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 9 月

財經

財經

中國6月CPI微增0.1% 5個月來首度轉正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最新統計數據。中國持續陷於通貨緊縮陰霾,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率僅微增0.1%;這是今年2月以來,CPI成長率首度轉正。 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CPI成長率微增0.1%,較5月增加0.2個百分點。中國CPI成長率從今年2月起維持負成長,通貨緊縮陰霾壟罩,6月CPI成長率為5個月來首度轉正。 中國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3.6%,較5月下跌0.3個百分點,跌勢擴大,中國PPI從2022年10月起,連續33個月維持負成長。 中國國家統計局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6月由於擴內需、促消費等政策持續發揮效果,CPI成長率從連續4個月(今年2至5月)負成長轉為正成長。 董莉娟表示,6月PPI增幅呈現負成長,跌勢較5月擴大0.3個百分點;不過伴隨整治企業低價競爭等多個政策力道加大,部分行業供需關係有所改善,價格呈現穩定回升態勢。 路透社9日報導解析,中國6月CPI數據相隔5個月首度轉為正成長,6月PPI持續惡化,中國做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尚在努力地應對全球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與國內需求低迷等困境。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川普關稅信先點名日韓…陸學者:對其他貿易夥伴釋放威脅訊號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發出14封關稅通知信,還特別在社交平台上先公布給日本首相石破茂、南韓總統李在明的信件,並稱對日韓兩國輸美產品徵收25%關稅,外界關注為何先點名日韓,大陸學者認為,川普先對重要盟友日韓出手,可以向其他貿易夥伴展示強硬姿態、釋放威脅信號。 第一財經報導,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徐明棋分析,日韓既是美國的兩個重要盟友,也是對美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川普先對日韓出手,可以向其他貿易夥伴展示強硬姿態、釋放威脅信號。 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陳友駿分析,對日本課25%的關稅比原先24%還要高,代表川普對此前美日一系列談判中,日本的一些要價、態度等來說並不是非常滿意,且川普也在關稅談判上逐漸失去耐心。而要專門針對美國的訴求再給出一些更高的報價,對於當前的石破茂政府來說很難。「能確定的是,日美之間的要價都很『高』,所以導致談判遲遲未有結果。」他說。 而南韓態度又是如何?上海市朝鮮半島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分析,其實南韓政府並不急於達成談判,更多的是觀望日本、歐盟與美國談判的情況,畢竟日歐對於南韓而言都是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對手。「尤其在競爭激烈的汽車領域,韓國政府希望借自身特殊情況向特朗普政府『要時間』。」 陳友駿認為,當前的日本政府在應對川普關稅方面並沒有好的對策,只能以談判待變,盡量去說服川普政府,比如降低些稅率或者是給予一些豁免。 報導也指出,日韓雙方都各自有內部問題要解決,比如石破茂政府當前最關注的問題是7月20日即將舉行的參議院選舉;而李在明政府上任才剛滿月,至今仍忙於組建內閣。 而川普對日韓的動作也成為台灣的參考,值得注意的是,中經院院長連賢明8日在臉書上推測,川普應該想把日本、韓國和台灣一起談,放在類似的關稅區間。日本本來要做模範生,談完再找南韓台灣說比照辦理,沒想到石破茂比石頭還...
財經

