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2日晚,特朗普簽署臨時撥款法案,結束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次政府關門。簽字儀式上,特朗普表示,聯邦政府「停擺」造成了1.5萬億美元的損失。
在經特朗普簽署正式生效前,這項撥款法案已在國會兩院先後過關。在參議院,七名民主黨人和一名獨立派議員的「倒戈」,為政府重新開門鋪平道路。
許多民主黨議員認為,在選民期待他們能有所作為的時刻,該黨沒有在醫保問題上爭取到任何成果就結束鬥爭,令人失望。但投票支持該法案的民主黨人認為,這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當地時間11月14日,華盛頓特區,美國聯邦政府停擺結束後,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恢復開放。圖/視覺中國
放手一搏
所謂政府停擺,指的是因國會未能通過財政預算或臨時撥款法案,導致聯邦政府部分機構暫停運轉的財政僵局。自20世紀80年代卡特政府建立停擺機制以來,美國八次出現持續多日的政府停擺。
停擺的結局總是如出一轍:要麼毫無收穫,要麼只爭取到些許象徵性成果,沒有一次是強制停擺、提出政策要求的一方獲得實質性政策讓步。2013年,共和黨試圖借停擺廢除奧巴馬醫改,未能如願。2018年,民主黨要求為保護非法移民的「追夢人」計劃提供立法保護,同樣無果。
原因在於,如果多數黨讓步,就等於把制定政策的權力拱手讓給少數黨。因此,多數黨有充分理由拒絕這種要挾,一旦妥協,今後必然會遭遇更多類似的要挾。
今年3月,聯邦政府資金即將耗盡之際,在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的勸說下,參議院民主黨人投票支持撥款法案,避免了政府關門。
舒默當時給出了三個理由。第一,特朗普在法庭上接連敗訴,如果政府關門,法院可能也會停擺;第二,政府效率部(DOGE)正在大力削弱行政部門,政府資金短缺,可能讓該機構獲得更大權力;第三,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製造經濟危機,如果民主黨此時發起停擺,可能會為特朗普的政策「背鍋」。
然而,撥款法案是特朗普重新執政以來,民主黨的第一次有機會反擊。很多眾議院民主黨人及該黨的核心選民對舒默的妥協頗有微詞。一些人在舒默辦公室外發起抗議,甚至公開呼籲他辭職。
時間來到9月底,春季通過的撥款法案即將到期。為了回應核心選民的期待,民主黨國會高層決定放手一搏,發起停擺。民主黨提出了多項條件以換取對短期撥款法案的支持,其中最核心的是延長年底到期的醫保補貼。一旦該補貼失效,數百萬美國人的保費平均將翻一倍以上。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明年將有超過200萬人徹底失去醫療保險。
「美國家庭從未遇到過醫療費用突然翻倍的情況。」舒默提出,除非共和黨同意延長醫保補貼一年,否則就不會支持向政府撥款。
拉鋸
目前共和黨掌握參眾兩院,但參議院共和黨人要想為政府撥款,需要至少7名民主黨議員的支持,才能達到60票的門檻。由於兩黨無法就撥款法案達成一致,美國政府從10月1日開始進入停擺狀態。
在持續43天的政府停擺期間,低收入家庭因食品援助暫停深受衝擊,航班大面積延誤或取消,上百萬聯邦僱員被迫休假或停薪。停擺帶來的政治風險極高,兩黨領導人幾乎每天都舉行新聞發布會,試圖影響公眾看法。
多項民調顯示,多數選民認為此次停擺應歸咎於共和黨而非民主黨。11月初弗吉尼亞州、新澤西州等地的選舉被視為測試停擺對民意影響的風向標,民主黨在這些選舉中大獲全勝。就連特朗普也不得不承認,停擺是影響共和黨選情的「重大負面因素」。與此同時,媒體對即將到期的醫保補貼關注度提高,民主黨的支持率觸底回升。
停擺策略確實給特朗普造成不小的政治壓力,甚至促使他採取了一些損害選民利益的措施。
停擺開始時,特朗普誓言要藉機「擺脫許多我們不想要的東西」,其中一項是聯邦政府為貧困人口提供食品兌換券的救濟項目,即「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該計劃惠及4200萬人口,符合資格的參與者每月最多可領約300美元的食品券。
政府關門後的最初幾周,這些援助仍在發放。10月末,特朗普政府宣布不會動用50億美元的緊急儲備金來支付11月的福利,並持續抵制聯邦法院要求繼續資助該項目的裁決。在底層人民面臨挨餓風險時,特朗普在海湖莊園舉辦奢華的萬聖節晚宴、翻修白宮、擴建舞廳等,更引發輿論質疑。
這些舉動似乎拖累了特朗普的支持率。美聯社11月初的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跌至36%,是其再次就任以來的最低水平。
即便如此,特朗普和共和黨人仍拒絕在政策上鬆口。相反,特朗普開始向參議院共和黨人施壓,要求廢除「冗長辯論規則」。
