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6 10 月

港澳台

港澳台

MLB/相隔877天重現經典 大谷翔平再次三振楚奧特

相隔877天的再次對決,大谷翔平重現2023年經典賽冠軍戰的史詩打席,今天再次三振掉前隊友楚奧特(Mike Trout),而道奇隊打完第1局也以3:0領先天使隊。 大谷翔平加盟道奇後在今年首次重拾投打二刀流,首次面對天使在過去的主場出賽,1局上就先敲出三壘安打,並靠著貝茲(Mookie Betts)的安打回來得分,隨後史密斯(Will Smith)的兩分砲讓投手大谷登板前就有3分援護。 1局下大谷翔平再次站上熟悉的投手丘,面對第1棒奈托(Zach Neto)就投出三振,接著又讓薛耶爾(Nolan Schanuel)敲出滾地球出局。 天使隊第三棒楚奧特走上打擊區前,轉播單位特別播放2023年冠軍賽第9局的最後打席,當時作為終結者的大谷翔平三振掉了楚奧特,幫助日本隊擊敗美國隊奪冠。 而今天是兩人相隔超過800天的再次對決,也是大聯盟生涯首次對決,這次大谷翔平投到2好3壞滿球數,一顆86.8哩的橫掃球(Sweeper)投進好球帶,楚奧特沒有揮棒遭到三振,隨後看向大谷露出笑容。 大谷翔平在第1局就寫下紀錄,成為自1900年以來,第一位在首局首打席敲出三壘安打的先發投手。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港澳台

白飯換紅藜、油改橄欖?醫師揭「這樣吃」不只健康,還能救地球!

文/洛桑加參醫師 當你吃下一口當季蔬果、挑選冷壓橄欖油入菜、或是將白飯換成紅藜飯時,也許你沒意識到,這些選擇不只是為了健康,更是對這個世界的一種責任。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在著作《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中提到,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植物性飲食為主」不僅能有效預防慢性病,還能延緩地球資源危機。 如果你願意採用這樣的健康飲食模式,全世界的醫師和糧食專家都想對你說一句:「謝謝你。」因為你不只改善了自己的體質,也讓醫療資源負擔得以舒緩。從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到部分癌症,飲食習慣的優化,是最直接有效的預防手段。 認識食物圈裡的「超級英雄」:哈佛推薦的10大超級食物 你可能已習慣多菜少肉、採取地中海飲食,但洛桑加參提醒:「還能更好。」他特別整理出哈佛醫學院推薦的十類超級食物,幫助你打造健康與永續並行的日常。 莓果類 藍莓、覆盆莓、蔓越莓、黑醋栗、桑葚、草莓——這些看似可愛的「Berry」,其實是對抗退化性疾病的一線戰力。它們富含抗氧化劑,不只養顏美容,更能保護神經系統。搭配優格吃,是洛桑加參的最愛。想戒掉洋芋片?就從藍莓開始。 深綠色蔬菜 菠菜、茼蒿、花椰菜、甘藍、地瓜葉,富含葉酸、鐵、鈣與維生素A、C,是每日不可缺的基礎防護。洛桑加參特別讚賞台灣蔬菜種類豐富又平價,是養生者的天堂。 富含Omega-3 的魚類與種子 雖然主張以植物性飲食為主,但洛桑加參也不完全排斥魚類。沙丁魚、鯖魚、鮭魚等富含Omega-3的魚,是提升心腦健康的關鍵。素食者可改選亞麻子、南瓜子、芝麻等植物性來源,一樣能補足營養。 乾果類 核桃、杏仁、榛果、腰果……這些高營養的乾果類雖熱量高,但只要少量、輪替食用,就能發揮抗發炎與強化腦力的效益。洛桑加參也提到家鄉傳統,用野生核桃配蜂蜜,有助緩解高原反應。 好的油 現代人常因外食導致Omega-6攝取過量,導致發炎體質。...
港澳台

