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世界》紙本水墨 2010年 190X130cm
繪畫語言作為畫家展現繪畫主題的重要手段,在繪畫創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因社會因素及畫家思想意識的轉變,已經發生了變化。本文將從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面臨的困境入手,力求從語言創新上尋找問題的突破口,從而使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向著更高的層次上發展。
繪畫語言包括線條、背景的明暗度,色彩的調和以及筆觸,由此衍生出了結構的肌理層次,節奏的明快等。繪畫形式語言包括三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形式層面,也就是作品的內在形式,有組織結構關係,藝術手法,形式風格、意蘊、美規律等。其次是語言層面,是作品的外部形式,主要表現在繪畫的造型、色彩、構圖等方面。最後是技法層面,是繪畫的視覺表徵,表現技法有油畫技法、水墨畫技法、素描技法等。在中國繪畫歷史上,繪畫語言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並深刻地影響著繪畫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技術的應用,繪畫語言正隨著時代的發展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輪迴·游》紙本水墨 2018年 136X68CM
一、當代語境下傳統繪畫語言面臨的困境
因繪畫作品所體現的主題、風格等的不同,所以,在語言的運用上也會有所不同。傳統繪畫語言的運用需要考慮一定的社會背景,從社會審美觀出發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而現代社會,社會形態和人們的審美心理已經發生了變化,若依然採用傳統的繪畫語言表現形式,顯然已經不合適。傳統水墨人物畫語言經過時間的演化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技法體系和審美標準,最終以形式化的方式存在,具有相對穩定和特殊的性質。在水墨人物畫中,程式化的表現形式較為常見。六朝陸探微創作的秀骨清像採用的程式化畫法,很好地表現出了人物清秀的氣質,但後人在使用的過程中未加創新,到了東晉時期,已經變成了十分萎靡屏弱的人物畫風格。梁楷、法常等水墨人物畫家使用粗筆水墨展現人物,也被後人競相模仿,但因過於重視筆墨而輕視物象,所以,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繪畫語言的程序化,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響了繪畫語言的發展。在程式化用筆技法當中,對於人物衣紋的描法共有三大類,十八種,儘管穩定性較高,但也會隨著創作客體和主體而變化。明清的近代畫家因墨守成規,缺乏創作的靈動性,所以,使水墨畫的發展止步不前,甚至是衰落。
《游之二》 紙本水墨 2016年 185X110CM
傳統筆墨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步入到現代社會,其程序化的筆墨語言與現代化的人文主題在相互碰撞的過程中,表現出了不適應。傳統筆墨雖不華麗,但考究,而現代人對畫作的審美角度卻不注重細節的考究,如此一來,傳統的筆墨語言已經很難適應現代人的情感表達,創新勢在必行[。傳統水墨人物畫多以道釋人物,名流隱士為主,而現代人的思想更加寬泛,繪畫語言已不僅僅局限於程式化,更多的是追求藝術表現效果,呈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和人文氣息。豐富多彩的現代社會為人物畫創作提供了廣泛的創作題材,正是這片孕育激情和靈感的沃土,讓藝術家們以獨到的眼光審視和描繪他們所見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生生不息》 紙本水墨 2012年 185X190CM
二、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的語言創新
1 緊張荒誕的都市心態表達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現代社會,當代畫家透過生活的表層看到了忙碌的人們想要衝破緊張的節奏尋找安逸生活的內心,那些躁動不安的靈魂,在極力地反抗著生活的束縛,這種精神異化的本能化生活方式給了畫家創作的靈感,通過描繪當代人的精神狀態,捕捉社會的新風尚,新氣息,用粗野髒亂的非規範化筆墨展現著現代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當然,也有一些藝術家想要尋找另一種現代生活氣息,他們走出城市尋找心中的世外桃源,有的畫家以水墨樣式去探討城市的狀態以及生存的意義。
《自由世界》 紙本水墨 2009年 200X135CM
2 寧靜唯美的和諧生活憧憬
