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教授利用专业“收废品”,年入300亿
前段时间,特斯拉高管承诺将90%的退役电池循环再利用,一夕之间,“废旧电池”成为新能源产业链上的香饽饽。
然而,在回收电子废物这条道路上,特斯拉只能算后来者。
早在20多年前,就有位来自湖南的大学教授,一头扎进垃圾堆,从“破烂王”到掌控“移动矿主”的商业大鳄,缔造了一家年营收超330亿的世界级企业。
他就是格林美创始人许开华。● 许开华教授一夜之间变“丐帮帮主”
传统汽车领域,合肥工业大学人才辈出;而新能源领域也有自己的“黄埔军校”,那就是中南大学。
全国锂电池企业中,有70%的研发人员都出自中南大学。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鹏辉能源夏信德、容百科技白厚善等一众新能源汽车大佬,皆毕业于中南大学,许开华同样也是。● 中南大学。图片来源:中南大学官微
但相同的出处,不同的轨迹,有人35岁将比亚迪锂电池卖到全球第四,而有人35岁却刚刚开始“捡垃圾”。
1981年,年仅15岁的许开华考入中南矿冶大学(中南大学前身),少年英才可谓引人艳羡,毕业后更是直接留校,一路从讲师晋升为教授。才华、名校、编制……生活之于许开华来说是场顺风顺水局。
1999年,他按照计划前往日本东京参加访问学者,没想到的是,这一去就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那次研讨会上,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生态环境材料专家的“地球极限论”如一一记重锤敲在了许开华的心头。
“如果人类不建立资源循环体系,那么未来的城市将被垃圾淹没。”● 格林美城市矿山博物馆陈列的废旧电视机。图片来源:格林美官网
作为一名冶金教授,许开华太清楚废旧电池中的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要知道一块手机电池就能污染5吨水体及0.5平方的土地。
随着电池被丢弃,里面的钴镍锂金属资源也随之被浪费,而彼时的中国冶金产业发展迅猛,资源再生却不受重视,98%的钴资源尚且依赖进口。
一边是电子垃圾污染,一边是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强烈的对比,让许开华意...