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5 8 月

港澳台

港澳台

8月27日登場 科技論壇 催動 AI 新紀元

全球掀起AI革命浪潮,各行各業不再僅止於「嘗試AI」,而是全速「導入AI、落地應用、創造價值」。迎向AI黃金十年,台灣產官研界群策群力,讓AI從「看得見」的技術、「用得到」的服務,轉化為「賺得到」的生意。 迎接AI黃金十年,經濟日報將於8月27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舉辦2025科技論壇「開啟AI新紀元」。本論壇由經濟日報主辦、協辦單位為中華電信(2412),工研院、資策會、日月光集團、玉山銀行、凱基金控。 論壇擬邀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榮賜、研華嵌入式事業群總經理張家豪、達明機器人總經理暨執行長陳尚昊,工研院AI策略長余孝先、資策會執行長范俊逸、玉山金控科技長張智星等產官研界專家,探討AI應用落地商機。 論壇壓軸高峰對談將以「生態協創共榮 掌握AI黃金十年」為題,由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擔任主持人,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總座張本元、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總座陳守正、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副主任李素蘭參與對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2025年至2030年AI技術將提升每年全球經濟產出成長0.5個百分點。研調機構IDC預估,至2030年,AI將為全球經濟帶來累計19.9兆美元的成長。 台灣也積極加入AI大浪潮,賴總統2018年擔任行政院長時就啟動「台灣AI行動計劃」,就任總統時更強調將台灣打造成「AI智慧島」,促進AI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提升國家競爭力。 行政院長卓榮泰認為,需積極建構數位主權及主權AI,鼓勵企業擴大對AI投資,強化AI資安管理,政府也積極導入AI,提升治理效率。 台灣資通訊及軟硬體產業在AI領域中扮演要角,輝達執行長黃仁勛多次提到,生成式AI引爆新產業革命,醫療健康、金融服務、製造工廠等各產業都將迎來AI引發顛覆性變革,台灣是支撐這場革命的核心力量。 身為台灣...
港澳台

高雄5區明天停班停課 澎湖正常上班上課

受西南氣流影響,高雄、澎湖今天下短暫豪雨,高雄市政府今天晚間6時30分宣布,明天六龜區、甲仙區、茂林區、桃源區、那瑪夏區5個行政區,停止上班、停止上課。澎湖縣政府表示,明天維持正常上班上課。 高雄市政府表示,根據中央氣象署及水保署資訊,明天高雄市山區預估雨量已達停班停課標準,且六龜、甲仙、茂林、桃源、那瑪夏5區,仍列為土石流或大規模崩塌警戒區,有致災之虞,為維護市民安全,宣布六龜區、甲仙區、茂林區、桃源區、那瑪夏區明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澎湖縣政府今天便正常上班、上課,縣府表示,明天仍正常上班、上課。高雄市明天有5區停止上班、上課。記者林保光/攝影...
港澳台

高雄依舊有豪雨 明天5區停止上班上課

西南氣流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高雄山區昨日撤離2千餘人,今天放颱風假,但無論山區或平地降雨量沒有預期來得大,但中央氣象署今晚還是持續對高雄市發布豪雨特報,高市府表示,六龜區、甲仙區、茂林區、桃源區、那瑪夏區5個行政區,明(30)日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針對明天是否上班上課。高市府表示,根據中央氣象署及水保署資訊,明日(周三)高雄市山區預估雨量已達停班停課標準,且六龜、甲仙、茂林、桃源、那瑪夏5區仍列為土石流或大規模崩塌警戒區,有致災之虞,為維護市民安全,高市府宣布六龜區、甲仙區、茂林區、桃源區、那瑪夏區5個行政區,明(30)日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公路局南分局指出,據中央氣象署水情情資預測,7月29日高雄市山區將會有大雨以上至豪雨發生機率,考量玉穗溪、布唐布那斯溪及荖濃溪水文及地質環境仍不穩定,持續降雨恐誘發水位暴漲及土石流危害,今晚8時起台20臨93線0K~5K (勤和至復興路段)實施預警性封閉,今晚8時起,南橫勤和至復興路段實施預警性封路。圖/公路局提供為因應豪雨特報,高雄桃源區公所成立災後應變中心。圖/桃源公所提供高市府表示,六龜區、甲仙區、茂林區、桃源區、那瑪夏區5個行政區,明(30)日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圖/高市府提供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港澳台

