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 11 月

財經

財經

泡泡瑪特星星人、MOKOKO新品未出先火 陸二手平台上炒到破6千元

大陸玩具商「泡泡瑪特」(Pop Mart)將在21日晚間推出「星星人好夢氣象局」系列和「MOKOKO晒晒夏日」系列新品。然而在尚未發售前,大陸消費市場已為這些新品瘋狂。某電商二手平台,尚未上市的MOKOKO搪膠毛絨掛件已標預售價格人民幣799至1,500元(約新台幣3,276元到6,150元)不等的價格,超過官方定價人民幣199元約4至8倍。 新京報報導,此次泡泡瑪特推出的新品中,「星星人好夢氣象局系列—毛絨掛件盲盒」官方單價人民幣79元,整盒6個裝售價為人民幣474元,而在二手平台上,單個已被炒至人民幣125元至200元,溢價1.5倍至2.5倍,整盒更是被炒至約人民幣1,200元。 在某電商二手平台上,以消費者的身分諮詢「黃牛」商家,「搪膠799元包搶到,已經訂出了十多個,毛絨掛1200端盒走。」當問到是什麼管道時,該商家表示保密。 最新財報顯示,泡泡瑪特2025年上半年業績經調整凈利潤為人民幣47.1億元,年增362.8%,甚至堪比一些奢侈品公司。其中,Labubu的The Monsters系列收入人民幣48.1億元,佔總營收34.7%,成為公司最重要的IP系列之一。而「星星人」作為泡泡瑪特旗下成長最快的新銳IP之一,上半年已實現收入人民幣3.9億元。 泡泡瑪特的成功不僅限於大陸市場,公司海外業務也表現亮眼。其中美洲市場收入年增1142.3%,歐洲及其他地區收入增長729.2%。Labubu已經成為2025年上半年全球最熱門的IP之一,在20日舉辦的泡泡瑪特2025年中期業績會上,泡泡瑪特CEO王寧表示,今年希望營收能夠做到(人民幣)200億,「但是感覺今年應該(人民幣)300億也很輕鬆。」某二手電筒商平台對尚未上市的MOKOKO搪膠毛絨掛件,已標預售價格人民幣799至1,500元不等。(圖/取自新京報)泡泡瑪特推出「星星人好夢氣象局」系列新品。(圖/取自Pop...
財經

LV在南京開設全球首家美妝店 一支口紅要價5千

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進軍美妝市場,昨天在中國江蘇省南京市開設全球首家香水美妝精品店,同步發表全新美妝系列La Beauté,預計8月25日全球線上預售,一支口紅要價 人民幣1200元(約新台幣5100元),創市場新高。 儘管全球奢侈品銷售衰退,中國內需經濟疲弱,LV今年6月在上海推出「路易號」巨輪引發轟動後,再次在中國市場推出創舉,20日在南京德基廣場開設全球首家香水美妝精品店,同步發表美妝系列LaBeauté,進軍美妝市場。 綜合陸媒界面新聞、潮新聞,La Beauté美妝新品由全球頂級彩妝師麥格拉斯(Pat McGrath)擔任創意總監,包含55款口紅、10款潤唇膏和8款眼影盤,走高檔定位。 其中,定價1200元的LV Rouge口紅格外引人注目,替換芯定價也要510元,在中國遠超過其他同級美妝品牌口紅價格。例如,香奈兒(Chanel)普通口紅是420元左右;迪奧(Dior)因外殼設計特別,價格區間在400至760元;愛馬仕(Hermès)採用漆藝金屬材質包裝的唇膏,價格598至668元。 LV天價口紅引發中國大陸網友熱議,有人吐槽「這麼貴!有金子嗎?」還有人調侃「會配個LV皮套嗎?」儘管價格遠超過其他品牌,但LV仍強調「不計成本追求原料與工藝」的定位。 近兩年奢侈品行業集體遇冷,根據諮詢公司貝恩(Bain)最新報告,2025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預計將進一步下滑2%到5%,可能創下15年來最大跌幅。 報導提到,今年上半年,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VMH)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財報顯示,總營收比去年同期下跌4%至398.1億歐元,凈利潤下降22%至56.9億歐元。LV進軍高端美妝領域,也是完善品牌全品類矩陣、尋求新盈利增長點的重要舉措。 在眾多奢侈品牌中,香奈兒率先跨界美妝,歷經多年發展,香水與美妝產品線已成為香奈兒重要的業績支柱,貢獻了約...
財經

