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3 9 月

財經

財經

南海仲裁案宣布9周年 中:別再拿裁決這張廢紙說事

今天是南海仲裁案結果宣布9周年,菲律賓外長拉薩洛11日呼籲中國遵守判決結果,勿繼續以恫嚇侵犯行為危及區域安全與穩定。中國外交部今天對此聲稱,中方奉勸有關國家不要再拿「非法裁決這張廢紙」說事,更不要企圖以此為借口侵權挑釁。 中國外交部今天以層級較高的不具名發言人答記者問名義,透過官網作上述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在南海仲裁案問題上的立場一貫且明確,有關裁決是一張「非法無效沒有拘束力的廢紙」。中國不接受、不承認所謂裁決,不接受任何基於該裁決的主張和行動,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該裁決影響。 發言人並聲稱,中方奉勸有關國家不要再拿「非法裁決這張廢紙」說事,更不要企圖以此為借口進行侵權挑釁,其結果只能是得不償失,自食惡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南海仲裁案「違反了國際法基本原則」、「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違背了南海的基本事實」。其中,菲律賓當時片面提起仲裁,「沒有履行事先充分交換意見的必要前提,違背中菲達成的通過協商和平解決爭議的共識」。 發言人宣稱,中國始終致力於與南海其他當事國透過談判和平解決爭議,與東協國家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推動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財經

陸外交部發言人聲明:南海仲裁案裁決就是一張非法無效的廢紙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在「南海仲裁案」九周年的今天,以答記者問的方式回應稱,南海仲裁案的有關「裁決」是一張非法無效沒有拘束力的廢紙。奉勸有關國家不要再拿非法「裁決」這張廢紙說事,更不要企圖以此為借口進行侵權挑釁,其結果只能是得不償失,自食惡果。 , 據大陸外交部今天下午發出的聲明,記者提問:日前,菲律賓外交部就「南海仲裁案裁決」出台9年發表聲明,菲律賓外長在相關研討會發表主題演講。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答,中方在「南海仲裁案」問題上的立場一貫且明確,有關「裁決」是一張非法無效沒有拘束力的廢紙。中國不接受、不承認所謂「裁決」,不接受任何基於該「裁決」的主張和行動。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該「裁決」影響。 接著,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再提出三點主張: 第一,「南海仲裁案」違反了國際法基本原則。他說,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沒有履行事先充分交換意見的必要前提,違背中菲達成的通過協商和平解決爭議的共識,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有關直接當事國通過友好磋商談判和平解決爭議的規定,違背了「約定必須遵守」「禁止反言」等國際法基本原則。 第二,「南海仲裁案」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發言人稱,陸地領土問題不屬於《公約》管轄範疇。海洋劃界問題早在2006年就已被中國明確排除出「強制仲裁」等程序。菲方無視中方聲明,執意提起「仲裁」是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爭端解決機制的濫用。 他稱,「仲裁庭」越權審理,侵害了中國作為《公約》締約國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的權利。其行為完全背離《公約》目的宗旨,嚴重損害《公約》的完整性和權威性,嚴重衝擊國際海洋法治。許多國際權威法學專家,包括國際法院前院長、國際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都認為「裁決」有嚴重謬誤。 第三,「南海仲裁案」違背了南海的基本事實。發言人表示, 「仲裁庭」在事實認定和適用法律上有重大缺陷,所作的「裁決」錯誤明顯,漏洞...
財經

T3航站樓10月底前投入營運 廣州白雲機場將躍升全球最大單體機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3航站樓,已初步具備竣工驗收條件,預計10月底前具備投運條件,屆時終端旅客吞吐能力將達1.4億人次。這代表廣州白雲機場將超過北京大興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成為全大陸第一、也是全球最大單體機場。 新浪財經報導,2024年,白雲機場完成旅客輸送量7,636.9萬人次,比2023年增長20.89%,創白雲機場年旅客輸送量歷史新高。也是繼2019年旅客輸送量首次突破7,000萬人次後,再次突破7,000萬級。 目前在旅客輸送量上,上海浦東機場以7,678.7萬人次在大陸排在首位,廣州白雲機場以微弱劣勢位居第二,二者都是第一機場的有力競爭者。 白雲機場基礎設施持續躍進,2004年開啟「雙跑道」時代,2015年成為大陸第三個三跑道機場,2018年啟用T2航站樓,2023年實現T1、T2貫通。T3航站樓投運後,白雲機場或將重奪吞吐量榜首,成為廣州新地標。 白雲機場客流、貨流、資金流等快速集聚,支撐珠三角地區近五分之一的大陸進出口總額。白雲機場貨郵吞吐量30年增長12倍,2024年達全球第9,國際運力佔比58.5%。T3航站樓將貨郵能力提升至600萬噸,進一步鞏固其全球物流樞紐地位。 分析認為,在北京、成都等城市布局「雙機場」以提升樞紐地位時,廣州選擇做大做強白雲機場,背後是區域整合與全球競爭的戰略考量。相較於「雙機場」模式,廣州選擇契合粵港澳大灣區緊湊的城市布局和高密度產業集群。廣佛同城化、深莞惠日均百萬人口流動,形成「一小時生活圈」,適配超級機場營運。 根據「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廣州明確邁向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T3航站樓「花瓣」造型融入密集軌道網路,標誌著廣州加速實現全球重要交通樞紐目標。◇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3航站樓初步具備竣工驗收條件,預計10月底前具備投運條件,屆時成為全大陸第一、也是全球最大單體機場。圖為廣州白雲國際...
財經

