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9 8 月

"中國最貴畫家"范曾四段婚姻 多個子女或引爆繼承紛爭

87歲高齡的「中國最貴在世畫家」范曾,8月16日被女兒爆出失聯,此消息隨即登上微博熱搜。

范曉蕙發布微博稱,父親被其新婚妻子徐萌帶離住所後失聯,住所被貼封條,庫房珍品被搬走,部分老員工被辭退,且徐萌曾威脅員工不得外泄消息。父親早年庫存的大量書畫作品、古玩收藏都被打包裝箱分批分撥運走。

此時,距離去年4月10日范曾宣布與自己相差50歲的徐萌走進第四段婚姻,僅過去一年多。就在今年7月5日,范曾在碧水莊園的豪宅內慶祝87歲生日的視頻在網路上曝光,老人滿面紅光,看不到任何變故的端倪。

范曾與第四任妻子

對於藝術圈而言,這是一場令人驚詫的「藝術劫」。去年范曾再婚的消息就一度引發社會熱議,外界曾揣測,80後徐萌以「療愈師」的身份接近年過八旬的書畫大師,直至走進結婚殿堂,婚後新婚妻子接管了范曾工作室,對於一位患有腦梗的老人來說,這是真愛還是現實盤算,不免惹人質疑。

范曾去年公布結婚消息時寫道:「愛妻楠莉故去近三載,最初緣悲痛孤寂,更由於輕微腦梗,致藝術生涯舉步維艱。徐萌女士無微不至的關愛,使我身心全面康復。徐萌不唯關懷且鼓勵我藝事長青,對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更作貢獻,情深誼篤,經我倆雙方同研詳究,願永結連理,正式結婚登記,藝林佳話,此足徵矣。」去年9月,范曾公開攜妻子徐萌出現在中國美術館,一同手牽手參觀畫展,表現恩愛。

一段「藝林佳話」,如今演變為女兒爆出的失蹤消息,公眾不免為書畫大師的人身安危感到擔憂。

范曉蕙稱,她因陪伴孩子參加暑期夏校,從7月5日父親生日派對過後就一直在外。期間與父親有微信聯繫,並被告知徐萌女士身體不好,父親在醫院陪護,暫時不回碧水莊園。

「當時我有疑惑,家父八十七歲高齡,自己還需要照顧,怎麼可能在醫院陪護病人?但我選擇去相信;這之後幾次微信徐萌都說仍在治療,我有疑慮,即使我再三追問,仍不能得到確切回復;再後面電詢與家父往來密切的朋友,他們也不知道家父在哪裡,我決定立即回國。」范曉蕙剛回國,就收到朋友轉來網路關於父親失聯的報道。當她前往父親居住的碧水莊園查看,發現房屋大門緊閉,已經貼上封條,人去樓空。家裡只留下服務父親十數年的廚師、助手、保姆、門房,而徐萌帶走的都是她剛僱佣的家庭服務員。一些知情較多的老員工被徐萌以重金悉數辭退。對留下來的家人和員工也隻字未提去哪裡、做什麼。

她驚訝地聽到,在帶父親離家之前,徐萌數次趁人不在家時,搬運父親早年庫存大量書畫作品、古玩收藏。父親從7月13日被徐萌帶走,一個月有餘。

范曉蕙寫道:「家父以這樣的方式被徐萌帶走,我作為女兒非常擔心,多日電聯父親,手機都是未開機狀態。我立即給唯一聯繫通道徐萌發微信,仍未告知父親在哪裡。家父耄耋老人,又值酷暑之夏,作為女兒,我不希望父親離家一事被網路熱炒,我只挂念父親健康與安危。我會積極與家父朋友聯繫,得到父親確切地址,趕到家父身邊,看到父親安康,我就放心了。感謝大家的關心,萬分感激。」

當晚,范曾持股公司賬號「范曾藝術品有限公司」仍在照常直播出售范曾的藝術作品,不少網友湧入直播間詢問范曾的情況,直播人員回復稱「失聯繫謠言」。從商品鏈接可見,范曾字畫作品大多數價位在數千至數萬元不等。

