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 11 月

財經

財經

麥肯錫要求大陸業務 避免承接生成式AI諮詢項目

跨國企業對在大陸業務的安全顧慮加劇。繼貝萊德要求員工前往大陸出差時,使用臨時借用的手機後,美國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已要求大陸業務,避免參與生成式人工智慧(AI)相關專案。 金融時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這項禁令同樣適用於跨國客戶,在大陸辦公室進行的生成式AI專案,但不影響麥肯錫大陸團隊與使用傳統AI技術的企業合作。 麥肯錫官網顯示,公司目前在大陸6個地區雇有超過1,000名員工,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 這家美資企業的禁令反映,在大陸近期對部分赴陸的美國公民限制出境後,跨國企業對在大陸業務的安全顧慮加劇。彭博報導,美國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22日已要求員工前往大陸出差時,使用臨時借用的手機,並避免攜帶公司筆記型電腦。 華盛頓郵報21日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專利商標局1名美籍華裔員工,在申請赴陸簽證期間未披露受雇於美國政府,之後被大陸當局禁止離境。 本月稍早,美國富國銀行董事總經理茅晨月入境大陸後同樣被限制出境,富國銀行自上周起已暫停所有前赴陸商務差旅安排。大陸外交部表示,茅晨月涉及中方在辦的1起刑事案件。美國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已要求大陸業務,避免參與生成式人工智慧(AI)相關專案 路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針對賴總統團結十講!陸官媒刊學者文章 稱「陸未統治過台灣」是謬論

賴清德總統日前在「團結十講」首講中,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擁有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任何一天」 ,大陸官媒《人民日報》23日刊登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評論文章指,「台灣當局的事實管轄並不具有合法性。」 王英津的文章在23日《人民日報》11版,標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的謬論當休矣」,該評論文章指出,1949年以來,尤其是1971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不同時期以政治或軍事、直接或間接、肯定或否定等方式,對台灣地區行使著代表權或管轄權等內容的主權權力。」 王英津列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允許台灣地區參加聯合國以及其他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允許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與台灣當局發展官方關係;還指駐外使領館在撤僑、維權等行動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積極保障海外台胞的安全和正當合法權益。 該文聲稱,「海峽兩岸內戰延續狀態的長期存在並沒有賦予台灣當局在國際法上的獨立地位,也不能改變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事實。」 文章里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作為獲得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理所當然地擁有對作為中國一部分的台灣地區的代表權,正因如此,但凡涉及台灣地區的事務,聯合國及各當事國均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溝通協商,並尊重中方處理意見。」 王英津認為,從歷史上看,一個地方政權控制著一個國家的一部分地盤,並排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轄,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地方割據」。「中央政府儘管對地方割據政權控制地區一時無法實行完全管轄,但這不改變該地區是該國家領土一部分的事實,也不改變中央政府對該地區擁有主權行使的權力。」 王英津指,「事實佔有」與「法理擁有」是兩碼事,二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王在文章中聲稱,台灣當局事實上控制並治理台灣地區,並不意味著其在法理上擁有該地區。台灣當局將「事實佔有」歪曲為「法理擁...
財經

進軍低空經濟!台資敏實集團聯手億航 擬研發低空飛行器

台資敏實集團23日在港交所公告,旗下2家間接全資附屬敏翼與億航,分別於2025年7月7日及7月21日簽訂開發委託服務協議及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同意達成合作框架以聯合研發及開展低空飛行器相關業務。 根據開發委託服務協議,敏翼將為億航多款低空飛行器機型提供飛機艙門等指定零部件的設計、開發、製造與組裝,並於相關機型量產後提供持續供應。 此外,戰略合作協議載明,敏實汽研將與億航建立為期5年的合作框架,雙方將聯合研發低空飛行器機體零部件、旋翼系統,以及協同建設和開發可部署及運行低空飛行器的交通場景。 敏實表示,隨著全球低空經濟快速崛起,低空飛行器產業進入規模化商業應用初級階段,汽車與低空航空產業在製造工藝及零部件上具高度協同效應。董事會認為該等協議條款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股東整體利益,將為集團未來業務增長注入新動力。 敏實集團董事會主席秦榮華曾於2024年出席「浙江台灣合作周」時,與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管委會合作,簽約打造「數智製造園區」,他表示,數字化產業園不是自己的本行,但因為杭州招商「非常用力」,且措施是「著地」的,於是有了這次合作。 秦榮華並向台商喊話,「要用當地的市場、人才、能源、原材料,把錢賺回來,同時對方也能就業與經濟發展,全球都能發展起來」。 總部設在大陸浙江的敏實集團,1992年從寧波市一家汽車小零件廠起家,如今已是全球百大汽車零件供應商,客戶及工廠遍及全球30國。於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 敏實於2013年成立敏安電動汽車公司,並在2016年11月獲批大陸第5家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牌照的企業,首輛市售車原型早在2018年底就已發表,但至今遲遲未量產上市。 2016年,敏實進入車用監視器市場,收購台灣車用電子專業廠商中升興業51%股權,該公司主要產品車載鏡頭、3D影像環繞系統等。2019年入主大華科技大學後,改名為敏實科技大學。敏實集團董事會主席秦榮華。...
財經