策進會:港澳人士來台將增「長期居留」提供彈性選擇

陸委會與策進會攜手台南市政府於11日在台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舉辦「港澳人士來台居留定居修法說明及座談會」。陸委會港澳蒙藏處處長兼策進會秘書長盧長水表示,政府將新增「長期居留」項目,為有不同需求的港澳人士提供更彈性的選擇,港澳朋友的心聲,政府都非常重視。 據策進會網站消息,這次座談會由陸委會港澳蒙藏處處長兼策進會秘書長盧長水與台南市政府民政局副局長吳明熙共同主持,內政部移民署移民事務組科長林勤淵、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事務中心科長王續蓉、經濟部投資審議司專員李玠錚出席,向港澳朋友說明政策法規及解答疑問。 中華民國移民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炳元、台灣各大學香港校友會榮譽會長麥業成亦到場支持。 座談會說明居留定居相關政策及法規,協助移居台灣的港澳朋友在台安身立命,座談會吸引眾多居住在台南的港澳新住民參加,與政府代表直接面對面溝通。 盧長水致詞時表示,政府關心港澳人士在台的適應情形,陸委會與策進會自2023年起已在全台辦理超過數10場「關懷港澳人士居留定居座談會」及生活適應、心理輔導、運動公益等活動,累計有數千名港澳朋友參加。 盧長水也說,為協助已在台居留的港澳朋友順利定居,策進會亦協同政府相關機關提供相關輔導服務。據統計,2019年迄今年5月,已有超過近5萬7000名港澳人士取得居留許可,除了就學及工作等僅能在台居留,無法申請定居者,其他符合定居資格條件獲准在台定居者約1萬900名,核准率高達78%。而2024年獲準定居人數達2024人,相較2023年的1659人成長了22%。 針對外界關切居留定居制度的調整,盧長水說明,政府歡迎港澳朋友來台尋求發展機會的立場不變,始終秉持開放與關懷的態度,也期待大家在台灣安身立命、開創新生活。然而面對近年港澳局勢的急遽變化,以及中共對台統戰與滲透不斷加劇,為維護台灣珍貴的自由民主生活方式,政府有必要全面檢視現行港澳居民居留與定居的制度,強...
財經

聯發科小金雞!星宸科技 擬赴港上市發行H股

聯發科小金雞、在深交所上市的星宸科技發布公告,擬籌劃境外發行股份(H股),並申請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的相關工作,正在計劃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本次發行H股並上市的具體推進工作進行商討,關於本次發行H股並上市的細節尚未確定。 星宸科技稱,為深化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優勢,打造多元化資本運作平台,進一步提高公司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以加快海外業務發展,完善境內外雙循環格局,鞏固行業地位,擬發行H股並上市。 星宸科技於2024年3月28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發行股票數量為4,211萬股,發行本益比為33.24倍,募資總額人民幣6.81億元,是廈門2024年首家境內上市公司。據統計,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已有21家境內上市公司。 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致力於為智慧視覺、智慧出行、智慧家居、智慧辦公、智慧工業等各場景的端側設備提供AI SoC及解決方案。 星宸科技原為晨星半導體100%子公司,聯發科在2019年正式完成對晨星半導體的合併,聯發科也透過旗下Sigmastar Technology Inc.持有星宸股權。 深圳商報報導,星宸科技近年來凈利下滑趨勢明顯,雖在去年有所回暖,但遠不及上市前兩年水準。2021年至2024年,凈利潤分別為人民幣7.54億元、人民幣5.64億元、人民幣2.05億元、人民幣2.56億元。 儘管公司2024年凈利潤增長,但毛利率卻出現下滑。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毛利率約35.79%,年減0.67%,主要是整體市場需求相較於2023年有明顯恢復,尤其是消費類需求顯著增長,與此同時,市場競爭也有所加劇。 具體產品來看,星宸科技三大主營產品毛利率均下降,智慧安防、智慧物聯、智慧車載分別實現營收人民幣15.88億元、人民幣4.75億元、人民幣2.45億元,毛利率分別年減0.99%、1.04%、2.99%。 2025年第1季,星宸科技凈利增長「失速...
財經