范曾藝術品有限公司直播間當晚仍在直播售畫

備受爭議的「國學大師」

一代書畫大家范曾是江蘇南通人,於1938年生於書香之家,1959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兩年後轉入中央美院研究美術史,後又轉入中國畫系學習。曾先後師從吳作人、李可染、蔣兆和、李苦禪、劉凌滄等諸位名家。范曾1962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歷史博物館,70年代末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後籌建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任系主任。

范曾精於白描,尤喜寫意人物。他被日本譽為「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1984年,「范曾美術館」在日本岡山落成,以一位外國畫家的名義建立一座專門的美術館,范曾是繼法國畫家畢加索之後在日本享此殊榮的第二人。

在中國在世書畫家中,范曾可謂「最貴藝術家」。1998年,其畫作《麗人行》在香港拍賣會上拍出1200萬港元的天價;2011年,《八仙圖鏡心》以6900萬元拍出;2019年度,其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15830萬元人民幣,名列2020年胡潤中國藝術榜第5位。范曾曾在半年內在榮寶齋交個稅157萬元的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書畫鑒定家、畫家米景揚曾說范曾「不僅畫畫得好,字寫得好,而且文學、史學功底深厚,詩歌、散文出類拔萃。」國學泰斗季羨林曾評論范曾說,「認識范曾先生有三步曲,畫家、國學家、思想家」。

范曾

但范曾「國學大師」的稱號也不乏爭議。2010年,《文匯報》先後發表了《藝術家還是要憑作品說話》《畫家的寂寞與熱炒》《錢,可通神,亦可通筆墨耶》三篇署名文章。謝春彥的《錢,可通神,亦可通筆墨耶》稱「錢眼下真的也通了不少國畫大師……范某人賣畫之八字秘竅即最典型之個案也。」

郭慶祥則在《藝術家還是要憑作品說話》中提到,「現在有一位經常在電視、報紙上大談哲學國學、古典文學、書畫藝術的所謂的大紅大紫的書畫名家,其實也有過度包裝之嫌。」郭慶祥稱范曾存在「流水線」作畫的行為,進而對其人品、藝術才能、作畫方法、創作意圖和作品價格進行批評,稱其「才能平平」「逞能」「炫才露己」「虛偽」。這篇藝術評論文章最終導致雙方對簿公堂。最終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判決范曾獲勝,認為郭慶祥的文章對范曾造成了社會評價的降低和精神痛苦,構成對范曾名譽權的侵害。

這場判決也曾經一度引起媒體和法律界人士的熱烈討論,成為一樁關於藝術評論邊界和名譽權問題的公案。

此外,范曾曾被命名為「中國十大慈善家之一」。他曾為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分別捐出1000萬元人民幣賑災。據榮寶齋估算,1980年至2009年間,范曾所捐贈中國各地書畫價值5.3億元。

引人關注的四場婚姻

這樣一位備受矚目,也飽受爭議的書畫大師,其四段婚姻也被津津樂道。

1963年,范曾與同窗林岫結婚,林岫也是詩人兼書法家,曾是原新華社中國新聞學院古典文學教授,這段婚姻僅維持了五年。

1971年,范曾與邊寶華結婚,邊寶華與前夫育有一女,兩人生下女兒范曉蕙。1993年,在與張桂雲(楠莉)維持了十年婚外情後,范曾與邊寶華離婚,與張桂雲在巴黎登記結婚。張桂雲與前夫須遵德育有兩子一女,再婚後孩子都隨了范曾,大兒子須波改名為范一夫,須濤則改名為范仲達,成了范曾的兒子。2021年,張桂雲逝世。

范曾突然宣布結婚的消息,一度遭到爭議,引起諸多猜測,兩個無論年齡還是身份都相差甚遠的人,究竟是感情的結合,還是利益的計算?范曾面對外界評論時曾說,自己不上網,「別人對我的評論,我從來不在意。」

范曾另有兩子。范一夫幼年隨劉繼卣學工筆重彩,又師從范曾研習白描人物,在圈內小有名聲,多次舉辦畫展。范仲達擅長做生意,開設博物館,裡面收藏包括范曾的字畫,經常接待名流。

身家數十億且患有腦梗的八旬藝術家如今生死未卜,在一切尚未水落石出之前,無法獲知真實信息。范曾的數段婚姻導致的複雜關係,以及由此引發的家族財產繼承問題,早已埋下陰霾。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