大陸市監局:暫停對美化工企業杜邦的反壟斷調查程序

據《南華早報》和路透報導,中美兩國領導人有望在10月底APEC峰會前後舉行會晤,且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向美國總統川普施壓放寬科技限制的消息傳出後,央視22日報導,大陸市場監管總局宣布暫停對杜邦中國集團的反壟斷調查程序。 此前,川普4月對多國祭出對等關稅措施,大陸多個部門在4日晚間公布多項反擊措施,且於4月4日宣布,因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大陸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杜邦中國官網顯示,其重要產品包括面料、纖維與無紡布、包裝材料和解決方案、太陽能解決方案、個人防護裝備、水溶液、建築解決方案,涉及汽車、建築、能源、政府與公共部門、軍用、執法、包裝與印刷等多個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杜邦公司於1988年在深圳註冊成立「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大陸第一間由外商全資擁有的投資公司,之後杜邦在大陸建立39家獨資及合資企業,擁有員工約6,000人,在大陸總投資額逾8億美元。 據杜邦2024年財務報告,大陸是公司繼美國以外第二大收入來源地,2022年至24年間,杜邦中國區收益貢獻為27.44億、22.06億和23.45億美元,占集團同期收入21%、18%、19%,顯示大陸為杜邦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在此同時,《南華早報》近日報導,多位消息人士透露,川普可能在10月30日至11月1日於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前赴大陸訪問,或在峰會期間與習近平場邊會晤。南韓總統李在明已邀請習近平出席峰會,川普是否出席則尚未確認。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劃主任葛來儀也指,從北京角度看,川習會有助雙邊關係穩定,並為習近平爭取向川普施壓,提供放寬科技限制與重申美方不支持台獨,甚至可能表態「支持和平統一」的立場等機會。 此外,《南華早報》還補充,若會晤成行,將有明顯前期動作,如王毅與魯比歐的首次會談,以及...
財經

邊界衝突時隔5年後…印度恢復向陸民眾發放旅遊簽證

印度駐陸使館官方微博23日發布消息稱,自24日起,大陸公民可申請旅遊簽證到訪印度。這是自2020年暫停後,印度時隔5年首次恢復向大陸民眾簽發旅遊簽證。 大公文匯網指,先前印度對大陸民眾赴印度的商務簽證也有所限制,近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鬆。  據印度駐陸使館發布資訊,中國公民需通過線上方式填寫簽證申請表,並完成列印,隨後進行預約程序。同時,申請人需本人攜帶護照、簽證申請表及相關證明文件,前往指定的印度簽證申請中心提交相關文件。 目前印度在中國大陸設立3個簽證申請中心,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和廣州。 星媒聯合早報稱,中國大陸與印度於2020年6月在加勒萬河谷爆發流血衝突,至少4名中共士兵與20名印度士兵死亡。此後雙方在邊境集結重兵,並進行多輪談判,雙方關係惡化後,印度不再向大陸民眾發放旅遊簽證,直到近期恢復。印度駐中國大陸使館。圖/取自微博...
財經

被阿里「拋棄」的大潤發 為何短短三個月就轉虧為盈?

2025年第一天,阿里以131億港元(新台幣496億元)的價格,賣掉了大陸大潤發的母公司高鑫零售全部股權,一時之間大潤發成為媒體口中的「棄子」。然而過了短短三個月,大潤發就用人民幣715億元的營收和人民幣3.86億元的凈利潤,證明給所有看衰者。被阿里「拋棄」的大潤發,為何能轉虧為盈? 被巨頭嫌棄、也沒胖東來調改 大潤發為何能轉虧為盈?
財經

中國6月對美稀土磁鐵出口暴增6倍 但仍處較低水準

美中於6月達成協議後,中國恢復向美國運送稀土。最新資料顯示,中國6月對美國出口的稀土磁鐵較上個月暴增6倍以上,但比起去年同期,出口量仍減少52%。分析師預估7月將進一步回升。 據路透社報導,據中國海關總署出口統計資料顯示,今年6月中國共向全球出口了3188噸稀土磁鐵,較5月份的1238噸增長了157.5%,但仍較去年同期下降38.1%。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6月對美國的稀土磁鐵出口量達到353噸,較5月增加660%,不過,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2%。 美中於6月達成協議後,中國恢復向美國運送稀土,而美國則放寬對中銷售產品的若干限制,包括恢復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向中國銷售H20晶片。 據日經中文網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今年6月的稀土磁鐵出口量雖較上月有所增加,但仍保持在相對低的水準。按國家和地區來看,中國對美國稀土磁鐵出口規模位居第2,對德國出口最多,達到達到764噸,年減25%。 中國對日本的稀土磁鐵出口量為131噸,較去年同期減少32%。不過如果將稀土磁鐵的半成品「磁粉」和「合金」等也包含在內的話,對日本的出口量則年增8%,達到597噸。報導指出,估計日本企業正增加半成品的進口,以確保對客戶的穩定供應。 全球稀土磁鐵超過8成為中國製造。為報復美國的關稅,中國於4月初決定將幾種稀土產品添加到出口限制清單中,一度造成了福特汽車等美國部分工廠暫時停工。 路透社報導引述分析師表示,隨著6月更多出口商獲得許可證,7月稀土磁鐵出貨量可能會進一步回升。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亞投行熊貓債 超額認購

