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2 11 月

社會

社會

​十萬雲股東「投喂」東北烏托邦

曉亮是遼寧阜新人,職專畢業後,他先在家鄉工作了一陣子,又去廈門工作5年。去年秋天,他被「優化」了,回到阜新。和老家的兄弟瘋玩半個月,他們決定租個院子,作為日常活動基地,也用來躲避家裡的壓力。在東北小城市的主流社會評價里,曉亮和朋友們似乎都不怎麼成功:他們沒有穩定工作,過了30歲未婚未育,唯一結過婚的也離婚成了單身漢。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曉亮在阜新城郊找到一個老院子,月租100塊,開始一點點修繕。他們打造了設備齊全的「兄弟電競房」,建大棚種菜,規劃挖井,雪日露天吃火鍋……曉亮將小院的零散日常發到網上,沒想到逐漸火了起來,目前,他們已經積累了十幾萬粉絲,大部分是1980、90年代出生的人。遙遠的陌生網友做起「雲股東」,從全球各地「投喂」各種物資:零食飲料、遊戲卡帶、滅火器、二手傢具等等。許多人為他們留言,「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有粉絲說,只能下班回家看視頻想像自己生活在小院,把他們當成平行世界的自己。曉亮也因為建設小院兒,和失聯多年的老友重新建立連接,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以下為曉亮的講述。我建立這個小院兒的直接契機是失業。去年秋天,我待了快3年的公司效益不好,老闆想辭退我但不想給賠償。經過一系列鬥智斗勇,我被裁員了,拿到了全額賠償。那會兒還想繼續在廈門找工作,心裡有換一種生活的想法。但被裁後,我回了趟東北,跟挺多年不常見的朋友們混在一起玩了半個多月,每天上網,找各種地方玩桌游什麼的。在那半個多月里,我才覺得找回一點生活的樂趣,就決定回來。另外我是獨生子,父母都55歲了,在廈門打工的時候過年才見一面,回來也能多陪陪他們。小時候我們這些發小兄弟們都是一起玩的,但現在30多歲去誰家(玩)都不方便,我就想不如一起租個房子,搞一個「基地」,(...
社會

天價「免費火鍋」 600老人被騙4200萬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地區發生了一起引人關注的詐騙案件:超過600位老人在所謂「免費火鍋」招攬之下,投入資金,最終被騙金額約達4200萬元人民幣。       騙局的開始看似很平常。一家名為「某某牧業」的公司在社區張貼海報,邀請老人來參加「免費火鍋體驗活動」,宣傳口號是「助力鄉村振興,認養一頭牛」。       老人們被熱情邀請前來,用餐期間不僅吃得豐盛,還被贈送小禮物,氣氛輕鬆愉快。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就在大家放鬆警惕之時,公司工作人員開始介紹所謂的「認養牛計劃」,聲稱只需投入一萬元,就能「認養」一頭牛,每月可以分紅,年化收益高達30%到50%。更重要的是,他們反覆強調「保本」「有合同」「實地可參觀」。       很多老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投入了第一筆錢。不久後,他們真的收到了利息和「牛肉禮盒」。       看著實物、拿到分紅,他們的信任感越來越強,陸續追加投資。一些老人甚至勸親友一同參與,形成了一個信任循環。為了增強可信度,公司還組織「牧場考察團」,包車帶投資人去內蒙古「參觀養牛基地」,現場讓大家喂草、合影,進一步打消疑慮。       然而,騙局並沒有持續太久。隨著資金鏈斷裂,所謂的牧業公司人去樓空,火鍋店也關門大吉。許多老人這才意識到,之前拿到的「利息」和「分紅」不過是新投資人的錢在填舊坑。最終,600多位老人被騙走...
社會

「外星飛船」來襲?中國探測器傳回關鍵證據

  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外星飛船」刷屏了?主角名叫3I/ATLAS,一個來自太陽系外的「串門」天體。在一些短視頻和網帖里,它被描繪成一艘閃著幽光的巨大飛船,後面還跟著4000艘「兄弟艦隊」,浩浩蕩蕩直奔地球。針對這個話題,中國探測器傳回關鍵證據,專家也進行詳解。  陸媒報道,這場喧囂,始於一位哈佛大學學者提出的一個科學猜想。他認為3I/ATLAS的一些特徵,例如軌道和尺寸,存在「異常」,並據此推斷它有「可能是」智慧生命的造物。這個「可能」,在互聯網上迅速發酵,演變成了一場末日預言。  這場喧囂並非空穴來風。2025年6月被首次記錄後,3I/ATLAS的早期觀測數據的確呈現出一些與典型彗星不符的特徵,這也是「飛船說」的理論基礎: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其一,是它的外形與光變曲線。數據顯示其形態狹長,且亮度變化不規律。其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是初期觀測中幾乎完全探測不到彗發和彗尾--這是彗星在接近太陽時,因物質升華而產生的標誌性結構。  7月中旬,NASA與國際雙子星天文台利用其高解析度成像系統,率先捕捉到了環繞在3I/ATLAS核心周圍的極其微弱的物質雲,證實了它確實存在氣體和塵埃的釋放活動,只是其活躍程度遠低於預期。  對其低活躍度的物理解釋,則得益於中國「天問二號」探測器的光譜分析。其數據揭示,3I/ATLAS的彗核主體由水冰構成,但其表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富碳有機物地殼。最終,關於其來源的論證在8月底完成,科學界達成共識:3I/ATLAS並非人造物,而是一顆表面被深色有機物覆蓋、活動性較弱的星際彗星。  「它就是一個來自太陽系外的彗星」,河南省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天文館館長李德范解釋,「3I/ATLAS只是在漫長的星際旅行中...
社會

