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 11 月

全世界靜待美國最高法怎麼判,特朗普又改口說"不去了"

美國法院早前裁定特朗普無權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對多國徵收關稅。特朗普政府已上訴至最高法院,聽證會將於11月5日舉行。

「全世界都在靜待里程碑式的判決。」英國廣播公司(BBC)給出了這樣的形容。

然而,上月還放風打算出席旁聽的特朗普,突然改了主意。

當地時間11月2日,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告訴記者,他不會出席最高法院5日舉行的關於其全球關稅合法性的聽證會。

「我確實很想去。我只是不想做任何事來轉移人們對這項決定的關注。」特朗普說,「我不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這與我本人無關,而是關乎我們國家。」

11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接受記者採訪。

不久後,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上發表了一份更長的聲明。

聲明稱,這起關稅案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如果總統不被允許使用關稅,美國將在與世界各國,特別是「主要經濟體」的競爭中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美國會變得毫無防禦能力,甚至導致「國家毀滅」。

特朗普重申自己不會前往最高法院出席聽證會,因為不想分散人們對這項重要裁決的關注。

「這將是美國最高法院有史以來做出的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裁決之一。如果我們贏了,我們將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富裕、最安全的國家。如果我們輸了,我們的國家可能會淪落到幾乎第三世界國家的地位。」他寫道。

特朗普10月15日曾表示,他可能會親自前往最高法院,旁聽關於其大部分關稅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口頭辯論。

他當時說:「我想我會去最高法院旁聽庭審,我以前從沒這麼做過,即便我曾有過一些相當重大的案件。我認為這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案件之一,因為一旦敗訴,我們在面對世界時將毫無防禦能力。」

若特朗普出席旁聽,將出現「極不尋常」的場面。儘管歷任美國總統會因大法官就職儀式等活動造訪最高法院,但在口頭辯論期間親自旁聽的情況極為罕見。

「政客新聞網」2日注意到,在特朗普公開改變主意前,他的至少一位盟友已暗示出席聽證會將不明智。

路易斯安那州共和党參議員約翰·肯尼迪上周表示:「我認為這是不明智的舉動。雖然確信總統對辯論內容感興趣,但某些人可能將其解讀為試圖向大法官施加壓力。如果大法官們真的這樣理解——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會這樣想——但若果真如此,這將會適得其反。」

部分民主黨人也給出了相同看法。

康涅狄格州參議員理查德·布盧門撒爾說:「這顯然是對最高法院毫不掩飾的施壓企圖。當事人當然有權出席聽證,但總統本可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庭審內容。我認為這純屬試圖恐嚇法院的行徑,坦率說只會弄巧成拙。」

「特朗普迎來大考」

8月29日,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以7:4的投票結果裁定,1977年美國《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並未授權總統實施如此大範圍的關稅措施。

分析認為,最高法院即將進行的口頭辯論,是對特朗普擴張行政權的一次大考。正因關稅議題處於其經貿議程的核心,此次裁決意義重大。

「全世界都在靜待,美國最高法院對特朗普關稅作出里程碑式的裁決」,英國廣播公司11月3日預測,若最高法院支持原告方,特朗普的貿易戰略將被徹底顛覆,包括他於4月首次宣布的全球大範圍關稅政策。美國政府還可能需要退還通過關稅徵收的數十億美元資金。

大法官們將在數月內仔細研究雙方論點、討論案件實質後作出最終裁決,最終會通過投票得出結果。

對美國及全球眾多企業而言,此案的利害關係同樣重大。這些企業一直在為關稅付出代價,同時被快速變化的政策折騰得苦不堪言。

比如美國玩具銷售商Learning Resources公司大部分產品產自海外,也是起訴特朗普政府的企業之一。

該公司CEO里克·沃爾登伯格表示,特朗普的關稅今年將給公司造成1400萬美元損失,是2024年關稅支出的7倍。

「這些關稅讓我們的業務陷入了難以想像的混亂。」他指出,自1月以來,公司已不得不轉移數百種產品的生產地。

受特朗普政府關稅影響的兒童教育玩具在華盛頓銷售

不過,很少有企業寄望於在法庭上勝訴。

「我們希望這些關稅能被裁定為非法,但同時也在準備接受其長期存在的現實。」喬治亞州合作咖啡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哈里斯說。他所在的合作社從十幾個國家進口咖啡,自4月以來已支付約130萬美元關稅。

BBC指出,在審理此案時,美國最高法院必須應對一個更廣泛的問題:總統權力的邊界究竟在哪裡?

