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6 11 月

社會

社會

中國人不再買買買,消費低迷難題何解?

全世界的消費者都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購買中國商品。美國人也不例外,儘管關稅成本不斷上升。 唯一的例外似乎是中國國內的消費者。 這正是中國最高領導層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的核心所在——他們正試圖引導疲軟的經濟穿越與美國的貿易戰動蕩。中國依賴全球消費者來維持經濟穩定,這一點在其周一發布的最新經濟報告中得到了明確體現。 今年中國出口額預計將比進口額高出1萬億美元。這種巨大的貿易失衡以及中國對出口的依賴使中國的處境更加複雜——尤其是在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預計下周將與特朗普總統會晤之際。這一問題也令特朗普越來越擔憂,全球各國官員正敦促中國調整經濟結構平衡,更多轉向國內消費。 本周,中國高層官員召開會議,制定未來五年的政策方向。他們面臨著若干國內挑戰,包括青年失業、社會福利體系薄弱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然而,政府並未積極解決這些問題,而是僅採取漸進式政策調整,並加倍投資於生產出口商品的工廠。 然而,要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或許正是幫助像兩個孩子的母親陳逸玲(音)這樣的消費者擺脫困境的關鍵途徑。 「我覺得經濟環境比較差,」35歲的陳女士帶著三歲的女兒在上海郊區的一家商場里逛飾品時說道。「所有人都很難找到工作,而且找到工作的話也很容易被辭退。」她的丈夫在金融行業工作,但沒有穩定職位。這一家人目前主要依靠積蓄生活。 經濟學家將這種悲觀情緒追溯到新冠疫情以及中國當時對社區和城市的突然封控。官員們原本認為,在2022年底放鬆這些防控措施後,中國會像其他國家一樣出現被壓抑已久的「報復性消費」熱潮。 但這種情況從未真正出現。 與許多在疫情期間向家庭發放補貼的國家政府不同,北京從未直接向民眾發放現金。如今,家庭的總體收入水平普遍低於疫情前,同時還要面對不斷攀升的醫療支出。中國的企業同樣被迫自謀出路,許多公司削減了薪資,或者開始裁員。 在這個國民將積蓄投入房地產的國家裡,自2021年開始的房價暴跌也造成了沉重的打...
社會

從受害者變成霸凌者?中國在稀土問題上形象轉變

在中國對貿易戰的敘事中,美國是恃強凌弱者,而中國則是受害者——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中國努力維護全球經濟穩定,卻遭遇美國不公平的關稅制裁和技術禁令。 然而,近日中國展現出的形象卻與此敘事愈發矛盾:這個工業巨獸正準備利用其在現代製造業關鍵礦產領域的壟斷地位對抗任何阻礙其發展的國家或企業。 中國開採和加工了全球大部分稀土資源,這種資源廣泛應用於計算機晶元、電動汽車、戰鬥機等各類產品。為報復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政策和技術限制,北京曾多次限制稀土出口,引發全球供應鏈混亂。如今中國官員正擴大管控範圍,將全球哪怕只含微量中國稀土的科技產品盡數納入監管。 此舉使中國在特朗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可能舉行的會面中掌握了強大籌碼,也讓中國有機會向美國表明,中國對關鍵礦產的掌控能力能夠影響任何貿易休戰的條款。 不過,這種經濟施壓可能會給中國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多年來,中國一直譴責此類出口管制措施,如今卻表示自己正效仿美國的做法。通過展現將稀土武器化的意願——僅向北京青睞的對象開放供應——中國可能會被視為其經常指責的那種不負責任的霸權國家。 「中國正走在鋼絲上:一方面要鞏固其在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讓世界其他國家對其出口管制意圖產生恐慌,」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表示。 中國敦促華盛頓取消對先進半導體晶元的出口限制,降低關稅並消除中國對美投資的障礙。作為回應,特朗普威脅對華商品加征100%關稅,並對美國軟體實施出口限制。 分析人士認為,雙方可能試圖穩定關係,並同意暫停最嚴厲的懲罰性措施——這意味著美國將暫停加征關稅和擴大技術限制,而中國則推遲實施稀土出口管制。 中國出口管制自12月起生效,出口商若銷售含中國稀土或使用中國設備製造的零部件,則須獲得北京批准。中方官員稱此舉旨在防止稀土資源被用於武器研發,但該機制也賦予北京基於政治考量選擇性...
社會

楊振寧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現場排起數十米長隊

10月24日上午,楊振寧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畢業生等社會各界人士前往八寶山為其送別。8時50分許,極目新聞記者在八寶山革命公墓附近停車場看到,各界人士已成群結隊前來,參加此次告別儀式。在公墓附近的停車場,排起數十米長的隊伍等候。送別人群身著黑衣,神色肅穆。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博士生陳先生也在人群中,他帶著女兒,早上七點半從家出發,來到現場為楊振寧送別。他說,楊振寧先生的精神我們有責任進行挖掘和發揚,今天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提起楊振寧,現場一位婆婆眼含熱淚,聲音哽咽:「當我真的看到這樣一個人的時候,我特別佩服他,敬佩他。」 據報道,2025年10月18日,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社會

從貧困移民到華人前首富,特朗普為何特赦趙長鵬?