屏東縣明8山地鄉停班停課 其餘鄉鎮正常

依中央氣象署預報資料,屏東縣山地原鄉地區受西南氣流連續豪大雨影響,明日累積雨量已達停班停課標準,屏東縣政府宣布明日除霧台鄉、三地門鄉、瑪家鄉、來義鄉、泰武鄉、春日鄉、獅子鄉、牡丹鄉等8鄉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外,其餘正常上班上課。屏東縣政府宣布明日除霧台鄉、三地門鄉、瑪家鄉、來義鄉、泰武鄉、春日鄉、獅子鄉、牡丹鄉等8鄉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外,其餘正常上班上課。圖/縣府提供
港澳台

影/文湖線列車動彈不得 乘客走鐵軌旁畫面曝光 上班族氣炸

台北捷運文湖線今早8點多發生一部列車異常警訊,由於是通勤尖峰時段,大批乘客擠爆月台,甚至困在車廂,還被工作人員引導走在鐵軌旁至其他車廂。不少人氣炸,要求台北市長蔣萬安維護好列車,不要三天兩頭壞一次。 上午8時許是通勤尖峰時段,文湖線大直站往動物園站方向一部列車發生告警訊息,行控中心安排大直站至松山機場站執行列車單線雙向運行,並啟動劍南路站至中山國中站公車接駁。 民眾在threads發文指出,「第一次搭文湖線遇到告警訊息,真的好險沒有發生意外」,也分享影片「體驗走在捷運旁邊」,多名乘客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步行在鐵軌上。 「故障不早早公告」,大批民眾被困在文湖線忠孝復興站的月台。有網友指出,「文湖線劍南站-中山國中異常,班距10分鐘,但實際等了15分鐘」,也呼籲通勤族改其他交通工具。 也有民眾驚呼,捷運在大直站往松山機場站途中突然急煞,接著就停止不動,「現在是什麼情況?」其他乘客不清楚狀況,納悶是什麼原因,「有公告?還能坐嗎?」 「第一次遇到停駛和暫時停電」,不少通勤族氣炸,卡在車廂動彈不得,「我還在超長的松山機場」,有民眾大嘆「文湖線不意外。」有人則自我安慰,「停下來感受生命的美好。」 但有民眾將矛頭轉向台北市長蔣萬安,「一直故障,台北市長不用負責嗎?」另名乘客不滿文湖線又故障,並指前陣子板南線才壞一次;他點名蔣萬安既然不把超征的錢發給民眾說要用於市政,可以「先把基本民眾要用的捷運維護好嗎?煩不煩啊!三天兩頭壞一次。」北捷文湖線今早發生列車異常警訊,民眾分享「體驗走在捷運旁邊」的影片,可見多名乘客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步行在鐵軌上。圖/Threads帳號「lyspc_2312」授權提供...
港澳台

隨便拍都美!首爾最大數位藝術館「MUSEUM HEI」 20個展區可以拍

現代人的旅遊行程,絕對少不了「打卡」、「拍美照」。甫於2024年7月開幕「MUSEUM HEI」,乃是首爾附近最大的數位藝術博物館。館內以「生活中的美好時刻」為主題,規劃20個不同主題的數位藝術展區。旅客不僅能穿梭在熱帶沙灘、宇宙星空、世界名畫之中,也能盡興享受拍攝美照的樂趣,成為首爾新興的旅遊景點之一。 「MUSEUM HEI」館內規劃有「Luna」、「Pink Beach」、「Eos」、「Time Forest」等20個大小、主題不同的數位展區,並透過數位科技結合鏡面、光線、音樂等型態,讓觀眾能夠沉浸在不同的主題世界之中。例如在「Uyuni」展區,以擁有「天空之鏡」的烏尤尼鹽沼為名,打造一處寧靜的地平線景緻。駐留其中,可以看見極光、黃昏、飛鳥、浮雲等不同的光影變化,打造出絢麗無比的景色。 另外在「Eos」展區,懸掛空中、高低錯落的無數燈籠,不斷轉換著藍、紫、粉、綠等色彩,散發著無比夢幻的奇異光彩,同樣也是高人氣的打卡展館。另外空間最大的主展館,以270度的巨型螢幕,展演「雷諾瓦的一生」與「自然」兩大主題。民眾可以透過一連串的藝術作品,重新認識這位印象派繪畫巨匠,也能宛若飛鳥一般,穿梭在水墨山水之中。 除了能夠拍攝美照之外,MUSEUM HEI也透過數位科技,傳遞出壯闊、可愛、寧靜、療愈等等不同的情緒與感受,讓參訪民眾透過不同形式的互動,達到感官的多重體驗。若有機會造訪,不如多留點時間,除了可以找到更有趣的拍攝角度,亦可慢慢地感受每個作品背後的含義或是感動,也是另一種樂趣。 【MUSEUM HEI】 地址:885-43, Pyeonghwa-ro, Tanhyeon-myeon, Paju-si, Gyeonggi-do 票價:成人25,000韓元透過數位科技,觀眾可以沉浸在不同的奇幻世界之中。記者陳睿中/攝影彷彿讓人逃離世界的「Pink Beach」記者陳...
港澳台

