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2 11 月

社會

社會

湖南湘鄉「刑訊逼供」樣本:一名北大女研究生的16天小黑屋噩夢

這是一場從起點就失控的司法進程。 當刑訊逼供的辦案人員自己反被查處,當明知沒有管轄權的公檢法仍堅持將案件「辦到底」,我們看到的已不僅是個別人員的違法,而是地方司法系統的全面失序。 程序正義與證據裁判雙雙失守,2000萬移民款爭議的背後,是一個不斷擴大的司法黑洞。 一份因「程序違法」被二審撤銷的判決,在發回重審後,竟在管轄權這一根本問題上再度陷入迷霧; 一句檢察官「無新證則撤訴」的公開承諾,在數月等待後,等來的只有庭前會議上的「零證據」與程序空轉。 一邊是法治底線被不斷洞穿,一邊是司法權力在程序之外恣意狂奔。 當正義的守護者淪為秩序的破壞者,當法庭成為非法行為的延續,我們不得不追問:這起懸而未決的案件,究竟卡在證據不足的現實里,還是困於地方司法生態某種不願言說的「潛規則」中? 湘鄉,正以其司法沉痾,為我們呈現一個值得全國警醒的樣本。 連續72小時不眠、被迫喝馬桶水求生——在湘鄉警方的刑訊下,張怡被迫簽下一份她至今無法釋懷的「認罪書」。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起本應歸屬深圳管轄的普通民事糾紛,竟在湘鄉公檢法的「通力合作」下,被強行扭曲為一起刑事詐騙案。 自從3年前遭遇刑訊逼供後,在北大研究生張怡(化名)的噩夢中,小黑屋的煙霧、淋浴間的冷水和禁閉室的強光,交織成一個無法醒來的混沌空間。 在那間三四平方米的房間里:地上爬滿蟑螂和螞蟻,馬桶的惡臭充斥空氣,房頂高倍探照燈24小時照射著她,室內溫度達50多度,口渴了只能喝馬桶里的水…… 在這個禁閉室里,她被連續關了16天。 因捲入一起移民詐騙案,張怡於2022年7月28日14時被湖南湘鄉民警從安徽合肥家中帶走,最終被帶至湘鄉市公安局龍洞派出所,在「小黑屋」內被關押至30日14時。其間,在沒有任何手續的情況下,她不斷遭受來自辦案民警的刑訊逼供,整整72小時沒合過眼。 隨後,張怡被關押至湘鄉市公安局執法大廳。經歷連番審訊後,因她不願認罪認罰,...
社會

如果我們真的接收到外星信號 人類該怎麼辦?

  假如某天,宇宙真的回應了我們,那一聲「你好」該由誰來回答?  人類尋找外星智慧的計劃——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正在進入新階段。過去,我們只是傾聽無線電信號,如今科學家們的目光已延伸到星際激光、戴森球的能量痕迹,甚至恆星周圍微弱的人造跡象。而隨著探測手段的精進,SETI背後的倫理與政治問題,也變得前所未有地棘手。  國際宇航科學院(IAA)正在修訂一份意義重大的文件:「如果真的發現外星智慧信號,我們應該怎麼做。」 這份新協議已在悉尼召開的2025年國際宇航大會上進行投票,預計將在明年初正式通過。這是自1989年《人類應對外星信號原則宣言》發布以來最重大的一次修改。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三十多年前的版本寫得簡潔而理想主義:一旦確認信號,應向全球公開,並以開放、和平的態度回應。2010年的修訂幾乎只是文字優化,沒有實質變化。而這次更新,則是對數字時代混亂現實的回應。  在如今的網路環境下,發現外星人不僅是科學事件,更可能瞬間變成輿論風暴。研究者們擔心的,不僅是科學誤判,還有網路暴力與政治操弄。新版協議的一大重點,就是保護髮現者不受騷擾或威脅。  更具爭議的是,新協議首次明確:任何科學團隊不得私自向外星文明發送回復。 所有回應必須在聯合國層面經過討論並達成一致。畢竟,人類代表誰發聲?這一問題不再只是哲學,而是政治。儘管讓聯合國達成共識聽起來幾乎比發現外星人還難,但這一約束至少為人類的「首次接觸」提供了冷靜的機制。  協議同時區分了「被動接收」(SETI)與「主動發信」(METI)的概念。後者是主動向宇宙發射強功率信號的做法,爭議更大。有人認為那是在「暴露地球坐標」...
社會