英媒:SHEIN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請 冀施壓倫敦加快審批

大陸跨境電商SHEIN(希音)近年嘗試在美國、英國上市受阻,近期傳擬秘密提交香港上市草案,相關進度備受各界關注。知情人士稱,SHEIN上周已向港交所秘密提交上市申請,並尋求大陸證監會批准,藉此向英國監管機構施壓,促使當局放寬審批要求,以及加快批准其倫敦上市計劃。 英國《金融時報》8日報導,知情人士稱,SHEIN去年初已申請在英國倫敦上市,但一直未獲得監管部門放行,主要原因是英國和大陸監管機構,未能就招股說明書風險揭露部分的適當措詞達成一致,分歧主要集中在供應鏈與新疆地區的關係,因此遲遲未獲放行。據悉,今年5月有消息指,SHEIN轉而向香港交易所秘密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並尋求大陸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核准。 知情人士透露,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最終接受中方審核通過的招股文件+版本,倫敦仍是SHEIN的首選上市地,因其國際化投資人基礎更為多元。不過,考量中英監管標準差異仍大,成功機會被認為渺茫。SHEIN亦可能考慮雙重上市或二次上市。 事實上,SHEIN的上市之路一直充滿挑戰。該公司在全球迅速崛起,靠著低價時尚商品,如5美元的T恤和7美元的鞋子,獲得大量消費者青睞,但也因此面臨外界對其供應鏈使用強迫勞動的質疑。這些爭議尤其引起美國國會的關注,並導致該公司從最初計劃的紐約IPO轉向倫敦。 此次香港上市申請被視為SHEIN重新啟動上市計劃的關鍵一步,且有助其繼續保留倫敦作為潛在的上市選項。若順利成行,不論是在香港還是倫敦上市,這都將成為當地多年來最大的IPO之一。 路透6月報導曾指,SHEIN前兩次申請在紐約與倫敦掛牌,分別因中方未給予批准,以及英國監管單位雖放行但未實現而無疾而終。此番轉向香港,除希望突破審查障礙外,也試圖在SHEIN估值從2022年高點縮水三分之一後,重塑投資人信心。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稱,大陸跨境電商SHEIN上周已向港交所秘密提交上市申...
財經

709大抓捕10周年 中國人權侵犯更嚴重

中國重創維權律師的「709大抓捕」事件將屆滿10周年,31家國際人權組織7日發表聯合聲明,指中國當局嚴重侵犯律師與人權捍衛者的權利,至今未被追究責任,導致中國政府更加明目張胆實施人權侵犯。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今天報導,參加這份聯署的人權組織包括:國際特赦組織、人權觀察、自由之家、亞洲律師網路等31家人權組織。 2015年7月9日,中國當局對全國各地人權律師與維權人士發起空前鎮壓行動,超過300名律師、律師助理及維權活動人士被傳喚、訊問,被稱為「709大抓捕」事件。其中20多人被正式立案調查,甚至被依「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等罪名起訴,被判刑3年至8年不等。 報導說,自709事件以來,中國政府在新疆維吾爾地區實施可能構成危害人類罪的暴行,踐踏香港的基本自由,擴大對西藏兒童的寄宿教育,強行同化藏族兒童,修改憲法以便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終身執政,並且加強跨境鎮壓,威脅和恐嚇旅居海外的民運人士與僑民。 國際特赦組織的中國事務總監布魯克斯(SarahBrooks)說,「持續惡化的局勢凸顯了國際社會對709大抓捕的應對不足」,世界各國政府應敦促中國,確保所有僅因為從事其工作職分而受到打擊的律師能享有自由和公平待遇。 國際人權組織的聲明呼籲各國政府支持對中國政府的人權侵害展開獨立的國際調查,加強對中國律師和其他人權捍衛者及其家屬的支持力度。 在「709大抓捕」中受到最大衝擊的是北京鋒銳律師事務所,被抓捕的王宇、王全璋、李和平等人都是該所律師。鋒銳律所負責人周世鋒被判刑7年,直至2022年出獄。 自由亞洲電台(RFA)7日報導,周世鋒說,709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場浩劫。它不僅是想摧毀律師和維權人士,而且想把中國人或世界公民的正義、善良、勇敢的靈魂給摧毀。 他認為這是「孫力軍政治團伙主導的政治災難」。孫力軍曾是中國公安部副部長,2022年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周世鋒出獄至今,不斷撰寫萬言...
財經