「刑訊逼供」:一名北大女研究生的16天小黑屋噩夢

這是一場從起點就失控的司法進程。 當刑訊逼供的辦案人員自己反被查處,當明知沒有管轄權的公檢法仍堅持將案件「辦到底」,我們看到的已不僅是個別人員的違法,而是地方司法系統的全面失序。 程序正義與證據裁判雙雙失守,2000萬移民款爭議的背後,是一個不斷擴大的司法黑洞。 一份因「程序違法」被二審撤銷的判決,在發回重審後,竟在管轄權這一根本問題上再度陷入迷霧; 一句檢察官「無新證則撤訴」的公開承諾,在數月等待後,等來的只有庭前會議上的「零證據」與程序空轉。 一邊是法治底線被不斷洞穿,一邊是司法權力在程序之外恣意狂奔。 當正義的守護者淪為秩序的破壞者,當法庭成為非法行為的延續,我們不得不追問:這起懸而未決的案件,究竟卡在證據不足的現實里,還是困於地方司法生態某種不願言說的「潛規則」中? 湘鄉,正以其司法沉痾,為我們呈現一個值得全國警醒的樣本。 連續72小時不眠、被迫喝馬桶水求生——在湘鄉警方的刑訊下,張怡被迫簽下一份她至今無法釋懷的「認罪書」。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起本應歸屬深圳管轄的普通民事糾紛,竟在湘鄉公檢法的「通力合作」下,被強行扭曲為一起刑事詐騙案。 自從3年前遭遇刑訊逼供後,在北大研究生張怡(化名)的噩夢中,小黑屋的煙霧、淋浴間的冷水和禁閉室的強光,交織成一個無法醒來的混沌空間。 在那間三四平方米的房間里:地上爬滿蟑螂和螞蟻,馬桶的惡臭充斥空氣,房頂高倍探照燈24小時照射著她,室內溫度達50多度,口渴了只能喝馬桶里的水…… 在這個禁閉室里,她被連續關了16天。 因捲入一起移民詐騙案,張怡於2022年7月28日14時被湖南湘鄉民警從安徽合肥家中帶走,最終被帶至湘鄉市公安局龍洞派出所,在「小黑屋」內被關押至30日14時。其間,在沒有任何手續的情況下,她不斷遭受來自辦案民警的刑訊逼供,整整72小時沒合過眼。 隨後,張怡被關押至湘鄉市公安局執法大廳。經歷連番審訊後,因她不願認罪認罰,...
社會

中國遊客逛博物館把手伸進恐龍模型 結果悲劇了

中國廣東省一家博物館近日發生一起離譜的「不文明」旅遊事故。一名成年男子把手伸進防護欄內的恐龍模型嘴裡,不料,手掌被卡住無法動彈,最終館方只得切掉恐龍的下巴,才救出這名男子的手。《廣州日報》報導,從廣州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監視器可見,事發當時,這名男子走到「竊蛋龍」模型前觀看,並伸手到竊蛋龍嘴巴裡面,隨後這隻手就一直保持上舉懸空姿勢。期間男子曾用另一隻手嘗試解脫,但沒成功。館方人員表示,因男子手掌長時間被壓迫且高舉,手掌已經失去血色,情況危急,遂決定切割竊蛋龍下巴進行解救。館方人員續指,這起事件較罕見,過去偶有觀眾破壞展品,但少有出現成年人涉事導致須「切恐龍救人」的狀況。博物館負責人說,竊蛋龍展覽是以動態演示下蛋過程,深受觀眾喜愛,如今因觀眾「不文明」行為「停展」。後續博物館將啟動修復作業,並計劃將被切下的竊蛋龍下巴單獨展出,作為警示宣導,希望觀眾文明參觀,別再伸手破壞展品。...
社會

