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茶具发展史浅谈
李虎
茶具是随着茶叶的发展而同步起源的。据记载“茶”始于“汉”而兴于“唐”、盛于“宋”,那么作为:茶的盛具应该是同时代出现的,或者说要早于“茶”的出现。“茶具”一词最早起源于汉代,东汉著名词赋家王褒所著的《僮约》中记载有:“烹茶尽具”一词,“具”就是茶具。
根据考古发掘,现在最早的茶碗是山东考古发现的2500年前战国早期,这是一只生产于浙江越国地区。里面的碳化食物残留物为茶叶的泡煮物。这个年代也就是越国灭吴国后的卧薪尝胆“勾践时代”。这是一只原始青瓷碗,器型为最典型的“宫碗”样式,尺寸在十八厘米左右,是越窑早期的产品,也是我们中国陶瓷的祖先。
最早的茶碗:
工艺特征:
底部有明显的旋纹——制瓷工艺已有了显著的进步,从原始的泥条构筑发展为半机械化生产;器物上有施釉工艺——较更早的原始陶器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器物形状为墩式碗,没有唇口——从陶器发展到半陶半瓷。这个碗基本具备了现代陶瓷茶碗的全部要素。
茶具,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古今定义大有不同。古代茶具,称为茶器或茗器。泛指制茶、饮茶使用的各种工具,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大类,陆羽《茶经》就是这样概述茶具的。现在所指与泡茶有关的专门器具在古时叫茶器。“茶具”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六博汉画像砖,成都市博物馆藏
*帷慢之下,四人相对博弈。
图中有一案,案上有耳杯、一盂,大概在进行对博饮茶。
宴舞汉画像砖,广汉市汉墓出土
*正中一人正在起舞,左为顶罐和抚琴者,右侧三人吹奏。
图中有二案,案上有耳杯、盂等。六人边表演边饮茶。
从广义上来讲,茶具指的是完成茶叶泡饮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器具及茶室用品。从狭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