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洛陽發生第二次秦嶺事件

近日,洛陽澗西委、區政府為了給房地產公司提供土地、修建其違規之道路和北大門,將位於洛陽西郊、谷水鎮之南的秦嶺八十畝城市森林違法砍伐,並於昨日以澗西區政府的名義,下達拆遷通知,將前國家某領導在洛陽工作期間親自指導、由政府批准、衛生部長崔月梨同志題寫院名並題詞的洛陽燒傷醫院拆除。

秦嶺,是秦滅周后,秦始皇駐驊之地,是中華民族正成的秦漢時代國家統一的標誌。
東漢時,在建立白馬寺的同時,在這裡建立了東漢第二座官方佛教寺院金天寺。這個寺院,名叫金天寺。
隋唐五代北宋時期,這裡是皇家園林西苑所在地。武則天時,在金天寺改名為金蟬寺。
北宋末年,這一帶毀於戰火。明朝初年,移民入洛,在秦嶺一帶形成村莊,用歷史舊名,稱小鎙村,金蟬寺也得到重建,香火鼎盛。村莊主要姓氏有楊姓、李姓、庄姓、胡姓等。
清朝同治年間,肖昆吾遷居小鎙村。 肖昆吾是客家人,出生在湖南寶慶府(今邵陽市)一個中醫世家。其父肖俊五是江南名醫,其母楊淑萍是洛陽小鎙村藥材商人楊錫路之女。肖俊五死於南方戰亂,楊氏帶著年少的肖昆吾回到洛陽。楊錫路將金蟬寺前自己的一處約九百畝的藥材種植園送給了他們母子,肖昆吾將其定名為石芝園。肖昆吾將他從南方帶回的石斛、靈芝等各類名貴藥材種植在園中,研究南葯北栽。他在園中開乾鮮草藥堂,名為石芝園葯堂。

肖昆吾擔任嵩武軍副帥和征西大軍診察長,奔赴新疆後,石芝園由其母楊氏負責管理。楊氏精通醫理,也是著名藥師,因此石芝園的名聲越來越大,豫西地區無人不曉。被皇帝封為「大聖手」的肖昆吾回來後,到石芝園尋醫問葯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肖昆吾診病治療,不拘古法,兼采眾家之長,用藥不受本草經書限制,根據臨床需要,驗方、單方通用;所用方劑,靈活多變,療效顯著。雖然他已是名醫聖手,但仍謙虛學習,對民間醫療經驗極為重視,不辭辛勞跋山涉水,不遠千里訪尋;為得一方一法,不惜辛勞,以求真傳。他轉輾于衡山、秦嶺、青城山、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等地,採集藥材,炮製膏方藥物,提煉丹藥,深究藥性。
肖昆吾對民間常見病、多發病多有精研,救治過許多疑難危重病人。當時,豫西地區煤礦瓦斯爆炸頻繁、山林經常失火,燒傷者眾多,他將在軍中運用的祖傳燒傷自然療法,廣泛用於這些燒傷病人的救治中,做到了手到傷愈。他被民間稱為神醫、賽華佗等。

