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 11 月

四川一村民眾籌30萬元欲硬化3公里長通村路,10年未動工

「一段長約3公里的公路,一下雨便道路泥濘,出行極其不便。」四川宜賓市敘州區有村民反映稱,10年來他們集資了30萬元,但至今沒有硬化。

反映——

村裡3公里長公路,10年間村民兩次集資共30萬元硬化

11月1日上午,宜賓市敘州區趙場街道辦青龍村10組村民李先生反映稱,當地有一條長約3公里的毛坯公路,10餘年來一直沒有硬化,特別是下雨天,道路泥濘,村民出行極不方便。

四川一村民眾籌30萬元欲硬化3公里長通村路,10年未動工

據李先生介紹,青龍村10組有59戶村民約200人,早在2014年經村委會組織,每位村民集資600元用於硬化那段公路,2022年每人再次集資1000元,至今總共集資有30萬元左右,但直到現在都沒有動工硬化。

另有村民稱,下雨天因路面打滑,麵包車和三輪車經常發生翻車事故,小車根本不敢行駛,這些年來他們多次派村民代表去詢問相關部門,「2024年初去問時,他們說下半年動工硬化,下半年又說2025年上半年動工,上半年又說今年下半年會開工,然而前段時間又去問時,他們又說等明年吧。我們相鄰的組早就硬化了,我們急切期盼能早點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

質疑——

10位村民去世時都未等到動工硬化,死後還要按半個人頭出資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隨機採訪了青龍村10組幾位村民,有村民稱這些年來當地有10人去世,「他們生前是集資了的,結果去世時都沒有等來動工。」

另有村民介紹說,讓他們想不通的是,去世的村民還要按半個人頭出資,比如2022年每人出資1000元,去世的那些人的家人,還要給他們出資500元。

「我家裡原有我父母、我和女兒4口人,我父親是2021年去世的,但女兒的戶口不在我們組裡,2022年集資時我女兒和我父親各按半個人頭出資。」一位不願具名的村民質疑稱,他們家總共按3份出資硬化那段路,而最讓人感到不可理解的是,10餘年來一直沒有見到動工,也不知道籌集的那些錢在哪裡。

回應——

村委會稱缺口達200萬元,街道辦稱正在爭取上級補助資金

針對10年未動工硬化的情況,青龍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曾有兩家施工單位到現場勘察後報價,一家是每公里96萬,另一家是每公里103萬,3公里左右總費用是300萬左右,他們主要負責修築堡坎、水溝、安裝涵管和護欄等,村民先前集資的那30萬元至今一直保存在街道辦財政所的財戶里,專款專用,敘州區交通部門每公里解決25萬元,餘下的大約200萬元由趙場街道辦負責籌集,目前因缺口太大還在努力想辦法。

另外,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青龍村10組近年來確有10人左右去世,去世的人因土地和山林還在組裡,新出生的人無田無土,後經村民代表大會認定,他們每人按半個人頭出資。

趙場街道辦回應稱,青龍村原8組、9組和10組在2009年以前不通公路,2009年時青龍村引進的「中森木業」,為方便運輸修建了一條3米寬的公路進入林區,該公路至今一直在使用,因多年沒有維修損毀嚴重。2014年,村委會徵求村民意見後,決定申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按照財政獎補1:1的獎補政策,涉及青龍村8組、9組和10組的受益村民人均捐(集)600元,將該段公路烏魚石橋頭到芭蕉溝全長約6公里左右全部拓寬到5米,鋪了塊石和碎石,保障了村民出行。

同時還稱,2020年實施金土地項目,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只規划了烏魚石橋頭到芭蕉溝那段公路,規劃地圖上10組不在範圍內,餘下的10組那3公里左右沒有被覆蓋。

然而,村民對該段公路要求硬化的意願強烈,根據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2022年徵求意願後召開10組戶長、代表會議,同意按照現有補助政策,每公里捐(集)資10萬元,爭取交通補助項目,人均捐(集)1000元,該款存入街道賬戶。街道交通站曾對該段公路進行現場勘察設計,因未爭取到上級公路硬化建設的補助資金,導致現在還未硬化。

2023年,有村民要求退回當初的那筆集資款項,青龍村委會討論後於同年9月27日召開10組戶長和代表會議,徵求意見後決定暫不退款,等爭取到上級公路硬化建設補助資金後對該路段進行硬化,「現街道正在積極向上級爭取公路建設指標、資金,爭取早日對該路段實施硬化。」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