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 11 月

財經

財經

鬆口氣!陸房屋交付高峰已過 房企保交付壓力緩減

大陸房地產市場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近日發布「2025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交付規模排行榜」顯示,2025年上半年,大陸55家房地產企業累計交付規模超50萬套,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顯示交付高峰已過,「保交付」壓力持續減輕,企業或將重啟經營活動。 數據顯示,有16家企業交付套數超過萬套,且交付量排名前五的房企合計交付約23萬套,佔比較大。其中,保利發展控股集團以交付6.5萬套名列榜首;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交付4.5萬套名列第二;中海企業發展集團則以交付4.21萬套名列第三。 據證券時報,不少大陸房企近年來將保交付作為經營首要任務,持續完成交付工作,並在今年陸續進入收尾階段。像是融創中國在2022年至2024年累計交付超過66.8萬套。據了解,該公司今年將衝刺全年超過5萬套交付,預計在年底基本完成全部保交付工作。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隨著目前銷售高峰期的項目陸續交付,保交付進入新階段。一方面,交付工作仍是房企履行主體責任的核心內容;另一方面,交付高峰已過,壓力持續減輕,謀求發展將是企業經營新重心。 不過該機構也指出,目前居民收入、房價預期以及市場優質供給仍偏弱,同時重點城市中二手房對新房替代效應仍明顯,預計下半年新房市場仍將波動調整。陸機構中指研究院調查指出,大陸房企交付高峰已過,「保交付」壓力持續減輕。圖為福州市高新區一處新建樓盤。(中新社)...
財經

中國央行: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增速回升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今天公布,中國上半年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長7.1%,其中,房地產貸款餘額增加0.3%,增速由跌回升。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22日發布2025年第2季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 根據中國人行統計,截至第2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人民幣268.56兆元(約新台幣1101兆元),年增7.1%;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92兆元。 中國人行表示,房地產貸款增速回升。第2季房貸餘額53.33兆元,年增0.4%,增幅比去年高0.6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4166億元。 根據報告,第2季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13.81兆元,年增0.3%,上半年增加2926億元。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7.74兆元,年減0.1%,增幅比去年高1.2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510億元。 報告表示,住戶消費貸款保持增長。第2季本外幣住戶貸款餘額84.01兆元,年增3%,上半年增加1.17兆元。其中,經營性貸款餘額25.09兆元,年增5.4%,上半年增加9238億元。不含個人住房貸款的消費性貸款餘額21.18萬兆元,年增6%,上半年增加1950億元。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陸委會指中共企圖干預介入台灣罷免投票 吁「1要4不要」

陸委會23日在官方臉書粉專頁引述外媒報導指,中共企圖干預台灣民主運作,陸委會強調,「台灣的罷免,是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利,誰應該被罷免,誰不應該被罷免,都應該由台灣人自己決定。」 陸委會在臉書上引述路透報導稱,據「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官媒及其社群帳號,共發布逾425篇文章或影片,將罷免行動形容為「綠色恐怖」或「政治清算」,並藉由微博、抖音、微信頻道反覆推送。 陸委會稱,中共企圖干預台灣民主運作,有跡可尋且歷歷在目。台灣的罷免,是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利,誰應該被罷免,誰不應該被罷免,都應該由台灣人自己決定。 陸委會還引述「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針對這波錯假訊息的應對,提出「1要4不要」行動建議。首先,要留意接收訊息內容是否呼應中共世界觀、是否以資訊操弄宣稱「大罷免不正當」、「大罷免不可通過」、是否包含「民調」及「外國專家」、是否利用人類思考慣性增加可信度。 其次,不要相信、不要散播「作票」謠言、陰謀論;不要相信製造「政治、民生」、「罷免通過、權益受損」二元對立的「零和論述」;再者,不要受「引發強烈情緒」、「沒有討論空間」、「情節異常誇張」、「謾罵一般民眾」的訊息內容影響;最後,也不要和可疑帳號爭論、不要回應可疑帳號提問、把時間和精神留給重要公共議題和身邊親友。陸委會23日在臉書專頁稱,中共企圖干預台灣民主運作,有跡可尋且歷歷在目。台灣的罷免,是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利,誰應該被罷免,誰不應該被罷免,都應該由台灣人自己決定。報系資料照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陸500強企業 國家電網排第一