在繪畫語言表達上,很多現代畫家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將其表現在畫作上,創造出了清新典雅的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他們的繪畫語言上和繪畫形式上看,具有很強的現代氣息和時代感染力。例如,田黎明,他的都市女孩系列描述的是身著現代時裝,生活在都市當中的女孩,以女孩、立交橋、汽車、樓群等為畫面主體,通過女孩的優雅恬靜與後面雄偉的高樓、車水馬龍的街道形成鮮明的對比,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透視出心態平靜的女孩與城市生活的矛盾。在人物造型上,追求簡樸的風格,多用粉、黃、藍和青綠等與淡墨搭配,用寫意的平塗筆法進行描繪,透出了水墨獨有的韻味。其作品具有濃厚的現代氣息和清亮的美感。
靜·蒙古族 180cmx96cm 紙本水墨 2020年
3 尖銳犀利的個性微觀敘事
在現代水墨人物畫語言創新方面,70後、80後畫家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成為了當地水墨人物畫的發展主力。在水墨人物畫的題材選擇上,他們多會將與自己生活較為緊密的話題作為題材,通過對細節的情感處理,更能激發人的內心情愫。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科技化的社會,人們的消費主張,生活傾向,思想歸宿等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此情況下,畫家的思想維度和價值取向傾向於多元化。在西方思想浪潮的影響下,當代畫家對繪畫語言的探索更加積極和主動,進而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感的繪畫語言。在繪畫方式和主題創作上,他們更願意從水墨材質本身的特點出發,通過挖掘其潛在的材質特性,從而構築出獨特的語言形式,進而使欣賞者獲得全新的視覺體驗。從他們的畫面效果和體現的精神上看,更偏向於多元化,呈現出水墨語言的符號化特徵,可產生強烈的衝力,進而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面孔·藏族 68cmx68cm 紙本水墨 2018年
面孔·藏族之二 68cmx68cm 紙本水墨 2018年
三、對中國水墨人物畫語言創新的思考
五代兩宋時期,中國的水墨人物畫形式和語言要素都較為簡單,到了現代,人們賦予了它多元化的內涵,使其變得更為豐富。20世紀初,中國經濟隨著改革開放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與此同時,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思想格局上看,人們更願意探索新鮮事物,在繼承和發展傳統人物畫的同時,這兩種關係變得緊張和矛盾,焦慮、衝突下卻湧現出了優秀的作品。由此可見,中國水墨人物畫家對當下環境的審視與思考,為中國畫注入了新的內容。在未來的發展上,中國水墨人物畫要保持藝術批判精神,從獨特的審美角度出發,給予藝術足夠的人文關懷。
面孔·彝族 68cmx68cm 紙本水墨 2020年
總結
中國水墨人物畫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已經產生了鮮明的形式語言要素,並隨著人們的不斷探索而成熟。水墨人物畫的創作環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能通過改變和豐富繪畫語言,以展現不同層面下社會人的心理和狀態等。現代社會留給藝術家的思考空間很大,但想要通過鮮明的繪畫語言展現獨特的文化視角,需要了解並放逐生活的腳步,領悟「現代」給人帶來的影響,多角度表達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將使現代水墨人物畫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為了使中國水墨人物畫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創新語言形式以及繪畫表現形式,從多元化的角度入手,滿足更多人的觀賞需求。
眸·彝族 68cmx68cm 紙本水墨 2018年
眸·彝族之二 68cmx68cm 紙本水墨 2018年
眸·彝族之三 68cmx68cm 紙本水墨 2018年
眸·彝族之四 68cmx68cm 紙本水墨 2018年
幽·蒙古族 180cmx96cm 紙本水墨 2020年
韻·蒙古族 180cmx96cm 紙本水墨 2020年
劉吉 1982年出生湖北襄陽,博士研究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文化和旅遊部藝術發展中心中國畫創作研究院副秘書長,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青年畫院藝委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教學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