大陸學者金燦榮:兩岸統一沒時間表比有時間表更恐怖

美國戰略界推測,大陸可能在2027年動手解決台灣問題,少數觀點則是認為是2030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關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表示,大陸沒有宣布時間表,可以保持一定的戰略靈活性,「雖然沒有時間表,但隨時可能成為現實。從這個角度來看,沒有時間表比有時間表更恐怖。有可能十年八年,也有可能兩年三年,讓台灣和國際干預勢力防不勝防,中共中央採取的這個策略很高明。」 搜狐軍事報導,他指出,中共中央解決台灣問題的意志是堅定不移,統一的方式是和平優先,武力的方式也在認真準備,但沒有具體時間表。「沒有宣布時間表,可以保持一定的戰略靈活性,免得被動。如果明確搞個時間表,國際干預勢力和台灣方面肯定會做相應準備,對解決台灣問題反倒不利。」 但為什麼美國戰略界堅持認為解放軍2027年動手?金燦榮表示,這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有些戰略界的人士根據現有信息猜的。其中,解放軍到2027年要如期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就是他們的主要依據。 建軍百年的目標到底是什麼,美國戰略界猜測,就是使解放軍2027年具備武力統一台灣的能力。按照他們的推算,2027年福建艦就可以作戰了,大陸的其他海空裝備戰鬥能力也特彆強,可以挫敗「台獨」和外部干預勢力了,在西太平洋擁有絕對的優勢,所以大陸可能在2027年動手。 第二,也有一部分人故意渲染中國威脅,尤其是美國軍方,目的就是多騙一點軍費,國際上可以嚇唬一下美國的盟友,讓盟友更加團結在五角大樓的指揮棒下面。 金燦榮提到,賴清德上台以後,在台灣搞「綠色恐怖」,抓了不少人,導致台灣統派人士日子很不好過,因此台灣部分統派人士對祖國統一的問題很著急,希望解放軍早點解放台灣;大陸的網友也有點不耐煩,覺得中共中央提出統一已經很久了,但一直不見大動作。 他認為,大陸網友和台灣統派人士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時間,付出巨大的努力,不是敲下鍵盤就能完成。 就軍事能力來講,金燦榮指...
財經

回應賴清德「團結十講」 陸國防部:有能力粉碎台獨幻想

據大陸國防部微信公眾號消息,針對賴清德總統「團結十講」第四講「國防」,提到大陸軍事威脅,並稱將增加台灣國防預算,要國軍為台澎金馬而戰。大陸國防部發言人8日表示,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 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8日下午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相關提問時說,「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哪來的什麼國防預算?賴清德歪曲歷史、偷換概念,用精心編織的謊言包裝其台獨分裂圖謀,大肆渲染大陸威脅、製造安全焦慮、裹挾台灣民意,妄圖將台灣社會軍事化,把台灣的未來鎖進外部干涉勢力的棋局。」 蔣斌表示,「賴清德鼓吹『為台澎金馬而戰』,實則是為民進黨一黨之私而戰,為台獨分裂而戰,把台灣老百姓騙上『以武拒統』『賣台』『毀台』的絕路。」 蔣斌稱,「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澎、金、馬都是中國神聖領土,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賴清德之流鬧得越歡就滅亡得越快』,台獨武裝助紂為虐只會一起陪葬。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一切台獨分裂幻想,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針對賴清德總統「團結十講」第四講「國防」,大陸國防部發言人蔣斌威脅稱,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一切台獨分裂幻想。(圖/取自大陸國防部微信公眾號)...
財經

受貿易戰影響!大陸6月PPI年減3.6% 2年來最嚴重

由於經濟面臨全球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以及境內需求低迷,大陸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今年6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年減3.6%,遜於路透調查預估的下跌3.2%,跌幅較5月擴大0.3個百分點,並創下2023年7月以來的近兩年新低。 路透分析,大陸6月PPI顯示製造端通縮壓力進一步加深,至近2年來的最嚴重水平,這給政策制定者帶來推出更多支持措施的壓力。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春指出,因為出口放緩,財政支持帶來的提振作用減弱,預計大陸今年晚些時候需求將會減弱。 由於境內需求低迷仍拖累大陸經濟,企業紛紛採取價格折扣來刺激銷售,促使當局敦促結束汽車產業激烈的價格戰。 大陸國家統計局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6月PPI增幅呈現負成長,跌勢較5月擴大0.3個百分點;不過伴隨整治企業低價競爭等多個政策力道加大,部分行業供需關係有所改善,價格呈現穩定回升態勢。大陸6月PPI年減3.6%,是2年來最嚴重。中新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傳Shein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請 施壓倫敦批准掛牌

據報導,中國快時尚電商平台Shein上周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秘密上市申請,正尋求中國監管當局批准,而其最終意圖是藉此向英國監管機構施壓,促使當局批准在倫敦上市。 星島日報網今天轉述英國金融時報指出,Shein於18個月前申請在倫敦上市,但因中國和英國監管機構之間存在分歧,一直未能獲得英方批准。 報導指出,如果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開綠燈,願意接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認可的招股說明書,倫敦仍將是Shein的首選上市地,因為倫敦的投資者基礎更加多元化及國際化。 但據報導,Shein也可能考慮雙重上市或二次上市。 外電上月底曾報導,Shein計劃向港交所提交秘密上市申請,但Shein及港交所並未回應有關問題。 大致而言,秘密提交申請上市是讓企業的關鍵財務與營運資訊保密更長時間,並在不公開披露的情況下完成監管審核流程。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重磅快評】陸管制軍民兩用物項輸台僅影響軍工業?恐怕未必

