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鄉「刑訊逼供」樣本:一名北大女研究生的16天小黑屋噩夢
這是一場從起點就失控的司法進程。
當刑訊逼供的辦案人員自己反被查處,當明知沒有管轄權的公檢法仍堅持將案件「辦到底」,我們看到的已不僅是個別人員的違法,而是地方司法系統的全面失序。
程序正義與證據裁判雙雙失守,2000萬移民款爭議的背後,是一個不斷擴大的司法黑洞。
一份因「程序違法」被二審撤銷的判決,在發回重審後,竟在管轄權這一根本問題上再度陷入迷霧;
一句檢察官「無新證則撤訴」的公開承諾,在數月等待後,等來的只有庭前會議上的「零證據」與程序空轉。
一邊是法治底線被不斷洞穿,一邊是司法權力在程序之外恣意狂奔。
當正義的守護者淪為秩序的破壞者,當法庭成為非法行為的延續,我們不得不追問:這起懸而未決的案件,究竟卡在證據不足的現實里,還是困於地方司法生態某種不願言說的「潛規則」中?
湘鄉,正以其司法沉痾,為我們呈現一個值得全國警醒的樣本。
連續72小時不眠、被迫喝馬桶水求生——在湘鄉警方的刑訊下,張怡被迫簽下一份她至今無法釋懷的「認罪書」。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起本應歸屬深圳管轄的普通民事糾紛,竟在湘鄉公檢法的「通力合作」下,被強行扭曲為一起刑事詐騙案。
自從3年前遭遇刑訊逼供後,在北大研究生張怡(化名)的噩夢中,小黑屋的煙霧、淋浴間的冷水和禁閉室的強光,交織成一個無法醒來的混沌空間。
在那間三四平方米的房間里:地上爬滿蟑螂和螞蟻,馬桶的惡臭充斥空氣,房頂高倍探照燈24小時照射著她,室內溫度達50多度,口渴了只能喝馬桶里的水……
在這個禁閉室里,她被連續關了16天。
因捲入一起移民詐騙案,張怡於2022年7月28日14時被湖南湘鄉民警從安徽合肥家中帶走,最終被帶至湘鄉市公安局龍洞派出所,在「小黑屋」內被關押至30日14時。其間,在沒有任何手續的情況下,她不斷遭受來自辦案民警的刑訊逼供,整整72小時沒合過眼。
隨後,張怡被關押至湘鄉市公安局執法大廳。經歷連番審訊後,因她不願認罪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