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全球最大「蚊子工廠」落成 年產50億帶菌卵 傳染病剋星

為遏止登革熱肆虐,巴西在南部城市古里提巴(Curitiba)本周啟用了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可生產1億顆攜帶「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的蚊卵,年產量上看50億顆,準備分送全國各地,從根本控制病媒蚊傳播疾病的能力,包含許多台灣人耳熟能詳的多種傳染病。

英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報導,登革熱近年在拉丁美洲爆發空前疫情,2024年全區通報逾1,300萬起病例,其中巴西佔約650萬人,死亡人數達5,700人,醫療體系一度面臨崩潰。

以菌制疫 抗多種蚊媒傳染病

巴西為次打造了這座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高科技「生物工廠」,並非為了減少蚊子,而是要改造它們,工廠內培育的埃及斑蚊攜帶沃爾巴克氏菌,能阻斷病毒在蚊體內複製,進而防止傳播登革熱、茲卡病毒、黃熱病與屈公病等。該細菌對人體無害,也不會污染環境,被視為永續且有效的防疫新解方。

巴西作法比新加坡更長效

不同於新加坡僅釋放雄蚊以減少蚊口數量,巴西策略是釋放攜菌的公母蚊,讓其繁衍後代都帶沃爾巴克氏菌,進而取代原生蚊群,達到長期抑制疫情的效果,實驗顯示,沃爾巴克氏菌的防疫效益可長達10年以上。

巴西自2014年起在里約等地展開小規模試驗,成效良好,部分區域登革熱病例下降達九成。如今新廠投入運作,可大幅提升供應量,並搭配自動化設備與溫濕度控制,確保蚊卵品質穩定。這些蚊卵會被乾燥保存,再配送到各地加水孵化。目前已有6座城市列入首波釋放對象,預計8月開始實施。

雖然沃爾巴克氏菌非萬靈丹,仍需搭配疫苗、清除積水等措施,但專家相信,這項創新科技將成為巴西對抗登革熱的重要武器。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