失眠竟讓癌症風險暴增50%?養生名醫的自製點心:助眠不必靠藥物「飲食是起點」

文/洛桑加參醫師 在追求早睡早起成為健康顯學的此刻,有一群人卻總在夜深人靜時清醒。他們不是失眠,也不是懶惰,而是與生俱來的「夜行者」。根據學者觀點,這些人擁有一種特殊的基因:守望者基因。在原始部落時代,夜晚需要有人守夜,保護族人不受野獸或敵人侵襲,而這類具備夜間清醒能力的人,正是確保部落存活的關鍵。這項特質延續至今,也讓部分人天生與黑夜為伍。 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許多靈性修行者、創作者與高敏感族群,常在夜晚與宇宙對話,凌晨三點自動醒來的人也不少見。他們並非失調,而是發揮著另一種形式的貢獻。如果你正是這樣的人,不必強迫自己迎合社會節奏,順應自己的生命韻律,就是最適合的養生方式。不過,也必須留意,不是所有晚睡或淺眠都是「夜行者基因」的展現。真正的睡眠障礙若被忽略,反而可能掩蓋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 失眠不只是煩,還可能成為健康危機 失眠帶來的不僅是疲憊,更是醫學上真正害怕的連鎖反應。長期睡不好,人體的NK細胞數量可能銳減五成,這意味著抗癌能力下降、慢性病與失智風險增加。女性可能面臨老化、白髮、皮膚鬆弛;男性則擔憂開車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現如同酒駕般的危險。學生則可能熬夜苦讀,卻在考試時一片空白。 這些都指向同一個事實:睡不好,生活品質全面下滑。面對睡眠困擾,洛桑加參提供一系列調整方式,從「吃、喝、用、想、做」五個面向,幫助讀者重建夜間的平靜與休息。 從飲食入手,讓腸道與大腦同步安穩 助眠不必靠藥物,飲食就是最簡單的起點。洛桑加參建議可嘗試「自製無糖優格+天然蜂蜜+香蕉」的組合,不僅有助入眠,還能調整腸道菌相,進一步影響情緒與幸福感。芝麻亦有寧心安神之效,適合肝腎虛引起的難眠者。反之,高脂重口味食物如炸雞、披薩,以及容易脹氣的豆類、辛香料,都應避免在睡前食用。若服藥後出現睡眠問題,應儘快告知醫...
港澳台

「害怕」有時比失敗更可怕!陳奕迅坦言靠藥物才能上台:不再過度執著,人何必跟自己鬥氣?

文/專業咨商心理師林萃芬 「害怕」有時比失敗更可怕,它不只藏在日常細微的選擇里,也可能潛伏在舞台聚光燈下,掌聲最響亮的那一刻。日前,港星陳奕迅在澳門舉行的演唱會紀錄片《FEAR and DREAMS:NOW is the only reality》首映式上,談到自己去年巡演期間罹患焦慮症的經歷。 他坦言,杭州站因失聲臨時取消兩場演出後,精神狀態急轉直下,必須靠藥物控制緊張情緒;即使休息良好、心情平穩,不吃藥仍會瞬間焦慮。「人何必跟自己鬥氣?」51歲的他說,如今更希望善待自己,不再過度執著。陳奕迅的故事,引發不少人的共鳴。專業咨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著作《鍛煉心理肌力》中指出,勇氣的核心並不是「沒有害怕」,而是願意在害怕的狀態下仍向前走。 害怕讓我們想控制一切 林萃芬觀察,害怕時,人們常透過「控制」來尋求安全感。這種控制可能針對自己,例如事事規劃、物品排列精準到毫米,甚至記錄每個細節,彷佛秩序能換來心安;也可能延伸到他人,例如要求別人回報行蹤、遵守規範、按照自己方式辦事。 然而,過度控制往往成為壓力的溫床。舞台上的陳奕迅或許就像這些努力「掌控全局」的人,一旦某個細節脫序,便覺得整個世界失衡。 害怕藏著敵意與比較 害怕不只關於恐懼本身,它有時還夾帶著敵意。林萃芬指出,許多人在不安時,會陷入比較與競爭,「別人有我沒有,怎麼可以?」這種心理驅使人追求「一枝獨秀」,但越想用成功克服不安,對失敗的恐懼就越深。 這與陳奕迅描述的舞台壓力如出一轍,擔心自己表現不夠好、說錯話被批評,長期累積便可能引爆情緒危機。 害怕讓人停滯不前 在咨商中,林萃芬常遇到害怕失敗而拒絕嘗試的人,「我不曉得要怎麼做,可以不要做嗎?」或「可以換資深同仁來嗎?」成了他們的口頭禪。這背後往往源自童年時不斷被灌輸「你做不好」的訊息,久而久之,便相信自己真的不行。 對藝人而言,這種自我懷疑更容易在高壓環境中被...
港澳台