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亞投行)近日在大陸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20億元兩年期熊貓債,票面利率1.64%。本次發行獲得人民幣64億元認購訂單,實現3.2倍超額認購,認購倍數創亞投行熊貓債發行紀錄。 此次交易吸引超30家機構參與,創下亞投行熊貓債發行參與機構數量紀錄,其中包括12家新投資者。從投資者分布來看,境外投資者佔比近六成,包括多家曾參與認購亞投行美元債的境外央行及其他官方機構。 熊貓債是指境外機構在大陸境內發行、以人民幣計價並還本付息的債券。 據第一財經,亞投行自2016年來,已在全球擁有110個成員國。至今已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七筆熊貓債券,累計發行規模達人民幣165億元。 具體來看,陸資與外資銀行占最終配售的88%;大陸央行和官方機構佔10.5%;其餘由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認購。境外投資者獲得57.5%的最終配售佔比,境內投資者佔42.5%。 中證鵬元研究發展部資深研究員吳志武認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熊貓債市場將繼續擴容,受益於大陸與歐美利差倒掛及融資成本優勢,市場將迎來更多機遇。 此外,吳志武稱,熊貓債市場的發行主體結構將逐步優化,境外發行人增加,創新產品如「兩新」和鄉村振興等將激活市場,並成為全球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重要管道。 另一方面,熊貓債市場的發展也增強了人民幣的投融資功能,有利於推進人民幣進一步成為國際結算、計價、儲備貨幣,對人民幣國際化形成雙向促進作用。 據統計,截至7月10日,今年以來全市場合計發行61檔熊貓債,合計發行規模為人民幣1,01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減少。不過,今年以來,外商獨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發行佔比有所提升,大陸債券市場對境外融資者的吸引力逐漸增強。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印度恢復向陸公民發放旅遊簽證 陸外交部: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印度駐陸大使館官方微博23日發布,將於24日起,恢復向大陸公民發放旅遊簽證。這也是印度5年來首次恢復向中國公民發放旅遊簽證。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3日表示,推動人員往來便利化,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方願同印方保持溝通與協商,不斷提升兩國人員往來便利化水準。 環球時報報導,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今年1月到訪北京,出席中印副外長/外秘級對話。除此之外,唐勇勝還同中聯部部長劉建超舉行會晤。 印度媒體認為,唐勇勝此番來華主要是為實現兩大目標,分別是恢復中印直航、恢複發放簽證,預計也有可能就雙邊貿易問題進行進一步磋商。 中印直航已中斷近5年,印方一直以「國家安全」為由延遲推進恢復直航。中印外長去年11月會晤時就恢復直航、便利簽證等問題展開討論。而在印華人的簽證問題雙方也討論了很長時間,此事影響更為嚴重,極大阻礙中印正常人員交流。今年1月27日,大陸外長王毅(右)於北京會見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Vikram Misri)。圖/取自大陸外交部網站...
財經

兩岸快遞/陸批發零售業「穩中向好」 2025年上半年增加值成長5.9%

大陸商務部發布上半年批發和零售業數據,1至6月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為人民幣6.8兆元(約新台幣27.88兆元),年增5.9%,佔國內生產毛額比重10.3%,批發和零售業發展為「穩中向好」顯示提振消費措施效果有所顯現。今年計有逾6,600萬名消費者買12大類家電產品逾1.09億台。 北京/京東投注41億元 招募「菜品合伙人」 京東宣布正式啟動「菜品合伙人」招募計劃,投注人民幣10億元(約新台幣41億元)為1,000道招牌菜尋找合伙人。合伙人需提供菜品配方併合作研發,由七鮮小廚承擔現炒製作及品控。 北京/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 達成全年目標58% 人社部政策研究司表示,中國大陸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而全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是1,200萬人,上半年已完成全年目標的58%。大陸6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與去年同期持平。 上海/科創版開市六周年 累計上市公司達589家 上交所科創板迎來開市六周年,已經支持54家未盈利企業上市,其中22家公司上市後實現盈利。累計支持589家公司上市,IPO募集資金人民幣9,257億元,再融資募集資金人民幣1,867億元。 上海/首架噸級eVTOL航空器交付 加速低空經濟應用落地 上海峰飛航空科技向合利創新智能交付全球首架獲頒「適航三證」(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和適航證)噸級以上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V2000CG凱瑞鷗,助推低空經濟應用落地。 貴陽/全省擴大算力基礎建設 華為雲園區穩步推進 貴州省副省長羅強表示,為了推進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貴州省正在全力擴大智算規模、提速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拓展算力服務應用等,其中華為雲在貴州的第三個大型園區正穩步推進。 廈門/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 前六月逾1.2兆元 福建省上半年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國進出口規模達人民幣3,045億元(新台幣1.25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