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8 月

“跨省抢救”的小宇泽离世6年,肇事司机拒执案再开庭

“跨省抢救”的小宇泽离世6年,肇事司机拒执案再开庭

前车掉落轮胎,导致后边行驶车辆撞人身亡。图文无关。视觉中国图

备受瞩目的小宇泽“跨省抢救”案,再次迎来开庭审理。

6年前,13岁男孩卢宇泽在内蒙古旅游时遭遇车祸身受重伤。为了给转诊争取时间,道路上的爱心司机们纷纷让出生命通道,在当时,这场横跨河北、内蒙古、北京三地的“跨省抢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最终小宇泽还是不幸离世。不过,后续围绕这起交通事故引发的系列诉讼,引起了各方关注。“构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有没有拒执,这个事故引出七八个官司。”小宇泽母亲的代理律师李长青说,围绕小宇泽的系列案件,在交通肇事类案件中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他解释,事故发生后,肇事司机有没有履行救助义务,需不需要承担一定刑事责任,在当时争论很大;在被法院判定赔偿责任后,出现了拒绝执行以及转移财产嫌疑,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追溯截止到哪个节点,也成为法律界讨论的焦点。

2023年11月25日,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警方,对肇事者任某某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以下简称“拒执罪”)刑事立案,赛罕区人民检察院作出批捕决定,并向赛罕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案曾于2024年1月31日开庭审理,此后警方补充侦查。

2025年8月15日,该案在赛罕区人民法院再次开庭。

6年前的连环车祸

事故发生于6年前的2018年10月3日,此案特殊之处在于,事故是由前车掉落轮胎,导致了后边行驶车辆撞人身亡。

据媒体报道,当日19时许,卢宇泽的爸爸驾驶汽车在京藏高速公路,行驶至距离呼和浩特四十多公里的地方,与河北籍大货车(以下简称前车)遗落的备胎发生碰撞,滑行几十米后,停在应急车道上。

宇泽父亲打开双闪警示灯,与车上同行的小宇泽及其奶奶等3人下车,前行了二三十米后,站在应急车道内护栏边开始报警。

19时15分左右,一辆越野车与遗落备胎发生碰撞,越野车司机将车辆停在了宇泽爸爸车辆前面一百多米远的应急车道内,越野车上的人下来询问情况,宇泽爸爸迎着他们走了一段,回应了他们之后往回走。

19时18分许,一辆内蒙古牌照的小型轿车(以下简称后车)突然冲出,撞向站在应急车道内的小宇泽及奶奶等三位亲人。

后车在和道路右侧护栏发生碰撞后停下,造成两人当场死亡,13岁的小宇泽受伤。

之后便发生了交警、媒体、陌生车主“为生命让路”的跨省救援接力,在当时引发广泛关注。经多日抢救,2018年11月20日,小宇泽不幸离世。

“医生说,车祸发生后,早点送医院,早点抢救,还有救。”时隔多年,回想起这起交通事故,小宇泽的妈妈安国俊仍然感到意难平。

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发生碰撞后,肇事司机没有受伤,没有失去意识,但是没有拨打120实施救助,放任小宇泽在血泊中躺了几个小时。直到交警到场才联系120,小宇泽错过黄金抢救期,头部长时间缺氧,伤情愈发严重。“附近最近的医院,到事故地点二十分钟车程。”

她补充称,后来掌握的银行转账记录显示,事故发生后第二天,肇事者就转移了五十多万元的财产,拒绝支付小宇泽的重症监护医疗费用;转移财产的行为持续发生,至判决生效,累计一百多万元。

2022年8月12日,呼和浩特中院对这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审宣判,前车司机为案件的主要责任人,因交通肇事罪获刑5年,车主张某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而后车司机任某某,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判决任某某于判决生效后20日内,赔偿安国俊25万元。

是否施救,各执一词

李长青是上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害人家属代理律师,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该案案情复杂,在事实层面双方存在争执。

据后车司机陈述,他是不小心撞到前边的轮胎,才不小心碰到路边的人,而不是躲避轮胎;撞人之后,司机自称打电话报了警,但是不是打了电话就意味着实施了救助义务,也引发了讨论。

后车司机还认为,小宇泽伤势严重,即便及时救助,人也救不回来。李长青说,二审开庭,他曾向法庭提交医生的意见,但是没有被采纳。

二审判决中,前车司机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而后车司机只判赔偿。李长青认为,这一判罚结果,主要依据是交管部门的责任认定报告,这份报告早于开庭之前便已做出,其合理性也引起争论。

事故发生后,交管部门作出责任认定:大货车(前车)司机驾驶机件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导致车辆备胎掉落在行车道内影响车辆通行,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任某某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机动车,以及驾驶机动车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行驶的行为,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李长青说,事故报告形成于刑事诉讼初期,后续新事实、新证据未充分验证,但法院多依据其责任划分进行判决。

“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有抢救义务,但法律未明确不抢救单独构成犯罪。”李长青认为,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去追究未进行救助者的责任。

安国俊则认为,司机在现场未施救,应该视同逃逸。事故发生后,她一直在为案件奔走。

财产转移,从何算起

小宇泽案再度引起关注,源于后车司机拒绝执行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法院开出的调查令,安国俊委托律师调取了任某某的银行转账记录,发现任某某先后转移存款几十万元,判决生效之后,任某某仍然持续将固定收入款项提现转出,同时转移保险公司赔付的相关赔款。在法院要求其进行财产申报时,任某某没有如实申报财产,隐瞒其名下的房屋等财产。

2023年11月,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警方对任某某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事立案。最高法诉讼服务专家志愿者、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武景生一直关注此案,并且参加了相关的研讨会,他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任某某在明知即将赔偿情况下故意转移财产,存在逃避执行的嫌疑;在得到保险公司赔付后转移赔付款项,判决生效后持续将固定收入款项提现转出,也应属于逃避执行行为。在法院要求其进行财产申报时,任某某没有如实申报财产,隐瞒其名下的房屋等财产,应属于抗拒执行具体表现。

“这都属于有能力,却拒不履行判决赔偿责任的情形。”武景生说,任某某的行为应符合刑法对于拒执罪的规定。

武景生接触过大量类似案件,他说,大部分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愿意赔偿,宁肯判刑也拒绝执行的属于少数。

2025年8月15日,该案在呼和浩特赛罕区人民法院再次开庭。围绕转移财产的性质,控辩双方展开了争论。被告人辩称,是其妻子转移走的资金,用于“表妹炒股”和“供儿子使用”,否认恶意转移财产。安国俊认为,转移财产为大额度现金,超出了正常使用的范畴。

另一争议点在于,检方认为,案发后至案件审理阶段的财产转移,不作为量刑依据。安国俊认为,这段时间长达半年,后车司机可以借此转移财产、逃避赔偿责任。

“我认为,这个时间点应该往前推,出事后就开始算。”李长青称,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出现转移财产的情况,且没有合理理由的话,应考虑是在为以后的诉讼做准备。

该案没有当庭宣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