災難發生時沒有哭的人最危險!心理師曝創傷修復盲點:身體好了,大腦從未忘記

文/專業咨商心理師林萃芬 當你想像自己身處一場重大車禍、經歷暴力攻擊、面對天然災害,或是家人意外離世的情境,心中會湧現什麼感受?在美國,約有五到六成的民眾在人生中會遇到這樣的創傷事件,這些經歷往往迫使他們尋求心理咨商來療愈創傷。然而,在台灣,面對類似的重大變故時,許多人卻鮮少利用心理咨商的資源。這背後隱藏的原因是什麼呢? 專業咨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著作《鍛煉心理肌力》中指出,創傷事件發生後,人們會經歷不同的心理階段:哭喊期、否認期、侵擾期、接納期到完成期。這些階段反映了創傷對個體心理的深遠影響。 更重要的是,創傷所帶來的心理衝擊並非立即顯現,而是會潛藏多年,逐漸侵蝕我們的心理健康,甚至扭曲我們的人格特質。當癥狀浮現時,通常心靈已經受到嚴重破壞。那麼,究竟心理咨商在這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它如何幫助人們處理和恢復自創傷中呢?這正是林萃芬十年咨商經驗中不斷探索和回答的問題。而她的發現可能會改變你對心理咨商的看法。 天災創傷讓人深陷長期的恐懼中 位於地震帶的台灣居民常面對自然災害帶來的心理創傷。災後,許多人出現暈眩、失眠、惡夢等癥狀,並表現出過度警戒,如恐懼獨處、心悸、呼吸困難。特別是那些失去親人或財產的人,他們可能情感麻木或過度激動。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沒有眼淚的悲傷者」,他們可能因無法接受現實而難以表達情感。對青少年和兒童而言,親友的安全感給予和身體接觸至關重要。透過語言和肢體的慰藉,可幫助他們克服孤獨和不安。 經歷創傷的兒童可能表現出特別的依賴、恐懼死亡和分離焦慮。一些兒童可能透過身體癥狀或自我傷害來抒解情感,如拔頭髮等。在這些情況下,心理咨商變得格外重要。如果災後出現長期心理困擾、麻木、回想災難、惡夢等癥狀,或者生活和人際關係受影響,則需尋求專業幫助。此外,家暴者中有不少實際上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未經適當心理療愈,情緒可能轉化為暴力行為。 職場危機會產生...
港澳台

飢餓竟能讓你更專註、更年輕?醫師教你16小時斷食的正確打開方式

文/洛桑加參醫師 「餓死了餓死了,我要去大吃一頓!」你是否也常聽人喊出這句話?但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其實餓一點,人才活得更好、更久。 他說,自己經常「讓肚子凈空一段時間」,三天、五天、七天的斷食都嘗試過,因為了解到細胞自噬如何激活新陳代謝與排毒凈化,甚至提升心靈力量。過午不食、十六小時輕斷食,對他來說都不是挑戰。更有朋友創作時習慣空腹:「肚子飽了,人就傻了,搞不出什麼好東西。」 許多研究衰老機制的生物學家與遺傳學家都指出:人類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強大,即使在困境中,也有能力修復自己、活出更好的狀態。學者們發現人體內的「去乙醯化酶(Sirtuin)」,這種蛋白質能保護細胞、增強抵抗力,更是人體自我修復與抗老化的關鍵角色。斷食啟動的細胞自噬機制,便可活化去乙醯化酶,使身體開始「吃自己」以達到修復與更新。 當你少吃一點,身體不僅不會「餓死」,還會開啟清理模式,進行如同資源回收的過程。沒有新營養進來時,細胞會主動降解老舊物質,轉化為能重新利用的小分子,再打造出嶄新的細胞。這種與生俱來的循環再利用系統,正是我們的原始祖先能夠在飢餓年代自我療愈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細胞自噬的發現者,日本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教授,也因此研究榮獲2016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國際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也曾刊登相關研究,證明間歇性斷食對健康的好處,不只是減重,更包括改善葡萄糖調節、提升抗壓力、抑制發炎反應等,在增強精神力與免疫力上都有正面影響。 有趣的是,為了研究「少吃一點是否能延年益壽」,科學家曾從老鼠剛出生開始進行飲食控制,一天喂、一天不喂。對照組的老鼠則天天吃到飽。結果發現有節制飲食的老鼠,壽命最多延長了80%。雖然不同研究間的數據略有差異,但結論一致:減少食物攝取,有助於延長壽命。 那麼,一般人可以怎麼開...
港澳台