肖昆吾去世後,石芝園由其子肖智庵主理,在這裡建立了洛陽第一座現代製藥廠,即石芝園藥廠。1938年元月1日上午九時,日機三十二架,對石芝園、金蟬寺、小鎙村進行轟炸,該地區被夷為平地。 解放後,在這裡建秦嶺水庫,水庫邊逐漸又形成一個小村莊,仍稱小鎙村。
1975年,在某國級領導的支持下,肖智庵之孫、中醫燒傷傳人肖建勛開始在石芝園舊址,開始籌備成立燒傷醫院。1978年洛陽燒傷醫院在這裡建立。
洛陽燒傷醫院位於洛陽澗西區千年古鎮谷水街秦嶺南路,是在300餘年燒傷自然療法與自然燒傷膏傳承技藝的基礎上,傳統中醫和現代自然科學相結合,創建成立的我國改革開放第一家以中醫藥為主治療燒傷的專科醫院,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更是一家集臨床、科研、教學、中醫藥植物種植、製藥為一體的大型中醫中藥以純天然植物葯治療燒傷的基地。
洛陽燒傷醫院先後有四位衛生部部長到醫院視察工作。崔月犁部長親筆為醫院題寫院名,並題詞「把燒傷自然療法推廣到全世界為人類造福」。40多年來,醫院時刻以部長題詞為動力,以高起點、嚴要求、高質量、全方位的優質服務,邁出了穩健的步伐。
醫院佔地39980㎡,建築面積33800㎡,固定資產12億元,各類醫療設備200餘台,科室配套完善、設備先進齊全、環境幽雅和諧,擁有一批優秀的高中級醫技科研人才,是洛陽市醫療保險、新農合、社會保險、工傷保險定點醫院。
醫院使用肖建勛院長家傳300餘年的燒傷自然療法和自然燒傷膏系列藥品傳承技藝治療各類各度燒傷,自然癒合創面原位修復和提高人體自然療能的神奇療效,並對燒傷後遺症有特殊療效。該療法經肖院長和所屬的燒傷研究所、燒傷醫藥工程中心多年在傳承、保護、發展創新的基礎上不斷研發,開發出一系列治療燒傷的藥品,並獲得多項國家、省、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家發明專利四項。該系列藥品對長期深度潰瘍、褥瘡、糖尿病壞疽等都有很好療效,其痛苦小、愈後好、療程短、費用低等優點受到衛生主管部門及同行的認可和患者的一致好評。
1978年建院以來,總院和全國網路醫院使用該療法及系列藥品成功治癒各類燒傷患者30萬餘例,從實踐中顯示了中醫中藥的神奇療效,使我國運用天然植物葯搶救大面積燒傷取得了寶貴的臨床經驗。在發掘祖國傳統醫學同時,燒傷自然療法與自然燒傷膏使燒傷創面原位自然癒合,結合現代生物科學發展技術多樣化,結合皮膚幹細胞的分離純化及培養治療重度大面積燒傷的搶救,創造出燒傷新技術、新理論學術體系的燒傷自然療法,經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會專家鑒定其「治療各類燒傷效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世界首創」。
醫院在醫療技術不斷提升的同時,更注重醫院中醫藥傳承文化和環境的建設。40餘年來,先後投資創建1800畝的葯博園,園內種植各類中草藥400餘品種,種植牡丹16萬株,為醫院中藥的研發提供道地藥材,為洛陽周邊居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休閑娛樂綠色供氧環境。為傳承中醫這一瑰寶,醫院建造了180米的中醫文化長廊3000㎡,普及中醫藥文化,詳細概述了中醫中藥的起源發展。醫院的勛奇醫藥博物館,館內收藏各種動植物、礦物標本2000餘種,使人們更深刻地了解中華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醫藥寶庫標本展示。
建院以來,醫院多次被評為「洛陽市文明單位」、「特色醫療專科」、「物價信得過單位」、河南省首屆「光彩之星」 、「建國60周年中國十大優勢專科醫院」、 「建國60周年衛生事業最具影響力功勛人物」、「河南省著名商標」榮譽稱號等。肖建勛院長也連任洛陽市政協常委,榮獲「全國百名優秀企業家」、「洛陽市優秀專家」、「洛陽市優秀政協委員」、「第三屆華佗杯唯一金獎」、「河南省十大科技英才」、「河南省拔尖人才」、「洛陽市首屆十大傑出青年」、「洛陽市勞動模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人」等榮譽。燒傷自然療法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單位,是對燒傷自然療法和自然燒傷膏傳承技藝這一祖國中醫藥瑰寶的肯定,是對肖院長家族300餘年致力於燒傷醫學事業的肯定,也是對肖建勛院長行醫40餘年畢生精力和貢獻的肯定。
2008年,根據洛陽市規劃局的規劃,洛陽燒傷醫院投資800萬對秦嶺渠段完成治理並通過驗收。
該院自建院來,得到各級政府的支持。但是,自兩年前,澗西區委、區政府更換主要領導後,該院每天都受到騷擾。直至目前,砍盡該院葯林八十畝,先後拆掉該院和院中政府批准建立的某重要領導雕塑群和紀念館。
對此惡劣事件,我們將繼續關注。

轉自:http://www.peoplesh.net/junshi/2020083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