法律分析師表示,很難預測大法官們的答案,但如果裁決支持特朗普,將賦予他乃至未來的白宮主人更大的權力範圍。

具體而言,白宮之所以青睞《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是因其具備速度快、靈活性高的特點。根據該法律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後,特朗普可以立即發布命令,繞開冗長的既定程序。

特朗普於2月首次援引該法律,對來自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加征關稅。4月,他再次動用該法律,下令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商品徵收10%至50%不等的關稅。

反對者表示,該法律授權總統監管貿易,但從未提及「關稅」一詞,且根據美國憲法,只有國會有權設立稅收。

他們還對白宮援引的問題(尤其是貿易逆差)是否構成緊急狀態提出質疑。

兩黨國會議員也堅稱,憲法賦予他們制定關稅、關稅稅目和稅收的責任。

參眾兩院200多名民主黨議員及共和党參議員莉薩·穆爾科夫斯基,向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案情摘要,同樣主張該緊急狀態法並未賦予總統將關稅用作貿易談判籌碼的權力。

與此同時,美國參議院上周以51票贊同、4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以終止特朗普在全球範圍內實施的全面關稅政策。

不過這些決議能否在眾議院獲得通過存疑。眾議院有219名共和黨人,比民主黨人多7個席位。

儘管如此,商業團體表示,希望這一反對態度能向大法官們傳遞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華爾街日報》早前一篇報道提到,聽證會臨近之際,特朗普政府正悄悄放鬆關稅政策,已豁免了數十種商品的關稅。這些舉動表明,美國政府正為可能的敗訴做準備。

「對企業不僅僅是錢的問題」

最高法院5日聽取辯論後,最遲需在明年6月前作出裁決,不過多數人預計1月前就會有結果。

目前尚無明確跡象表明法院將如何裁決。

無論裁決結果如何,都將影響估計已繳納的900億美元進口稅。富國銀行分析師稱,這一數額約佔美國今年1至9月關稅收入的一半。

特朗普政府官員警告,若法院拖至6月才裁決,這一數額可能增至1萬億美元。

彭博經濟研究所分析師克里斯·肯尼迪指出,若最高法院維持下級法院的判決,可能會使美國16.3%的平均實際關稅率至少降低一半,還可能迫使美國退還數百億美元資金,特朗普此前與部分國家達成的初步貿易協議也可能被推翻。

白宮則表示,若敗訴,將通過其他方式徵收關稅,例如利用一項允許總統實施最高15%關稅、為期150天的法律。

盛德(Sidley
Austin)律師事務所的貿易律師泰德·墨菲稱,即便如此,企業也能獲得一定緩解,因為其他方式需要履行正式通知等程序,這需要時間和審慎考量。

「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他說,「總統曾在周日宣布關稅,周三就生效,既無事先通知,也無任何正規程序。」

「我認為對企業而言,此案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未來是否還會出現這種情況。」他補充道。

近年來,最高法院曾以白宮越權為由,駁回了拜登政府包括學生貸款減免在內的重大政策。

但九位大法官中,六位由共和黨總統任命(其中三位由特朗普任命),他們在近期其他糾紛中對特朗普總統表現出尊重,且歷史上在國家安全問題上通常會給予白宮一定自由度。

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亞當·懷特表示,他預計法院會駁回關稅政策,但會迴避「什麼構成國家緊急狀態」等問題。

「我認為最高法院的確存在多種可能的判決方向。」拜登政府前貿易律師、威利(Wiley)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格雷塔·派施說。

9月1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超市內出售的咖啡

合作咖啡公司的哈里斯表示,若特朗普政府敗訴被迫退稅,公司「肯定」會嘗試追回已繳納的稅款,但這無法彌補所有混亂造成的損失。

他的企業不得不額外申請信貸額度、提高產品價格,並設法在利潤降低的情況下維持運營。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精力消耗,」哈里斯說,「這件事主導了所有對話,簡直耗盡了你的精力。」

此案已給白宮的貿易協議帶來變數,例如7月與歐盟達成的一項協議。

歐洲議會目前正在考慮批准該協議,協議將美國對歐盟商品的關稅設定為15%,以換取歐盟允許更多美國農產品進入等承諾。

「在看到最高法院的裁決結果之前,他們不會採取行動。」前歐盟委員會國際貿易主任約翰·克拉克說。

瑞士近期因美國對其商品徵收39%的關稅而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期。該國巧克力製造商丹尼爾·布洛赫表示,他歡迎法院作出不利於特朗普政府的裁決。

他旗下的卡米爾·布洛赫巧克力公司數十年來一直向美國出口巧克力,目前公司承擔了新關稅成本的約三分之一,旨在緩解價格上漲壓力、維持銷量。他表示,這一決定已導致該業務部門利潤歸零,且無法長期持續。

布洛赫希望特朗普能徹底重新考慮其關稅政策,因為「這是最簡便的解決方案」。

「如果法院能讓關稅取消,我們當然會將其視為積極信號,」他說,「但我們不相信這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