談會見魯比歐 王毅:確保中美兩艘巨輪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

大陸外長王毅在結束出席東亞合作年度系列外長會後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被問到與美國國務卿魯比歐見面,中方如何看待當前和下階段的中美關係發展?他對此表示,與魯比歐會見時,雙方的一個共同著眼點,就是要把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真正變成具體的政策和實際的行動。這樣才能像習近平主席所說那樣,確保中美兩艘巨輪,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 王毅表示,在多邊場合舉辦雙邊會見,這是國際習慣作法。吉隆坡召開的系列外長會為中美的接觸提供了一個平台。雙方都意識到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事關兩國、影響全球。所以,既然要會晤,就要認真嚴肅地談,就要本著對兩國人民、對世界、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坦誠交流。 他表示,雙方的一個共同著眼點,就是要把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真正變成具體的政策和實際的行動。這樣才能像習近平主席所說那樣,確保中美兩艘巨輪,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這次的會晤是建設性的,雙方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進行了平等對話。 王毅說,中方全面闡述了我們對待中美關係的原則立場,相信增進了美方對中方的了解,也為兩國外交團隊下一步的交往鋪設了道路。可以用幾個字來概括一下,那就是:加強接觸、防止誤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 他指出,如果從歷史演進和人類整體的視角來看,中美兩個大國確實擁有廣泛共同利益,也存在著廣闊的合作空間。雙方有責任,也有可能找到一條新時期中美在這個星球上的正確相處之道,這將是兩國人民之福,也是世界各國所盼。 另被問到外長會期間正值美國宣布將向多國徵收高額關稅,東南亞國家首當其衝,中國將如何同區域國家攜手應對? 王毅則表示,當前國際情勢可謂變亂交織,變的一面還在發展,亂的一面更為突出。單邊或多邊、封閉或開放、團結或分裂,各國都要做出選擇。 他說,習近平主席曾明確指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中國的選擇是更加開放。這既是中國發展壯大的基本經驗,也是歷史向前邁進的必然邏...
財經

香港出現新股上市潮 分析指2026年熱潮仍將持續

日媒引述分析稱,香港交易所正出現新股上市潮,香港今年將在時隔5年後重新奪回全球新股融資額榜首的位置;中國上市企業在香港重複上市的趨勢正在加速,明年這一熱潮仍將持續。 日經中文網報導,中國的手機玻璃製造商藍思科技等5家公司9日在香港同時上市。今年香港新股上市的融資額最高將達到港幣2200億元(約新台幣8195億元),約為去年的2.5倍,也是自2019年以來時隔5年在交易所中重返世界第一的位置。 報導說,由於中美對立加劇等因素,中國企業向海外尋找出路,而香港採取美元匯率掛鉤制,大型企業紛紛選擇在香港上市,以獲得更容易用于海外投資的港幣。 分析人士說,中國上市企業在香港重複上市的趨勢正在加速,明年這一熱潮仍將持續。 據分析,中國政府重視香港作為海外資金入口的功能,香港也容易控制資本外流,香港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原本計劃在歐美等地上市的中國企業接收地。 報導提到,全球最大車載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5月在香港上市。建築機械製造商三一重工也表達了在香港上市的意向。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2025上半年21家半導體企業A股IPO 科創板最受青睞佔比超過五成

根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共有21家半導體相關企業,向A股提交IPO申請,覆蓋晶片設計、材料、設備、封裝測試等多個領域,計劃總募資金額人民幣465億元(新台幣1,906.5億元)。其中,科創板成為最受青睞的上市類股,佔比超過五成。 集微網報導,在21家受理企業中,11家選擇科創板,佔比52.4%,計劃募資金額合計達人民幣301.5億元。摩爾執行緒以人民幣80億元的募資額位居榜首,緊跟在後的是上海超矽、兆芯集成、沐曦股份,分別計劃募資人民幣49.65億元、人民幣41.69億元、人民幣39億元。 前述四家企業中,上海超矽主營業務為半導體矽片,是晶圓製造的核心材料;其他三家企業均聚焦高端處理器領域,展現了資本市場對大陸國產算力晶片的高度關注。 創業板吸引了4家企業,分別為巨集明電子、大普微、初源新材、貝特利等,計劃募資總額約人民幣58.4億元,主要涉及電子元器件、存儲技術、以及電子材料等。而惠科股份在深證主機板申請上市,計劃募資金額為人民幣80億元,相較於2022年申請創業板IPO募資金額少人民幣15億元。 北交所則成為中小型半導體企業的選擇,共有5家受理企業,募資規模較小但覆蓋細分領域,如康美特的電子封裝材料和華宇智電的封裝測試服務,體現了北交所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的定位。 從主業看,企業覆蓋半導體全產業鏈,其中晶片設計如昂瑞微(射頻晶片)、沐曦股份(GPU)、優迅股份(光通信晶片)等;材料與設備領域,包含上海超矽(矽片)、亞電科技(清洗設備)、初源新材(感光干膜)企業;封裝與部件領域有芯密科技(密封件)、臻寶科技(設備零部件)等。 港股市場同樣呈現出半導體企業上市熱潮。上半年共有10家半導體企業提交首次上市申請,其中僅6月就有6家企業集中遞表,凸顯行業加速對接國際資本市場的趨勢。 從業務布局看,碳化矽(SiC)等第三代半導體、顯示驅動晶片及存儲技術成為IPO...
財經