館長無抖音帳號!女星劉樂妍教開抖音「只缺這張」1方法飆髒話不封號

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再度造訪大陸,頻頻對當地的科技發展大為讚歎。不過卻在直播中突然抱怨,自己無法開設抖音、B站帳號,甚至還被限制觀看中共閱兵,讓他相當難過。在大陸的女星劉樂妍21日指出,館長現在缺的是一張港澳台18碼的「居住證」,用了這張任何一個平台都能開帳號;且館長罵閩南語的話封不了號,因為方言抖音抓不到。 劉樂妍21日晚間在微博發文,表示館長說因為他刺青跟說髒話,抖音、B站不讓他開帳號。「我只能說,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當初用台胞證也是辦不了,所以國家才推出給台灣人辦港澳台18碼居住證,用了這張證件就暢行無阻了。」 劉樂妍指出,館長現在缺的是一張,港澳台18碼的居住證,他應該再來一次,把這張居住證辦好再走。有了這張港澳台18碼居住證,就等同台灣人在大陸的身分證一切就暢行無阻啦!任何一個平台都能開帳號,任何一個平台它就能直播。 劉樂妍還指出,刺青跟罵髒話,頂多被下播,封號而已,封個一天、三天,又是一條好漢。身上有刺青,你就穿衣服。「罵髒話咱也不是沒被封過啊,至少我知道在抖音,傻逼,白痴,神經病是不能罵的,因為我都被封了。」 劉樂妍提到,如果罵閩南語的話封不了,因為只要講方言,抖音抓不到,「你可以繼續罵,靠背哦,這我也是試過的,只要你想罵人的時候全部講成閩南語,都抓不到。」 劉樂妍最後強調,台灣人現在能開抖音、開帳號,在大陸能夠跟所有中國人一樣,一視同仁的權利,都是我們這些人,這麼多年,奮鬥出來的結果。在大陸的女星劉樂妍指出,館長現在缺的是一張港澳台18碼的「居住證」,用了這張任何一個平台都能開帳號。(圖/劉樂妍微博)...
財經

陸委會民調:65.5%民眾認為中共對台滲透日趨嚴重

陸委會今天發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65.5%受訪民眾認為中共對台灣的滲透作為愈來愈嚴重;對於中共對台統戰威脅,66.5%民眾支持政府加強審查、管理申請來台交流大陸人士。 大陸委員會(陸委會)21日下午召開例行記者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於會上公布陸委會最新民調結果。 民調結果顯示,83.7%受訪民眾不贊成中共「一國兩制」主張,71.8%民眾不同意「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說法。86.4%民眾支持政府主張「廣義維持現狀」,74.3%民眾贊成「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民調結果指出,65.5%民眾認為中共近年來對於台灣的滲透作為愈來愈嚴重。 面對中共對台統戰滲透威脅,74.5%不同意軍公教人員擁有中國大陸身分證件;66.2%民眾贊成公務人員前往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必須事前申請許可;66.5%民眾支持政府對於申請來台交流的中國大陸人士加強審查和管理。 該份民調由陸委會委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在今年8月14至18日期間透過電話訪問台灣20歲以上成年民眾,有效樣本1075份,信賴度為95%,抽樣誤差在±2.99%。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美中關稅談判11月「續攤」 美財長暗示對目前稅務安排相當滿意

美國財長貝森特暗示,美國對目前與中國大陸的關稅安排相當滿意,將在11月關稅戰休兵期屆滿前再度會談,顯示川普政府希望維持雙方關係和緩,以及中國大陸關稅仍將維持在目前水準一段時間,中國大陸經濟與股市將繼續面臨「關稅苦痛」,提高北京當局加碼刺激經濟的可能性。 針對貝森特言論,大陸外交部昨(20)日回應,希望美方能夠同中方一道,按照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的作用,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爭取積極成果。 貝森特接受福斯新聞訪問,被問及美中協商是否已有進展、以及美中是否需要貿易協議時,回答「我們非常樂見」目前與中國大陸的關稅情勢,「我目前認為現狀運作相當良好」。 他說,「中國是最大的關稅營收來源,所以如果沒壞掉,就不必修理」,「我們和中國已進行非常好的會談,我推測我們將在11月前再與他們碰面」。 這番談話暗示美中貿易緊張趨緩的狀態依然不變,也可能為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鋪路。川普政府近來已大致降低與北京的對抗情勢,但依然暗潮洶湧,川普政府即將擴大檢視來自中國大陸的鋼鐵、銅、鋰及其他原料。 彭博資訊分析,貝森特的言論、再加上川普也強調關稅收入的重要性,暗示中國大陸的關稅苦痛暫時還不會消失,只要川普政府持續關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走向,維持關稅於目前水準的動機就愈明顯,儘管關稅收入極不可能達成貝森特想減少債務的預期,但仍能主張避免赤字暴增。 美國社群媒體(American Community Media)近日舉行線上簡報會,與會者河濱加大經濟學教授德奧拉利卡博士(Dr. Anil Deolalikar)則指出,大陸每年對美出口總額約4,500億美元,其中iPhone、電腦及電子零組件是重要項目。若手機產品失去豁免權並遭加征超額的關稅,勢必導致中國沿海代工廠大規模裁員。 高盛集團4月曾估計,美國的高關稅影響中國對美出口...
財經