開學僅兩月四名校生去世 雞出來的學霸走向絕路

開學才2個月,就已經有4位名校生相繼去世。本周二,康奈爾大學文理學院發出郵件確認,大一新生薩迪厄斯·盧森蒂尼在秋假回家期間不幸去世。今年6月,薩迪厄斯剛從全美Top5的激素高中聖保羅中學畢業,在高中時,他是個熱愛運動的學生,參加過高山滑雪、越野跑和賽艇比賽。這已經是本學期開學後,康奈爾去世的第二位大一新生。9月,大一新生喬斯琳·瓜達盧佩·加西亞在校內宿舍中被發現身亡。校方沒有公布兩人離世原因,僅表示「深感悲痛」,並提供了心理健康與危機援助資源。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而此前,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博士後李昊然在家中去世,年僅28歲。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李昊然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後來前往普林斯頓大學深造,今年6月剛剛獲得博士學位,並選擇留校稱為博士後研究員。不僅是美國,前不久赴香港大學求學的18歲內地女生因為電信詐騙,留下「要證明自己清白」的一紙遺書,在恐懼和絕望中,選擇了墜樓自殺的事件,在家長圈中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高度關注。今天,從事心理諮詢行業超過30年,同樣是「港漂」背景的蘇細清博士接受了我們的專訪,就青少年心理問題進行了討論。蘇博士說,留意到這個新聞時感覺很是痛心,這個年輕人能從內地考上香港大學,必然是學習成績優異,家庭環境優渥的孩子,本應前途無量,遭遇電詐受騙時因缺乏足夠的應對知識和求助意識而選擇了跳樓自殺,結束了年輕寶貴的生命,實在令人扼腕嘆息。這個極端案例,也正反映了一個普遍現象,如果孩子被過度保護,從小隻知道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是學習,社會化不足可能導致他們社會應對能力匱乏,在獨自面對社會黑暗面時,一貫的優秀形成的「對不足或不能的心理耐受性」不足,又缺乏求助意識,重重疊加形成可怕的心理壓迫,最後可能做出了最...
社會

失蹤一周的13歲少女找到了 竟藏在這…全家傻眼

中國安徽省蚌埠市一名13歲少女,因為被父母禁止滑手機而負氣離家出走,失蹤一周杳無音信,直到昨天才終於被家人找到,驚人的是,原來她一直待在祖母家中一個空房間內玩手機。據中國《紅星新聞》報導,這名就讀國中的少女,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時由祖母照顧,父親為了方便與女兒聯繫,去年買了一支手機給她,現實中沒有什麼朋友的少女,把網友們視為她的重要玩伴。10月18日少女因為在學校上課時打瞌睡,母親於是禁止她再玩手機,女兒憤而離家出走,直到10月25日,才在祖母家裡被發現。原來少女離家後就躲入祖母家一間空房間里,掌握祖母固定上午7時買菜、下午2時打牌的習慣,利用祖母外出時離開房間吃東西。少女還在床底下、衣櫃里、書架縫隙中,藏了3個行動電源,以便臨時必須在每個地點躲藏時,都不用擔心手機玩到沒電。至於行蹤最後是如何敗露的,家長並沒有說明。...
社會

北大博士任教名校3年 考核未過 背百萬房貸離開

「措手不及!」今年元旦剛過,一紙「不再續聘」通知「傳」到了36歲的程欣手中。月末就是春節,程欣本打算和妻兒過個好年,卻被催促著務必儘快辦完離職手續,清空辦公室。在考核前,他曾多次詢問院系相關領導,得到的答案是「無需擔心」。因此,他並未著手尋找新的工作,誰知迎來的是冷水澆頭。時間拉回2021年,程欣作為「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獲得者,從北京大學畢業。當時,他一共拿到33個工作offer,最終選擇入職了這所心儀的985高校。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程欣經歷了許多:入職不到一年,為了完成考核,他不得不放棄深耕10年的方向,轉向更「熱門」、便於發論文的課題。他曾因教學評價高而獲得「教學優秀獎」,還帶領本科生拿到「挑戰杯」國家級一等獎,但這些對考核毫無助力。近日,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程欣已在新的城市找到新工作。他心情不錯,打趣自己都「胖了幾斤」。但過去的經歷依然歷歷在目。程欣提出了一個深埋心中的疑問:學術,到底應該被當成一份功利化考量的工作,還是一份理想追求?以下是他的講述:1、啟程2021年夏天,我從北京大學博士畢業,是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獲得者。從碩士到博士,我都跟隨同一位導師研究社會科學,圍繞同一個主題深入做研究,發表了10餘篇論文。我的導師是一位純粹的研究型學者,整個師門的氛圍是潛心學術的。我博士期間的目標就是畢業後成為大學老師,能夠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同時培養學生。畢業季,我投出200多封郵件,最後拿到了33個offer,其中包括某Top2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一所師範大學的哲學系、承諾給編製的西部某「雙一流」大學……最終,我下定決心入職這所985高校,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導師的建議和我理想主義的想法——當時,師門裡還沒有同學去...
社會