財富中文網昨(22)日發布2025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其中,國家電網以5,484億美元的年營收蟬聯榜首,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分列榜單第二和第三位,位列第四的是中國建築集團,工商銀行位列第五,排名皆與去年相同。今年前十名中沒有大陸民營企業。 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約為36.2億美元,較去年下降約3%。按計算,今年榜單中500家公司的年營收總和約為大陸當年GDP的四分之三。 今年500家上榜公司在2024年總營業收入達14.2兆美元,與去年相比下降約2.7%;凈利潤達7,564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約7%。 《財富》並點出大陸幾家網路代表企業值得關注,京東排名上升兩位至第11,仍是排名最前的大陸民營企業;阿里巴巴上升三位至第18;騰訊上升六位至第32;拼多多排名較去年大幅上升49位至第70,盈利超過156億美元;美團排名上升19位至第80。 今年榜單上,新能源車企賽力斯成為排名躍升幅度最大的公司,排名較去年上升235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延續快速增長態勢、競爭愈加激烈的背景下,賽力斯深度綁定華為生態,以新車型在2024年實現銷量倍增,營收增長超過300%,實現扭虧為盈。另兩家造車新勢力蔚來和小鵬汽車的排名也大幅提升,分別上升43位和101位。 此外,榜單共計有57家公司未能盈利。虧損榜前十家公司中,共有九家房地產公司、一家車企,顯示面臨流動性壓力的大陸房地產企業仍未完全度過行業調整期。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中國抗日神劇捲土重來 官方下令杜絕幼稚劇情

中共今年大舉慶祝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抗日神劇」捲土重來,內容比過去的「手撕鬼子」更加荒誕。中國官方昨天直斥這是「高級黑」,下令杜絕抗戰微短劇出現脫離現實與幼稚劇情。 根據陸媒統整,以往「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劇,今年又在中國微短劇市場捲土重來,內容更加荒誕不堪。 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網路視聽司21日發布「關於抗戰題材微短劇」的管理提示,要求微短劇行業市場主體要落實播出、製作、宣發的主體責任,加強內容審核把關,杜絕抗戰題材微短劇懸浮設定(脫離現實)、幼稚劇情、偽主題創作等不正之風。 這項管理提示批評,近期部分抗戰題材微短劇為追求「爽感」和商業利益,罔顧歷史真實,恣意編造情節。這種對革命歷史的輕佻戲說,在傳播力驚人的微短劇生態中,對缺乏歷史辨識力的青少年群體的價值觀塑造危害尤甚,實為一種隱蔽的「高級黑」。 「管理提示」要求,微短劇行業市場主體應當避免將現代技術手段和知識技能粗暴嫁接到真實抗戰情景,避免主角個人能力超強的懸浮設定,避免出現違背軍事常識的「奇功」、「神技」,摒棄「我方超人化、敵方弱智化」的幼稚化劇情,摒棄將家國敘事矮化為個人復仇的偽主題創作,杜絕缺乏歷史邏輯的弘揚民族大義主題的創作模式。 據「娛樂資本論」等陸媒統整,堪比「手撕鬼子」的離譜劇情今年在抗戰微短劇里又掀起了一波神奇操作,傳統抗日神劇中主角如武俠高手般「飛簷走壁」,敵軍則被刻意弱化為「紙片人」,而當前微短劇這種極端的「我方神化」邏輯非但沒改,反而愈演愈烈。 在微短劇「剿滅鬼子」,村民們透過「武術速成班」瞬間變成武林高手,輕鬆打敗日軍;「烽火正當年」里兩個孩子手持木戟竟能制服國軍正規軍官;「七七事變,師父讓我下山」中持大刀的主角直面對抗日軍,持槍的日本軍官就像按下暫停鍵的非玩家角色(NPC),站在原地被輕鬆斬殺。 此外,「重回1944:我在東北打鬼子」濫用「穿越」元素,男主角帶著現代全套設備回到1944年,用無...
財經