兩中國留學生在英詐騙判囚 4年狂騙逾14萬英鎊

兩名在英國列斯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因涉嫌利用當地火車退票系統的漏洞,騙取超過14萬英鎊的車資,遭法院判囚。綜合英媒報道,涉案兩名同住的中國留學生分別是,去年剛入讀大學的26歲男學生劉勵(Li Liu,音譯)和25歲的女學生虞婉晴(Wanqinq Yu,音譯),二人均無犯罪前科。劉勵因騙取約14.1萬英鎊(約145萬港元)遭囚30個月,虞婉晴則因騙取約1.5萬英鎊被判監17周。根據法庭文件指,涉案二人利用購票系統缺乏自動審查、無法獲悉乘客是否獲得退款的漏洞,首先假裝取消行程申請退票,之後再按火車延誤原本可以根據英國規定以求賠償,就可在同一趟旅程中再申請延誤賠償,以騙取額外資金。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法庭文件又指,兩人研究英國各地經常會延誤的列車,並提前購買了車票。而在行騙過程中,他們不僅準備有多個銀行賬戶,還虛構16個人物的身份來掩蓋欺詐行為,甚至在手機上外接可安裝20張電話卡的設備,通過切換不同電話號碼,偽裝成多個不同乘客以申請賠償。法官提到,兩人發現系統漏洞後選擇濫用,強調是欺詐行為的幕後黑手,指虞婉晴因已服完還押期,將很快獲釋;而劉勵將「終生背負悔恨與恥辱」。警方指出,經調查發現,案件可追溯到2021年,最初由鐵路公司CrossCountry Trains發現,隨後進一步蔓延至其他鐵路公司,而兩人被捕後承認串謀詐騙和持有涉案財產的指控。...
社會

吃了3年的豬腳飯 老闆今天說要關店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有一種餐飲店,開店數量很多,開店速度也是非常的快,但同時,今年這種類型的餐飲店,競爭也是非常的大,關店的速度也是非常的快。這就是快餐店,現在的快餐店類型可以說是非常的多,粥粉面飯基本上都涵蓋了。大家的一日三餐中,基本上都是離不開快餐,除非是自己做,對於大部分的打工人來說,基本上每天都是要消費的,所以在很多人看來,快餐就是剛需,有很大的發掘空間,而且相對於大店來說,快餐店的投資要稍微小一些,這大概也是現在很多人都入局快餐店的原因吧。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而這也導致了如今的快餐店,競爭非常的激烈,不僅僅是要東西好吃,還要便宜,如果同類型的店多了的話,則是都逃不過價格戰,有實力一點的老闆,就還能夠扛得住,而沒有實力的老闆,很多最後都會因為沒有利潤,賺不到錢而選擇關門倒閉。就像我們這邊樓下的一個豬腳飯一樣,這個店都開了差不多有三年多的時間,開出來的時候生意一直都是挺不錯的。他們家的豬腳飯味道很不錯,豬肉鹵的很香,鹹度也是適中,不會像其他的一些豬腳飯,為了能夠下飯,都是弄得非常的咸。而且他們家都還提供免費的例湯,不是像其他的快餐店,是那種洗鍋水,而是真的熬出來的湯,味道也是很不錯,每次去吃,除了吃豬腳飯,都要喝上兩碗湯才行,就感覺跟自己煮的湯,也差不了太多了,而且還可以撈料吃,老闆也是挺捨得下成本的。但就是這個吃了差不多三年的豬腳飯,今天再去吃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店的門口貼了轉讓了,問了下老闆,老闆說他是要準備關店了,我問他,生意不是挺不錯的嗎,怎麼要關店了。老闆說是生意好有什麼用,都賺不到錢,比自己打工的時候賺的還少,開著沒有意思,一點動力都沒有,就選擇把店給關掉了。...
社會