南部唯一上班課縣市 嘉義市長黃敏惠臉書被罵爆

低壓帶影響加上西南風增強,帶來較多水氣,中南部連日來遭受短延時豪大雨,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市已宣布明天停班停課。但嘉義市府表示,根據中央氣象署預報資訊,未來24小時尚未達停班停課標準,明天照常上班、照常上課。消息一出,市長黃敏惠臉書被灌爆,引來大批民眾不滿「自己選的泳感市長,市民們別嗶嗶了,泳趕上班」、「嘉義共同生活圈就是最大的笑話」。 黃敏惠在臉書粉專「勇媽阿惠-黃敏惠」發出公告表示,根據中央氣象署預報資訊,嘉義市未來24小時預計雨量為80至150毫米,尚未達停班停課標準,明日7月29日(周二)照常上班、上課。 網友看完紛紛留言,「嘉義共同生活圈就是最大的笑話」、「自己選的泳感市長,市民們別嗶嗶了,泳趕上班」、「向咕嚕長看齊」、「厲害,如果超過150毫米希望你可以負起你講的責任,拜託」、「希望市長明天騎車上班,體驗一下下大雨人民是什麼感受」、「厲害,如果超過150毫米希望你可以負起你講的責任」、「有沒有要縣市合併啦!一個首長決定就好啦!共同生活圈不同調這樣很困擾」、「完全沒考慮過嘉義縣來嘉義市上班的民眾 是要怎麼過去?」、「不知明天有多少人必須勇闖搖滾區抵達嘉義市上班的?」。 嘉義市政府表示,氣象署資料顯示尚未達《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規定,因此,才宣布明天照常上班、上課。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港澳台

你以為是退化,其實是摩擦!膝蓋痛,九成不是老化,別一開始就搞錯方向

文/大林慈濟醫院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呂紹睿醫師 走樓梯時酸痛,夜裡膝蓋隱隱作響、翻身難安,醫師診斷你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於是你開始吃止痛藥、補軟骨素、打玻尿酸針,甚至考慮開刀置換人工關節。但這些療法真的對症下藥嗎?還是從一開始就搞錯了方向? 根據最新醫學研究,多數中年以後的膝痛患者,其實根本不是因為膝蓋「老了」,而是膝關節中存在「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膝關節構造:內側皺襞」,長年累月產生摩擦,導致發炎與關節損傷。被譽為「全台最難挂號」的骨科名醫呂紹睿,在新書《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中指出,九成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診斷,其實都是「摩擦造成的誤會」。 這個鮮少人知的內側皺襞,就像衣物的細微摺痕,原本平滑無害,隨著年齡增加與活動累積,逐漸變厚、變硬,開始反覆摩擦股骨內髁與關節軟骨,造成發炎與破壞。這種現象稱為「內側摩擦現象」,所引發的慢性疼痛與行動障礙,被定義為「內側摩擦症候群」。然而,X光只能看見關節間隙變窄與軟骨損耗,無法觀察到皺襞與骨面間的摩擦關係,導致醫師習慣性將其歸類為「退化」。 目前臨床治療大多採用傳統模式,依序是:止痛藥、葡萄糖胺與軟骨素補充劑、玻尿酸注射、PRP療法、清創手術、脛骨截骨手術,最終進入人工關節置換。這些手段雖然能暫時減輕疼痛,卻無法處理皺襞摩擦的根源,也讓不少患者在歷經多種治療後,仍無法改善癥狀。 為了揭開膝蓋真正的疼痛成因,呂紹睿與大林慈濟醫院研究團隊針對163位膝痛患者進行關節鏡檢查,結果發現:其中有95%的人,皆存在明確的內側摩擦現象,與退化無直接關係。 這類患者的癥狀表現明確,若你有以下幾種情況,就可能與內側摩擦有關: ★抽痛或割裂感:尤其在爬樓梯、久坐後起身時明顯。 ★夜間疼痛難眠:翻身時找不到舒服的姿勢。 ★摩擦音或彈響聲:彎膝時會有聲音,常伴隨疼痛。 ★膝蓋突然軟下來或鎖住:尤其是彎...
港澳台

你以為是「退化」?其實是你每天坐、走、彎的方式在毀你的膝蓋!

