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 11 月

無法承擔107%關稅!這些美食恐從美國超市消失

無法承擔107%關稅!這些美食恐從美國超市消失

作者 | 第一財經 孫卓

近期,13家義大利通心粉品牌宣布,他們可能不得不從美國超市下架產品,或者最早在明年1月就被迫大幅提價,因為他們所面臨的高達107%的懲罰性關稅即將生效。

據央視報道,此前在當地時間10月4日,正在美國訪問的義大利農業糧食主權和林業部部長洛洛布里吉達表示,美方針對義大利麵食的反傾銷關稅屬於「超級保護主義機制」,既無必要也無任何道理。其中一家受到影響的公司陸墨(Rummo)表示,儘管他們對這項新政策不滿,但他們不會將新關稅帶來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這不僅對陸墨公司,對所有義大利面公司來說都將是毀滅性的打擊。」該企業美國公司首席商務官唐納利(Jim
Donnelly)表示。

唐納利否認了反傾銷指控,並辯稱陸墨在美售價遠高於義大利本土價格。

唐納利稱,如果將1月份全部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其產品價格將不得不從3.99美元提高到7.99美元。

對義大利面「全軍宣戰」?

去年,美國商務部啟動了一項調查。美國商務部稱,在美國的義大利面供應商違反了反傾銷法,以極低的價格向美國市場出口產品,從而獲得相對於美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優勢。

作為調查的一部分,美國政府要求Pasta Garofalo和La
Molisana兩個品牌提供相關信息,但這兩家公司否認了相關指控。

在調查結束後,調查機構指責這些企業「不配合」,並稱他們提交的文件中包含未經翻譯的義大利語單詞和未定義的縮寫。隨後,美國政府宣布,他們將對全部13家義大利公司徵收高額關稅,因為「這兩個品牌的行為代表著整個義大利行業」。

據央視報道,9月初,美國商務部經過調查認定義大利麵食傾銷,計劃於2026年起對相關產品在原有15%關稅的基礎上再加征91.74%,即徵收高達約107%的關稅。

義大利公司則辯稱,他們的應對方式與以往的審查相同,唯一的變化是美國商務部採取了更為嚴格的措施。

La Molisana在本月初提交給商務部的一份簡報中聲稱,政府在計算中犯了錯誤。據悉,受影響的義大利面品牌還包括Di
Gragnano、Barilla、Gruppo Milo、Pastificio Liguori、Pastificio
Sgambaro和Pastificio Tamma等。

義大利媒體稱,Barilla在美國本土生產面向美國市場的義大利面,因此受關稅影響的可能性小於其他企業。

目前,這些公司仍在請求美國商務部修改評估,以及在反傾銷稅明年1月生效前降低稅率。

影響如何?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義大利面品牌一直是美國政府反傾銷調查的對象。美國公司經常就義大利面提起申訴,要求聯邦政府調查傾銷指控。美國商務部有時也會對義大利面品牌採取行動,但處罰通常遠小於此次徵收的新稅。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國人消費的大部分意麵產自美國本土,美國的意麵市場主要由國內生產商供應,美國也是僅次於義大利的世界第二大意麵生產國。儘管如此,義大利生產的意麵仍然是美國進口意麵的最大來源:去年,美國從義大利進口了價值超過7億美元的意麵,約佔美國意麵市場的12%。

義大利食品行業協會首席執行官斯科達馬利亞(Luigi
Scordamaglia)表示,這些關稅將影響約一半的義大利對美意麵的出口。義大利最大的農業組織Coldiretti在10月4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關稅將「對『義大利製造』造成毀滅性後果」。

Coldiretti稱,這些關稅實際上將讓在美國的義大利面/每盤的價格翻倍,並對義大利面生產商造成「致命打擊」。

有義大利面生產商懷疑,這些關稅的真正目的並非僅僅是為了降低義大利面的價格。「這不是傾銷,這只是阻止進口的借口。」陸墨義大利面首席執行官陸墨(Cosimo
Rummo)表示。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