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3 11 月

歐盟要對小包裹下手,「九成來自中國」

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13日最新消息,歐盟呼籲儘快取消對價值低於150歐元(約合人民幣1225.1元,下同)的進口小額包裹給予免稅的政策,計劃於2026年初生效。

報道稱,此舉劍指來自中國的小包裹,且比原定時間提前兩年多。今年5月份,歐盟首次宣布這一提議,當時預計此措施將在2028年中期生效。

當地時間13日,歐盟成員國財長將在布魯塞爾開會。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致信各國財長,敦促他們同意加快取消小包裹免稅政策。

根據《金融時報》看到的信件內容,謝夫喬維奇在信中表示:「這是確保歐盟在快速變化的貿易現實中增強其地位的關鍵一步。」他補充說,此舉「將發出一個強烈信號,表明歐洲認真對待提升競爭力並為其企業確保公平條件。」

「此前的時間表與當前形勢的緊迫性不符,」謝夫喬維奇寫道,「歐洲的產業,特別是零售商,一再強調必須立即消除這種競爭扭曲。向我們的企業和公民解釋為什麼歐盟不能更快採取行動,將極其困難。」

謝夫喬維奇繼續表示「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關乎歐洲捍衛其經濟利益的能力。一個現代化且具備競爭力的歐洲必須能夠……更好地保護其商品邊境並維護公平競爭。」

報道稱,歐盟各國需要就新的時間表達成一致,並協商將實施的固定海關費用等細節。

歐盟要對小包裹下手,「九成來自中國」

謝夫喬維奇 歐盟網站資料圖

在歐盟委員會提出新時間表之際,一些歐洲國家已經單獨採取行動。

另據美國《福布斯》網站消息,法國議會正準備辯論一項擬對低價值進口商品徵收2歐元稅款的法案。該措施可能於明年生效。近期,羅馬尼亞等國家已對小包裹徵收高達5歐元的費用。

《金融時報》報道稱,歐盟擬議的新規所涉及的小包裹,絕大多數來自中國,這可能對Temu和Shein等中國跨境電商的業務構成新的影響。數據顯示,去年有46億件此類小包裹進入歐盟,其中91%源自中國,且數量預計還將持續增長。

2024年進入歐盟的低價值進口電子商務商品數量 《金融時報》製圖

近年來,Temu、Shein等中國電商類APP在全球發展迅速。據研究公司Sensor
Tower數據,2024年,Temu成為全球下載次數最多的移動電子商務應用程序,下載量達5.5億次,其次是Shein。

此前有外媒認為,中國電商的商業模式受益於「最低限度豁免」,即對低於一定數量或價值的包裹免徵目的地國家的關稅。但除中國電商外,美國亞馬遜、沃爾瑪等零售商也在借該機制進口商品。

隨著Temu和Shein發展迅速,這兩家電商成為美西方政府的眼中釘。

美國政府率先下手,針對小包裹(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免稅政策於8月份正式結束。但許多中國商家表示,預計銷往美國的成本將增加,但他們早已提前在美國建立倉庫以緩衝衝擊。

與此同時,歐盟和日本等國家計劃效仿美國,對小包裹下手。

5月份,歐盟方面宣布,計劃取消對價值低於150歐元的進口小額包裹給予免稅的政策。取而代之的是,歐盟將對每年湧入境內、直郵至消費者家中的小包裹徵收每件2歐元(約16.335元)的統一費用;若小包裹先運送至歐盟境內倉庫儲存,則按每件0.5歐元(約4.084元)徵收費用。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