明華園重製界牌關傳說 孫翠鳳開心與青春班底共演

明華園戲劇總團重製經典劇作「界牌關傳說」,由無敵小生孫翠鳳領軍,攜手明華園藝術家族新生代演員共同演出;孫翠鳳說她超級開心,「因為全都是青春的肉體與我一起表演」。 飾演羅通的孫翠鳳,記者會一上台就吸引全場目光,她與女兒陳昭婷飾演的屠爐公主2支扇子加上2把劍,帶出款款深情。孫翠鳳表示,現在的演員都不是她當年夥伴,「我很開心全都是青春的肉體」;孫翠鳳說正因做傳承多年,新生代都已獨當一面,「我很放心,也才敢把他們推上國家戲劇院舞台」。 孫翠鳳說,這出是「東方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劇情分成春、夏、秋及冬四大段落,每段有不同事件與人物,「3小時的現場演出,但就跟看電影一樣,段落很美」;孫翠鳳說,這齣戲在講兩國交戰,劇中也有休戰時刻,「希望透過這齣戲能夠帶來和平,有和平才能好好過日子,好好談戀愛」。 「界牌關傳說」改編自傳統戲「羅通掃北」,在傳統歌仔戲與京劇多被視為武戲,但透過國家文藝獎得主陳勝國新編,以羅通與屠爐公主之間橫跨敵國的愛情故事為主軸,描繪因政治與命運而無法圓滿的愛情悲劇,打造出歌仔戲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演出至今,已成明華園經典代表作之一。 飾演屠爐公主的陳昭婷表示,她認為公主雖然是古代角色,但她有現代女性的勇氣與個性,為了追求愛情不顧一切,「每個人都有選擇權,愛情也是,妳選擇了,就要勇敢面對。」陳昭婷說,這次演出有哥哥、嫂嫂跟朋友與學妹等夥伴陪伴,「比較可怕的是我媽(孫翠鳳)」。 製作人陳昭賢表示,明華園總團做傳承已經很多年,「今年我們把經典帶回來,希望經典不只是經典,更要在當代持續被看見」;陳昭賢說,重製經典「壓力更大」,像劇中最後有一個高潮是「火燒界牌關」的場景,「我爸陳勝福說那場景花多少錢都沒關係,我媽就會說要小心錢包,我每天都經歷這樣的挑戰。」 陳昭賢說,孫翠鳳是第一代「羅通」,將羅通的深情與浪漫發揮得淋漓盡致,「羅通就是大家可以嫁的那種男人」;陳昭賢說,今年這...
港澳台

「自戀型」vs.「媽寶型」,你覺得哪種同事最難處?心理師的職場奇葩終極求生術:別讓人得寸進尺

文/專業咨商心理師林萃芬 看到新聞報導在討論優質偶像人設崩塌,自戀型人格及巨嬰式的誇張行徑引髮網友熱議。職場上如果遇到「媽寶型」同事或「自戀型」同事該怎麼互動,才能增加彼此對話空間?專業咨商心理師林萃芬出版《鍛煉心理肌力》(時報出版)書中提到,鍛煉強健心理肌力的第一步,學習跟不同特質的人相處,增強及累積不同的工作經驗,這些都可以豐富我們的生命經驗,並同時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技巧。 「錯不在自己!」媽寶型同事 林萃芬咨商心理師解釋,所謂「媽寶型員工」亦即「滯留青春期的成年人」,他們的典型特徵就是,雖然年齡已經成年,但心理上仍舊極度依賴父母。「媽寶型員工」對父母的依賴性會以各種不同的行為模式表現出來,包括:自尊低落,憂鬱自憐,容易沮喪,無法達成任務就開始找借口,很難對事情負起責任,對抗所有的權威人士,不會自己做出適當的抉擇,對別人的協助不懂得感恩,總覺得別人是欠他的;常常製造緊急危機讓人難以對他們放心,碰到問題就回家搬救兵,或是上班不滿意就換工作。 但另一方面,媽寶型員工又想要擁有成年人的自由權力,例如:凡事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想要得到什麼便要馬上得到,可是卻不想承受伴隨成長而來的痛苦與責任,為了避免負起責任,他們可能會採取下面的因應之道: 一、是怪罪別人或推給別人,認為:「錯不在自己」。 二、是當他們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馬上會變得絕望無力。 三、是以為問題會自動消失,所以「只要不承認有問題就沒問題」。 四、是找救兵來解決問題,爸媽當然是最佳人選。 所以,如果想要協助媽寶型同事長大成人,最重要的就是帶領他們邁向獨立自主,可以運用思考性的語言來設立行為規範,具體的說法像是:「等你寫完報告,我再跟你討論接下來怎麼做。」一步一步帶領他們為自己的承諾負起責任。 「公司只靠我一個人,沒有我不行」自戀型人格同事 林萃芬強調,「自戀型人格」渴望被重視與重用,也就是俗稱「自我感覺良好」...
港澳台

「飛機有破洞,有人掉出去」女機長3.2萬呎高空冷靜對話錄音曝光!一張心理評估量表:我也能做到嗎?

