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海康威視策略調整 研發部門將裁千人

海康威視策略調整 研發部門將裁千人

中國監視器龍頭企業海康威視

中國企業海康威視員工傳出消息,近期公司正在進行大規模組織調整,32個研發區域縮減至12個,預計波及超過千人。但海康威視否認大規模裁員,強調調整是出於經營策略的優化。

  • 美眾院委員會主席對海康威視和大華產品表擔憂

中國監視器大廠、有軍方背景的海康威視近期成為中國互聯網熱門話題。10月11日,話題「海康威視大規模裁員」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一些海康威視員工透露,近期公司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組織調整,32個研發區域縮減至12個,預計波及超過千人,引發外界對公司大規模裁員的猜測。

熟悉海康威視運作的業內人士高坤本周一(14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海康威視產品的主要供應對象是中國政府各部門:「海康威視絕大部分利潤來源於政府採購,包括我們中國的攝像頭,我們經常看到一根電線杆上裝有十幾個攝像頭,基本上都是政府各個部門採購的,但政府採購數量下降之後,產品就要向市場轉移。但是它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和在全世界市場銷售差不多,它最重要的市場肯定是中國政府。」

海康威視:裁員屬崗位調整 非大規模裁員

針對裁員傳聞,海康威視當晚發布緊急聲明,否認大規模裁員。海康威視表示,公司並不存在大規模裁員行為。這次調整是為了優化研發力量配置,特別是在總部及重點銷售城市,部分區域的崗位設置將相應調整,以提升經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公司將繼續保留幾個核心區域的研發團隊,縮減其他不具戰略優勢的區域。

財經評論人士鄭旭光接受本台採訪時說,海康威視收縮研發部門,所謂優化研發力量就是業務萎縮的標誌:「那就是業務在萎縮的一個標誌,說明業務量在減少。國內應該是它最重要的一個市場。現在官俸都付不起,哪有錢再買攝像頭,維護都是個大問題。另外,西方國家過去覺得它價格便宜去買,現在電子信息產品牽扯到國安領域,所以海康威視成了重點打壓對象。」


2018年10月23日,海康威視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上展出監控設備系列產品。(美聯社)

2018年10月23日,海康威視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上展出監控設備系列產品。(美聯社)

海康威視股價承壓 業績表現波動

受裁員消息的影響,海康威視當天股價出現明顯下跌,報收29.63元/股,跌幅達5.55%,市值蒸發至2735.8億元。這一跌勢與公司近期的業績表現相關聯。根據今年上半年財報,海康威視實現營收412.09億元,同比增長9.68%,但凈利潤卻同比下降5.13%,為50.64億元。特別是公司依賴地方政府的業務出現下滑,公共服務部門營收下降了9.25%。

資深評論人士馬聚對本台說,海康威視裁撤了二十幾個研發部門,另一個原因是其技術成熟度已經到達了一定的級別,目前全球沒有與其競爭的企業,加上晶元來源不足。他說:「當然它的市場受到很多的影響,最主要來自於歐美國家和歐美市場對它一系列的禁止。第三世界國家或中國政府的需求,或者中國經濟問題也已經引發了國內市場需求或更新換代的力度,都在逐步縮小。」

業內人士高坤說,在經濟繁榮時,中國各部門相繼採購海康威視監控探頭,用於人臉識別以及罰款等,而海康威視從中按比例提成,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以前政府各個部門都有權力安裝(探頭),比如交通(探頭)用來罰款,它是創造利潤的,然後與海康威視分成,你罰了錢,海康威視有一部分(免費安裝)。市政、城管裝一批攝像頭,你擺攤就能罰你錢。公安系統、安全系統都可以裝(探頭),跟裝的人分成,這是它的經營模式。」

調整背後的行業背景

海康威視作為全球領先的安防企業,一直在中國的「天網」工程等政府項目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隨著中國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逐漸減弱,特別是地方財政困難,安防行業整體需求面臨下滑。許多網民認為,政府和國企資金緊張是海康威視調整的根本原因。大量監控設備已經安裝到位,新項目減少,再加上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海康威視的政府項目收入進一步萎縮。

記者:乾朗    責編:陳美華、許書婷、嘉遠    網編:洪偉

本文來源: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