2025年10月23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簽署了一項備受爭議的總統特赦令,將幣安(Binance)聯合創始人趙長鵬(Changpeng Zhao,簡稱CZ)的罪名一筆勾銷。趙長鵬擁有加拿大和阿聯酋國籍,長居阿聯酋。 特朗普的特赦令意味著,這位曾被譽為「加密之王」的華人前首富在美國的法律記錄被「洗白」,不會再有「重罪犯」標籤。特朗普這一決定不僅震動了全球加密貨幣行業,也引發了廣泛的媒體關注和政治辯論。趙長鵬的赦免被視為特朗普政府親加密政策的一個標誌性動作,它也讓人們不禁回溯這位華人企業家的傳奇一生:從貧困移民的少年時代,到打造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的商業奇蹟,再到因反洗錢指控鋃鐺入獄的低谷。趙長鵬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鬥的縮影,更是加密時代野蠻生長的鏡像。貧困與移民:一個中國少年的加拿大夢 趙長鵬於1977年2月5日出生在中國江蘇省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趙聖凱是一位大學教授,母親則是一位中學教師。趙長鵬後來在採訪中回憶道:「父親一生熱愛書籍,即使在鄉下,也堅持閱讀。這讓我明白,知識是唯一無法被剝奪的財富。」後來,趙家決定移民加拿大。那年趙長鵬年僅十多歲,全家輾轉抵達溫哥華。初到異國他鄉,語言不通、生活拮据的趙家面臨巨大挑戰。趙長鵬的父親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而趙長鵬則不得不一邊適應新環境,一邊打工補貼家用。他曾在麥當勞翻漢堡、加油站擦車,甚至在夜市賣電腦配件。這些底層勞動讓他養成了堅韌的性格,也讓他早早接觸到科技世界。「在加拿大,我學會了獨立。打工讓我明白,金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趙長鵬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這樣說。 青少年時期的趙長鵬對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16歲時,他開始自學編程,並迷上了電腦遊戲。這不僅僅是娛樂,更是通往未來的階梯。1990年代初,加拿大正處於科技熱潮中,趙長鵬的移民背景讓他在多元文化環境中遊刃有餘。他就讀於溫哥華的一所公立高中,成績優異...
社會

美宣揚佔上風,《經濟學人》卻說中國正贏得貿易戰

中美博弈來到了一個重要時刻,世界高度關注中美今天在馬來西亞開始的最新一輪接觸和之後可能在韓國舉行的決定性會晤,評估中美當前的競爭態勢。美方近日不斷亮牌,宣揚美方佔了上風,但經濟學人雜誌等直接戳破說:事實並非如此。 馬來西亞磋商從24日至27日,非常長。 經濟學人認為,「中國正在贏得貿易戰。它已經學會了像美國一樣有效地升級和報復。它正在試驗自己的域外貿易規則,從而改變了世界經濟的走向。」 那家英國雜誌總結說,白宮今年重換主人後,美對華軍事政策模稜兩可,但對中國的貿易施壓很明確,包括更高的關稅,對高科技貿易的更多管控,以及積極使用制裁手段。其目標是阻礙中國製造業的蓬勃發展,迫使中國在金融和商業上做出讓步,並減緩中國的技術發展。 經濟學人認為,6個月後,中國比美國更鬆了一口氣,原因有三。第一是,中國能夠承受美國的脅迫,並善於報復,實現了行話中所說的「升級主導地位」。中國學會了巧妙的反擊,中國加強稀土管控,對美國船舶徵收特別港務費,拒絕購買美國大豆,對美國來說都很奏效。 在針鋒相對的競爭中,中國正在通過反覆試驗制定一套新的全球貿易規範,這是中方第二個成功領域。中國改變了自己的貿易地理格局:截至今年9月,中國的商品出口增長了8%以上,而對美國的出口卻下降了27%。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制度使用了美國控制半導體行業的版本,中國成熟的製造業供應鏈和作為70多個國家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幫助中國與美國進行貿易規則的競爭。 第三是,貿易戰強化了中國的政治凝聚力,而非相反。對中國人來說,美方的霸凌行為恰恰證明了中國最近十幾年打造科技工業超級大國計劃的正確性。 紐約時報也在研究韓國APEC會議之前的大國競爭形勢,它的一篇評論取了「特朗普的超級大國自殺行為」的標題。 文章認為,「特朗普對華盛頓戰後為鞏固自身權力與特權而設計的法律和制度發起了衝擊,關稅行動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世界正努力理解,當全球霸權國家背...
社會

