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9 7 月

喀左縣大營子鄉污染礦企的樂園(一)

一條長約8公里的鄉村水泥路兩側,有著大大小小的十來家採石企業。過往的運輸卡車絡繹不絕,原本的水泥路已被碾壓的面目全非。車輪行駛中捲起的灰塵四下飄散,給沿路兩側的房屋和莊稼,都披上了一層厚厚的白色灰塵。這就是記者於7月23日,在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喀左縣)大營子鄉看到的景象。

運輸卡車揚起的灰塵。

大營子鄉位於喀左縣城西北側約20公里處,緊鄰凌源市,擁有大量石灰石資源。經調查了解到,該鄉境內有10多家採石場生產的石灰石主要供應給鄰近的凌鋼使用。這些開採和生產石灰石的企業基本集中在,大營子鄉的衣仗子村至甜水溝村周圍。
當地村民講:「我們這裡原本是綠水青山的,自從這些採石廠來了以後,情況就改變了,把這裡搞的灰濛濛一片。受影響最嚴重的就是運送石料道路兩側的居民,車一過塵土都飄到院子里,夏天都不敢開窗戶。生活的苦不堪言!」
連接衣仗子村至甜水溝村只有一條約8公里長的水泥路,這條路兩側不僅分布著多個自然村民小組,還分布著10來家採石企業。這條路不僅在承擔著眾多村民們出行的同時,還是眾多礦企運輸石料的唯一通道。晴天出門一身土,雨天出門一身泥,便是這裡的真實寫照。

道路兩側被污染的玉米。

這些採石企業在運輸方面的污染是當地村民們強烈反對的問題之一,村民們更擔憂將來……。
村民們對記者講:「這裡原本是山青水秀的好地方,山上的油松有的已經幾十年的樹齡了,現在正在遭到採石的破壞,好好的青山被一點點的消失了!等到把石灰石資源挖沒的時候,企業都走了我們當地的老百姓還要繼續在這裡生活,要我們還有我們的子孫後代們,都要面對著千瘡百孔的禿山和滿目蒼夷的景象生活嗎?。」

遠處半山腰的挖掘機還在不停地作業,隨著每次的挖掘都會揚起一股灰塵。碎石機器也在轟鳴著,石料在脫離傳送帶的一剎那也揚起著灰塵。煅燒過程中產生的煙塵緩緩飄起。三股煙塵交織在一起,模糊了原本蒼翠的青山本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話語,為何在大營子鄉顯得「蒼白無力」?
對此,本報將繼續深入報道。
轉自:http://www.ljgc.net/a/guonaxinwen/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