文/專業咨商心理師林萃芬 媒體報導道奇隊球星大谷翔平在對戰紐約大都會時,面對投手羅培茲(Jorge Lopez),擊出了本季第十四支全壘打。然而,羅培茲在面對下一位打者時情緒失控,被驅逐出場。他緩步走向休息室時,將手套丟向觀眾席以發泄情緒。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他說自己是最糟球隊的最爛隊友。令人意外的是,他話才說完,就被球隊指定轉讓(DFA),形同被踢出隊伍,顯示球隊對他在比賽中的行為完全無法接受。專業咨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她的書《鍛煉心理肌力》(時報出版)中提到,在所有的生涯發展中,職業運動員最需要強韌的心理肌力。幾乎每個成功的運動員,都是從小開始長期接受反覆嚴格的訓練,成果卻要在短短几秒鐘或幾十分鐘內呈現出來。無論技術多麼高超,只要成績不如別人,就要接受「輸了」的結果。 向運動員學習危機管理 不只運動員,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心理技能」,能夠鎮定地處理突發的危機事件,自信地表現專業能力,及時地消化壓力,隨時做好自我調整,從確認問題到自我承諾,每個步驟都確實執行,做好環境管理,類推到所有的狀況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危機處理事件是,一架飛往達拉斯的西南航空班機,因為左發動機在三萬兩千呎的空中爆炸,女機長舒茲(Tammie Jo Shults)鎮定跟塔台通話的過程。 飛機沒著火但有洞,女機長鎮定應對帶領平安降落 當航管人員問到飛機是否著火時,舒茲以平靜的聲音回答:「沒有,飛機沒著火,但失去了某些機上部件,他們說機上有個洞且有人掉出機外。」舒茲清楚表示機上有乘客受傷,並請醫療人員在飛機降落後與他們會合。飛機安全降落之後,舒茲還花時間親自跟機上所有的人談話。這位女機長的聲音,展現了最強的「心理技能」,臨危不亂,發揮專業,帶領全部的人平安降落。想了解自己的「心理技能」如何?不妨做做下面的「心理技能」評估量表,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需要再自我鍛煉。 「心理技能」評估量表 根據以下「心理技能」...
港澳台

淡水漁人碼頭仲夏煙火秀今登場 近6萬人賞煙花

新北市漁業處辦2025淡水漁人碼頭仲夏繽紛煙火秀,今年攜手「北海岸時尚藝術季」登場。煙火規模及精彩度更勝以往,最大12吋煙火彈,首場「戀曲永恆」主題煙火秀,色調以桃紅、粉紅色係為主,營造濃厚戀愛氛圍,吸引近6萬名民眾來漁港追煙花。 淡江大橋即將完工,今日結合仲夏繽紛樂煙火秀與2025北海岸時尚藝術季,舉辦「仲夏映時尚」活動,策展人設計師潘怡良,以「友善釣魚」融合環保材質與機能剪裁,製作永續時尚系列服飾,賦予釣魚服裝戶外機能風的時尚感,並傳遞海洋永續與時尚共生的理念。 此外,現場還有知名設計師張伊萍、楊雪琪捕捉仲夏夜視覺記憶與節慶感受,聯合發表「浪漫煙火」系列作品,以及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展出優秀作品,共同打造浪漫夏季藝術盛宴,引領新生代展現創意設計實力與永續理念,讓北藝季活動也成為學生髮光發熱的舞台。 今日首場「戀曲永恆」煙火秀,最大12吋高空煙火彈,搭配多重變化型煙火蛋、花柱、花束與虎尾地面特效,自地面直至高空層層鋪陳,營造出浪漫視覺層次,讓整條淡水河岸洋溢幸福滿溢的愛戀氛圍。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淡水漁人碼頭仲夏繽紛樂活動煙火秀,已成為在地的年度盛會,今日特別結合北海岸時尚藝術季,為漁港帶來不同價值及觀光人潮,刺激漁人碼頭及周邊商圈的夜經濟,民眾來漁人碼頭可以追煙花、觀走秀及逛市集。 漁業處表示,錯過今日煙火的朋友別擔心,緊接著連2個周末(8月17日、8月24日),還有2場煙火秀,熱愛璀璨花火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新北市漁業處辦理「2025淡水漁人碼頭仲夏繽紛樂活動」煙火秀今登場。記者劉懿萱/攝影新北市漁業處辦理「2025淡水漁人碼頭仲夏繽紛樂活動」煙火秀今登場。記者劉懿萱/攝影新北市漁業處辦理「2025淡水漁人碼頭仲夏繽紛樂活動」煙火秀今登場。記者劉懿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