陸委會梁文傑:台灣身分珍貴 非想拿就可拿想丟就可丟

內政部近日預告修正辦法,就申請回復台灣地區人民身份者,新設應符合對台灣國防安全有重大貢獻等3條件。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1日表示,台灣身分非常珍貴,政府歷來都是審慎的處理。此次內政部把這些條件再說得更明確一些,僅有具重大人道、國家安全或整體利益貢獻者,政府才會允許喪失台灣身份者回來。 梁文傑21日主持陸委會例行記者會時表示,台灣的身份是很珍貴,之所以會失去台灣身份,大概不過就是幾種狀況,一種是他自願,他自願去大陸那邊拿身份證,然後跟我們這邊說他要自願放棄,他舉例,如曾經的一位歌手-千百惠就是如此。其他人則是被我方查到,被政府強迫放棄台灣身份,但不論你是哪種情況,台灣的身份是很珍貴的,要拿回台灣身份政府歷來都是審慎的處理每個案件,台灣身份不是想拿就可拿,想丟就可丟。 基於此,梁文傑接著指,此次內政部把這些條件再說得更明確一點,即是民眾若要拿回台灣身份要有特殊理由,如有特殊重大人道理由,或是對台灣的利益有重大貢獻,或者是對台灣國家安全有重大價值等等,這樣政府才會允許喪失台灣身份者回來,實際上這些條件也都是過去在審查要回復台灣人身分的一個標準,現在只是把它更明確化。 梁文傑補充,如果這些失去台灣身份人士當初已經自願放棄台灣身份,那在台灣的法律架構裡面,你就是大陸人士,雖然這些人士說要恢復台灣身份,但是實際上他們是用大陸人士的身分,因此想要重新想要取得台灣的身分,並非那麼容易的,也不應該那麼容易。 至於有媒體問及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復籍的例子,梁文傑則指,曹興城的例子我不懂,新加坡籍重新拿回台灣籍,我們兩岸條例不處理這個,可以去問內政部。 內政部近日預告「在台原有戶籍大陸地區人民申請回復台灣地區人民身分許可辦法」修正草案,適用對象指在台灣原設有戶籍人民,因在大陸地區設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而喪失台灣身分者。該辦法的修正無需經立法院通過。 修正草案新增第3條,申請回復台灣地...
財經

百度第2季度營收創2022年以來最大跌幅 AI 領域競爭日益激烈

【彭博】-- 百度季度營收創大約三年以來的最大跌幅,經濟的下行使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對抗更大競爭對手及開拓新成長領域的能力受到限制。 百度第2季度營收下滑4%,至327億元人民幣(46億美元),受核心網路搜索業務放緩的拖累。凈利潤攀升33%,預期則為下跌,受到長期投資的提振。
財經

大陸外交部:印度某些人在台灣問題上 損害中國主權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日前與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進行會談,事後大陸外交部發出新聞稿,表示蘇傑生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過印度外交部澄清,印度對台灣的立場沒有改變。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1日表示,關於中印外長會談,中方已發布相關消息。中方對印方所謂「澄清」感到意外,這與事實不符。看來印度國內某些人試圖在台灣問題上損害中國主權,破壞中印關係的改善。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 毛寧指出,關於中印外長會談,中方已發布相關消息。中方對印方所謂「澄清」感到意外。這與事實不符。看來印度國內某些人試圖在台灣問題上損害中國主權,破壞中印關係的改善。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 毛寧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包括印度在內的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希望印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妥善處理敏感問題,推動中印關係穩定發展。 大陸於19日凌晨在外交部官網發布王毅和蘇傑生的會談紀要,表示蘇傑生在會上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19日引述政府知情人士消息指出,中方紀要錯誤引述蘇傑生的發言,蘇傑生並沒有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句話,但大陸官媒還是大幅報導錯誤談話。 該名人士表示,印度對台立場沒有任何改變,印方和台灣依舊保持經濟、科技和文化往來,並且期盼維持並深化。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左)與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右)。 新華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紐西蘭安全情報局指陸「最活躍外國干預力量」 陸使館駁「污衊抹黑」