這則廣告讓特朗普生氣了 終止與加拿大貿易談判

\"VIDEO: Watch Ronald Reagan 『anti-tariffs』 advert that made Trump terminate trade talks with Canada\" - The Independent #SmartNews https://t.co/Of5UowKjaT — Pat (@PatC19702005) October 24, 2025據路透社24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四晚間宣布,終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此前加拿大一則廣告中出現已故前總統里根批評關稅政策的言論,特朗普指責該廣告具有欺詐性質。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發文稱:「鑒於他們極其惡劣的行為,現宣布終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 里根總統基金會於周四晚間發表聲明稱,安大略省政府的這則廣告「使用了里根的部分音視頻片段」,基金會正在「審查可採取的法律手段」。聲明指出:「該廣告曲解了里根在1987年的總統廣播講話內容,且安大略省政府既未徵得許可,也未獲得授權編輯或使用相關片段。」 加拿大聯邦政府對此暫未作出回應。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周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與華盛頓在多項貿易協議談判中無法達成共識,加拿大「不會允許美國以不公平的方式進入加方市場」。...
社會

「是否願為保台犧牲生命?」台媒最新民調出爐

「表示「不認同」的比例為近年新高!」 「是否願意為保台犧牲生命?」台灣《美麗島電子報》10月23日公布10月最新民調,顯示53.2%受訪民眾表示「不認同」,比例為近年新高。民調詢問,是否認同為了保護所謂「台灣主權」避免被大陸統一,每個人都應該付出一切代價,甚至有必要也可以為台灣犧牲生命?結果顯示,有40.8%認同、53.2%不認同。 台媒報道,這個不認同為保護「台灣主權」犧牲生命的比例,為近年新高。根據《美麗島子電報》的調查,該比例2021年4月是48.6%,2022年3月是44.8%,2023年3月是49.8%,到2025年10月則為53.2%。 至於「您認為以下哪一種做法比較能夠維護台灣安全、避免兩岸戰爭」,有58.3%認為是「兩岸恢復談判以及放寬民間交流」,28.2%認為是「台灣每年增加預算購買武器加強防務」,3%認為是「台灣全力配合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要求」,未明確回答的有10.4%。 民調也詢問,對於「有人說如果要解決台灣和大陸長久累積的政治爭議,兩岸最後難免會發生軍事戰爭,您同不同意這種說法」,有31.4%同意,其中7.7%很同意、23.7%還算同意;有60%不同意,其中32.1%很不同意、27.9%有些不同意;未明確回答有8.6%。...
社會

吳榮元:台灣光復後的首件事是恢復祖先牌位

受訪者提供 「台灣光復後,很多台灣人家裡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祖先牌位,把藏起來的神祇隆重請出來,拈香跪拜。這是祖父與父親留傳下來,也是我們最難忘的光復節故事細節。」 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這幾天在北京參加有關台灣光復的紀念活動。在電話中與記者聊起有關故事,他的那份激動與興奮,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 1949年出生的吳榮元,祖籍漳州平和,祖先在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就移往台南縣,後來再遷到高雄。不管如何風雲變幻,他的家族一直心向祖國,而他自己,更是台灣民間愛國統一力量的代表性人物。 1972年,吳榮元就讀於台南成功大學,接觸到《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經典,遂與同學數人秘密籌組「成功大學共產黨」,並自製五星紅旗、印刷《共產黨宣言》;事發後,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政治犯之一,先被判死刑,後改判有期徒刑,坐牢14年又10個月,於1986年出獄。出獄後,他參加主張兩岸統一與社會主義的台灣勞動黨,推動島內勞工運動,成為台灣左翼政治人物和統派代表。 「台灣光復時,我還沒出生,但有關光復前後的故事,從祖父、父親口中流傳下來,我們從小就印象深刻。」吳榮元講述,日本殖民台灣的後期,推行「皇民化」運動,不準拜祖先,不準拜中國的神祇,台灣老百姓沒辦法,為了避免麻煩,只好收藏起來。 「可是,日本人被打敗,台灣光復後,家家戶戶首先做的事,就是恢復祖先牌位和安頓神祇,儀式非常隆重。」吳榮元說,祖父要求子孫輩們跪拜,有的小孩調皮不願下跪,結果被訓斥說:「以前日本人統治,你想拜祖先都不能拜,現在還不趕快跪拜祈求庇佑。」 吳榮元的兒時記憶里,往後每年的10月25日光復節前後,周邊的小廟宇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包括抬中國神祇繞境,用中國傳統樂器吹奏民族音樂,氣氛非常喜慶。 「中華傳統文化在光復後的迅速恢復,表明日本人對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根本無法改變台灣民眾的中國心,無法切斷兩岸人民的文化臍帶與血緣關係。」吳榮元痛斥賴清德當...
社會