江蘇海灘觀光小火車墜海釀重大死傷 隱瞞多日

江蘇省南通啟東市「黃金海灘」景區近日傳出疑似觀光小火車墜海意外,多名旅客不幸罹難。雖然地方政府至今未正式通報,但多名知情者及網友指出,事發於 18 日傍晚,當時海風強勁、浪勢洶湧,整列小火車被海浪掀翻,「一車人被浪捲走」。多名自稱與罹難者有關的網友向《瀟湘晨報》透露,其中一名遇難男子是自己父親的前同事,當日風勢異常強烈,浪頭一波接一波拍上岸;另一名受訪者則表示,長輩同事的親人在此次事故中喪生,「他們在海上觀光時突遭意外,一人死裡逃生,一人不幸罹難。」資料顯示,啟東市氣象台於 17 日就曾發出海區大風黃色預警,預估 17 日晚至 22 日期間沿岸將出現超過 9 級強風,提醒民眾加強防範。隔日下午近 6 時,黃金海灘景區突然發布臨時閉園通知,並未說明原因,只稱「開園時間另行通知」。根據景區官方介紹,該地設有免費觀光小火車,沿途可遊覽「海上威尼斯」及「觀鳥平台」等景點,最終抵達漁人碼頭。事發後,《瀟湘晨報》多次致電黃金海灘景區,電話始終無人接聽。啟東圓陀角旅遊度假區管理辦公室值班人員回應稱,不清楚有事故發生,只強調景區關閉是因應大風警報,「不知道你哪裡聽說的小火車墜海事件」。啟東市公安局與地方政府辦人員也表示「不知情」,並建議媒體向市委宣傳部確認,但該單位電話多次無人接聽。南通市政府與 12345 熱線則回復,「經了解後,仍建議以官方發布為準」。消防救援支隊亦同樣回應「需等待官方說明」。截至目前,啟東市相關部門一名工作人員透露,據《瀟湘晨報》掌握的內部信息,事故造成 4 人死亡,其中 1 人來自南京、3 人來自上海。不過,截至 25 日,地方政府與景區均未就此事件發布任何公告。       「黃金海灘」景區臨時發布閉園公告,對於「小火車墜海傳言」則表示「不知道」。圖: 騰訊新聞@瀟湘晨報...
社會

酒店、短租太昂貴?她用這招免房租遊玩世界

  隨著旅遊成本不斷攀升、遠距工作日漸普及,一種結合社群與共享概念的「換屋旅行」正悄悄流行。旅人不必支付高昂房租,只需開放自己的住所,便能以極低成本入住全球他人家中。  這種換房方式的實現是通過一個名為Kindred的平台,使用者之間不涉及金錢租賃,只需在自己外出時開放房屋供他人入住,便能累積點數,用於未來到其他城市居住。當需要入住他人住宅時,會員只需使用平台點數,並支付一次性清潔費與每晚約15至30美元的服務費,無需支付房租。  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西好萊塢藝術家Meagan Cignoli就是Kindred的忠實用戶之一,對她而言,出門旅行早已不再是訂酒店或Airbnb,而是先上Kindred搜尋。她目前的換房足跡遍及葡萄牙、希臘、墨西哥與約書亞樹(Joshua Tree),甚至在洛杉磯本地,她也常利用Kindred短住聖塔蒙尼卡(Santa Monica)或市中心,免去長途通勤的麻煩。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現在看到酒店或Airbnb的價格我都嚇一跳,」她笑說,「Kindred讓我被價格寵壞了,去沒有這平台的地方都覺得難以接受。」  根據The Business Journals報道,Kindred由Justine Palefsky於2021年創立,短短几年會員已超過20萬人。最受歡迎城市包括紐約、倫敦、洛杉磯、巴黎與阿姆斯特丹,其中九成以上房源為屋主主要居所。  Palefsky表示,「人們渴望更人性化、更可負擔、也更永續的旅行方式。」平台接受各類型住宅,從單身公寓到多卧室豪宅,只要符合安全、實用、舒適的基本標準即可。  Kindred的運作方式屬於「給予才能獲得」模式。會員免費加入,在外出時開放房...
社會

