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亞投行)近日在大陸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20億元兩年期熊貓債,票面利率1.64%。本次發行獲得人民幣64億元認購訂單,實現3.2倍超額認購,認購倍數創亞投行熊貓債發行紀錄。
此次交易吸引超30家機構參與,創下亞投行熊貓債發行參與機構數量紀錄,其中包括12家新投資者。從投資者分布來看,境外投資者佔比近六成,包括多家曾參與認購亞投行美元債的境外央行及其他官方機構。
熊貓債是指境外機構在大陸境內發行、以人民幣計價並還本付息的債券。
據第一財經,亞投行自2016年來,已在全球擁有110個成員國。至今已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七筆熊貓債券,累計發行規模達人民幣165億元。
具體來看,陸資與外資銀行占最終配售的88%;大陸央行和官方機構佔10.5%;其餘由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認購。境外投資者獲得57.5%的最終配售佔比,境內投資者佔42.5%。
中證鵬元研究發展部資深研究員吳志武認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熊貓債市場將繼續擴容,受益於大陸與歐美利差倒掛及融資成本優勢,市場將迎來更多機遇。
此外,吳志武稱,熊貓債市場的發行主體結構將逐步優化,境外發行人增加,創新產品如「兩新」和鄉村振興等將激活市場,並成為全球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重要管道。
另一方面,熊貓債市場的發展也增強了人民幣的投融資功能,有利於推進人民幣進一步成為國際結算、計價、儲備貨幣,對人民幣國際化形成雙向促進作用。
據統計,截至7月10日,今年以來全市場合計發行61檔熊貓債,合計發行規模為人民幣1,01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減少。不過,今年以來,外商獨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發行佔比有所提升,大陸債券市場對境外融資者的吸引力逐漸增強。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