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8 月

特朗普為何對中國網開一面?轉而對這國翻臉

特朗普大幅削減對華關稅,軟化了對中國的立場,同時卻對印度和巴西徵收高額關稅。在對美博弈中,北京掌握著哪些其他國家沒有的籌碼?

特朗普為何對中國網開一面?轉而對這國翻臉

特朗普稱讚習近平是「一位強有力的領導人」圖像來源: Jim Watson/Peter Klaunzer/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貿易紛爭中被冷落數月之後,中國如今已成為美國總統特朗普重塑美中關係、避免再次出現關稅螺旋式上升的努力的焦點。今年4月,特朗普將中國列為「美國最大威脅」,稱其幾十年來一直「欺騙」著美國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隨後,他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

然而幾個月後,調門就發生了變化。特朗普延長了對華關稅暫停期限,稱讚習近平主席是「一位強有力的領導人」,並提出了今年秋季舉行中美峰會的想法。與此同時,印度和巴西等關稅國家現在面臨著最嚴厲的懲罰——高達50%的關稅,而中國的關稅上限則被限制在更可控的30%。

特朗普給予中國更寬鬆的貿易待遇有幾個原因。他希望避免美國零售商在關鍵假日季前採購中國進口商品之際大幅提高關稅。同時特朗普這樣做也是為了爭取時間,以便就一項可能涵蓋技術、能源和稀土礦產等更廣泛的貿易協議進行談判。

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經濟學教授安東尼奧·法塔斯(Antonio
Fatas)認為,作為唯一一個堅定對抗華盛頓強硬政策立場的國家,北京的策略可能讓特朗普政府陷入了被動,疲於尋找新的籌碼。

「從一開始就很清楚,中國比美國更願意打一場全面的貿易戰,」法塔斯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這將帶來「特朗普政府無法承受的經濟後果」。

中國的秘密武器——稀土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可以說是北京最有力的牌。從電動汽車到導彈制導系統,稀土是生產所有這些產品不可或缺的原料。由於美國工業嚴重依賴中國供應,稀土礦產已成為貿易博弈中的決定性因素。

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後,控制著全球約60%稀土產量和近90%稀土精鍊量的中國對七種稀土元素和永磁體實施了出口管制,對包括汽車製造商在內的美國各行業造成了沉重打擊。

華盛頓還在推動對中國獲取先進人工智慧 (AI)
晶元實施更嚴格的限制,同時向北京施壓,要求其減少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並警告稱,如果進口量繼續增加,將實施二級制裁,包括徵收高額關稅。

特朗普的優先事項清單上,還有一項是敦促中國將美國大豆的進口量增加至目前的四倍,這將有利於美國農民,並彌補去年美中兩國之間295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進口佔全球需求的60%以上,主要用於牲畜飼料和生產食用油。

中國則尋求讓美國持續降低關稅,尤其是在科技和製造業領域。北京還希望美國保障中國企業免受制裁,並確保其能夠獲得美國尖端晶元的供應。

  特朗普將焦點轉向烏克蘭和國內問題

布魯塞爾歐洲與全球經濟實驗室(Bruegel)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家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Herrero)指出,特朗普面臨的諸多貿易、國內和地緣政治挑戰——比如周五在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的和平會談,是他給予中國更多迴旋餘地的另一個原因。

「特朗普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他別無選擇,只能給中國比其他國家更多的時間。」她對德國之聲表示。

美中關稅休戰協議已延長至11月初,談判人員可以集中精力解決最具爭議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避免再次出現三位數的關稅。雙方一致認為,此舉將對經濟造成損害。

中國目前30%的平均關稅稅率仍遠高於大多數其他國家。中國對美出口的銅和鋼鐵產品將被徵收50%的關稅。

  特朗普對印度翻臉

在中國獲得額外時間的時候,印度卻迅速從特朗普第二任期初期的受青睞合作夥伴變成了貿易對手。目前,印度面臨最高達50%的懲罰性關稅——普通商品加征25%,而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則額外加征25%,預計將於8月27日生效。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法塔斯指出,「印度既沒有中國那樣的經濟規模,也沒有對美國工業至關重要的出口產品,也沒有能力對美國經濟造成損害。」

儘管中國在談判中似乎佔據上風,但美國諮詢公司亞洲集團(The Asia Group)中國區主任林漢升(Han Shen
Lin)警告中方不要自滿。畢竟,特朗普喜歡製造混亂,人們要對他出人意料的舉動做好準備。

「我們不能低估美國製造更多(談判)衝擊力的能力,」林漢升告訴路透社。「我認為,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美國所擁有的影響力將成為促使其他國家謹慎思考的一個因素。」

  避免了升級 加大了壓力

儘管特朗普的態度有所緩和,但他仍在通過其他方式繼續向中國施壓。中國出口商一直在將原本銷往美國的商品轉運到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其目的是掩蓋這些商品的原產地,避免美國直接徵收關稅。

作為回應,特朗普已在8月初對所有涉嫌協助中國「洗產地」的國家開徵高達40%的轉運關稅。

由於中美貿易談判預計將持續到最後期限,同時擔任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的加西亞·埃雷羅預計,將出現部分貿易緩和,這將有利於美國企業,但會讓美國的關鍵盟友邊緣化。

「我們很可能看到美國方面對高端晶元的出口管制以及北京方面對稀土的出口管制有所鬆動,」加西亞-埃雷羅對德國之聲表示。「中國很可能看到基礎關稅略有下調,而美國公司將獲得更好的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這將損害歐盟、韓國和日本的利益。」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