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3 8 月

人民日報評論:中歐應順應潮流,做彼此可靠強勁、相互成就的夥伴

在中歐峰會結束翌日,人民日報在第三版版頭刊登一篇「和音」的評論員文章,標題為「努力開闢中歐關係更光明的下一個50年」。文章開門見山指出,面對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變局與變亂交織的國際情勢,中歐牢牢掌握雙方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不僅有利於雙方,也將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與確定性。文章最終並期待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待中歐關係,順應時代潮流和雙方人民及國際社會共同期待,做彼此可靠強勁、相互成就的夥伴。

文章稱,中歐之間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和地緣政治矛盾,合作大於競爭、共識多於分歧的基本面和主基調沒有變。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中歐關係,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戰略自主。歐方也應尊重中國人民選擇的道路和制度,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並支持中國發展繁榮。中歐關係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人。雙方深化策略溝通,增進理解和互信,建立正確的相互認知,就可以在相互學習借鏡和開放合作中共同進步、相互成就。

評論指出,中歐經貿關係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也應該完全能夠在發展中達到動態平衡。中國高品質發展、高水準對外開放將為中歐合作提供新機會、拓展新空間。大批歐盟企業抓住中國市場機遇,在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收穫豐厚回報。

它稱,歷史和現實證明,相互依賴不是風險,利益交融不是威脅,提升競爭力不能靠「築牆設壘」,「脫鉤斷鏈」只會孤立自己。

文章指出,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單邊主義、霸凌行徑嚴重衝擊國際秩序和國際規則,中歐關係的戰略性、全性意義更為凸顯。中歐都是主張多邊主義、倡議開放合作的建設性力量。從攜手推動達成《巴黎協定》,到共同加強生物多樣性合作,再到共促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合作。事實一再表明,只要中歐雙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坦誠對話,就能推動合作、辦成大事。

評論並稱,中歐要共同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立的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與時俱進推動建構更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攜手應對氣候變遷等全球性挑戰,讓多邊主義的火炬照亮人類前進之路。這次峰會雙方共同發表《中歐領導人關於應對氣候變遷的聯合聲明》,再次向世界發出攜手應對氣候變遷、堅持多邊主義的正面訊號。

評論最後指出,期待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待中歐關係,順應時代潮流和雙方人民及國際社會共同期待,做彼此可靠強勁、相互成就的夥伴,攜手開創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更加美好的未來。

圖為2025年7月24日上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歐洲理事會主...
圖為2025年7月24日上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 新華社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