大陸商務部今天正式公告,將包括我國中科院、漢翔等8家公司列為「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意味這8家公司將被禁止獲得大陸出口的「軍民兩用物項」。一般認為,陸管控的產品,主要應該就是與高科技、軍工產業相關的稀土。 稀土在高科技和軍工業扮演的角色,無庸諱言。由於中國大陸掌握全世界絕大多數的稀土供應,因此在這一波由美國發起的關稅戰中,稀土也成了大陸對美談判的重要武器。而儘管這幾年為了防止大陸「稀土獨大」的局面,各國都付出不少努力希望開發出「中國以外」的稀土供應鏈,但從此次美中談判,美方對中方仍拒絕放行稀土大感不滿與窘迫,可知包括美國在內,其他國家仍很難補足大陸「禁運稀土」的缺口。 而此次大陸商務部點名的我國8家公司,都是與我國國防、軍工產業相關的公、民營公司,因此直觀的看法,應該是只會波及這8家公司,受到影響的,應該也只是我國的國防產業自主問題。但實際情況可能恰恰相反。如果大陸「嚴格執行」稀土出口,受創較重的,反而可能是民間的高科技產業。 為何如此?因為首先從我國國防、軍工業的角度來看,站在國家安全的角度,一旦關鍵物資有供應問題,政府必定會出手相助,甚至以庫存物資優先供應國防產業所需,或優先從其他國家取得。因此可以想見,此一禁令至少短期或中期,對我國國防、軍工產業的影響是有限的。 但民間情況則不然。從實際供需來看,這8家國防產業直接向大陸購買稀土等「軍民兩用物資」的可能性極低,應該都是透過中、上游的進出口商購買,或者是製成相關零組件。因此如果大陸要比照美國的「晶片禁令」模式,就會將整個進出口、生產的供需鏈都查過一遍。簡言之,賣稀土或相關製品的進口商、產業,很可能是其他民間公司,而他們也不會只「供應這8家公司」。一旦陸方嚴格執行「禁運」,就會從中上游就斷了貨源,如此一來,受影響的當然就不會只有這8家「與國防、軍工產業相關的公司」。 尤有甚者,如果大陸是用「寧可錯殺,也不縱放」的...
財經

抗戰勝利80年 北京抗戰館新展突出共產黨主導抗戰敘事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相較台北方面的低調,北京則是高調紀念,在最新推出的抗戰主體展覽中,特別突出強調中國共產黨在抗戰的領導地位,對於國民政府和國軍的作戰努力,則相當淡化。 大陸國新辦7月8日帶領境內外媒體前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訪主題展覽,這個展覽名為「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周年主題展覽」,展出照片1,525張、文物3,237件。館方介紹,本次主題展覽將「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作為主線貫穿始終。展覽還注重將1931年至1945年14年的抗戰歷史貫通呈現,展示「中國共產黨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 本次展覽有多件文物、檔案在該館首次公開亮相,主要是中共黨員的抗戰相關文物。 本報記者現場觀察,在各個單元的導覽語中,幾乎無一例外,都特彆強調了共產黨的地位,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的照片也多次被以巨幅規格呈現,貫穿所有的展覽子單元,並搭配許多中共中央軍委或毛澤東本人的指示、談話內容。相較之下,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則僅有少數幾幅小尺吋照片,其一是1937年7月17日的廬山談話,圖說有蔣當時宣布「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另一幅則為1943年11月蔣參加開羅會議。對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達的作戰指令或者領導人的談話,展示相當少。 展板明顯提到中華民國之處也甚少,僅有開羅宣言展板,提及台澎歸還中華民國。其餘抗戰相關描述主要都使用「中國」、對國軍則是「國民黨軍」或者「中國軍隊」,明顯採取與共軍指揮的八路軍、新四軍不同的描述方法,同時展覽也極為詳盡描述「敵後根據地」的戰場形勢圖以及「發展壯大」圖,也有清楚的「戰績統計」,但對於佔全國多數面積的「正面戰場」、「國統區」僅有極少的著墨。 去年4月前總統馬英九到北京參訪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