詐騙新招:吃個火鍋,4200萬被騙光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中國浙江杭州近日就爆出一起針對長者的重大詐騙案件:超過600名老人受到「免費火鍋」活動吸引,最終遭詐騙集團捲走高達人民幣4200萬的錢財,還有人的一生積蓄被騙光。根據央視新聞報道,據了解,該起案件起初看似一場普通的促銷活動,一家自稱「某某牧業」的公司在社區張貼宣傳海報,號稱舉辦「免費火鍋體驗會」,並以「助力鄉村振興,認養一頭牛」為口號,邀請民眾到火鍋店用餐。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活動現場氣氛熱絡,不僅提供豐盛餐點,還贈送小禮物,讓與會者放下戒心。用餐期間,有人員開始推銷「認養牛計劃」,聲稱只需投入1萬元就可認養一頭牛,每個月還可分紅,並保證本金安全、有正式合約、可實地參觀。為營造真實感,該公司還安排牧場考察團,包車載投資人前往內蒙古實地參觀養牛基地,讓大家拍照、喂牛,進一步消除疑慮。多數長者在熱情的氛圍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與活動,不久後,他們確實收到利息,信任度因此大增,隨著時間推進,許多人陸續加碼投資,甚至鼓勵親友一同加入。不過就在某天,這間公司突然人去樓空,火鍋店也關門大吉。中國警方調查發現,這家公司註冊資本極低,細查更抓出,所有合約內容都是虛構的。詐騙集團利用「免費火鍋」作為誘餌再誘騙進行非法投資,目前,多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僅部分資金成功追回。專家指出,這類針對長者的詐騙屢屢得逞,主因在於詐騙者精準掌握老年人渴望社交、信任熟人、追求穩定收益的心理,先以免費拉近距離,再以高回報激起興趣,配合後面的一系列行動營造可信度。警方提醒,凡宣稱高收益、投資、先吃飯後投資的活動,幾乎都存在風險,正規投資機構不會以「請客吃飯」作為拉客手段,更不會承諾固定高獲利,如果遇到類似情況,應多方查證或請家人協助判斷,避免落入詐騙陷...
社會

被雷劈2次大難不死 他竟覺醒「超能力」

美國肯塔基州一名66歲男子曾兩度被雷擊中後,第一次雷擊讓他失憶3年、性格大變; 第二次則在家中被閃電穿屋擊中,奇蹟生還後,如今他聲稱自己能在氣象預報前一兩天察覺風暴,成為當地離奇案例。《每日郵報》(Daily Mail )報道,66歲的迪瓦恩(Danny Devine)住在博林格林附近的洞穴城(Cave City)。 2007年,他在孫子的生日泳池派對上第一次遭雷擊。 當時天氣晴朗,突然烏雲密布、雷雨驟至,他走到車庫幫兒子關門時,閃電順著金屬門擊中他,電流「從手進、從腳出」。妻子麗莎回憶,當時丹尼失去脈搏與呼吸,急救後才恢復心跳,但卻失去記憶,甚至認不得妻子與家人,花了三年才逐漸恢復記憶與語言能力,並長期受到慢性疼痛與耳鳴折磨。 不僅如此,雷擊也讓他性格改變,「就像腦部外傷一樣」。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2023年,丹尼第二次遭雷擊,當時他與妻子得知風暴來臨,謹慎地拔掉所有電器插頭,但忘記拔電視的同軸電纜。 麗莎憶述,雷電沿著電線竄入屋內,「一道藍色火球從電視飛出,繞過我打到他身上」,丹尼被震落沙發,但幸運沒有重傷。奇怪的是,自那之後,丹尼竟能提前感覺到暴風雨的來臨。 麗莎表示,「他能提前一兩天告訴我有風暴要來,還能分辨大小。」麗莎表示。 醫學專家指出,雷擊可能暫時改變人體電荷,但這對夫妻相信丹尼的身體已被永久改變。經歷兩次死裡逃生後,夫妻倆如今在每場風暴來臨時都會拔掉家中所有插頭,並緊盯氣象預報。 麗莎說,「我們再也不在下雨時外出」,同時提醒其他人,「聽到雷聲就該進屋避難,不要以為躲在車棚或亭子下就安全。」美國肯塔基州一名66歲男子兩度被雷擊中後,竟然有了超能力?!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據美國疾控中心統計,全美每年約有四...
社會