港媒:中共政治局會議將公布上將苗華罪狀

據報導,中共本月底將會召開政治局會議,屆時極有可能公布中央軍事委員會前委員、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的罪狀,稍後還會有大批將領遭整肅。 星島日報今天刊文指出,按照慣例,北京中央領導人將於8月初到海濱城市北戴河,以休假式辦公兩周。在此之前,他們將於本月底召開政治局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以及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文章認為,這次政治局會議極有可能還審議並通過中央軍委「關於苗華問題審查結果和處理意見的報告」,公布其罪狀,取消其上將軍銜,開除其黨籍。 據指出,中共中央軍委近日印發了「關於大力弘揚優良傳統、全面肅清流毒影響 重塑政治幹部形象威信的若干規定」(規定),這等於間接承認苗華落馬之後,軍隊政治幹部形象受到重創,也意味著下周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很可能公布苗華的罪狀,為軍隊貫徹「規定」造勢。 文章表示,政治工作是解放軍(共軍)的最大特色,也被視為最大優勢。不過,過去20多年來,解放軍4任政工部(前為總政)主任徐才厚、李繼耐、張陽、苗華,先後出事,其中張陽更自縊死亡。 據指出,出身31集團軍、曾任海軍政委的苗華,涉及拉幫結派,已落馬或「失蹤」的前陸軍政委秦樹桐、前海軍政委袁華智、前海軍參謀長李漢軍等,都是其舊部。因此,軍委印發的規定,提出要「重塑政治幹部形象威信」。 文章指出,除了苗華,前國務委員、國防部長李尚福已經落馬,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也「失蹤」4個多月,由7人組成的20屆中央軍委領導層幾乎「瘦身」一半;中共軍委此時提出「全面肅清流毒影響」,意味著不止是肅清苗華餘毒,還會有大批將領遭整肅。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中共黨媒刊文稱PRC對台行使管轄權 學者:撒謊論述

針對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刊登中國學者王英津的文章,聲稱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對台灣行使過主權管轄,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認為,這是一篇刻意扭曲、故意撒謊且牽強的論述。 人民日報今天刊登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的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的謬論當休矣」,文中聲稱,「從1949年以來,尤其是1971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不同時期以政治或軍事、直接或間接、肯定或否定等方式,對台灣地區行使著代表權或管轄權等內容的主權權力」。 王英津的文章聲稱,「解放軍軍機進入台灣所謂『西南空域』已成慣常演練,這些均是國家軍事機關對台灣地區行使主權管轄的體現」。 陳世民受訪時表示,這顯示中國的流氓心態,共軍進入到台灣西南海域進行軍事騷擾,但軍機軍艦並未進入到台灣12浬的主權範圍,甚至還在24浬以外,而12至24浬稱為鄰接區,依照國際法進入鄰接區,需要通知中華民國政府,而進入到12浬內在國際法上當然就是侵略。如果進入到主權範圍,政府一定會使用武力來去捍衛國家領土。 王英津的文章宣稱,「台灣地區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奧委會(IO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亞洲開發銀行(ADB)等,都是這些國際組織在事先徵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同意的情況下,才允許台灣地區以適當名義(如『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中國台灣』或『中國台北』等)加入或參與。」 文章並聲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作為獲得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理所當然地擁有對作為中國一部分的台灣地區的代表權」。 陳世民指出,台灣去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比如奧會或是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台灣用的是「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但文章卻刻意撒謊說台灣是用「中國台灣」、「中國台北」,這更證明王的文章是刻意扭曲事實,做扭曲推論。 陳世民進一步指出,關鍵是現在國際社會並沒有普遍認為台灣...
財經

