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苴卻硯文化旅遊小鎮」項目屬於省級重點招商引資建設項目,2008年8月12日,劉柏華與永仁縣人民政府正式簽定了《招商引資協議書》,2016年被雲南省政府列為「產業集群建設重點項目」,可是,12年過去了,這個項目卻無起色,佔地270畝的目標地現場雜草叢生,一片荒涼。是開發商缺乏資金未建?還是手續不全?或者什麼原因造成的?連日來,通過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這個項目遲遲拖延未建的原因不是資金短缺,也不是手續不全,而是當地政府領導「新官不理舊賬」,該項目一直未被引起足夠的重視:近五年沒有寫進項目地政府工作報告,七年間,縣政府主要領導沒到過項目現場……

招商:石材百強企業投資數千萬入駐永仁
中國苴卻硯文化旅遊小鎮項目位於雲南省永仁縣高速公路入口處,這裡車來車往,是從川入滇的主要通道。3月初,當記者來這裡時,看到的卻是滿野荒草,破敗的圍牆;停工的半拉子工程一目了然。 記者了解到,昆明麗石石材工貿有限公司是雲南麗石石材工貿有公司的前身(以下簡稱「麗石公司」),公司曾是「中國石材百強企業」「中國著名品牌」「CCTV首屆室內環保裝修知識大賽」指定產品、中國商標大賽十大創意商標金獎等眾多獎牌。曾是雲南首屈一指的石材企業。公司更因參加雲南省「十二五」石材產業規劃與雲南石材行業准入條例的修訂及其精湛的工藝而成為全國和雲南省知名度最高的石材企業。公司法人是劉柏華,他多才多藝,能寫會畫。轉業前為軍隊團職軍官;曾為雲南石材商會副會長、《雲石》雜誌總編、中國企業家全國理事會理事、雲南省石產業促進會副會長、廣東商會副會長,曾為楚雄州政協委員。 據劉柏華介紹,中國苴卻石藝城最初規劃只是一個石材加工園區,為了充分發展永仁石材工業由永仁縣人民政府作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對外招商。作為雲南石材行業的龍頭,麗石公司理所當然成了政府的首選目標,經過多輪磋商,該公司與永仁縣人民政府於2008年8月12日正式簽定了《招商引資協議書》,接著又簽定了《砂岩礦山開採協議書》。公司依約在6個月內分兩次預支付了500多萬元的土地出讓金,履行了各項職責,辦完了全部招商手續。 「當時的縣委、縣政府領導的確是想通過麗石公司來帶動發展當地的石材工業,並通過該地有名的苴卻硯發展成為的一個文化產業,使之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來源形成該縣支柱產業」劉柏華說。 中國苴卻石藝城項目經過調整計劃總投資3.19 億元,實際投資將達6億元,佔地270畝;主要建設有1.2萬平方滇硯博物館一座;苴卻硯加工展銷車間108個共4.4萬平方;石藝研發中心一座2.8萬平方;石藝加工車間十五幢4.6萬平方;大型石材機械展館一座2.1萬平方;配件倉庫兩幢0.4萬平方。 「中國苴卻石藝城區域優勢十分明顯:石藝城離京昆高速50米;距昆明196公里;距攀枝花65公里;離成昆永仁高鐵站700米,離永仁公共汽車站400米;距攀枝花新機場二十多公里;距永仁通用機場十公里;永大高速繞鎮而過;今年昆明至攀枝花高鐵正式開通,從昆明至永仁縣僅需一小時三十八分鐘的車程。永仁全年無高溫;比周邊的攀枝花和元謀要低五度;長年空氣優良;適合老人康養。周邊有方山景區;元謀土林;元謀猿人博物館;紅軍長征紀念館等,元謀又是全國最大的冬季蔬菜生產基地。烏東德電站建成後,江邊地區湖面將形成一個水深四十米面積247平方公里的新湖區。新湖區將興建雲南省最大的水上運動中心和雲南又一個全新的旅遊新景區,並將成為雲南新的旅遊熱點,為藝術小鎮畫家寫生體驗生活提供了無限聯想空間」。談起對項目未來的展望,劉柏華滔滔不絕。 該項目作為中國唯一的硯文化旅遊康養小鎮,設置了多項多元化的經營目標,可安置3000名人員就業;其中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40名;石藝工匠500名;普工及服務人員2000餘人;年產硯石工藝品8萬件;年產機制石藝製品20萬件;小鎮建成後可年創造產值6億元;利稅6千萬元。每年可接納全國藝術交流團隊及硯石購物、遊客約為十二萬人次;舉辦各類書法繪畫鑒賞展覽十二場;各類硯台、石藝、書畫藝術品拍賣二十四場;按每場2億價值拍品計算,每年可成交48億元。 