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 11 月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朋友們!

返工第二周,工位坐得還習慣嗎?

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里,全國旅遊人數又新高了。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無論是老牌景區,還是小眾寶藏。

以為自己躲到了天涯海角,沒想到仍是世界中心。

然而,在眾多高手中,還有一個資深潛力股「景區」。

它在連續被忽視多年之後,也終於在這個假期兌現了它的載客能力:

高速公路服務區。

白天排隊,夜裡爆滿;吃飯等不到桌椅,如廁見不著馬桶。

連給新能源車充電都要排號了。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 圖源小紅書用戶@吃瓜醬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然而,今年高速服務區爆滿可不只是因為加油、充電、吃飯這種老生常談的話題。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

那些在假期自駕出行的人們,已經放棄住酒店,開始在車裡過夜了。

這屆遊客,不睡酒店睡車裡

相信很多朋友上一次「睡車」的經歷,還是通宵的長途硬座火車。

憋屈、難受、睡不著那是家常便飯。

這種「應急預案」怎麼能突然就火爆起來,還吊打一眾酒店呢?

然而,當你放眼十一假期晚上的服務區,滿頭的疑問就全給咽回肚子里了。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 圖源小紅書用戶@木魚

「睡車」生活有多豐富?夜市來了都排不上號。

按理說,睡在服務區這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美食資源一定稀缺。晚飯能吃上一碗預製餛燉或者泡麵加腸,都得誇一聲「珍饈」。

可這屆開著新能源自駕的車主,是一點也不委屈自己的胃。

要知道新能源車的電池就是一個大發電機,車載冰箱幾乎是每個品牌高端線的標配。

一隻電熱大火鍋,再配上插電的露營探照燈和插電的大聲場音響,服務區火鍋派對就打響。如果提前備好貨,那是8天都吃不重樣。

要不是那個會打碟的朋友沒來,高低得給飯局再配個DJ。

含晚「大床車」的服務時間,從太陽下山的瞬間就已經開始了。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吃完晚飯,卻擔心在服務區沒有娛樂項目?沒關係!

在過夜人多的服務區里,通常每隔幾輛「大床車」就分布著一輛「棋牌車」。一個車供電大燈,配一頂開放式帳篷,立刻能把周圍的麻友們聚集過來。

十一假期最雪中送炭的道路救援,叫「服務區麻將二缺二」。

不管你的車來自理想蔚來還是小米,無論你的車價位是5萬30萬還是80萬。

在此刻,所有在場的人們都是同一個酒店的顧客,任何有基本娛樂素養的人都難以拒絕「搓麻」的邀請。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 圖源小紅書用戶@宮城良田

「寵物自由」,也是「大床車」擁護者們最大的優勢之一。

別看酒店帶寵物戰戰兢兢,可「大床車」住戶們夜晚一起遛毛孩子的活動,那是建立了無數革命友誼。

i人之間本無緣,除非各養了一條e狗。

i人還在走平行線呢,e狗都纏成麻花了,這「被動社交」不就有了嗎?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 圖源小紅書用戶@李小兔

不過,睡車睡車,「睡」顯然是整個大房車項目最核心的部分。

就像一個酒店的配套服務再好,最後還得靠房間定調。

對於如何把車變成床這件事,網上高手紛紛出馬,亮出自己魔幻的想像力和強悍的動手能力:

專攻「車外布局」的朋友們,擅長車輛為支點,向外發展衛星城:

帳篷接天窗,就是平房變洋樓;帳篷接備廂,簡直低配四合院。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而專攻車內布局的朋友,則有著良好的空間管理能力。

不管車內空間多大,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進能睡好覺、退能拍硬照。從黃昏上車到早晨下車,一切都能在車內解決。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除此之外,新能源車相比油車的優勢,也給「大床車」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比如即使放肆開整晚空調,也不用擔心「積碳」和油費。