特朗普建白宮宴會廳出資方曝光 有人可通過關係獲利

據新華社援引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20日宣布,將耗費2.5億美元的白宮豪華宴會廳已破土動工。媒體曝光畫面顯示,當日,白宮東翼部分建築的拆除工作已經開始。特朗普政府此前表示,該宴會廳將由特朗普和其他私人捐助者出資建造,不會使用納稅人的錢。▲10月23日,白宮東翼被拆除後,一名工人在清理瓦礫。 美國政府於23日公布了為白宮宴會廳出資的公司和個人名單,其中不乏行業巨頭與億萬富翁,包括亞馬遜、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這些企業均與美國政府簽署有重大合同或協議。此外,部分捐贈者有望通過拉攏關係直接獲得好處。例如,捐贈名單上的古巴裔糖業巨頭何塞•范朱爾,據悉已成功說服特朗普推動可口可樂改用蔗糖。 此外,名單中還出現了眾多加密貨幣行業參與者、煙草公司以及石油大亨。政府官員也赫然在列:包括美國商務部長、億萬富翁霍華德•盧特尼克,美國小企業管理局局長凱利•洛夫勒以及西班牙大使本傑明•利昂。▲白宮新宴會廳模型 目前,白宮尚未披露每位捐贈者的具體金額,也拒絕透露特朗普本人的出資金額,但表示將在適當時候公布詳情。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表示:「東翼旁的總統應急指揮中心的翻新同樣由私人資金資助。這將為白宮的未來添上壯麗的一筆,且不會動用納稅人一分錢。」 此前,白宮宴會廳建造的合法性也遭到了質疑。據悉,白宮在尚未獲得美國國家首都規劃委員會批准的情況下,就推進了這一大規模的建築工程項目。民主黨成員和保護團體對此進行了強烈抗議,呼籲特朗普公開白宮建築的審查程序。 不過,法律專家指出,白宮等建築獲豁免於一項關鍵的歷史保護規定。根據美國《國家歷史保護法》,聯邦機構在開展任何可能影響歷史建築的建設項目時,必須進行影響評估。其中第106條要求機構完成審查程序後方可動工,包括徵求公眾意見。然而,該法案第107條明確規定,美國有三座建築及其附屬土地免於第106條的審查:白宮、美國國會大廈以及美國最高...
社會

美伊利諾伊州亞裔議員遭聯邦執法人員持槍攔查

民選議員在ICE的眼裡啥都不是,他們想咋樣就咋樣,想啥罪名就啥罪名ICE 包圍了伊利諾伊州議員的汽車,並用槍指著他和工作人員。「特工們把我們的車夾在中間,」州眾議員 Hoan Huynh 說。「然後他們走到副駕駛座,用槍指著我的臉——還有我同事的臉。」「他們威脅我們要砸碎車窗。如果他們能在 2025… https://t.co/toL3aahs5v pic.twitter.com/jzKDWaujjg — rainbow7852 (@rainbow78521) October 24, 2025美國國土安全部9月啟動一項名為「中途閃電戰」的打擊行動,目標是芝加哥市及其所屬伊利諾伊州的所謂「非法移民犯罪分子」。這項行動由國土安全部下屬的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負責執行,目前已有上千人被捕。 執法人員與芝加哥等地民眾頻繁爆發衝突。據美聯社報道,在這座民主黨主政的全美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市議會議員及其工作人員、州議員和國會議員候選人等近幾天接連遭遇威脅,甚至被戴上手銬、被拘留。Hoan Huynh was going door-to-door informing businesses of ramped up immigration enforcement on Chicago\'s North Side when the Democratic state lawmaker got an activist notification of federal agents nearby. https://t.co/HJ1EJZKGfS — The Washington Times (@WashTimes) October 24, 2025當地時間10月21日,越南裔的伊利諾伊州議員黃桓與其幕僚長在芝加哥北區挨家挨戶通知商家移民執法相關消息時,得知附近有聯邦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