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 11 月

「車碰牆上受損,保險為啥不理賠?」女車主不解

「我停車時不小心把自己的車剮蹭了,需要使用車險才發現,自己購買的商業險不含車損險。」陝西漢中市楊女士稱,「當時業務員誤導了我,沒買成車損險,反而買了保險公司推銷的『如意行』駕乘綜合險,導致我這次事故無法理賠。」

華商報大風新聞從該保險公司了解到,楊女士確實未購買相關車損險,她所購買的「如意行」駕乘綜合險已辦理退險退費。

「車碰牆上受損,保險為啥不理賠?」女車主不解

女子反映—— 「車碰牆上,保險為啥不理賠?」

楊女士告訴記者,她在9月開車時不慎導致車輛右側與牆壁發生剮蹭,車身傷痕明顯。「事故發生後,我聯繫保險公司走正常理賠,卻被告知不在理賠範圍。我是今年5月份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為車輛投保的,包含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以及保險公司極力推銷的『如意行』險。」

記者查看保單發現,「如意行」駕乘綜合險的保障內容為:駕駛或乘坐非營運車輛時的意外傷害身故、殘疾給付,意外醫療費用補償,以及意外住院津貼,並未包含車輛自身損傷的賠付責任。

「當時是我愛人去辦理的車險,業務員極力推薦這個險種,還特別提到賠付金額高,尤其是節假日雙倍賠付。」楊女士說,「但業務員壓根沒明確告知,這個險種不涵蓋自己車輛的損壞賠償。」

保司回應—— 未購買車損險,無法賠付車輛損失

10月27日,記者聯繫了中國人民保險漢中市分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據其解釋,楊女士的家屬辦理車險業務時,業務員先對投保車輛的保險進行報價,並核對了投保險種,期間還詢問過家屬是否投保車損險,該家屬稱車輛年限已久,不需要購買車損險。隨後,業務員才向其推薦了「如意行」駕乘綜合保險。

該工作人員介紹,「如意行」駕乘綜合險屬於商業險,保障範圍僅限被保險車輛駕駛或乘坐人員的意外傷害相關責任(後附該險種的保單及保險條款)。公司明確要求業務人員辦理車險業務時,僅做產品推薦,是否購買由客戶自主選擇,嚴禁捆綁銷售。

「2025年9月29日上午9時許,楊女士本人來到公司營業廳網點櫃檯,向業務經辦人提出質問,稱自己駕車時發生剮蹭,因未購買車損險導致保險公司無法理賠,要求公司及業務員賠償車輛損失。」該工作人員表示,「這款保險的保障期限為365天,保費280元,退保需按保單起保天數計算已產生的保險費。調解時該保單已生效133天,因此經過保單退保批改,最終退還保費177.96元。」

該工作人員補充,由於楊女士未購買車損險,保險公司無法對車輛損失進行賠償;若車輛需要維修,工作人員可協助楊女士與維修企業洽談維修價格和維修質量,但修車產生的費用公司不承擔。

律師說法—— 購車險要明確保障範圍和責任免除

陝西恆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認為,此事對車主是一種警醒,車主購買保險時,不能僅聽業務員推薦,應主動了解不同險種的保障範圍、責任免除等關鍵信息,結合自身實際需求和車輛使用情況選擇合適的產品(如車損險對車輛自身損壞能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收到保險合同後,要及時仔細閱讀條款,明確自身權益和義務,避免因不了解保險規則而遭受損失。

趙良善強調,保險業務員不能為了業績誤導消費者。根據《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在保險業務活動中,不得欺騙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對投保人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況。業務員應遵守職業道德和行業規範,如實介紹保險產品的真實情況,包括保險責任、免責條款、退保損失等,不得誇大保險責任或隱瞞關鍵信息,誤導消費者購買不適合的產品。若業務員存在誤導銷售行為,消費者可向保險公司投訴或向監管機構反映,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此外,趙良善介紹,車輛商業險生效後退保的,應退保費=實繳保費-已生效保費,一般按日費率計算,即已生效保費=總保費×(已生效天數÷365)。例如,5000元保費生效100天後退保,按日費率計算,已生效保費為5000×(100÷365)≈1370元,可退金額約為3630元。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