文/大林慈濟醫院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呂紹睿醫師 膝蓋不痛時無感,一痛起來寸步難行。許多人認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年紀大了、軟骨自然磨損的結果,事實卻遠比想像中複雜:你無意識中反覆的彎膝、久坐、用錯姿勢,才是真正讓關節走向崩壞的元兇。被封為「全台最難挂號」的名醫呂紹睿在其新書《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中指出,真正導致膝關節退化的關鍵,不單是年齡,而是日常中反覆發生的「內側摩擦現象」。這種看不見的內部夾擊會引發發炎,釋放化學物質腐蝕軟骨;軟骨碎裂後又進一步加劇關節腔的摩擦,形成惡性循環,讓「退化」一發不可收拾。 三大生活守則: 少彎、慢慢彎、不要彎太久 呂紹睿強調,膝關節的保養,其實從調整生活型態就能開始。他提出簡單實用的「三大日常保護原則」: Ÿ少彎:減少重複彎曲膝蓋的活動,例如爬樓梯或騎自行車,若無法避免,則需放慢速度,以降低摩擦破壞。 Ÿ慢慢彎:坐下、蹲下、盤腿時務必緩慢進行,避免內側皺襞遭到夾擊發炎。 Ÿ不要彎太久:長時間久坐或久站,會讓膝蓋某部位長時間承壓,建議每20~30分鐘活動一次膝關節,促進血液循環。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正是避免膝關節進一步惡化的關鍵。他強調:「退化性關節炎並非一夕造成,而是長年累積錯誤使用膝蓋的結果。」 治療的第一步,不是手術,是理解破壞的源頭 對於第一、第二期及部分第三期的患者,呂紹睿建議:「應先接受至少三個月的保守治療,在醫護專業人員的監控下進行。」而所謂「保守治療成功的必要條件」,其實與患者是否理解並願意改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首先,要徹底明白「內側摩擦現象」才是真正導致膝蓋退化的主因,其次,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型態與運動習慣,避開重複彎膝動作。 他也提出建議列表(如下表),點名多種日常活動——包括爬樓梯、騎腳踏車、蛙式或仰式游泳……等,這些看似健康的運動,其實正默默傷害著膝...
港澳台

害怕乳癌卻不敢篩檢?該怕荷爾蒙還是該怕自己的生活習慣?醫生直指女性最該重視的事

文/鴻馨診所院長吳佳鴻醫師 「妳,真的努力了嗎?」當我們口口聲聲說害怕乳癌,卻忽略了生活中最該掌握的行動時,這個問題就該留給自己深思。鴻馨診所院長吳佳鴻醫師最新出版的《別怕荷爾蒙,妳抗衰防病的關鍵》指出,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全球每四名女性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人罹患乳癌,在台灣已連續17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可是,光擔心有用嗎?我們真正該害怕的,其實是那些早就知道卻始終不做的事。 預防乳癌,生活SAFE才安心 吳佳鴻提出「SAFE Life」口訣: S:定期乳房篩檢、適當紓壓、良好睡眠 A:避免肥胖、煙酒、精製高糖高油食物 F:多纖維、多原型食物 E:規律運動、遠離環境荷爾蒙 這些看似簡單的行動,卻能顯著降低乳癌及多種慢性病風險。然而,現實中太多人總在喊怕乳癌,卻不改生活習慣,不運動、不篩檢、不戒煙酒,錯把重點放在擔心上,而不是行動上。 荷爾蒙療法被誤解,真正的風險其實在生活中 不少女性害怕荷爾蒙療法,以為它會導致乳癌,但事實上,使用生物等同性黃體酮(P4)並不會增加乳癌風險。反而,過多體脂肪、飲酒、吸煙、缺乏運動、長期壓力、接觸環境荷爾蒙,這些才是更該正視的高危險因子。 台灣研究顯示,肥胖讓停經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提高124%,喝酒、吸煙風險更翻倍上升。與此同時,乳癌發生率持續上升,早已不是荷爾蒙使用的問題,而是與飲食、體重、生活型態息息相關。 別再說怕,先問自己做到幾分 定期乳房攝影檢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41%,早期發現治癒率近乎100%,但門診里常見許多口口聲聲擔心乳癌的女性,卻不去篩檢。這就像總說想減肥,卻照吃高糖高油、不運動,還奢望奇蹟發生。 壓力與睡眠問題也是現代女性健康殺手。自覺壓力大的女性乳癌風險高出65%;台灣女性超過60%睡眠品質不佳,長期失眠更會增加癌症風險。與其被壓力壓垮,不如學會紓壓、調適心態、改善睡眠,才是根本解方。 肥胖、煙酒、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