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茶具發展史淺談
李虎
茶具是隨著茶葉的發展而同步起源的。據記載「茶」始於「漢」而興於「唐」、盛於「宋」,那麼作為:茶的盛具應該是同時代出現的,或者說要早於「茶」的出現。「茶具」一詞最早起源於漢代,東漢著名詞賦家王褒所著的《僮約》中記載有:「烹茶盡具」一詞,「具」就是茶具。
根據考古發掘,現在最早的茶碗是山東考古發現的2500年前戰國早期,這是一隻生產於浙江越國地區。裡面的碳化食物殘留物為茶葉的泡煮物。這個年代也就是越國滅吳國後的卧薪嘗膽「勾踐時代」。這是一隻原始青瓷碗,器型為最典型的「宮碗」樣式,尺寸在十八厘米左右,是越窯早期的產品,也是我們中國陶瓷的祖先。
最早的茶碗:
工藝特徵:
底部有明顯的旋紋——制瓷工藝已有了顯著的進步,從原始的泥條構築發展為半機械化生產;器物上有施釉工藝——較更早的原始陶器有了實質性的改變;器物形狀為墩式碗,沒有唇口——從陶器發展到半陶半瓷。這個碗基本具備了現代陶瓷茶碗的全部要素。
茶具,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古今定義大有不同。古代茶具,稱為茶器或茗器。泛指制茶、飲茶使用的各種工具,包括採茶、制茶、貯茶、飲茶等大類,陸羽《茶經》就是這樣概述茶具的。現在所指與泡茶有關的專門器具在古時叫茶器。「茶具」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
六博漢畫像磚,成都市博物館藏
*帷慢之下,四人相對博弈。
圖中有一案,案上有耳杯、一盂,大概在進行對博飲茶。
宴舞漢畫像磚,廣漢市漢墓出土
*正中一人正在起舞,左為頂罐和撫琴者,右側三人吹奏。
圖中有二案,案上有耳杯、盂等。六人邊表演邊飲茶。
從廣義上來講,茶具指的是完成茶葉泡飲全過程所需要的設備、器具及茶室用品。從狹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