談美中關係 王毅:要加強接觸防止誤判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昨天在吉隆坡出席東亞合作年度系列外長會後,今天接受中國媒體採訪。他針對美中關係說,雙方要「加強接觸、防止誤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 王毅11日在吉隆坡會晤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Rubio)。根據中國外交部官網發布,王毅今天說,雙方都意識到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事關兩國、影響全球。所以,既然要會晤,就要認真嚴肅地談,就要本著對兩國人民、對世界、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坦誠交流。 王毅表示,雙方的一個共同著眼點,就是要把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真正變成具體的政策和實際的行動。這樣才能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確保「中美兩艘巨輪,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 他形容,這次的會晤是建設性的,雙方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進行了平等對話。中方全面闡述了對待中美關係的原則立場,相信增進了美方對中方的了解,也為兩國外交團隊下一步的交往鋪設了道路。可以用幾個詞來概括一下,那就是「加強接觸、防止誤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 王毅並說,中美兩個大國確實擁有廣泛共同利益,也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雙方有責任,也有可能找到一條新時期中美在這個星球上的正確相處之道,「這將是兩國人民之福,也是世界各國所盼」。 對於中國如何與地區國家因應美國徵收高額關稅,王毅說,當前國際形勢是變亂交織,「變的一面還在發展,亂的一面更為突出」。單邊還是多邊、封閉還是開放、團結還是分裂,各國都要作出選擇。 王毅表示,中國的選擇是更加開放。中國主動向最低度開發國家和整個非洲提供100%產品零關稅待遇,全面完成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談判,開創東協—中國—海合會峰會跨區域合作新模式。 他聲稱,「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向各國徵收高額關稅,這種做法明顯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干擾產供鏈穩定運行,拖累世界經濟復甦發展,不負責任、不得人心、也不可持續」。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
財經

中國車市內卷經銷商吐苦水 官方:研擬更合適政策

中國汽車業內卷嚴重,多家汽車經銷商日前在一場座談會表示,在當前內卷形勢下,出現民企融資受限、行業信貸收縮等問題。與會的金融部門代表表示,會深入剖析企業面對的問題,研究更合適的政策。 據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微信公眾號公布,該會9日在在安徽合肥舉辦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大會期間,組織召開「汽車經銷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45家汽車經銷商和地方商會代表參加,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全國工商聯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 在座談會上,7家汽車經銷集團代表剖析在當前內卷形勢下,行業發展面臨的矛盾問題,特別是金融機構存在的授信信心不足、存量融資緊縮、民企融資受限、行業信貸收縮。另外,保險市場秩序混亂、新能源車承保受限以及工時費打折、汽車送往維修比例等都存在問題。 相關代表建議,主管部門督促金融機構落實好國家推出的相關政策措施,對能夠正常經營的企業不要壓貸、抽貸、斷貸,優化服務政策,簡化審批流程,豐富汽車金融產品供給,規範保險市場秩序,全力支持汽車經銷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多家經銷商又分別圍繞金融支持汽車出海(拓展海外市場),金融支持商用車、二手車發展和各地促消費補貼發放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聽取企業發言後,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和金融監管總局財險司、普惠司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金融部門正密切關注汽車經銷行業的問題,後續將結合「促消費」、「汽車以舊換新」等政策,深入剖析企業問題癥結,著力研究更具適配性的政策措施。 中國汽車業內卷不隻影響汽車製造廠,同時影響經銷商。今年6月,4家位於長江三角洲的汽車經銷商商會,聯名呼籲汽車製造廠協助改善經銷商的經營困境,並批評部分車廠變相強制經銷商以低於成本價賣車,已涉嫌違法。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