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 11 月

美國財長怒嗆"中國難以被信賴":必須擺脫稀土依賴風險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專訪表示,中國在多個領域都是「無法信賴且不可靠的夥伴」,美國必須擺脫對中國稀土礦物的依賴。他強調,美中最新達成的貿易框架雖涵蓋晶片出口、稀土礦物及大豆採購等協議,但仍未正式落實,貿易摩擦可能只是暫時緩解,未必能真正解決問題。

根據《Axios》、《BBC》,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釜山進行會談後,達成初步貿易協議。白宮指出,中方將開始放寬對汽車電腦晶片的出口禁令,確保全球汽車生產供應鏈不受衝擊。同時,中方同意暫停對稀土礦物的一年出口管制,並承諾購買美國大豆。

協議還涉及芬太尼生產所需化學原料供應,美方將降低相關進口關稅,中方承諾採取「重大措施」應對芬太尼問題。

貝森特在接受美媒《CNN》訪問時指出,美國並不打算與中國脫鉤,但必須降低風險。他直言:,「中國在許多領域表現出不可靠,我們必須迅速脫離中國對稀土礦物的控制。」他形容這種依賴如同懸在全球頭上的「利劍」,美國將在未來一到兩年加快行動,擺脫中國的影響。

貝森特表示,稀土礦物對數百種高科技產品至關重要,而中國對全球的出口管控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反彈。

此次貿易協議雖對部分產業帶來暫時緩解,但能否真正落實仍存在不確定性。近期的停火協議往往維持僅數月,每次破裂都引發新一輪緊張升級。白宮與中國官方均表示,雙方經濟與貿易關係具有互利性,中方強調商業合作應是美中關係的「錨點與驅動力」,而非障礙或摩擦源。

在汽車晶片方面,協議明確指出,中國將採取適當措施,恢復安世半導體(Nexperia)在中國的生產,使關鍵的舊款晶片能供應全球市場。安世半導體雖為中國擁有,但總部設在荷蘭,其在歐洲生產的晶片約7成送回中國再出口。若供應中斷,像富豪汽車(沃爾沃,Volvo)、大眾及捷豹路虎等車廠都可能面臨短暫停產風險。

大豆貿易方面,中國承諾在2025年最後兩個月購買美國大豆1200萬噸,之後3年每年購買2500萬噸左右,恢復此前水準。此前中國停止採購美國大豆,讓美國農民失去最大出口市場,川普因此重啟農民補貼計畫。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