石藝城每年計劃將分批接納藝術院校實習生實習;並努力促使石藝城成為全國退休幹部書畫學習交流創作基地;軍隊離休退役軍人書畫藝術交流創作基地;北方藝術家冬季康養藝術創作聖地;利用好苴卻硯這一具有1800年歷史的中國硯祖師爺品牌,建設中國及世界一流的滇硯藝術小鎮;使之成為與景德鎮、維也納齊名的國際藝術小鎮;把中國的硯、書畫藝術融入世界的藝術海洋中;讓生生不息的中華藝術傳播到五湖四海。經過多年的努力雲南大理石協會的精品大理石畫廊、雲南手工畫紙工藝展館、雲南歷代精品古硯展、雲南斑銅工藝展、雲南寸氏銀器、彝族刺繡均表示要落戶滇硯博物館。小鎮為全球知名書法家安排一個碑林,為精品書法保護傳世作了安排。小鎮為畫家安排120間專用畫室,並為畫家們提供畫材,以方便畫家創作。並定期組織到畫家下鄉及到景區寫生體驗生活。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產業促進法》的實施必將使雲南古滇硯城受到更多利好政策的扶持與關注。 據劉柏華介紹,麗石公司曾向縣委書記提出建議二期工程開發方案:項目二期佔地700畝,位於石藝城上游,與石藝城並行,上游可修建200畝湖泊一個;濕地公園幾十畝,環湖可開發旅遊民居數百幢;引入彝族賽裝節及火把節的元素,注重夏季避署功能及康養建設!湖泊周邊現有森林幾百畝,背北向南是一個天然的休養吧池,提升空間極大,可以成為一個極具民族特色無與倫比的文化康養小鎮,加上中國苴卻石藝城的國際影響力,攀枝花、元謀、永仁縣城與小鎮的有機結合一定會成為一個享譽滇西北一個明星小鎮。

毀約:「新官不理舊賬」的無奈
「理想很豐富,現實很殘酷。」這是目前一臉無奈的劉柏華最愛說的一句話。回想十二年的艱難歷程,他說他幾乎要瘋了,沒人知道這十二年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當說到中國苴卻硯文化旅遊小鎮理想藍圖時,他喜形於色、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當他講到建設這一項目時,卻是黯然失色、怒髮衝冠、唉聲嘆氣! 據劉柏華回憶:2008年8月12日,雲南麗石石材工貿有限公司與永仁縣人民政府簽定了《招商引資協議書》,由永仁麗石石材工貿有限公司興建「永仁中國苴卻石藝城」。招商前,該縣主要領導還親臨昆明考察,並許諾各種優惠條件與可享受西部大開發的種種政策。 「我當時就被縣政府熱情打動了,還受邀到縣裡進行了三天的調研,後與永仁縣人民政府簽定了《招商引資協議書》。該項目經永仁麗石公司努力爭取列入省石材產業「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省委50個省級重點文化產業建設項目;省人民政府文化產業集群建設重點項目;楚雄州三十個重點建設項目。該文件清楚標明由縣委、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這許多的優惠政策以及誘人的條件的確讓人心動不已,心想:有政府的支持,又有政府的紅頭文件作保障,那時板上釘釘的事,不會有錯,於是,我就爽快答應了。」劉柏華說。 據劉柏華介紹,起初,因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與支持,項目的推進都比較順利,但是,到了2010年,情況就發生了變化,由於該縣領導換屆選舉後,後來新接任的兩屆縣政府領導都採取了「新官不理舊帳」的態度,其主要領導及一些部門個別人公開對該項目橫挑鼻子豎挑眼、百般刁難、層層阻撓,使本項目一直處在無法建設的「殭屍」狀態,給國家和企業造成了重大損失。企業的砂岩礦山也在升級的過程中被政府以環保的名義關停了。該建設項目也就一拖再拖了,無法開工建設。 自從《招商引資協議》簽定後,麗石公司嚴格履行協議各項條款,認真做好項目開發、規劃、設計與三通一平施工工作(不是四通一平)。項目地是一塊未經任何開發的原始荒山地,高差60多米,其中有長400多米,寬105米,高差32米的自然排洪溝箐,並且水土流失極為嚴重。
公司於2008年8月份進場開工時,由於8.31地震該項目便停止一切施工,公司為響應政府要求無償提供大量救災所用建築石材,並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2010年1月3日公司第二次開工進場,但此時縣長已換成了人,接下來便發生許多不配合、不理不採、互相推諉的事情來,首先是進入工地時路政不給進,讓繳納高額開口費。其後是進場施工五個多月沒水沒電,最後公司只能找關係求人花錢通電通水。由於後者與前任關係有一定的個人成見,於是企圖阻撓這個招商引資項目,指使住建部門在這一地塊上改變用地性質,分划出九個地塊,以及與招商協議相違的功能建設指標,其中有綠化、大量商業用地等與石藝城項目風馬牛不相及的惡意行為。