希望宋真宗的這段話,能給圍攻維權者的人一點啟發

眾所周知,我的主業是讀宋史,一般來說,我用這樣的話作為開頭,就是要單純地講一個宋代的歷史小故事。 北宋真宗年間,開封有百姓跟人爭奪財產,糾纏不清,於是就給開封府寫狀紙,要求官府來定奪。 百姓可能在爭奪財產的時候受了一些委屈和不公,所以情緒很激動,寫狀紙的時候既不講規矩,也不講政治,在文字裡面把宋真宗比作桀紂這樣的暴君。開封府接到狀紙以後,嚇了一跳,明明是一個很簡單的經濟糾紛的案子,該怎麼判就怎麼判,結果因為狀紙上的這句話,就變成了一件「大不敬」的政治案件。 開封府不敢隱匿,只能上報給宋真宗,請他親自來定奪。 宋真宗也是當過開封府尹的人,處理這種案子也算是得心應手,拿到之後很快就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讓宮人把這起案件的核心訴求部分抄錄下來交給相關部門判決,然後將百姓的原始狀紙給藏了起來。 別人問他為什麼,宋真宗解釋說:「百姓的目的是爭財產,並沒有其他要造反、要指斥乘輿的意思在裡面,這麼寫狀紙,無非就是一時氣憤情緒失控而已。我要是把這個狀紙交給相關部門,不但他想要申訴的事情不會得到辦理,相關部門反而還要去追查他大不敬的罪過。」【百姓意在爭財,其實無他,若並其狀付有司,非惟所訴之事不得而直,必先案其指斥乘輿之罪。——宋·俞德鄰《佩韋齋輯聞》卷一】 這段話的閃光點在哪裡呢? 就是宋真宗作為一個權力最大的人,他在自己遭受到最底層百姓責備的時候,依然能夠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分得清什麼是訴求,什麼是情緒。 同時,他以皇帝的身份,選擇收起情緒,為百姓解決最直接的訴求。 我為什麼要寫這麼一個故事,就是我發現最近幾年來,但凡遇到有維權的人,不管是鄭智化這樣的明星也好,還是其他一些普通人也罷,只要他們一維權,就有人在他們的措辭和行為裡面挑刺,尋找那種可以「一擊制勝」的大漏洞。 你哪個詞用得不準確,你哪句話有誇張,統統給你找出來,然後集中火力攻擊這個問題,直把你說得千瘡百孔、不知道先回答哪個問題,最後...
社會

公務員夫妻因兒子不可告人秘密 晚年生活瀕崩潰

1家三口皆為公務員,被當地贏得精英家庭美譽,然而,67歲的夫妻,卻因為兒子患得精神疾病辭去了公職,並把自己關在家中,從引以為豪的兒子,變成宅男,而這一轉變,也成為夫妻間不可告人的秘密,為掩蓋此問題,在不斷說謊下,讓夫妻感到崩潰,直到無意間被鄰居知曉,夫妻才感到如釋重負,並與專家合作,幫助兒子重新融入社會。日媒《THE GOLD ONLINE》報道,67歲的井上一郎(化名)和井上和子(化名)是一對夫妻,一郎曾擔任縣府高級官員,和子則在退休前擔任國中教師。井上和子說:「在農村地區,僅僅是公務員夫婦就被認為是『精英』」。而他們唯一的兒子健太(35歲,化名)也因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贏得了「精英子女」的美譽。他考入了當地一所名牌高中,然後又考進了東京的一所國立大學,他後來成為了國家公務員,「對我們的孩子來說,他太有成就了」。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然而,他們卻藏著1個不能告訴任何人的秘密,這對夫妻說,「兒子辭職了,把自己關在2樓的房間里,幾乎不出門。兒子因為工作繁忙和人際關係,得了精神疾病……我實在放不下他,就把他帶回家了。但他周圍的人對此一無所知。」他們引以為豪的兒子,如今卻成了「宅男」,他們卻不忍直視。或許是因為井上夫婦一直被稱為菁英夫婦,在某種程度上,他們覺得兒子的隱居生活是「1個不能告訴任何人的家庭秘密」。最讓他們困擾的是鄉下人特有的「眼神」,「健太會在盂蘭盆節回家嗎?」 「他在東京肯定過得很好。畢竟他是一郎的兒子。」鄰居們這些天真卻又略帶窺探意味的評論,刺痛了這對夫婦的心。每次,一郎和子都強顏歡笑,繼續說謊。 「太令人窒息了,我們感覺快要放棄了……」像井上夫婦這樣,雖然對成年子女的蟄居行為感到困擾,但又擔心輿論,最終選擇掩蓋問題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