路透報導,紐西蘭情報部門警告,紐西蘭正面臨近代以來最嚴峻的國家安全挑戰,外國間諜活動威脅日益加劇,並指中國大陸是最活躍的外國干預力量之一。對此,陸駐紐西蘭使館21日回批,紐西蘭安全情報局(SIS)散布虛假資訊污衊抹黑。 陸駐紐西蘭大使館發言人21日於微信公眾號上發出「發言人就新(陸稱紐西蘭為紐西蘭)安全情報局再次散布涉華假訊息發表談話」指,紐西蘭安全情報局20日發布《紐西蘭的安全威脅環境》2025年度報告,極具捕風捉影、無中生有、賊喊捉賊的能事,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抹黑,中方對此堅決拒絕,強烈反對。 大陸駐紐使館發言人稱,上述報告堪稱「散布虛假信息的教科書」,恐怕就是升級版外國干預的結果。不干涉他國內政是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之一。「我們堅決反對他國以任何方式干涉中國內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也從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部事務。」 發言人表示,報告內容毫無根據,子虛烏有,充斥著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有關指責是把在其他地方炮製的對中方的污衊攻擊言論拿來炒冷飯。其目的自以為深藏不露,實則昭然若揭,就是在參與和支持中紐交往與合作的人、團體及機構中製造疑懼甚至恐慌,以達到毒化中紐友好合作良好氣氛,破壞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干擾破壞中紐關係進一步發展的目的,並服務地緣政治目標。 發言人說,中紐關係近來總體保持積極發展勢頭,特別在今年6月紐西蘭總理拉克森訪華後,雙方當前正共同努力落實訪問成果,進一步促進兩國發展,造福兩國人民。 發言人稱,令人遺憾的是,每當中新關係取得新進展時,就有些人在外部勢力慫恿和操縱下跳出來,試圖干擾雙邊關係發展,破壞兩國人員、企業、機構和地方政府等的正常交往與互利合作。 此外,發言人還說,中方致力於發展中新關係、維護地區和平繁榮的承諾從未改變,但絕不允許並將繼續反對有人無端攻擊抹黑中國,也會在必要時採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利益。中方相信新方有...
財經

陸石化產能過剩 官方喊調控 台廠關注

大陸近年陷入產能過剩壓力,彭博昨(20)日報導,北京當局計劃將對石油和煉油產業(石化業)進行全面調控,逐步淘汰小規模設施,同時,對老舊設施進行升級改造,以及投資引向先進材料領域等,相關措施最快可能在下個月推出。而該資訊也受到台灣業者關注。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大陸官方將啟動石化及煉油產業改革措施,最快下月公布方案,目的在於遏制低附加值領域長期過剩產能,具體計劃正等待大陸工信部最終批准。 據擬議方案,營運超過20年的石化裝置將被要求改造,約佔大陸全國四成產能。同時,新規將鼓勵工廠向精細化學品轉型,而非持續擴張已過剩的大宗材料化工品。在新投資規則下,人工智慧、機器人、半導體、生醫器材、電池及可再生能源所需材料將獲優先支持。 此外,計劃亦將針對小型煉廠,年產能低於200萬噸者可能面臨關閉。知情人士認為,隨著汽柴油需求下滑、開工率下降,行業已出現約6,000萬噸過剩產能,關閉是必要措施。另有消息稱,乙烯因供應過剩,2026年起新增許可或將受限。若大陸難以消化產量,恐再度引發出口傾銷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南韓近期也傳出十家石化業者同意重整營運,每年削減最多25%的輕油裂解產能。 台灣最大輕裂廠業者台塑化(6505)表示,就供需而言,是件好事,但還是要看中國大陸的產能變化,至於需求端則須觀察以美國為主的經濟發展,紓解石化市場供應過剩問題。這意味著,外銷比率佔六成的台灣石化業,最關注的還是一年乙烯產能高達5,500萬噸的中國大陸業界變化,尤其是依中國大陸規劃,至2030年其乙烯產能將擴增到8,800萬噸。 大陸在通縮與貿易壓力下加緊整頓,力圖扭轉「內卷式」競爭。此前,金融界引述國信證券研報指,低質、同質化競爭導致石化行業陷入「增產不增利」困境,全產業營收利潤率自2021年的8.03%降至2024年的4.85%,今年上半年仍處低位。中化新網則指,「內卷式」競爭已成石化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