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陰霾。看樣子又要下雨了吧?
周興和強打精神,送走了來談業務的幾個客人後,一下就癱倒在了藤椅上,一動也不想動——幾個月來沒日沒夜的工作,十幾天以來在高原的奔波,他太疲憊了,真想一頭倒下睡上幾天。
但他還睡不著,腦際里還有許多事在盤旋。
就在這年春天,周興和來到成都,參加了和平建材加工廠的承包競爭。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3個承包人激烈競爭中,條件遜人一籌的周興和,卻被廠家選中了!
這固然有周興和業務熟悉、口才出眾等原因,但圍繞這場競爭,更顯露出他的精明睿智。
在廠方召開評審會前,周興和仔細分析了其他兩個競爭對手的情況。這兩個對手,一個姓王,一個姓賈。姓王的人是文革中的造反派頭目,神通廣大,能說會道,且趾高氣揚,這是他主要的競爭對手;而另一個姓賈的人,誠實憨厚但略顯呆板木訥,周興和對他倒不擔心。
面對這樣的境地,該怎麼辦呢?周興和苦苦地思索著。
在競爭評審會的頭一天,機會來了,周興和突然看見和王姓同來的那個保鏢,他不由得靈機一動。這個保鏢身高1.8米,人長得剽悍發達,但頭腦卻很簡單。周興和上前對這個保鏢說:這回承包,你們老闆當這個廠長已經確定無疑,但還需要你助他一臂之力!保鏢問:我怎麼助他一臂之力?周興和說:這個問題簡單,你就把前次在三台第二建築公司收款時,把他們財務科長打得鑽辦公桌的經過,講給那些評審的領導聽就行了,這些領導看見王老闆有你這麼鐵杆的兄弟幫忙,自然就更放心讓他當這個廠長了!
第二天評審會上,這個保鏢果然不負眾望,按照周興和的指點,他繪聲繪色地自我表演了一番——結果,會還沒開完,領導們就宣布:經過評審,和平建材加工廠由周興和承包!如此結果,讓王老闆和他的保鏢面面相覷,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半天也沒回過神來!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周興和也是在替這個廠解圍:如果讓王姓這個人來承包,由於此人膽大自私,這個廠肯定不但不能扭虧,說不定還會陷入更深的危機啊!
披星戴月,夜以繼日。周興和承包建材加工廠後,沒有辜負全廠職工的期望,調動了他的全部智慧和精力,僅僅用了4個月時間,就扭虧為盈,不但填補了該廠90多萬元的虧損,還盈利60餘萬元。周興和企業管理的才華,在這裡已逐漸顯露出來。
按照承包合同規定,此時周興和應該分得盈利的40%。或許是該廠想留住周興和,他們提出合同要修改,改為一年分一次盈利。正在周興和與廠方尚未統一意見時,周興和得知三台縣電站需要一批木材,他拿上工廠介紹信,就去了小金縣林業局。連續十幾天,他長途奔波,終於把這批木材從小金縣深山運了出來,送到了三台電站。
可周興和沒想到,就是這批木材,又讓他結結實實栽了個跟斗!
唉,確實太累了。此時,從高原回來的周興和躺在藤椅上,剛合上眼睛,卻覺得兩隻眼睛越來越痛,越來越脹。他揉了揉眼睛,眼淚卻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或許是高原的風沙吹進了眼睛,或許是夜以繼日太勞累,兩天前就開始發作的急性結膜炎,此時已叫他疼痛難忍了。
不行,得回家進醫院去看看,順便休息兩天。他捂著眼睛走出辦公室,突然又想起了什麼,又回過身來,掛通了成都犀浦儲木場趙場長的電話:「喂,趙場長嗎?木材已經運回來全部交給電站了,總貨款是87000元。我得了急性結膜炎,要回家休息幾天,你抓緊時間到三台電站收款!」
「哦,知道了知道了。」趙場長答道,「我馬上就去辦。」
這個趙場長,和周興和是多年生意上的合作夥伴了。多年來,周興和經常在他們那裡先銷木材後付款,付款從來沒有延過期。當周興和拿著加工廠介紹信去找他時,他說:我信任的是你這個人,而不是你這介紹信。周興和說:現在這個廠我承包,你的信任我和這介紹信都一樣。當時,周興和從鐵二局調了13台汽車,運輸這批木材,除去運費凈賺了12000餘元——好了,現在事情辦妥了,周興和該去治眼睛了。
「喂,興和,你這回怎麼不守信用了,到現在都還沒把貨款打到我賬上來。」誰知,15天後,趙場長突然給周興和打來電話,催要貨款。
「我回鹽亭以前,不是早叫你到三台電站收款么!」
「當時我沒太在意。」趙場長答道,「從來都是你把款打到我賬上呀!」
周興和有點急了,連忙邀約趙場長趕到三台電站——經查詢,款早在12天前,就被和平建材廠副廠長王某轉到邛崍一家公司賬上,把貨款全部分掉了!