冗長辯論規則一直是對特朗普執政權力最有力的制約之一。所謂冗長辯論,即議員們通過持續發言阻撓議事進程。根據現行規則,終止辯論推進投票,需要在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獲得至少60票。當前,共和黨在參議院只佔53席,除非動用複雜的「預算和解程序」,冗長辯論規則的存在,實際上限制了共和黨通過新的法律。
特朗普十分希望去除這一權力約束,但參議院共和黨人明確表示反對。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約翰·圖恩指出,冗長辯論規則長期以來保護美國免受極端立法的傷害。其他共和黨議員則認為,一旦廢除該規則,會為未來民主黨主政時通過更激進議程打開大門。
不過,隨著停擺持續時間越拉越長,參議院共和黨人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大西洋月刊》作者喬納森·柴特認為,共和黨遲早會選擇削弱冗長辯論規則,單方面重開政府這條路。
《紐約時報》特約評論員喬什·巴羅則指出另一種可能結局:當特朗普對停擺失去耐心時,他或許會直接要求司法部長推翻20世紀80年代為停擺奠定基礎的法律意見,在沒有國會授權的情況下恢復政府部門的運作。
無論哪種情況出現,對民主黨來說都不理想。強行延續的停擺,最終只會讓特朗普獲得更大的權力:要麼是促使參議院修改規則,從而更容易推進他的立法議程;要麼是讓特朗普獲得廣泛的行政權力,單方面決定開支。
在停擺開始前,一些分析就已指出,民主黨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無限期僵持下去,直到共和黨廢除冗長辯論規則,要麼妥協。
「倒戈者」
隨著停擺引發的經濟陣痛和社會混亂加劇,一小部分民主黨溫和派參議員的立場出現了鬆動。在他們看來,既然通過停擺爭取到政策讓步的希望本就渺茫,廢除冗長辯論規則又可能帶來惡果,此時結束停擺或是最好的選擇。
11月9日深夜,隨著「倒戈」的民主黨議員人數達到8人,共和黨終於獲得法案通過所需的最低票數60票,通過了一項臨時撥款法案,使聯邦政府得以維持運作到明年1月30日。
據美國媒體報道,新罕布希爾州民主党參議員珍妮·沙欣、緬因州獨立派議員安格斯·金以及內華達州參議員凱瑟琳·馬斯托在停擺伊始就開始與共和黨人接觸,尋求妥協方案。馬斯托表示,談判小組「一直向舒默通報情況,他對我們的討論持開放態度」。最後一名支持妥協的是弗吉尼亞州參議員蒂姆·凱恩,他在投票前48小時做出該決定,其所在選區有約15萬名聯邦僱員受到停擺影響。
所有「倒戈」的參議員明年均不面臨改選,有兩人已宣布本屆任期後將退休,還有兩人是參議院撥款委員會的資深成員。他們多數來自搖擺州。
根據這些「倒戈者」與共和黨達成的協議,聯邦政府將重新僱用停擺期間被解僱的員工,且在1月底前特朗普都不能再裁員。此外,糧食援助項目將獲得全年撥款,政府問責署(美國國會下屬獨立機構,負責監督聯邦政府規劃與財政支出)等機構的相關項目也將獲得一些小額撥款。
然而,協議並未觸及民主黨此次停擺的「核心訴求」,即延長醫保補貼。協議唯一的承諾是,共和黨將在12月就該問題進行表決。而多位國會民主黨人向媒體坦言,表決很可能會失敗。
「這項法案並非盡善盡美,卻採取了重要措施來減輕停擺帶來的損害。」民主黨黨鞭、伊利諾伊州參議員迪克·德賓在為該妥協方案辯護時表示。他是投票支持該協議的最高級別民主黨官員。
儘管舒默沒有投票支持上述妥協法案,並且對同僚背叛黨內的談判立場提出了批評,他仍未逃脫黨內的聲討。至少6名眾議院民主黨人公開呼籲罷免舒默,還有多人通過媒體批評本黨的妥協做法。
11月13日,妥協法案被提交至眾議院。絕大多數民主黨議員反對這項臨時撥款方案,但有6人投下贊成票。《紐約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說,雖然許多沒有投贊成票的民主黨人公開批評這項協議,但他們中不少人私下裡對停擺結束感到如釋重負。
美國政治評論員喬什·巴羅在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採訪時感慨道:「這麼多年來,每次停擺都是這麼收場,就是給發起停擺的一方一個台階下。」
巴羅指出,對民主黨妥協最為不滿的群體,實際上是那批無論如何都會投票支持民主黨的鐵杆選民。密歇根州立大學公共政策與社會研究所所長馬特·格羅斯曼則指出,這些選民很難滿足。「不停擺,他們覺得被背叛;停擺後民主黨讓步了,他們同樣覺得被背叛。除非通過停擺獲得實質性讓步,否則避免不了背叛的指責。」
「我理解他們的不滿,但他們想要的東西本身就無法實現:在輸掉選舉之後,仍然試圖掌控政策方向。他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在明年的選舉中投票,只有贏得眾議院或參議院的控制權,才能真正決定2027年及以後政府的財政支出。」巴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