中國暫停對杜邦反壟斷調查 未說明原因

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今晚公告,暫停對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的反壟斷調查程序,未說明原因。在此之前,美國對中國祭出對等關稅後,中方4月4日宣布對杜邦中國展開反壟斷調查。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22日晚上8時公告,暫停對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的反壟斷調查程序。 杜邦中國集團是美國化學巨頭杜邦(DuPont)在中國成立的外資獨資公司。杜邦中國2023年營收為23.45億美元,在杜邦全球收入比重約20%。 美國當地時間4月2日對中國祭出對等關稅後,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4月4日公告,因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對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展開立案調查,未說明該公司涉嫌原因。 據陸媒新浪財經此前報導,作為全球光電顯示材料領域的「隱形冠軍」,杜邦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材料、光阻劑、聚醯亞胺(PI)薄膜等關鍵領域長期佔據主導地位。其OLED材料一度穩居全球第2,光刻膠市佔率也在中國位居第2。 報導稱,在半導體封裝材料領域,杜邦更是擁有極高的市場份額和技術專利優勢。以應用於半導體精拋製程的CMP拋光墊為例,杜邦在全球佔據約60%的市場比重,在中國市場比重甚至更高。 報導指出,杜邦若是在中國被認定存在壟斷行為,將面臨巨額罰款(最高可達年銷售額10%)、業務調整或資產剝離等處罰。 美中6月在倫敦舉行經貿會談後,雙方互相解除多項限制措施。 美國近日解禁對中國銷售晶片設計軟體(EDA)後,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4日批准美國EDA大廠新思科技一項價值350億美元的收購案。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渤海再添億噸級油田 墾利10-2油田開發項目投產

7月22日,位於渤海的億噸級油田-墾利10-2油田開發項目順利投產,標誌著中國大陸海上最大規模淺層岩性油田正式進入生產階段。 據央視報導,墾利10-2油田位於渤海南部海域,距離天津市約245公里,區域平均水深約20米,已探明地質儲量超1億噸,是渤海灣盆地凹陷帶淺層發現的首個億噸級岩性油田。 墾利10-2油田是中國大陸海上首次開發的枝蔓狀稠油油藏。地下油氣分布在窄長彎曲的砂體中,不同砂體相互交織,如同樹枝在地面上的影子,呈現「枝蔓狀」,具有儲量分布零散、地質條件複雜、地下原油黏度跨度大等特點,開採難度大。 墾利10-2油田開發項目的成功投產標誌著大陸海上複雜稠油油藏開發邁入新階段,為後續此類油藏的開發積累了經驗,將有力推動大陸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年內實現油氣上產4000萬噸目標。位於渤海灣南方的億噸級油田墾利10-2油田。(央視新聞截圖)...
財經

繼降價後…大陸星巴克部分門市推自習室服務 稱不須另付費也不限時

近日大陸社群平台許多網友討論,大陸廣東等地部分星巴克門市推出「星子自習室」,有深圳門市的店員表示,不要求付費入座,不限時和不需要預約,門市提供免費電源插座、免費溫水等。 據陸媒九派新聞,多家廣州、深圳地區星巴克門市店員,確認星巴克新推出自習室供消費者學習,有廣州員工稱,自習室和飲品區沒有分開,大家會在一張長桌上學習。 星巴克中國則回應,在廣東部分星巴克門市新推「星子自習室」, 希望門市空間在炎炎夏日給大家提供自習去處。未來在更多門市也準備嘗試更多「興趣向」空間和活動。 報導也提到,除了深圳、廣東等大陸大城市,廣西和海南部分城市的星巴克也開設了自習室服務。 陸媒「合肥在線」報導,22日下午,星巴克廣州保利參悅廣場店工作人員證實,最近該門市推出「星子自習室」,「我們沒有要求顧客必須消費才能來自習室」,該門市人員表示,「星子自習室」沒有停留時間限制,在這裡還可以享受空調和免費的無線網路,「如果顧客能適當消費,作為門店肯定是更歡迎的。目前,門店內的飲品便宜的20多元(人民幣)就可以買到一杯。」 星巴克近期在大陸市場動作頻頻,6月10日,星巴克在大陸針對數十款非咖啡飲品進行降價,平均每款下調人民幣5元,最低價格達人民幣23元(約新台幣93元)一杯。這也是星巴克進入大陸市場26年來的首次降價。 介面新聞提到,星巴克中國考慮出售的消息也正在發酵,知情人士稱,星巴克已收到數份針對其中國大陸業務的收購提議,大多數投資者均瞄準控股權;目前最新的市場消息為,星巴克將會保有股權的30%;其餘股權將由多家買家分攤,每家持有不到30%。大陸星巴克部分門市推自習室服務,引發社群平台網友討論。圖/取自新浪財經大陸星巴克部分門市推自習室服務,引發社群平台網友討論。圖/取自新浪財經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