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4 10 月

金價驚魂一夜後:「囤金大爺大媽」擠爆金店

金價驚魂一夜後:「囤金大爺大媽」擠爆金店

菜百公告。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攝

「如果我手裡沒有黃金,現在也想買。但是我手裡有金,卻也拿不住。」

10月22日,汪穎帶著不久前700多元/克剛買入的投資黃金,來到某品牌商場的黃金回購處準備出金,她笑著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雖然自己認為從長期來看黃金還可能會上漲,但現在金價高位震蕩,忍不住還是將手中的黃金賣出一部分。

這一天,黃金市場經歷「驚魂一夜」後繼續波動。受10月21日晚間國際金價暴跌影響,10月22日國內黃金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下探。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數據,上午9時左右,黃金價格跌至933元/克,隨後金價震蕩回升,至14時58分金價沖高至951.85元/克。

黃金價格起伏,攪動「淘金」人群。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走訪菜百商場等品牌金店看到,由於黃金價格有所降低,實物投資金櫃檯旁圍滿了購金者,部分投資者「到店即買」。而在黃金回購處,賣金者同樣排起了長隊,急著將手中的黃金變現。

10月22日,投資金櫃檯前的顧客。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攝

金價下跌不易,投資者連夜「補倉」

「金價好不容易降了,我得趁著降價買入。」今年66歲的吳大爺告訴貝殼財經記者,10月22日剛以948元的價格買入了100克的投資金條。

吳大爺從1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投資黃金。雖然自己此前購買的黃金一度經歷了較長的下跌時期,但是金價快速上漲也讓他再度看到了投資黃金的希望。

「本來黃金到了700多元/克時,我就不打算買了,但是現在黃金價格回調了,我還是沒忍住繼續買。」吳大爺眼中,當前國際形勢依然不算明朗,投資黃金是抵禦風險、全球通貨膨脹的良策,他也長期看好黃金。

一夜之間,黃金市場迅速迎來難得的「加倉時機」。家住北京的白領樊勝也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她雖然沒有購買實物黃金,但也在10月21日下午和22日上午金價下跌後果斷加倉黃金ETF產品。

「之前黃金價格沖得太高了,一直想補倉卻沒有機會。」樊勝說,自己雖然在不足700元/克時已經開始投資黃金,但投資金額並不大,以試探性投資為主。隨後黃金價格上漲太快,也讓她後悔沒能重倉,也一直等待黃金價格回調再度加倉。

她向貝殼財經記者展示,今年投資黃金的持有收益率已接近14%,遠超其他投資產品帶來的收益。「我長期看好黃金漲勢,即便是黃金階段性出現回調,後續也會繼續上漲,我將投資黃金作為對沖股票等投資的安全墊進行投資。」

10月22日,金店內黃金回購處已排起長隊。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攝

囤金出手「落袋為安」,一筆賺了15萬元

金價高位震蕩,也讓部分投資者開始賣金「落袋為安」。

10月22日下午,貝殼財經記者走訪菜百商場時,黃金回購處已排起了長隊。商場工作人員引導人群先進行驗票等流程,再到黃金回購處排隊等待出金。

投資者李元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雖然從長期來看,十年之後黃金價格大概率還是會上漲,但這兩天金價高位震蕩的行情和「見好就收」的想法,讓他決定先將手中的部分黃金變現。

李元給貝殼財經記者算了一筆賬,他買黃金的時候是440元/克,按照940元/克左右的價格計算,每克已經賺了500元。而他10月22日賣出的克重為300克,這一筆預計可賺取15萬元左右。

汪穎也預測,金價高位震蕩說明黃金這輪上漲行情已經「差不多到頭了」,她希望可以在高點將手中的黃金賣掉。她也坦言,雖然長期看漲黃金,但「忍不住」每天查看黃金價格走勢的習慣,讓自己「有些拿不住」黃金,才會將手中的黃金賣出。

事實上,近期不少投資者陸續下車,並曬出淘金的戰果。

一位甘肅地區的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今年4月份曾以800元/克購入的金條,近期已經以980元的價格賣掉,賣在了高點賺了約1萬元。「本來還想要等一等,不過已經到達了我此前給自己設置的出金線,所以果斷出金,這也躲過了這兩天金價的下跌。」

