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安徽霍邱縣交警隊被指執法不公、枉法裁決!

人民警察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活動準則,忠於職守,清正廉潔,紀律嚴明,服從命令,嚴格執法;交通警察必須秉公執法,不得徇私舞弊、索賄受賄、枉法裁決。

多年來,公安交警部門的執法工作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雖然各級交警部門始終將執法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但在實際工作中總有極少部分害群之馬敗壞人民警察的光輝形象!

5f82648e7405d

事件由來:

2020年7月1日13時56分左右,在安徽省霍邱縣彭塔鄉彭隱路隱賢街道段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事故發生後駕駛員張玉軍(張明,該駕駛員有兩個戶籍和姓名)駕駛肇事車輛逃離現場,致受害人李某某未能得到及時搶救死亡。事故發生後15分鐘左右路邊商戶發現並報警,2:30左右派出所民警到現場,2:40左右受害人被120送往六安,2:50分左右霍邱交警大隊六中隊到現場(後六中隊將該案移交霍邱交警大隊事故中隊,經辦人戚警官、盧警官)。

5f82648e8ccca

5f82648eab520

受訪者供圖

事故發生後,受害人親屬欲往霍邱縣交警大隊事故中隊詢問事故情況被拒。次日,受害人親屬到事故中隊,霍邱縣交警大隊民警以車輛證照齊全、有保險、無超載,沒有逃逸空間等推理不認定該張交通肇事逃逸,受害人親屬對此不服,有幾個問題質疑開始就提出,但一直沒有得到回復。

5f82648ecba15

5f82648eee379

受訪者供圖

以下為受害者親屬質疑(受害者家屬提供未刪減)

一問:只要車輛證件、保險齊全、不超速不超載、無酒駕,即使發生事故離開現場也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嗎?我們可否這樣理解:只要手續齊全的車輛發生事故後可以離開現場,如果警方找到駕駛員,駕駛員到公安機關,並可以以不知情為由推定不構成逃逸,這是什麼邏輯?

二問:事故發生後不如實告知民警真實姓名不構成隱瞞事實嗎?

事故認定書上說明肇事駕駛員有兩個戶口,分別是張玉軍,1972年9月27日生,另一個姓名是張明。該張對於自己叫張玉軍的戶籍信息已被註銷是明知的,事故發生後該張不向警方提供自己的真實身份信息,其實是故意隱瞞真實身份。其目的是:一是不想暴露自己真實身份為了逃避法律制裁;二是其發生事故時所持有的駕駛證應該為「張玉軍」,與實際「張明」不符,其擔心屬於無證(或人證不符)駕駛,逃避責任,這正是他駕車逃離事故現場的內心動因。請問張的這種行為是否構成隱瞞或虛構事實(真實的駕駛人信息是事故現場重要組成部分)、偽造現場?

三問:受害人親屬合理請求與質疑可以不管不問嗎?

其一:事故發生時駕駛員在幹什麼?(接打手機或玩微信?我們要求調取當時駕駛員的通話記錄一直無迴音)。再有,該車發生事故時視頻中自行車車籃和左車把被碾壓嚴重變形聲音很大?且雙方相向而行,受害人推行自行車靠路右,駕駛員不可能沒看到受害人,其車輛的倒車鏡是裝飾品嗎?當時車速僅20餘碼!!事故發生後,該駕駛員在距離現場約3公里處停車24分鐘左右覆蓋防塵沙網,繩頭所系處正是受害人頭部撞擊血跡噴濺處,血跡明顯,他能沒看到??受害人親屬事發後一直要求警方調取駕駛員及車主7月1日13:56至他到交警六中隊期間的相關通話記錄。以便查看當時他在幹什麼?事故發生後又都給誰打電話?

其二:事故發生後這些現象不值得懷疑嗎?事故發生於中午13點56分左右,正是人們午飯後休息時間,視頻顯示老人倒地後5分鐘內無人經過,約4分鐘左右有一輛轎車和兩輛電瓶車經過,但他們4分鐘前距離現場至少有幾百米,駕駛員心存僥倖、趁機逃離。

5f82648f28307

受訪者供圖​

其三:辦案民警的「粗心」,除了最後的事故認定書確定了該張兩個身份,前面的系列鑒定書只顯示受害方的姓名、身份證、住址、電話、而對方僅為張玉軍(已註銷戶籍姓名),沒有住址,沒有電話、沒有身份證號,這樣的亡人、逃逸的交通事故,辦案民警不應該核實雙方的真實身份信息嗎?這對等嗎?這是簡單的粗心嗎?聯繫上面,我們再次發現「341522120200000201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這麼正式的文書,給出該駕駛員的聯繫方式:1570564***?(居然少一位數字)上面這些現象難道都是巧合嗎?你們這樣的工作態度能辦好案件?

其四,這些現象又說明什麼?

1、一開始我們就懷疑駕駛員掉包,查清嗎?

2、7月16日接到交警電話第一次調解,對方只提出賠償1萬元,這個合乎常理嗎?還是有什麼貓膩?

辦案民警,上述反映的這些問題你們不管不問,你們執法公正嗎?所有的合理現象與質疑你們僅僅是他沒有逃逸空間推理就推翻了嗎?這是什麼執法理念?這是什麼執法行為?

受害者親屬:

雖有疑問,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警察為人民,更相信法律的公平公正,當然那些知法犯法,破壞社會穩定和諧的組織和個人,終將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滔滔輿情,關乎公平正義,更是公道人心!

(將持續關注)

20201011030900252

原文鏈接:http://www.sxecon.cn/html/61-13/13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