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川普與習近平的博弈就像「撲克對決圍棋」,川普擅長撲克中的虛張聲勢心理戰向對手強力施壓,習近平則是保持耐心,以長期戰略一步一步壓制對手,就像在下圍棋。(美聯社)
美國與中國最新圍繞稀土的貿易戰仍未停止,川普政府正考慮對中國祭出各類「軟體驅動產品」的出口限制,以報復北京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的舉措。另一方面,川普與習近平是否會在APEC峰會上見面仍是未知數,中美貿易戰如何發展,全球都關注。對此,《日本經濟新聞》認為川普與習近平的博弈就像「撲克對決圍棋」,川普擅長撲克中的虛張聲勢心理戰向對手強力施壓,習近平則是保持耐心,以長期戰略一步一步壓制對手,就像在下圍棋。
《日經》報導指出,中美貿易戰將走向何方?這問題即使向美國政府內的外交關係人士詢問,也無法得到明確答案。但目前情勢大致可以看出,川普表態有意與中國達成「漂亮的交易」,但他絕不會希望讓人覺得自己在談判中失敗。因此,如果中國不讓步,美國將進一步施壓,緊張局勢將會持續。即使川普與習近平在APEC峰會見面,達成某種協議,但一次交易不足以消除中美之間在經貿和高科技領域的長期矛盾,危機遲早會再次爆發。
撲克與圍棋的對決
如果中美貿易戰變成一場半永久性地持續博弈,那麼關鍵就在於誰可以在賽局中佔據優勢。報導分析,若以遊戲作比喻,川普的談判手法更像在玩撲克,表現出自己手握好牌,向對手施壓。如果對手不屈服,他就加大虛張聲勢和威脅力度。撲克的勝負每局僅需幾分鐘就能決定,取勝依賴瞬間的判斷力和膽量。川普把與各國的貿易談判視為撲克遊戲,力求積累一場場零散勝利。
相較之下,中國的做法更像下圍棋。一場棋局通常持續數小時,雙方輪流下子,勝負取決於耐心和長期戰略,而非瞬間的爆發力。據中國外交人士透露,中國自去年就全面動員經濟智囊尋求在美中貿易戰取勝的戰略,最終結論就是減少稀土出口與削減美國農産品進口最為有效。習近平在稀土、大豆等領域佈局,一步步收緊,如同下圍棋一般。若再往回推,「一帶一路」倡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設立、上海合作組織(SCO)的擴展,都是中國為了與美國較勁所累積實力的長期佈局。
雙方各有優劣勢
撲克戰術更適合於短期賽局,川普若沒有長遠視角的佈局,想要在長期競爭中獲勝將十分困難。這也是為何有分析人士認為,川普在美中貿易戰的勝算較低。具體來說,川普理應與日韓、澳州等盟友,以及像印度這樣的國家保持合作,擴大美國的影響力,但川普似乎依舊按照他的本能行事,高舉美國優先向各國徵收對等關稅,導致這些國家與美國的關係受到阻礙。
另一方面,中國的圍棋戰略也存在缺陷,那就是弈棋者始終是習近平,習近平身邊幾乎沒有敢提出不同意見的親信,如果判斷錯誤,也可能難以糾正。而且從中國的歷史來看,中國其實在外交上常犯下戰術性錯誤,並沒有想像中的擅長長期戰略。撲克雖不適合長期博弈,但好處就是損失可以在下一局中彌補,川普任期將於2029年1月結束,美國還會有其他玩家上場。但是習近平的任期目前還看不到盡頭,圍棋一旦失敗如同滿盤皆輸,時間拉長看,中國未必能長期保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