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乡“刑讯逼供”样本:一名北大女研究生的16天小黑屋噩梦
这是一场从起点就失控的司法进程。
当刑讯逼供的办案人员自己反被查处,当明知没有管辖权的公检法仍坚持将案件“办到底”,我们看到的已不仅是个别人员的违法,而是地方司法系统的全面失序。
程序正义与证据裁判双双失守,2000万移民款争议的背后,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司法黑洞。
一份因“程序违法”被二审撤销的判决,在发回重审后,竟在管辖权这一根本问题上再度陷入迷雾;
一句检察官“无新证则撤诉”的公开承诺,在数月等待后,等来的只有庭前会议上的“零证据”与程序空转。
一边是法治底线被不断洞穿,一边是司法权力在程序之外恣意狂奔。
当正义的守护者沦为秩序的破坏者,当法庭成为非法行为的延续,我们不得不追问:这起悬而未决的案件,究竟卡在证据不足的现实里,还是困于地方司法生态某种不愿言说的“潜规则”中?
湘乡,正以其司法沉疴,为我们呈现一个值得全国警醒的样本。
连续72小时不眠、被迫喝马桶水求生——在湘乡警方的刑讯下,张怡被迫签下一份她至今无法释怀的“认罪书”。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起本应归属深圳管辖的普通民事纠纷,竟在湘乡公检法的“通力合作”下,被强行扭曲为一起刑事诈骗案。
自从3年前遭遇刑讯逼供后,在北大研究生张怡(化名)的噩梦中,小黑屋的烟雾、淋浴间的冷水和禁闭室的强光,交织成一个无法醒来的混沌空间。
在那间三四平方米的房间里:地上爬满蟑螂和蚂蚁,马桶的恶臭充斥空气,房顶高倍探照灯24小时照射着她,室内温度达50多度,口渴了只能喝马桶里的水……
在这个禁闭室里,她被连续关了16天。
因卷入一起移民诈骗案,张怡于2022年7月28日14时被湖南湘乡民警从安徽合肥家中带走,最终被带至湘乡市公安局龙洞派出所,在“小黑屋”内被关押至30日14时。其间,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她不断遭受来自办案民警的刑讯逼供,整整72小时没合过眼。
随后,张怡被关押至湘乡市公安局执法大厅。经历连番审讯后,因她不愿认罪认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