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3 11 月

美金融體系再現2008式陰影 下一個次貸雷區是這領域

美金融體系再現2008式陰影 下一個次貸雷區是這領域

美國金融體系似乎又在汽車貸款市場看到警訊。(法新社資料照)

次級車貸商Tricolor 九月申請破產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由房地產次貸危機引爆,時隔不到20年,美國金融體系似乎又在汽車貸款市場看到警訊。2025 年9 月,專註於次級汽車貸款與二手車銷售的 Tricolor 在德州法院申請第7章破產清算,標示這場潛在風暴的起點。

Tricolor並非一般車貸公司,過去5年,Tricolor一直是美國成長最快的汽車貸款機構之一,規模擴大了至少4倍,且自2007年以來,Tricolor一直專門對信貸狀況差、甚至無社會安全號碼(SSN)或個人納稅識別碼(ITIN)者提供汽車貸款,並結合自營二手車銷售。

《Car Dealership Guy
News》報導,Tricolor倒閉的主要原因似乎是涉嫌欺詐,目前司法部正在調查。根據破產文件,Tricolor資產與負債皆介於1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債權人多達2.5萬人,銀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五三銀行(Fifth Third Bancorp) 及巴克萊銀行(Barclays
Plc)皆列為擔保貸款債權人。

五三銀行表示今年第3季由於手續費收入強勁,利潤增長了14%,但由於Tricolor破產,該公司蒙受了1.78億美元的損失。同時,摩根大通針對
Tricolor 破產事件,已撥備約1.7億美元的貸款損失。

不僅如此,此次事件已引起華爾街對整體信貸市場透明度、審核標準與風險控制的疑問。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公開警告:「當你看到1隻蟑螂,可能還有更多。」暗指汽車貸款市場可能只是信貸疲軟的表面現象。

專註於次級汽車貸款與二手車銷售的 Tricolor 在德州法院申請第7章破產清算。(彭博資料照)

車貸重複質押 步房貸後塵?

這次危機背後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點:

1、貸款對象高度次級,Tricolor集中放款給信用紀錄極弱、常被主流銀行排除的借款人,其業務模式本質上是「高風險」的次貸車貸。

2、資產證券化的環節問題,Tricolor曾發行汽車貸款資產支持證券(ABS),且被披露存在「重複質押」(double‑pledging)同一貸款組合作為多家銀行的擔保資產。

3、違約與貸款回收環境惡化。根據外媒報導,美國低收入消費者面臨利率高企、就業市場放緩、汽車價格居高不下、既有負債沉重等壓力。

信用評級機構與信貸研究機構指出,儘管目前整體企業信貸尚穩,但汽車貸款、 ABS與私募信貸領域出現裂縫,恐怕將成為下波風險源。

要斷言美國出現「汽車版次貸危機」仍為之過早,幾項指標值得高度關注,例如債務總量、違約風險、資產證券化風險、銀行敞口。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由房地產次貸危機引爆。(法新社資料照)

車貸母體多為地區銀行

美國汽車貸款餘額達1.66兆美元,已超過學生貸款與信用卡債務,而低收入族群為汽車貸款主要承擔者,他們受經濟與政策變動影響更大。

Tricolor事件顯示車貸ABS在審核、擔保品管理與重複質押方面仍有明顯弱點,且中小型銀行與地區性貸款機構暴露於次貸車貸風險的可能性增大。

與2008年房市次貸危機相比,房市次貸危機牽動整個住宅金融體系,涉及大量標準化按揭貸款與房價暴跌;而汽車貸款雖量大,但貸款期限短、資產回收機制較快、且母體金融機構多為地區銀行或非銀行平台,目前尚未有全局性系統風險明確爆發。

Tricolor Holdings是家二手車銷售商和次級貸款機構。(彭博資料照)

「影子銀行」風險再次浮現

Tricolor的破產固然具有「次貸」特徵,但是否會演變成像2008年那樣的系統性危機,仍需時間觀察。Vantagepoint
Investment Advisers首席投資長Wayne
Wicker表示:「當經濟真正開始放緩時,我們將看到更多低品質公司無法滿足貸款要求的例子。」而這一輪由Tricolor
Holdings破產所引發的汽車貸款市場動盪,已促使戴蒙發出警告。

《華盛頓郵報》指出,近期一系列詐欺案件和破產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日益增多的、基本上不受監管的貸款的擔憂,監管與資本市場也開始注意到所謂「影子銀行」(shadow
banking)體系中的非銀行貸款機構,及其資產證券化產品風險正在浮現。

儘管目前尚未有系統性危機爆發的明確跡象,但多家信用評級機構、投資人與銀行均指出,這些裂縫值得高度關注。Tricolor一案雖仍歸「個案性」風險,但其背後所隱含的次級汽車貸款市場放大、資產證券化操作複雜、借款人信用條件鬆散、非銀行機構擴張迅速多重特徵,打響美國金融體系的一道警鐘。

未來若經濟下滑或信用條件惡化,這些因素可能會轉化為更廣泛的信貸壓力,如《路透》評論指出:「汽車貸款事故正在撼動華爾街的信用機器。」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