奶奶怕孫子受繼母欺負 無家可歸 提前立遺囑

近日,在廣州,年逾七旬的何阿姨,早年喪偶,名下留有一套房產,她的獨子經歷兩段婚姻,與前妻育有一子,孫子不到1歲時便因兒子照顧缺位,由何阿姨一手帶大,祖孫倆感情深厚。由於兒媳與孫子關係一般,隨著年齡漸長,何阿姨擔心孫子無家可歸。最終,何阿姨訂立遺囑,明確為孫子保留房產相關權益,徹底打消了「孫子無房住」的擔憂。中華遺囑庫廣州荔灣分庫項目志願者建議,有類似困擾的老人,儘早規劃主動安排,不要等身體真的出現問題或者家庭矛盾爆發了才去考慮。來源:@廣東廣播電視台
社會

新能源「大床車」,吊打亞朵如家?

朋友們!返工第二周,工位坐得還習慣嗎?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里,全國旅遊人數又新高了。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無論是老牌景區,還是小眾寶藏。以為自己躲到了天涯海角,沒想到仍是世界中心。然而,在眾多高手中,還有一個資深潛力股「景區」。它在連續被忽視多年之後,也終於在這個假期兌現了它的載客能力:高速公路服務區。白天排隊,夜裡爆滿;吃飯等不到桌椅,如廁見不著馬桶。連給新能源車充電都要排號了。〓 圖源小紅書用戶@吃瓜醬然而,今年高速服務區爆滿可不只是因為加油、充電、吃飯這種老生常談的話題。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那些在假期自駕出行的人們,已經放棄住酒店,開始在車裡過夜了。這屆遊客,不睡酒店睡車裡相信很多朋友上一次「睡車」的經歷,還是通宵的長途硬座火車。憋屈、難受、睡不著那是家常便飯。這種「應急預案」怎麼能突然就火爆起來,還吊打一眾酒店呢?然而,當你放眼十一假期晚上的服務區,滿頭的疑問就全給咽回肚子里了。〓 圖源小紅書用戶@木魚「睡車」生活有多豐富?夜市來了都排不上號。按理說,睡在服務區這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美食資源一定稀缺。晚飯能吃上一碗預製餛燉或者泡麵加腸,都得誇一聲「珍饈」。可這屆開著新能源自駕的車主,是一點也不委屈自己的胃。要知道新能源車的電池就是一個大發電機,車載冰箱幾乎是每個品牌高端線的標配。一隻電熱大火鍋,再配上插電的露營探照燈和插電的大聲場音響,服務區火鍋派對就打響。如果提前備好貨,那是8天都吃不重樣。要不是那個會打碟的朋友沒來,高低得給飯局再配個DJ。含晚「大床車」的服務時間,從太陽下山的瞬間就已經開始了。吃完晚飯,卻擔心在服務區沒有娛樂項目?沒關係!在過夜人多的服務區里,通常每隔幾輛「大床車」就分布著一輛「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