見此情形,趙場長捶胸頓足,著急了:「興和,我是相信你才把木材賒給你的,這個事該由你來負責!」
周興和也很著急:「可我半個月前就叫你收款,這不該怨我呀!」
「興和,這件事我固然有錯……」趙場長口氣軟了下來,他有些悲切地說道,「可,這麼多年來,我都是那麼信任你,你總不能為這麼一件事,把我的飯碗都打脫吧……」
就這一句話,一下把周興和的心說得軟了下來,他沉默了——是呀,儘管這事是他的錯,可這些年來他是那麼信任我,不能就這件事把他的飯碗打脫啊!儘管周興和在商場上滾了這多年,但他對有些生意人中那種爾虞我詐、相互算計的伎倆是深惡痛絕的。但,自己也是腰無半文的一個窮光蛋,家裡老婆孩子還等著他拿錢回去買米買鹽呀!這5萬多塊錢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筆巨款啊!該怎麼辦、怎麼辦呢?……
「老趙,這樣吧,你也不要太著急。」周興和想了一陣,「你在這裡喝喝茶,等我一下,我去想想辦法。」
「興和,你別……」趙場長欲言又止。
「老趙,你想到哪裡去了!」周興和認真對他說道,「你放心,兩個小時之內,我保證把貨款借來給你墊上!」
就在趙場長將信將疑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周興和跑遍了三台所有朋友處,他汗流滿面地回來,將籌集到的5萬多塊錢貨款交到了他手裡。
「興和,這、這……」趙場長真真被感動了,他拿著錢的手在微微有些顫動,「生意人中,像你這樣守誠信的,實在太少了、太少了……我回去後馬上起訴到法院,一定要把這筆錢要回來!」
周興和的這一舉動,有一段時間,還被傳為三台、鹽亭一帶生意場上的佳話。
「表面看,周興和是虧了,實際上他是贏了。」一位在大學教經濟學的朋友聽完筆者給他講了這個事例,他評價道,「他贏得了道義,贏得了信譽,進而贏得了市場。他的這種行為,這表明了他能夠成就大事,為他以後事業大的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
此話真是太精闢了!周興和的一系列舉動,首先感動了當地目睹這個事件全過程的一個領導者。這個領導者雖官位不高,但他可不是一個平庸之輩,而是個全國知名的風雲人物!這個人叫陶遠林,當年全國第二個人民公社的創建者——成都平原郫縣「紅光公社」的黨委書記。人們耳熟能詳的那首「麥苗兒青來菜花兒黃,毛主席來到咱們農莊,千家萬戶齊歡笑,就像那春雷響四方……」的歌兒,就是為這個人民公社而創作的。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朱德委員長、以及鄧小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都多次接見過他,十大元帥中除羅榮桓外,他接待過9人。毛澤東主席的秘書田家英1960年在四川調研期間,在近一個月時間裡,就是和他抵足而眠的。
就是這個陶遠林,通過周興和講誠信負巨債這件事,他看中了他的人品,感佩他的誠信和義氣,所以在周興和創業最艱難最關鍵的時候,向他伸出了援助的友誼之手,使他度過難關——當然此是後話了。
但,打官司的結果,卻令人沮喪而憤怒。趙場長回犀浦後,起訴了和平木材加工廠,當地法院兩次判決他勝訴,可成都市中院卻兩次發回重審。官司拖到最後,成了一場跑不到盡頭的馬拉松。周興和不但沒討要回來一分錢,連承包企業應該獲得的錢,也一分錢沒有拿到——這讓周興和第一次體會到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打民事官司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作者:舒德騎)
轉自:http://www.rmfzjj.net/shehui/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