比如許多高端線新能源車的巨大彩電,躺在車裡的時候就能無死角火力全開。

再往手邊放點花生零食、小貓小狗。

「影音大床車」你還滿意嗎?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圖源小紅書用戶@TrueBelieber Tian. @聶子奐Kay.Soryu

更是有很多朋友藉機炫耀自己座駕特有的「床車模式」。

一鍵放平座椅、一鍵降低噪音,還有躺平狀態下仍在狠狠發力的「座椅加熱」和「座椅按摩」。

即使是那些訂到假期酒店的朋友們,看完都難以抑制住自己想去睡車的小手。

這一套下來,不比什麼湯泉性價比高多了?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圖源小紅書用戶@糯米丸子窩

於是,在各路高手的種草之下,大批網友在國慶後半段取消了酒店,投靠「睡車」大隊,夢想還原一個「劈柴喂馬週遊世界」的野生假期。

然而,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鴻溝只有栽進去了才知道有多深。

高手的「睡車」,是每天早上起來在便攜咖啡機里沖一杯冰美式,換上運動服晨跑消腫。

可鬼迷日眼地從後備箱里爬出來去開水間沖泡麵的網友們,卻把睡車這事兒,弄得像被綁架了似的。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 圖源小紅書用戶@momo

事實上,想完成一次成功的「睡車」,不僅前期準備多如牛毛,即使做得面面俱到,體驗也不一定會好。

光說床鋪這事兒就讓無數人犯了難。

有朋友買的睡車床墊厚到不能找平,一頭高一頭低,躺一會兒就往下出溜。

還有朋友買到的床墊薄到吹彈可破,晚上睡覺感覺自己像豌豆公主,輪胎底下軋了幾塊石頭都知道。

而這兩類朋友的共同點就是,早上起來腰酸背痛像是被人打了一頓。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而最慘的朋友,莫過於把以上所有硬體問題都處理服帖之後,絕望地發現旅友帶錯了。

睡覺時候男朋友貼著臉打呼嚕,又因為空間太小無處可逃。

雖然覺沒睡著,但精神很好。

因為被氣得氣血方剛。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 圖源小紅書用戶@養生嬉皮

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一批國慶睡床車回來的朋友們,怕是都要成為人中之龍了。

可即使這樣,仍然有無數網友在現實中對「大床車」祛魅以後,仍繼續堅持睡在車裡。

一頭霧水的朋友們看到這,心裡的疑問應該也到達了頂峰:

這幫人受這麼多罪還要睡車裡,到底圖啥?

旅遊業新幻覺 人來了、錢沒來

其實,對大多數在假期選擇「睡車」而不睡酒店的人們來說。

關鍵原因只有一個:酒店是真的住不起。

只要稍微看看已經被多家媒體報道的酒店漲價現象,就立刻能深切共情那些想旅遊的朋友打開訂房App時的感受:人在無語的時候真的會笑出聲。

有網友準備十一自駕阿爾山,訂房時候發現每晚2000多的房型,在一個月前只要300元。

今年再次爆火的景德鎮「空間酒店」,十一期間售價1000多元/晚的房型,在九月只要90元/晚。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網友們不是不許酒店漲價,也並非不捨得花錢。

可是平時200的酒店,在假期要花一千塊來住,什麼聖人心裡都很難過得去。

不想花冤枉錢住溢價酒店,也不想計劃許久的旅行泡湯,只好一咬牙住車裡。

很多追捧「睡車」旅行的朋友,背地裡都是「房價受害者」。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好消息是,酒店有多費錢,睡車就有多省錢。

一位網友計統計自己十一假期前開始的七天六晚睡車旅行,在沒有耽誤吃喝玩樂的前提下,總支出只有966元。

而且這位網友每天在遊玩之餘,還堅持跑4單順風車,總收入五百塊錢。

一趟旅行下來的總開銷,甚至住不起一晚十一的快捷酒店。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 圖源小紅書用戶@好好

有朋友可能要說了,住酒店的基礎服務說到底是住車比不了的!單說洗漱、洗澡,就能把差價扳回不少。

如果這麼想,那可真是小瞧了如今的服務區:

總有人走遍天下,卻沒見過服務區淋浴帶浴霸;總有人四處棲息,還沒用過服務區滾筒洗衣機。

睡車生活,從來不存在發爛發臭,每天都是香噴噴的。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 圖源小紅書用戶@Smile to you

更有朋友研究出了一套完美結合了睡車和睡酒店優勢的究極「邪修」流派:

每天下午去找個離景區最近的快捷酒店,開4小時鐘點房。

先把衣服送去洗衣房,然後一小時洗澡、一小時吃外賣、躺一個半小時、最後半小時化妝……

只用100多塊錢解決800多塊錢的事兒,還連著解決好幾天。

這省下的錢,絕對配得上受過的苦。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其實,「睡車不睡酒店」這個現象,只是今年人們「拒絕被酒店pua」的一個縮影。

旅界一篇文章里指出,多地酒店從業人員感慨:整個十一假期營收比去年少了很多,甚至八天假期的營收跟五一節的三天假期不相上下。

皖南的熱門線路的酒店出租率整體滑落15%左右,一般的民宿酒店的數據還要更差一些。

受颱風影響的廣西附近酒店管理人員則表示,今年價格比去年差出了20%到25%,出租率只有4天滿房。

事實上,根據浩華髮布的行業報告,今年上半年全國酒店行業整體平均房價下浮10%到12%,收益率僅達到預算70%。

暑期向來是酒店業的黃金時段,然而2025年暑期的酒店市場卻意外地迎來了「寒冷一夏」。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除了酒店之外,國慶節其他的人均旅遊消費也在下降。

根據交通運輸部節後的數據顯示,今年十一假期的累計人員流動量預計24.32億人次,日均高達3.04億人次,同比去年國慶假期日均增長6.2%。但人均每日消費卻同比下滑了13%,只有113.9元,水平只相當於2019年同期的95.9%。

儘管今年特別「漫長」的十一假期,可能稀釋了一些人均消費,可事實上,人們的在節假日期間的消費意圖的確減弱了。

景點上,人們更傾向低門票免門票景點。

吃飯上,華而不實的景區飯也在衰落,本地居民食品成了遊客最愛。

多少人明明給假期安排了大筆預算,卻最終選擇了所有步驟都簡化的「丐版窮游「。

不想當冤大頭的遊客們,確實是沒招了。

不敢花錢的年輕人開創「窮游2.0時代」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人們花錢越來越謹慎了。

還在找工作的年輕人,隨時準備面對畢業的新中產,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謹慎成了最好的策略。

不是不花錢,而是每一筆錢都得花得有性價比,才能在心裡得到一種捍衛了自己辛苦錢的「安全感」。

去年國慶臨期突然降價背刺旅友的機酒,今年直到十一結束仍然堅挺無比,這讓編輯部小k手裡滿滿一筆旅遊預算,最終流產。

可她並不後悔,她如今的旅遊觀正是:寧可不旅,也不錯旅。

與其一時衝動,換來半年後悔,不如哪也沒去,但把錢省下來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錢還沒花,就有無限可能性。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其實,不光是旅遊。

當「擁有」某一樣東西的代價過於昂貴時,好像連「佔有慾」本身也會漸漸消失。

於是,用最少的錢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逐漸成了一種新的流行風潮。

猛炫拼好飯,然後去酒店平價健身。

日思夜想的電子設備能租就不買,奢侈品也是十幾個人團購手鏈、耳釘後自行拆分重組成項鏈的「拼好奢」。

即使不願花錢,大家仍然在絞盡腦汁地找竅門、鑽空子,八仙過海似的用各種方式去追求美好生活。

十一睡在車裡的朋友們,何嘗不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彰顯著他們的生命力呢?

其實旅行的意義,本就不是某一種特定的旅行方式。

睡車也好,睡酒店也罷。

只要還擁有著追求遠方的意願和能力,你就已經在旅行路上了。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