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 11 月

停擺落幕 危機仍在:川普的醫保方案仍是一團問號

停擺落幕 危機仍在:川普的醫保方案仍是一團問號

紐約時報分析說,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政府停擺即將結束,但引發這場僵局的核心問題——高昂的醫療成本,短期內並不會消失。隨著中期選舉臨近,這個問題將繼續困擾川普。

如今,降低醫療成本的壓力落在了川普和共和黨人身上,否則他們將在選舉中面臨風險。

此前,一部分民主黨議員同意放棄延長某些醫療保險補貼的要求,從而推動政府重新開放。

儘管川普多次承諾會提出替代「奧巴馬醫保」的方案,但迄今為止,他在這個議題上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政策,只提出一個含糊的計劃,即將資金直接發給保單持有人。

川普似乎主張,不應再用補貼資金幫助人們購買保險,而是直接將這筆錢打入他們的專項賬戶中。

「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將資金直接支付給民眾,而不是保險公司的醫療體系,」他星期一對記者說,「我們會在接下來的短時間內全力推進這個計劃。」

川普的表態,凸顯出共和黨在醫保議題上的壓力。隨著數百萬依賴補貼購買醫保的人面臨年內補貼終止,共和黨人必須提出自己的降低醫保負擔的思路。

和川普一樣,多年來一直批評「奧巴馬醫保」的國會共和黨人,在2017年廢除法案失敗之後,也始終沒有提出一套可行的替代方案。

白宮拒絕透露川普最新設想的更多細節。但提議的基本邏輯是:讓患者在醫療購買中發揮更大主導權,能夠降低成本、改善健康結果。

不過,這種方法能否顯著降低成本,恐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醫療支出的大頭通常集中在重病患者身上,而這些人往往缺乏選擇空間。

研究表明,在擇期治療方面,價格信息和經濟激勵機制確實能影響患者行為,但這類支出在全國醫療總費用中所佔比例並不高。大多數醫療開支其實是花在急性重症、慢性病、癌症、住院護理、老年護理等無法自由選擇的醫療上。這些患者幾乎沒有「貨比三家」或者「按價格調整治療」的空間。

川普「讓消費者主導、控制開支」的理念,在現實中作用非常有限。

對於那些將在補貼政策到期後失去資助的數百萬美國人來說,保費將大幅上漲,部分人每月可能增加幾百美元。

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明年將有200萬人因此失去醫保。

根據預算辦公室的估算,延長這些額外補貼明年將花費230億美元,未來十年累計開支近3500億美元。不過,即使沒有這些補貼,大多數消費者仍可通過「奧巴馬醫保」設立的稅收抵免獲得一定保費支持。

2010年生效的「平價醫療法案」,自誕生以來一直因未能更有效的控制醫療成本而飽受批評——美國的醫療成本一直遠高於其他富裕西方國家。但這一法律讓數千萬原本無保險的美國人獲得醫保,因此頗受歡迎。

疫情期間,民主黨為個人購買醫保的人群增加了資金支持,促使參保人數激增。如今,這些新增補貼正面臨終止的風險。

今年,民主黨把醫療成本問題當作核心議題之一。川普在上任初期曾試圖廢除並替代「奧巴馬醫保」,但最終變成了混亂而尷尬的失敗。

國會中的共和黨人曾為這一目標奮鬥近十年,但最終未能就替代方案達成一致。民主黨在競選中緊抓機會,次年便重新奪回眾議院。

去年競選期間,川普幾乎沒有談及醫療改革。當在總統辯論中被問及「奧巴馬醫保」時,他表示願意在「能讓民眾負擔更低、醫療質量更高」的前提下調整法律。當被追問是否已有具體方案時,川普說他有「一些構想」。

政府停擺期間,民主黨堅持要求共和黨延長幫助人們支付保費的額外補貼,並恢復對醫療補助項目的部分削減。而共和黨人則表示,這類延長不應包含在撥款法案中,一些人還主張讓補貼如期終止。

同意在周末結束政府停擺的幾名民主党參議員,要求共和黨領導層同意下月至少就延長補貼舉行一次象徵性投票。這項努力是否最終成功也不確定,看上去作用只是在川普希望聚焦其他議題時,讓美國人支付醫保費用的難題重新成為政治焦點。

總體而言,川普的醫保政策重點多放在次要領域,比如提高醫療價格透明度、減少非法芬太尼供應,以及要求製藥公司向自費買葯的患者提供折扣。

他的衛生部長小羅伯特·F·肯尼迪很少談及如何降低醫保負擔,反而經常關注疫苗話題或倡導健康飲食。

國會中的共和黨人也提出過一些設想,他們主要的稅收與國內政策法案就從醫療補助中削減近1萬億美元,其中一半來自削減「奧巴馬醫保」對低收入勞動者的擴展覆蓋擴。

一些議員仍在討論替代「奧巴馬醫保」的方案,儘管這個議題近年來熱度明顯下降。本周,佛羅里達州的斯科特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卡西迪兩位參議員都對類似川普提議的設想表示支持。

川普支持今年夏天通過的醫保削減計劃,但他多次淡化變動的幅度,錯誤地宣稱這只是針對欺詐問題的小規模調整。

他最新提出的方案,延續了這些政策中的消費主義思路,即用現金支付取代保險補貼。與卡西迪提出的一個近期計劃類似,後者建議將即將到期的補貼資金轉為預設的靈活醫保儲蓄賬戶,專門用於支付醫療費用。

但卡西迪的方案,預計未來十年耗資約3500億美元,而不是川普所聲稱的「數萬億美元」。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