觀望再觀望,黃金飾品銷售仍冷清

補倉和出金的投資者果斷出擊,黃金飾品銷售卻不溫不火。

10月22日,貝殼財經記者走訪了北京和上海地區的多家品牌金店發現,金價已經有所下降,觀望者仍然較多。

貝殼財經記者在老鳳祥上海城隍廟店看到,只有零星幾位顧客正在選購。老鳳祥城隍廟副經理周明源告訴記者,「這兩天銷售情況比較平穩,沒有出現較大的波動,銷量肯定不能與『十一假期』相比,今年『十一假期』我們整體銷量增長了30%。」

10月22日,上海豫園老鳳祥城隍廟店內只有零星顧客。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俞金旻 攝

有金店營業員向貝殼財經記者坦言,自從金價大幅上漲以來,消費者變得更為理性,最近兩周銷售情況比較平淡,購買人群以婚嫁剛需為主。

貝殼財經記者走訪豫園老廟黃金銀樓時,一層店內只有兩位顧客詢價。「我們也是來看看價格,知道有點跌了,但感覺還是貴,暫時不考慮出手。」羅女士稱。

店長王蘭向貝殼財經記者介紹,10月22日,整體客流平穩,基本上是已預約客戶,很多消費者對金價下跌保持觀望。

10月22日,上海豫園老廟黃金銀樓店內兩位顧客正在選購。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俞金旻 攝

此前在豫園熱鬧的老鋪黃金,排隊顧客同樣消失,當天可以直接入店選購。此外,豫園外圍的一些小金鋪也只有個別顧客光顧。

在北京,相比排隊購買投資金,金飾生意同樣遇冷。「雖然10月22日金價下降了一些,但每克超過1180元的價格還是太貴了。」樊燕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自己前往金店看到金價每克下降了40元,本想低位買一個金鐲子,但自己看上的一款60克金鐲子需要7萬多元。「太貴了」再度將她勸退。

事實上,今年以來,我國黃金飾品消費一直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黃金消費量505.205噸,同比下降3.54%。其中,黃金首飾消費量同比下降26%。

中國黃金協會此前表示,高金價抑制黃金首飾消費,輕克重、設計感強、附加值高的首飾產品更受青睞。

金價為何頻繁震蕩,常態調整還是已經見頂?

黃金價格在沖高後出現劇烈波動,多位受訪業內人士表示,這是黃金快速沖高後的必然調整。

「金價漲得快,勢必調整得更加劇烈。」匯管信息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監瞿瑞也表示,自9月金價持續上漲後,獲利盤積累豐厚,多頭獲利了結離場。這也表明短期內金價波動會成為常態,因為支撐金價長期上行的核心因素,如全球不確定性、實際利率下行趨勢等未發生根本改變,但由於當前多頭市場擁擠度已處於較高水平,加之市場參與者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美元指數大幅波動、地緣政治突變、美聯儲貨幣政策與預期的差異等突發信息高度敏感,任何相關消息都會影響市場情緒,加大金價的波動。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黃金價格目前暫未達到頂峰。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認為,短期回調並未改變黃金價格長期上漲邏輯。貨幣寬鬆大趨勢仍在延續,市場預計美聯儲年內累計再降息50個基點,實際利率下行將持續支撐黃金配置價值。同時,全球央行購金熱潮未減,2022年以來年均凈購買量超1000噸,遠超此前均值,成為黃金需求的穩定支柱。全球範圍內,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投資者尋找避險資產的需求仍然旺盛。這些因素都將形成對黃金價格的支撐。

瞿瑞也指出,黃金的大牛市是短期震蕩,並沒有就此見頂。在此情況下,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仍可以投資黃金,但需理性看待當前黃金的行情,一是警惕高位波動風險,避免盲目跟風追漲,需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資產配置規模及投資周期,合理規劃黃金資產佔比;二是立足長期邏輯,當前支撐金價長期上行的核心因素未發生根本改變,建議把握市場節奏,採取逢低布局策略,待金價回調至合理區間時擇機逐步建倉;三是明確投資目標,以資產保值、對衝風險為核心,而非單純追逐短期價差收益,規避盲目追高導致的投資風險。

此外,菜百首飾工作人員建議,投資者可採用多元化資產配置的方式,投資黃金的比例一般在10%-15%為宜。想「上車」又擔心高位的投資者,可以採用分批次買入的方式,結合金價短期波動,到達心理價位時可以逐步增持。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