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研究機構\”自由之家\”發布的最新網路自由度報告\”爭取網路信任\”顯示,全球互聯網自由度連續十四年下降。
美國民主研究機構\”自由之家\”周三發布最新報告,中國連續十年被列為網路最不自由的國家,而且評比分數年年下滑。
10月16日,美國民主研究機構「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發布的最新網路自由度報告「爭取網路信任」 (The Struggle for Trust Online)顯示,全球互聯網自由度連續14年下降,除了緬甸首度與中國齊名,被列為最不自由的國家外,中國的評比分數連續第10年墊底,從2015年的12下滑至2024年的9。
該報告指出,中國互聯網自由度位居全球之末的情況已長達十多年。中國政府持續將國內互聯網與世界其他地區隔離,限制部分政府網站的國際流量,對使用VPN翻牆的民眾處以高額罰款,並系統性地打壓異議聲音。不論是民眾分享新聞報道,還是談論宗教信仰,乃至與家人、海外人士交流,都會受到嚴厲控制。
中國網路監控空前強化
根據自由之家的報告,北京當局還對科技產業擁有巨大的權力,能通過監管和刪除言論強化政府的敘事立場。 2023 年 7 月,中國政府規定,擁有 50 萬以上粉絲的自媒體賬戶,包括獨立作家、博主和網紅等進行實名註冊,促使當中一些人關閉了帳戶。
去年11月,前媒體人孫林在社交媒體平台發布有關抗議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帖子後遭警方毆打,送醫後不治死亡。白紙運動一周年之際,影視製作人陳品霖在網上發布相關紀錄片《烏魯木齊中路》後,遭警方以尋釁滋事罪刑事拘留,面臨最高五年監禁。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中國網路專家雷凱瑞(Dakota Cary)告訴本台,自由之家的報告不令人意外,只要習近平認為網路自由威脅到中共意識形態與合法性,那麼民眾獲取可能挑戰黨言論的外部信息就會不斷被切斷。
不過,雷凱瑞表示,經過十年來的技術進步,中國政府對於互聯網的審查和監控越來越容易及有效。此外,習近平政府還建立了新的官僚機構以強化對互聯網的控制:「中國在市級和省級也設立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監控網路」。
他說,近來中國教師護照被迫上交的現象,也反映出中國政府亟於控制對外國信息的獲取,「而教師顯然是因為在教育學生什麼是黨的路線方針上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周三面對法新社記者的相關提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則指責,自由之家長期在涉華問題上發表不實言論,所謂報告別有用心。
實踐網路自由:台灣經驗
自由之家評估全球72個國家的網路自由度,這些地區的網路用戶佔全球大約8成;該報告還特別關注,一些國家在選舉期間出現虛假、誤導或分裂性信息等問題。例如,在台灣,時尚和化妝網紅在2024 年 1 月總統大選前發布有關選舉舞弊的虛假指控,這類指控反映出中國意圖阻撓、干擾台灣民眾投票的大外宣活動(influence campaign)。
報告作者之一、自由之家技術與民主研究主任芬克(Allie Funk)周三在發布會上表示,台灣採取公開透明和鼓勵公共參與的應對措施,值得他國借鏡。
芬克說,「台灣民眾可以直接向事實查核平台(Cofacts)提交信息,然後由專業人員和社區志願者進行審核。這種開放性和包容性有助於提升公眾對事實核查組織的信任。此外,台灣當局通過法律,允許政治候選人要求社交媒體公司刪除深度偽造的內容,前提是必須由技術專家先行驗證內容是否為人工智慧生成」。她認為,這種措施也同時能保障台灣民眾自由表達對政黨、候選人及其立場的看法。
自由之家依據網路使用是否遭遇設施、經濟和政治障礙,內容是否受到審查、限制,以及用戶的法律安全及保障等三項原則,對全球網路進行自由度評比。2024年的報告顯示,中國與緬甸分數最低,冰島仍是全球網路最自由的國家,台灣以79分名列全球第7,為亞洲最佳;美國分數則為76。
記者:喬琴恩 責編:安克 網編:何足
本文來源: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