為了讓項目依合同順利履行,雲南省石產業促進會會長何占鈞第一次來州府及永仁做了協調工作,2011年7月1日,縣長第一次來公司,名義上是來協調工作,卻提出退定金並同時下達停工命令。致使公司數十台機械全部停在工地上,損失慘重。後來,該縣長被「雙規」後,麗石公司又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與新任縣級領導及各部門協商,費盡心力,終於在2013年3月拍下項目用地中的其中兩塊地,但在其後某些人指使政府相關部門又不斷在項目地界內修建高壓線塔,修公路,掛牌商用地;一會下停工令,一會下開工令等一系列亂象,又因村民組長的問題讓工地整整三年無法開工,公司為此十多次向政府打報告反映情況,但至始至終都沒有一字回復。麗石公司再次求助雲南省石產業促進會二次來永仁進行協調,但效果甚微,他們仍然我行我素。多年來麗石公司依法依規,沒人協助,艱難前行,為辦一個證往往用上一年幾個月的時間。

撂荒:縣政府設置重重障礙
在劉柏華看來,這些種種阻礙其公司項目進展的行為,都是個人的一些私慾未能滿足所產生的一系列亂象之根本原因。以各種借口使項目無法啟動,同時也一直都因是前任領導的招商項目,而非後任領導的業績而遷怒於企業的現象在永仁比比皆是。2016年10月項目用地上依然有電纜、電線等電杆林立如蜘蛛網密布。建設項目至2020年的今天,整整12年過去了,麗石公司已耗資近7000多萬,搬填土方百萬立方以上。每年維護企業費用就得幾百萬,當然,項目不能開發給國家造成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一個項目12年無法進行建設在全國也應算天下奇聞了,這樣的招商環境還有誰敢進來,亂用職權橫加干預或不作為的行為是不是當前的新型腐敗?
「根據協議約定:項目用地以綜合地價出讓,其餘多出部分由政府解決,在土地掛牌中公司又按政府要求按拍賣價全額支付了價款,但是,政府是常常不履行承諾,一直拖欠企業資金不還。12年過去了政府至今仍欠我公司380多萬未歸還,麗石公司為永仁體育場提供了數萬元的建設用石也分文不給。致使公司資金困難,難以運營,目前公司已欠銀行上千萬元的貸款,已把麗石公司拖入絕境。」劉柏華說。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麗石公司多次找到縣政府有關領導交涉,但每次都是冷面相對,互相推諉。甚至在縣委常務會議上作出的決議他們也拒不執行。
中國苴卻石藝城項目受到了雲南省、楚雄州有關領導和部門的大力支持,省文產辦還給予過資金支持,多次過問、調研和督察。省委九屆第二次常委會將中國苴卻石藝城列為50個省級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省人民政府雲政辦發(2016)129號將該項目列為旅遊文化產業集群建設重點。雲南省農村文化建設研究會近期對中國苴卻石藝城進行了充分調研,並發表報告給予項目極大的支持。但是,在縣政府個別領導總以項目不是我招商的為由不予配合,一副「新官不理舊賬」的面目。所以即使是雲南省、楚雄州各級政府一再督辦,他們仍然不予理睬。上級部門的文件成為一紙空文。直到2019年5月,麗石公司在省建設廳的幫助下才完成了開工手續。
據麗石公司的總經理助理蔣洪濤介紹,作為省、州的重點建設項目,中國苴卻石藝城作為永仁縣規模最大的項目,在五年時間裡卻從未出現在縣政府的工作報告中。七年來,縣長李明峰本人沒踏進過項目工地一步。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對待重點項目的態度是如此冷漠。 記者在當地採訪時了解到,近年來,永仁縣招商引資的恩威集團、團山銅礦、兆順地產、油橄欖基地、永仁天豐地盈、天彝苴卻硯等工業園區的眾多中小企業相繼出現問題、倒閉!永仁信用社壞賬率一直居高不下!永仁縣的GDP連續多年位列全州倒數第一! 據永仁縣群眾反映,自現任領導班子任職以來,政府主要領導把心思花在了一些不切實際所謂政績工程上:花巨資修建了民族中學水塘中的晨光橋、中學背後的土司府和108國道上的牌樓的等,這些工程一直為永仁廣大群眾詬病。但對永仁投資企業的大量流失,工農業經濟下滑卻不聞不問。2019年,因財政吃緊,永仁縣政府只得讓每個公務員購買5萬元基金來發工資。 針對群眾反映的上述情況,近日,記者前往永仁縣委宣傳部進行求證,希望協調縣長李明峰接受本社記者採訪。然而,截止記者發稿前,永仁縣官方未作任何回應。(劉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