,按照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豫發改價管[2018]150號)文件「實行城鎮燃氣銷售價格與上游管道天然氣價格調整聯動的機制」規定,當國家調整上游門站氣價時,同類、同步、同時、同向調整銷售氣價。依照該文件的聯動調整計算公式,燃氣經營企業可以在進價的基礎上每立方加價0.64元以保證燃氣輸配等各種經營成本。
然而濮陽縣除天潤公司以外的燃氣經營企業並未按照豫發改價管[2018]150號的調整公式進行,反而以低於進價的價格供應給居民,企業卻承擔嚴重著嚴重的虧損,廢話少說,上圖為證,一個是2020-2021年度採暖季燃氣發票,一個是2021-2022年度採暖期燃氣發票,上游價格漲幅超出300%,燃氣價格焉能不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