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興和背著鋪蓋捲走出看守所大門。
時值初秋,空氣好不清新,天空好不高遠,陽光好不燦爛!他抬頭看了看久違了的藍天和白雲,看了看遠方的山巒和綠樹,眼前竟有些眩暈。當他收回目光朝前望去,眼帘里映出一個熟悉的身影來。
那是一個戴眼鏡的中年女人。

這個女人,在周興和被收審期間,和周興和妻子王瓊華到這裡來探望了他好多回,除了給他送些香皂、牙膏之類裡面需要的東西,再有就是噓寒問暖,使深陷囹圄焦躁煩悶的周興和感到無比的安慰。有時,這個女人還和妻子王瓊華不約而同走到了一起,他們以姐妹相稱,都在為周興和的安危和前途擔心。甚至,在王瓊華天晚了或下雨回農村不方便時,她還把她接到自己家居住。
這個女人叫劉風瓊,是鹽亭縣城郊旅館的服務員。她得到周興和今天要出來的消息後,專門趕到這裡來接他。
這個人出現在周興和最困難的日子裡,恐怕也是一種緣分吧!
在周興和進看守所的前一年,也就是1987年6月的一天,他和運輸木材的駕駛員來到城郊旅館住宿,認識了剛到這裡才工作兩三天的服務員劉鳳瓊。這個服務員,和其他服務人員一樣平淡無華,剛開始並沒有給周興和留下特別的印象。當天晚上,他和喝得醉醺醺的駕駛員回到旅館,敲開了值班室的房門。
半夜時分,一股煙霧從旅店的走廊里躥了出來,引起了正在值班尚未休息的劉鳳瓊注意。她循著煙味找去,發現這煙霧是從周興和他們住的房間里傳出來的。她急急打開房門,看見喝醉的駕駛員床鋪已被一個煙頭點燃。情急之中,她打來一盆水噗地將火煙潑滅。繼而,她大聲的叫嚷把周興和兩人吵醒。周興和醒來一看,也吃了一驚,面對惱怒的服務員,他連忙賠不是。
劉鳳瓊沒給他們多說,被子鋪單燒壞了,叫他們第二天自己去給旅館領導解釋清楚。
就是這次未遂的火災,讓周興和與劉鳳瓊相識。一來二往,他們逐漸熟識起來。周興和了解到,劉鳳瓊因丈夫早年去世,就她一個人拖著5歲的女兒相依為命,她艱難的處境讓周興和產生了同情;劉鳳瓊也了解到,周興和家在農村,家裡有一個由父母做主從小娶來的媳婦,還有4個孩子,生活也是很艱難的。劉鳳瓊欽佩周興和的聰明能幹,敬佩他為人耿直仁義;周興和也覺得劉鳳瓊善解人意、賢淑重情,久而久之,兩人逐漸引以為友。
周興和一個人長年在外奔波,在生活上只能是自己照顧自己;劉鳳瓊作為一個帶孩子單身女人,生活中也有許多不便之處。閑暇之時,兩人有時在一起交流思想,談談心裡的煩惱和苦悶,相互間也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由於思想比較接近,性情比較相投,久而久之,難免日久生情。特別是周興和被關起來之後,劉鳳瓊常去看守所探望他,給了周興和許多安慰,這讓他從心底里感到溫暖。周興和慢慢讀懂了劉鳳瓊的心思,一種朦朦朧朧的想法也從他內心滋長起來。
但,儘管周興和與王瓊華婚前沒有什麼感情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觀念、情趣、習慣等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可每當想到妻子這些年來和自己一起受苦受難、共同養兒育女的過程,周興和心裡就矛盾到了極點——怎麼向妻子開得了口呀!
人的感情這東西很奇怪,只要有合適的土壤,就會在不知不覺間萌芽,最後頑強地頂破土層,生長起來。
周興和被釋放的當天晚上,劉鳳瓊向他明確地袒露了自己的心跡:「我知道,這幾年,你和妻子都是分多聚少,感情平淡。我和你之間,照道理應該有一個完滿的結局。但,我也很矛盾,也不希望傷害到你現在的妻子。」
「是呀,就是因為我和他是患難夫妻,我實在是不想傷害她……」周興和沉默了一陣,說出了他的心裡話,「其實,你是城裡吃商品糧的,我是一個農村人,又沒有錢……」
「我不在乎你現在有沒有錢,我看中的是你這個人。」劉鳳瓊說,「如果你能在5天之內與王瓊華辦好離婚手續,我們就可以正式結婚,我全力支持你在鹽亭創業。否則,我們就分手吧……」
周興和低頭不語,他思想激烈地鬥爭著。
「聽我鄉上的親戚說,你如果能到鹽亭來辦企業,就能夠申請10個農轉非的指標。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可以去找那個親戚幫忙,把你和孩子辦到城裡來……」
劉鳳瓊的一番話,讓周興和一夜沒合眼。
天剛亮,周興和懷著十分複雜的心情,急匆匆就往農村家裡奔去。回到家,全家老小見有驚無險歸來的他,一片歡聲,妻子拿出了家裡平時捨不得吃的好東西,來為他接風。
天黑了,孩子們睡下後,周興和與妻子有一場嚴肅認真的談話。
當周興和把自己與劉鳳瓊認識的過程,以及這次回來的有些想法如實告訴妻子後,他忐忑不安地等待妻子的反應。此時,四周靜極了,只有煤油燈如豆的火苗,在山風裡輕輕搖曳。王瓊華聽完周興和的敘述後,她沒有委屈怨恨,更沒有哭天抹淚,而是久久沒有吱聲——這麼多年苦難與艱辛的磋磨,她的心已經磨得很粗糙,遇事不驚了。
正當周興和心裡七上八下不能平靜時,王瓊華說話了:「興和,我想了一下,我們不能讓一家人都在這個地方困死,為了你和孩子將來的前途,我們乾脆把婚離了吧!這樣,你和孩子的戶口,就可以更方便地遷到鹽亭城裡去了。在農村生活太苦、太艱難了,現在能弄到一個農轉非指標多不容易哪!……」
「唉——」周興和這聲嘆息,不知是鬆了一口氣,還是嘆了一口氣,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連一向自詡硬漢的他,聽了妻子的話,眼睛裡也禁不住潮濕起來。
「那……你怎麼辦呢?」
「你放心,我個人倒沒什麼。以後能嫁人就嫁人,沒有合適的,年紀大了我就帶外孫就是了。」王瓊華接著平靜說道,「兩個姑娘也大了,到時候我給她們找個人戶,把她們嫁出去就是了。」
「王瓊華,沒想到天底下還有你這麼寬容大度,這麼深明大義的女人!」周興和再聽了妻子這番話,禁不住眼淚差點流了出來。停了停,他一字一句對王瓊華說道,「我發誓,我周興和如果將來事業有成,我絕不會忘記你,一定會報答你!」
1999年9月,周興和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專門為王瓊華在成都買了商品房,把她和她再婚的丈夫一起接到了成都定居,讓他們離開了貧窮的山區。他們在成都的生活費、水電費、物管費、醫療費等全部由周興和承擔。周興和並承諾,負擔到他們百年以後——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作者:舒德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